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龙岗书城论道:智能化如何书业赋能?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8/8/14 作者:张聪聪 孙珏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张聪聪 孙珏 采写/整理

书业与科技、人文与技术如何融合创新、探索共赢是出版人现在以及未来都需要不断思考、论证的问题。由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和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主办,深圳书城龙岗城实业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智能化与书业融合发展创新论坛”在全国书博会期间举行,200多位书店和出版机构的专业人士,与来自高校和科技公司的专家一起,探讨智能科技与书业特别是文化综合体的融合发展动态和应用。本期,我们特别策划“智能化如何为书业赋能?”专题,对论坛嘉宾的精彩发言和书城、出版社等书业智能化实践进程予以呈现。

人工智能为传统出版业助力

■樊希安(国务院参事)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最活跃的国家之一。国家在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教育普及应用和发展,一方面深入进行理论研讨和技术研发,另一方面积极应用于实践。深圳龙岗智能书城,就是人工智能应用实践的积极尝试,这是全国第一座全方位多维度高端智能书城,它提出了“智能书城”核心概念。

除了智能书城,还有智能楼宇、智能书店、智能书吧、智能生活、智能教育,以及智能办公等其他智能生态,重点打造了智能导购系统、智能营销系统、智能展示系统、智能收益结算系统四个核心系统,以及办公运用系统和综合应用两个辅助系统。作为我国第一座全方位、多维度高端智能书城,深圳书城龙岗城的投入使用对我国传统出版行业具有示范意义。

示范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具有新颖性,运用人工智能开发的技术,实现了经营管理业态的新变化;二是具有创新性,体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在实体书店、实体经济中的运用;三是具有协调性,实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和传统书业的协调共进;四是具有服务型,书店的终极目的是服务,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人工智能具有多样性、舒适度,也拓宽了服务的空间。

希望通过这一平台促进大家联手合作,紧盯科技前沿,孵化核心技术,不断以新技术促进书业新气象,引领书业新业态,带来融合新体验。

书业+AI,构建全新业态

■陈跃红(南方科技大学人文中心主任)

智能化与书业,一直以来都是技术和人文两个泾渭分明的行当,却在人工智能时代开始走向融合。正如腾讯研究院的院长司晓所说,人工智能这一领域天然地游走于科技与人文之间。

如果把人工智能分成“AI+”和“+AI”两个领域,“AI+”就是直接用人工智能手段来创造新的业态;“+AI”指用现有的业态加上人工智能。如果“AI+”原创法律判断模糊不清、难以决策的话,那么在“+AI”的行业,比如“书业+AI”,由于有原有业态基本成型的伦理建构和可控性的价值评估,完全可以大胆尝试。

人工智能在应用层面的两大优势,一个是算法,一个是数据。要通过选书、购书者的人流数据和书籍被选择、销售和阅读的大规模数据分析,为出版者、作者提供精准的书籍写作创意,并且针对读者的知识需求、阅读习惯和购买能力,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数据选择范围。由人工智能和数据算法优势,去解决一年到头生产出来的海量书籍和读者个人有限需求视野之间一直存在的茫然晦暗、无所适从的状态,这才是人工智能与书业结合第三阶段的重要职责。

人工智能书城的从业者,要保护数据,积累数据,学会运用数据。从而在作者、出版者、销售者和读者之间建立紧密的、个性化和精准指向透明的互动关系,构建智能化的书籍文本生产、流通和接受的全新业态。

新时代 新书城 新阅读

■何春华(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党委副书记)

对于新华书店系统来说,认清我们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发展很重要。互联网+,或者AI+,或者万物互联,这就是新时代的特点。

新华书店、书城面临的矛盾,大概有三方面:一是出版物由总量不足转变成品种数量丰富,而读者需求高质量、个性化、便捷性的结构性矛盾。上世纪70~90年代,买书要排队,很多书只有北京、上海大城市才有,地级市以下买不到书。而现在的书城经营面临的问题则是品种太多,摆不下去,好书找不出来,没有大数据。这也是AI智能化要解决的问题。

二是发行网点相对集中,而读者相对分散。所以我们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改进我们的经营管理,线上线下协调发展。

三是在“互联网+”时代,阅读方式不断变化,读者的购买行为、购买场所和购买心理有变化。现在网上购书很方便,包括当当网、京东等等。新华书店发展到今天,经历了很多变化,但根本宗旨没变。全国各地都在改革,出版集团、发行集团、书业传媒集团,越来越时尚,也越来越接轨。但是“新华书店”的招牌、职能、初心没变。就深圳来说,比如深圳市新华书店、龙岗区新华书店、宝安区新华书店,承担的是发行工作,其他的多元化业务有其他的公司,但是现在新华书店延伸出很重要一个方向,就是深圳书城龙岗城的智能化建设。

各个时代的书城有什么特点?1994年~2005年前后,这是第一代书城。在此之前,新华书店给人的印象是书城面积狭小、灯光昏暗,很高的玻璃柜子,不能自选,面积也不大。环境很差,不能自选服务,根本讲不了服务。1994年,中国第一座书城在广州诞生,1996年,深圳第一座书城诞生,后来北京、上海以及很多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建了书城。该阶段完成了新华书店从最原始、落后的小书店向现代化大卖场的转变。1994年~2005年,新华书店进入了大书城时代。

第二代书城,2006年~2018年。第二代书城的特点是顺应了城市化进程。自2006年起,很多省会城市都建了新的书城,这段时期书城井喷式爆发。所以,我们要成立大书城专业委员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书城已经超过了110家。

2006年~2018年,书城的特点是文化综合体、文化万象城,是集阅读学习、展示交流、聚会休闲、创意生活、商务活动等于一体的复合式、体验式、一站式的城市文化生活中心。该阶段的书城核心是出版物的营销聚集地。

自龙岗书城开始,进入了第三代书城。它的显著标志,就是智能化、云计算、物联网、互联、大数据。智能化元素,计算机、自动化技术、物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云计算等因素的加入,让书城从第二代跃升到了第三代,就是智能化的时代。我的判断主要以管理手段,或者读者的购买方式的变革作为标志。书城的三个时代,从1994年第一座书城诞生,到现在2018年,基本上平均10年左右一个时代。

书城很重要的一个使命,就是要为读者提供阅读的便利,提供购买的便利,提供优秀的图书,养成阅读的习惯。全民阅读基础就在这里,这是书城的使命。

新时代很多书城,除了发好书,很重要的角色是做全民阅读的组织者、策划者、推广者、行动者,这是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新华书店、书城提出了文化方面的新要求。

全国31个省市区以及各地市几乎都有读书类的节庆。2017年政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动全民阅读;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全民阅读活动实际上也是我们的营销活动,全民阅读是新华书店、书城在新时代的新使命、新责任,我们新华人、书城人有这个觉悟、担当,也会有作为的,这就是新时代、新使命、新作为。

让知识自由分享

■邹雨来(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慧觉产品拓展师)

每一本书都是知识的结晶,是作者、出版发行方在进行知识的传播。 而作为读者,却有两方面烦恼。第一,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书。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的书,每年发行超过1000种,其中哪些具有真知灼见、符合自己需求,很难区分。如果读者参与到发行过程,在阅读过程给书添加标签,或许是可以借鉴的方法。第二,买不到自己想要的书。前两年数据显示,每年我们会发行超过50万种左右的图书,部分绝版的书可能在某一个细分领域具有真知灼见,但读者却无法购买到。

从现有出版发行行业的利益链或许可以探寻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销售渠道都是批发的形式,无法及时了解读者对书籍的选择。出版方已经可以通过大数据了解一些市场的畅销书动态,但还远远不够。通过建立基于出版发行行业,整合了图书大数据以及会员数据联盟的平台,或许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如果要建设这样的场景,需要做什么?

网络大数据采集。我们现在参与的书城项目,已经能够把11个方向不同数据都采集过来,包括线上媒体声音、读者声音。数据采集以后,通过到智慧书店的体验,能够把读者吸引过来。这些技术突破可以让线下书店变得更有吸引力。以前卖一本书是文字性的描述,以后可能是语音、视频的描述。我们利用这些新技术与读者互动,同时获取更多读者有关的数据,自然而然产生读者大数据。

智能化应用构建,实际都是围绕提升读者体验这一主题。读者数据采集是提升读者体验的基础。很多书城到现在做的都是采集书的销售数据,最近开始采集客流数据以及采集营销方式,但这还不够。我们需要营造出只要读者进入书店就能获取相关信息的环境。

摩尔定律显示,我们的芯片性能18个月就会提升1倍。所有的技术在3~5年之后可能就会被淘汰。智能化技术如果不能结合管理,过不了几年也会被淘汰,但数据不会。所以,我们希望通过数据对企业本身的内部运营管理提供帮助,同时把线上线下数据汇总之后做智能辅助的决策。当我们采集到线下和线上数据之后,数据是分布在不同的企业里。我们正在做的商业会员联盟就是建立一个平台,利用标签化方式分享数据,展示数据分析结果。

书业智能化包括选题出版、生产过程以及销售和物流过程中的智能化。在书业智能化过程中,数据是基础,先进技术是手段。我们需要的是智能共享的平台,读者能快速找到自己要的书,得到符合需求的推荐;出版发行方能听到读者的声音,知道读者需要什么,能够准确地印书、发书。不过,智能共享平台在书业的推行也必然会面临阻碍因素:商业数据的保密性、读者数据的隐私以及数据平台的标准建立等。

联想提出的“智慧联想、服务中国”的全新战略,就是要做智能物联时代的推动者和赋能者,逐步完成从硬件设备制造商向智能物联(SIoT)服务商的转型。在书业平台建设上,我们已经联合了行业大数据厂商,整合联想自有能力,提出了完整的解决方案,并在深圳书城龙岗城项目中实现了部分目标。

“书香+智能”,打造高端智能书城

■于 辉(深圳书城龙岗城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深圳书城龙岗城是深圳出版发行集团第五个大型书城,是“深圳书城”品牌的延续和提升。龙岗城将创意、展览、生活、艺术、智能等相关元素跨界植入书业平台,以“七个板块,四个核心,两个辅助系统”为基础,营造出“书香+智能”的阅读购书环境,向读者提供贴身、立体的个性化书业服务。书城的业态定位为主力书店、智能体验、原创服务、文创孵化、影视文化、休闲娱乐、教育培训、特色餐饮等,并以龙岗城特色为立足点,与周边商业形成差异化的经营模式。

智能化是深圳书城龙岗城的最大亮点。我们着力推进智能书城的运用理念,倾力打造智能楼宇、智能书业、智能书店(无人书店)、智能书吧、智能生活、智能教育及智能办公七大智能生态,要努力打造智能导购、智能营销、智能展示、智能收银结算四个核心系统以及办公应用系统和综合应用系统两个辅助系统,将深圳书城龙岗城建设成为深圳东部阅读文化综合体和中国第一座全方位多维度高端智能书城。

在龙岗书城里随处可见各类智能化项目:入口处的导引机器人、“无人书店”、360度瀑布屏智展系统、智购系统、机器人培训项目、动漫儿童互动游乐园、智能书业平台、智能书吧。我们在业态组合的时候引进了华夏动漫亲子乐园,也有AR/VR技术应用。龙岗城也第一次将大型LED曲面跨屏技术运用到书业信息展示系统,更有各种大数据分析通过各类图表的形式运用到书业运营中。未来,我们还将陆续上线全楼宇智能导航系统,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智能营销推送系统,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各项咨询和服务的云平台系统等。通过智能化打造,我们将呈现一个现代科技与传统书业融合的新文化商业综合体。

“阿布e无人书店”是深圳书城龙岗城的亮点之一。它不仅是深圳首家智能“无人书店”,更是目前全国面积最大的“无人书店”,建筑面积350平方米,使用面积178平方米,包括容纳了全智能无人购书系统、智能广告机、智能饮品售卖机、门禁识别系统、商品展示管理系统等目前国内同类文化综合体中最先进的全套智能购物和营销设备,为读者提供前沿便利的购书体验。

我们也在运营中逐步完善智能产品,目前基本实现了前期的预期效果,达到了读者的自助收银、导购、查询等。“无人书店”借助智能化,读者的阅读和消费,基本实现完全自主。店员只需进行产品整理、环境维护等工作。在运营中,无人书店图书品种也进行了调整,从前期设立少儿区到现在基本取消少儿区,侧重中高端阅读。产品精选市面上的畅销品和榜单图书,更针对白领读者群。

智能产品前期的打造的确颇费周章。因为现在国内没有一套完整的、可以供实体书店来使用的智能化系统,其他供商场使用的智能化系统,对于书店的匹配度太低。深圳书城龙岗城的软件系统、硬件系统,都是全新的尝试。自主开发量或者说新品上线量,达到80%以上。建设过程也有很多波折,原先计划的软件系统在上线之后,需要就匹配度不断调整,征求用户意见,针对应用环境调试硬件。读者体验提升是需要双方配合的。一方面是书城运营团队对智能化设备的出现率、便捷程度的优化;另一方面,读者需要不断提升对产品的认知,这是需要逐步加强、循序渐进的过程。预计到明年年初,“七个板块,四个核心,两个辅助系统”相关功能基本能全部实现,读者将能够得到实时定位、智能导航、智能导购、智能消费的全方位立体化智能书城的体验。

在传统书业方面,无论是上游的数字出版的全流程改造,还是下游的发行平台的科技构建,智能化元素成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从数量的增加,到服务的提升,如何为书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是我们在努力探索的方向。(下转第7版)


图1 2013~2017年 全国书业销售




图1 2013~2017年 全国书业销售

(上接第6版)

智能化趋势下的变革与实践

■李真真(四川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经理)

智能化时代的到来,给出版业进一步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变化趋势之一是出版生产流程的变革,例如:工作环节减少了对纸张的依赖,编校生产在群体协同智能中进行,编辑过程中及时进行知识标引从而为组合知识服务产品做好准备,传统出版行业长期凭个人从业经验或分散数据粗放进行生产决策的方式走向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决策;变化趋势之二是载体不再仅限于纸书,可以是数字化的电子书、音频的有声书、视频的在线教育课、知识付费平台等的同一内容多次开发的系列融合出版物;第三个变化就是因为融合出版物常采用的二维码入口,缩短了出版物到达读者的中间环节,使读者交互以及建立读者数据库成为可能。

打造“盐道街3号书院” 矩阵式融合出版品牌

2018年以来,打造结合社内出版资源和特色的矩阵式融合出版品牌“盐道街3号书院”是四川人民社融合出版及大数据应用方面的布局规划之一。“盐道街3号书院”品牌构架包括出版有声出版物、电子阅读产品、音视频产品、主播电台、动画手游、课件教具、电影电视以及文创周边等,延伸服务也包括融合产品直销、读者互动公号、线上线下活动,以及定期开展相关培训交流会等。

“盐道街3号书院”品牌下的官方电台7月在喜马拉雅正式上线。首部作品是以四川人民社《金色俄罗斯书系》为内容基础、由专业制作团队精心打造的有声书。“盐道街3号书院”旗下的一系列互动公号和微店、有赞商城、小程序、社群等融合产品直销平台也在改版上线中。

截至8月,“盐道街3号书院”品牌下已有包含文学、社科、少儿、教辅等10个类别的70个出版物选题正在陆续策划和研发之中。首先,品牌旗下产品都是基于在同一内容资源基础上,不限于传统纸书,通过多次挖掘及编辑、由多种形式载体承载的融合出版物。例如“我爱我的祖国”系列是一款集动画片、手游、图书为一体的融合出版物;《100个科学小实验》是纸质图书与视频在线教育课相结合的少儿类融合出版物。其次,选题决策环节借助了大数据采集与分析工具。这也涉及社内另一重大布局,即通过担任“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3个分包组长单位、6个分包应用试点单位(全国大众出版领域仅五家入选),使四川人民社开始了通过大数据科学策划结合读者与市场需求的融合出版物的创新工作。这70个选题主要依据海量剧增数据挖掘提供选题热点推荐、利用文本数据量化分析、出版物结构分析等,为编辑及发行人员在信息收集、作者选取、数据分析、成本预算、营销发行等方面进行决策辅助。其中的9个选题在数据量众多的情况下对信息内容进行多维度分析,形成选题分析报告,并即将出版发行。例如“手把手教你写作文”“男孩女孩养育方法”“学生必背古诗词”系列都是通过辅助系统根据“热词搜索”排行、了解目标读者潜在需求、增加直播课堂和移动APP应用的多种融合出版物。这些融合出版物通过二维码付费后进入“盐道街3号书院”的微信公众号转接平台获取,可与每个产品读者直接关联获取信息,实现二次数据积累。

从传统出版到融合发展

四川人民社预计有7个类别的共计几十余种产品将在今年开花结果。社内参与“现代纸书项目”人数达102人并已实现收益;“盐道街3号书院”以及“雅鲁藏布”有声APP,与科技类、文化类公司合作打造知识付费节目。

“红军长征过雪山草地路线考察纪实”纪录电影项目的思路,源于去年出版的图书《红军长征过草地行军路线详考》《红军长征过雪山行军路线详考》。两本图书的作者周军,也是一位特立独行的追寻者,他历时17年实地考证了红军长征过雪山草地路线。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素材拍摄;并特邀国家一级作家、专家张品成与作者周军共同担任编剧;9月起,团队成员拟根据剧本要求补拍镜头;预计明年初完成该片全部初稿制作。

“汉字三千年”是一个集图书出版、国内外文化展览、影视节目、古汉字游戏开发、知识付费等,融合出版、文博文创的综合项目。目前该项目在四川新华发行集团主办的“新华IP创投会”上初次路演亮相,已有汽车、新媒体等领域的不少企业表示出兴趣,前来洽谈参与投资及冠名赞助。

打通全业务流程的“新华优选”平台

■刘旭东(河北省新华书店副总经理)

河北省新华书店在智慧书城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初具成效。这几年,每年都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连续3年门店的销量提升了1倍多,今年上半年1~6月份实现了23%的增长速度。

我们打造了一个打通全业务流程、面对消费者的“新华优选”平台。背后通过中金的ERP系统进行内部管理支持,目前又升级了会员系统,进行客户行为的分析。通过数据和系统的支持,我们希望打造三个场景:一是传统的新华书店转型升级卖场场景;二是传统书店之外的消费场景;三是无人值守书店、售货架的消费场景。

对于“新华优选”平台,我们打通了手机端、电脑端和触屏端全媒体、全流程业务平台,把相关板块都融合进这个平台。“新华优选”是河北新华智慧书城的展现端,背后实际需要系统的支持,支持全省门店进销等各个流程,包括跟出版社相关会员单位数据量的打通和相关销售数据、库存数据及发货数据的共享。同时,对于会员卡体系,我们采取了把储值卡用户和会员用户进行分离,重点分析会员用户的相关消费习惯、积分功能和相关促销功能。

河北新华书店建设过程关注两个重点:第一,消费习惯趋势变化研究和判断,我们予以重点关注。读者消费习惯发生巨大的变化,这种消费变化怎么实现在我们的消费场景中,这是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怎么去引导、去设置场景,让智能书店不仅仅是有冷冰冰的科技,还有深厚的人文情怀。

第二,怎么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用户的个性化消费?通过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把全国最新销售的图书、最畅销的图书,或者最流行的图书展示出来,需要我们对图书相关的信息、内容进行充分的共享,需要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进行更多的算法优化和大数据的分析,以及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对这些算法和分析进一步迭代更新。

智能书店与出版社如何对接?

■张 卫(冶金工业出版社副社长)

20多年前,我编辑了一本书叫《数据挖掘与处理》,该书作者是前苏联回来的博士。在这本书里,我第一次了解海量数据、大数据以及数据的挖掘和处理,当时叫“巨量数据”,也就是现在大数据的概念。现在出版社都在智能化改造,冶金工业出版社数字出版方面的设备硬件和软件也都配备齐全,我们也可以出版电子书、U盘书,还有教材的配套数字资源,同时也在做平台智能化的改造升级。读者登录我们出版社网站就可以下载整本书或者部分章节,并进行信息的汇总,这是出版社未来的构想。

未来出版社的智能改造升级和智能书店的对接也许可以通过智慧书店窗口实现,因为有人流。智慧书店不仅卖书,还有其他功能,关键是引流,餐饮、服务、办公、自动化等,实际都是在引流。人流多了,机会也多。在智慧书店有出版社专属平台,读者就可以在平台上了解出版社所有可销的书。一个书城不可能把所有的书都展示,那么读者可以通过智慧书店窗口了解出版社所有可销的书。读者的选择面更宽,书店和出版社可以根据数据来进行利益的共享。

智慧书城也在不断发展之中,技术不断完善。去年阿里巴巴马云也说过“无人购物店”,京东也有“无人购物店”,但是它这两个技术含量是不一样的,阿里巴巴的技术十多年前就有,是磁环感应技术,而京东是智能识别和重量识别。我希望未来智慧书店技术要不断发展,技术能够更先进,发展不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