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2020图书馆采访之变与应变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20/9/17 作者:

疫情防控新常态下,2020年图书馆采访和服务工作发生了哪些变化,又有哪些应变?我们以此为题,向馆界、馆配商和出版社发出约稿。他们有的是馆界已成名的学者,有的是学术新星,还有的来自业务一线……他们从各自角度,对当下这个变化的时代发言。虽然角度不同、观点不一,但不难发现众人想要做好图书馆资源建设工作的拳拳之心。

  “疗愈系”文献资源建设及其读物推广

  ■徐 雁(南京大学教授兼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副主任)

  学者徐雁建议图书馆应及早创设一个有特色的“疗愈系”馆藏文库,选拔培养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和阅读文化学等学科专业基础的图书馆馆员,从事“疗愈系”馆藏文库及其阅览室的典藏管理和读者服务工作。

  源出于希腊语的“书目疗法”(bibliotherapy),由“图书(biblion)”与“治疗(oepatteid)”二词合成而来。顾名思义,就是针对纠结于某种不良心神状态中的读者,以专业特选的图书为介体,来实现读物接受-内容理解-问题领悟-心神净化的目的。作为一种调理精神状态、恢复心神安宁的辅助性方法,这种特定的对症导读、思维疏导,可能达成心灵保健、精神养生及心理疾患治疗的效果,因此也被称为“图书疗法”或“阅读疗法”等。

  上世纪末,在当代日语中出现了“疗愈”这个与“书目疗法”关系密切的新词汇,还登上过“日本流行语排行榜”。随后传入我国,并出现“疗愈系音乐作品”“疗愈系图画”“疗愈系影片”及“疗愈系文学作品”之说。

  2009年年底,我国台湾大学图书资讯系主任朱则刚在为教授陈书梅编著的《儿童情绪疗愈绘本解题书目》序言中说,“心理学界使用绘画或是利用音乐欣赏、阅读等活动来舒缓紧张的情绪,或是帮助心理治疗已经行之有年,但多是利用心理医师自身熟悉的作品为工具,图书资讯领域所做的资讯服务的一个主要精神就是为读者提供所需的资讯,书目服务就是其中一种主要的方式,‘书目疗法服务’即是书目服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对有特定心理需求的读者,提供具有心理疗效的书目的服务。陈书梅教授同时具备心理学与图书资讯学的专业背景,对于‘书目疗法’有深入的研究。”

  诚然,读书明理,心智俱健;修身养性,知行合一,从来就是开卷读书的宗旨所向和终极价值所在。因此,借助阅读来疗治人类某种精神缺失和心理疾患,早已被古今中外有识之士所体悟和认识,并被当作一种宝贵的精神滋补资源。中国先贤古训中,便有“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医愚”之说。

  2011年4月,在我国台大图书资讯系首开“书目疗法专题”课程的教授陈书梅曾经说明道,“书目疗法”是一种以图书资讯资源为媒介的辅助性心理治疗法。亦即个人透过阅读适当之图书资讯资源,在阅读的过程中与素材内容互动,进而产生认同、净化及领悟等心理状态,最终达到放松情绪与解决自身困扰的疗愈效果,以维护个人精神层面之健康与身心之健全发展。而若由相关之专业人员,针对个人需求,提供具情绪疗愈效用之阅读素材,即为“书目疗法服务”。事实上,自古以来人们即认同阅读具“增智”“娱心”“怡情”及“养性”之功能。阅读不仅可增进个人之知识与智慧,同时亦可作为个人休闲娱乐的管道,及健全人格发展之效用。换言之,适当的图书资讯资源除增进个人之知识外,更可谓是人们的“心灵维他命”与“心灵药方”。

  作为一种特色鲜明的专题文献,“疗愈系”文献具有“体裁、文本、学域跨度大”、“读物类型分散性强及有关内容互联性高”,以及“解析释读的专业性要求严”等方面的特性。因此,我建议图书馆应及早创设一个有特色的“疗愈系”馆藏文库,以便集藏具有“疗愈功效”的书、报、刊及线上电影、音乐资源,然后选拔培养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和阅读文化学等学科专业基础的图书馆馆员,从事“疗愈系”馆藏文库及其阅览室的典藏管理和读者服务工作。

  举例来说,如人文领域的中外好书、古今名著,读之不仅可以医“愚”,更能医“俗”。林语堂先生非常服膺黄庭坚所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言语无味”的话,他阐述道,今人读书等于是“尚友古人”,而且那些古人著书立说者,必定是一时才俊,与古人游不知不觉受其熏染,终乃收改变气质之功,境界既高,胸襟既广,脸上自然透露出一股清醇爽朗之气,无以名之,名之曰“书卷气”。同时在谈吐上也自然高远不俗。如不读书,则所为何事?“大概是陷身于世网尘劳,困厄于名缰利锁,五烧六蔽,苦恼烦心,自然面目可憎,焉能语言有味?”因此中外名著经典的阅读,更可以让人站到高处,接近风雅。

  越剧《红楼梦》中有一句唱词云:“心缺一块难再补”,其实人文图书中的人物传记,就是一种最具潜移默化的心神疗愈之功,应在后疫情时代的全民阅读推广工作中得到强化。当代作家毕淑敏曾在《让人生慢慢完美》中说过,“命运中的不速之客永远比有速之客来得多。所以应付前一种客人,是人生的必修。他既为‘客’,就是你拒绝不了的。所以怨天尤人没有用,平安地尽快把‘客人’送走,才是高明主人。”她建议,用多读书的方法来增长知识,尤其是看一些人物传记,“瞧瞧别人倒霉的时候是怎么挺过去的”,是理智地度过人生“低潮期”的一个重要选项。因此,公共图书馆和院校图书馆多年收集入藏的中外传记读物都非常适合,正可作为“砥砺人生”,实现“阅读疗愈”的一种理想读物。

  智能时代图书馆采访工作三大新趋势

  ■蔡迎春(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

  在当下海量的书目数据中,图书馆如何精准采购?图书馆采选工作正面临巨大挑战。蔡迎春认为,当前图书馆采访工作有三大新趋势,分别是智能选书、纸电同采以及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据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累计出版纸质图书700多万种,并且以每年约50万种的速度增长,近5年平均每年出版学术图书约7.2万种。除此之外,我国电子图书的出版量也是与日俱增,纸电同步出版受到业界关注,电子图书也成为图书馆采选工作的重点。面对如此海量的书目数据,如何精准选书确保采选质量,如何优化采选不同类型图书,智能选书、纸电同采以及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势必将成为智能时代图书馆采访工作新趋势。

  趋势1

  智能选书主导图书馆精准采购新方向

  最早的智能选书理论是产生于1970年代初的拉·斯氏选书标准,后有人应用其中的一些内容设计出适合机器推理、演算方式的选书模型。国内对此的研究虽迟于国外,但选书智能化的理论研究却毫不逊色,关于选书专家系统的构想、书的“品质”的评价、复本的确定算法、藏书结构模型的建立,以及如何模拟人脑的选书过程等,这些选书专家系统所需的理论和技术问题都具有成型的构想。虽然早期的智能选书理论相对比较成熟,但是图书采购智能系统主要是建立在用数学模型解决劣构问题的基础上,而不是较逼真地模拟人脑的选书过程,这样其精确性恐怕难以保证。此外,对这些劣构问题,即具有非数值性、不适定性、离散性和信息开放性的问题,很难建立起传统的数学模型,而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论基础—知识工程学却是解决这类劣构问题的有力工具,致使智能选书仍然停留在乌托邦状态。

  智能时代,无论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还是人工智能技术,这些都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统一云服务开放平台——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也成为未来图书馆资源服务与管理的主流趋势,势必需要将早期智能选书理念融入到智慧采访平台建设中,设计出一种基于智能选书标准、规则、联想、比较、判断的智慧化选书系统。例如,可以依据完整的图书出版信息、图书馆采访政策(学科分类、资源类型和价格等)、用户借阅分析数据、费用控制、出版社权值等自动生成智慧书单,作为图书精准采购决策的依据。

  趋势2

  线电同采实现图书馆资源配置最优化

  纸电同采在国外较为普遍,近几年亦成为国内业界关注热点,无论是在满足读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方面,还是解决经费和藏书空间问题上,成为通过品种或复本的平衡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由之路。但是受到版权、业界认知及成本考量等因素制约,纸电同采势必需要真正打破出版社壁垒,突破技术和平台的制约,建立一个纸电同步的一体化采选平台,可能更加能够发挥出全资源管理优势。

  首先,这个平台应该满足PDA采选需要,具有统一的界面、统一的采选方式,以及统一的后台数据存储和处理模式,以便于馆员和读者操作,解决多界面使用不便,以及多平台数据无法交互的问题;其次,可以自动对接图书馆智慧管理系统,即可以避免查重时,数据时滞和操作程序烦琐。同时,发送订单也能自动接入管理系统,简化后续的到书加工的操作流程;第三,增加平台智能化体验,有效地利用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不仅为不同机构、不同学科背景的读者推荐不同的出版社、学科分类图书,而且利用数据关联、知识图谱进行数据分析,以达到更好的使用体验。同时,秉承交互性、技术性、开放性、安全性的设计宗旨,使平台的生命力越来越强。

  趋势3

  线上线下成为图书馆图书采购主旋律

  智能时代,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在图书采选工作中的应用,疫情期间云采购平台的建立和完善,集智能选书、纸电同步功能为一体的线上采访模式将以其无比的优势,成为今后图书馆采访工作的主流趋势。但是,主流未必代表全部,线上采访必然存在线下采访无法替代的弊端。再科学的选书标准,再缜密的运算逻辑,都无法完全代替人脑思维和“求书八法”的精妙,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必然成为图书采购的主旋律。

  首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并在尝试选择中寻求平衡,是最终实现图书“价值”和“需求”的协调发展的具有专业思维的实践活动。其次,线上线下结合采选可以使PDA成为可能,图书馆即能够考虑用户需求,又能秉承图书馆的专业性,“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得以最大范围体现。第三,通过线上智能选书实现图书馆精准选书、提升选书效率的同时,便于馆员“访”书意识的形成,为通过各种途径扩大选书渠道成为可能,例如,馆员有时间经常走访旧书店、博物馆、展览馆或人文景点等获取图书信息,或者关注孔夫子网等专门的旧书网站补充缺藏文献。同时,让馆员有更多时间利用实证研究辅助选书,不断增强采访馆员发现有价值图书的能力,改变以前粗放型的采选方式,从而有效降低图书的误选比例,提高选书质量。

  关于图书采访工作的几点思考

  ■顾 犇(国家图书馆外文采编部主任)

  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很多方面,而且也许以后这些改变将不可逆。

  记得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就有同事主动来上班,安排图书接收、登记、支付、发订等工作。大家知道,一下子耽误半年多工作,如果不及时处理,或许会影响今后若干年。例如,如果不及时验收,经费支付不出去,第二年的经费就会受影响;如果不及时发订,第二年就不能及时到书。疫情无情人有情,我们很庆幸有一个有责任、敢担当、愿奉献的团队,把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

  疫情对人际交往的影响也很大,减少人际接触,保持社交距离,于是也只能取消各种会议、展览等活动。其实也反过来让我们反思,到底我们平时的人际交往有多少是必须的?

  每次参加大型展览,都觉得是财力、物力、资源的巨大浪费。没有几天的展览,展台耗资数十万,甚至展览后家具都被丢弃。现在大家不得不重新考虑视频会议和在线展览,网络展示图书信息,不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吗?尝到甜头以后,还会回到传统的方式去吗?也许今后就成为常态了。当然,必要的面对面沟通,还是有意义的。我们可以重新设计会议和展览的方式,将人力、物力、时间成本控制在最低点。

  图书馆的采编工作,因为不与读者接触,以完成任务为主要目标,本来可以弹性管理,或者远程进行。20多年前,我们参考澳大利亚的经验,尝试弹性工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因为考核困难,后来为了统一管理,就没有再坚持下去。疫情逼迫我们再次考虑这个问题,并在不知不觉中又开始了弹性工时,甚至有同事为了避开高峰时间,或者周末来上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居家办公期间,我们住图书馆宿舍的有优势,可以利用图书馆局域网进行编目工作,或者修改数据错误。在这几个月时间,我修改了一万多条数据,感觉也没有耽误工作。但是不住图书馆宿舍的,就必须用VPN技术才能正常工作,而VPN账户数量限制和速度局限不够,不能大规模应用,所以居家办公的效果也大打折扣。我们是否能考虑进一步改善网络环境,为以后居家办公创造条件呢?

  保持社交距离,对书商也是一个考验。这几十年来,书商都在发展信息系统,但是不同书商的发展速度不同,有的还没有实现网络互联互通。在居家办公期间,采访工作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先进的在线目录系统选书订购、查重,提高了效率。疫情过后,大家是否能思考一下这个过程,给予信息化工作更多的投入呢?

  网络书店的兴起,使读者购买更便利,但一些稀缺的书,还是存在读者想找的书找不到,出版社或书店想卖的书卖不出去的问题。我30年前就在媒体上呼吁打造自己的在版书目(可供书目),中国出版集团、当当书店、人天书店等先后尝试了可供书目,未来尚需形成规模。疫情以后,我们应该进一步打通信息化渠道,连通出版社和书店的库存,真正实现物尽其用,实现图书馆学者阮冈纳赞的“为人找书、为书找人”的理想。

  此外,疫情期间,各个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都提倡预约制,作为采编工作人员,也应该考虑预约制给采编工作带来的影响,提前做好准备。

  2020年图书馆创造了这些新服务模式

  ■田 利(河南省图书馆学会交流与合作委员会副主任)

  2020年突发的新冠疫情,对各行各业都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图书馆也不例外,随着疫情局势好转,图书馆逐渐恢复各项服务工作。期间,不少图书馆开展了各项业务创新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服务水平,为疫情防控新常态下的图书馆工作创新提供了积极的参考作用,受到众多图书馆关注。如下3个均为颇具特色的图书馆创新案例。

  广东佛山图书馆:“邻里图书馆”创新读者服务模式

  2020年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国际营销奖的评比中,佛山市图书馆的“邻里图书馆”项目从29个国家的百余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一名。按原有传统服务模式,图书馆凭借众多文献资源为上门读者提供服务,但距离图书馆较远的读者很难享受到便利的借阅服务,“邻里图书馆”项目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图书馆招募一批有较强活动组织能力、能塑造良好阅读氛围的市民,把公共图书馆的资源与市民阅读需求,通过创新的服务模式,完美结合起来,共同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邻里图书馆,为亲朋好友、社区邻居提供亲子阅读、内容分享等活动,以标准化、体系化、连锁化的创新服务模式,把图书馆建到民众身旁,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已建成邻里图书馆1000余家,在疫情新常态下,这种创新服务模式更凸显出其价值。

  宁波图书馆:“天一约书”创新借阅服务模式

  同样获得2020年国际图联图书馆营销奖的,还有宁波图书馆,其“天一约书”项目也成功入围最富创意项目前十名。该创新项目借助互联网平台和物流网络,线上选书、线下配送,让读者随时随地开启“网购”借阅方式。在今年受疫情影响这一特殊情景下,该项目的优势更能很好地发挥出来。读者通过附近可供自主借还的信用借阅柜,可选择将图书直接寄到家,实现“手指点点、邮书到家”的服务功能。防疫期间,该项目在图书馆线下借阅功能取消的背景下,对书库、书本等全方位消毒,开展“无接触投递到柜”线上借阅模式,坚持服务不打烊,得到读者认可和肯定。

  河南省图书馆:“智能采访”业务工作模式创新

  河南省图书馆创建于1909年,由于各种原因,无论馆舍面积,还是资源建设经费,均距离评估定级标准要求相差较大;但是,河南省图书馆的服务特色是“馆小、书旧、创新多”,在古籍保护、地方文献开发、文创产品开发方面积极进取,创新工作思路,在疫情新常态下,不断完善各种服务模式。

  其中,河南省馆研发的“图书馆智能采访管理系统”正式开通后,受到众多图书馆的欢迎,在中国图书馆学会举办的“第一届公共图书馆创新创意征集推广活动”中,获得“最佳创新奖”。在年初疫情影响下,为更好服务于图书馆采访工作,河南省馆对智能采访平台进行创新升级,在原有功能基础上,增添了出版社库存EDI对接、纸电同步及线上图片内容展示,可以使图书馆采访人员足不出户详细了解更多书目信息,便于科学采购。目前,“图书馆智能采访管理系统”已具有多项特色功能,如智能推荐功能:馆员将本馆的种类、版本装帧、价格页码区间、出版年限限制等条件输入到平台,系统可自动将符合要求的书目检索出来,然后再通过内容比对、供货商书目比例分配、库存查询等功能来选择最适合本馆需求的书目。又比如学科检索功能:系统将高校600多学科与中图法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可以使不太熟悉分类法的院系老师通过线上平台选择本专业图书。今年3月,河南省图书馆学会与上海图书馆学会共同举办了“线上图书馆云馆配采访工作研讨会”视频会议,这也是由图书馆为主体,利用自身研发的平台创新采访工作模式举办的的首场线上研讨会,使线上线下采访模式的融合成为图书馆采访工作的主旋律,体现了创新服务对完善图书馆业务工作的价值。

  疫情给图书馆开展工作造成了一定困难,但只要图书馆保持创新精神,借助科技力量,疫情防控新常态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创新服务模式涌现,以更好地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文献资源建设之变及采访融合路径

  ■彭 飞(金陵图书馆采访编目部主任)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费之变。图书馆文献购置经费的增长速度跟不上图书定价和新书供应量的上涨速度,在后两者的夹缝中,如何使用好相对有限的经费,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一方面,“保品种、减复本”策略已成为图书馆界普遍采用的无奈之举;另一方面,也对图书采访的精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空间之变。很多图书馆都面临着馆藏利用率持续走低,但馆藏空间紧张、图书“涨库”现象严重的两难处境。这一方面考验图书馆的馆藏开发和阅读推广能力,另一方面也引发图书馆关于数字资源与实体资源关系的思考。

  模式之变。随着PDA(读者决策采购)理念的广泛传播以及“你选书,我买单”活动的普遍实践,在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领域,专业采访馆员、学科馆员和用户三方共同作业、互为补充的进程正持续展开。另一方面,图书采访的云端化趋势日益明显,无论是书目信息的获取,还是与上下游渠道的交流,采访工作的流程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和云端。

  上述变化和挑战本已为行业所感知,也促成了图书采访领域的一系列变革,而今年以来的新冠疫情无疑放大了这些变化和挑战,也强化了我们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判定。首先,疫情对经济和财税政策的影响使图书馆经费的增长出现不确定性;其次,疫情使图书馆空间的“阵地服务”基本停滞,而数字资源的特殊作用得以充分展现;最后,用户广泛参与的线上馆配会和用户驱动的网借服务在应对疫情危机中的表现十分抢眼。

  总而言之,这些变化和趋势因疫情而凸显,却不会随疫情的结束而消失,对疫情应对经验的总结,将有助于我们在后疫情时代探索图书采访工作的融合发展之路。

  与书业融合。图书采访的精准化要求专业主义的回归,而一个专业采访馆员的核心能力是对书目信息和数据的收集、挖掘、分析、整合和管理能力,是对行业内各类资源的整合能力,这就离不开与整个图书行业的融合发展。只有与同行、馆配商及出版社“打成一片”,形成自己的“朋友圈”,才能熟悉书业的各个环节,才能立足专业,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在融合中学习, 在碰撞中突破。

  与用户融合。通过扩大辐射范围,扩展参与主体,创新活动形式等方式,优化用户参与机制,进一步吸引和激励用户参与采购。以我馆为例,疫情过后,我们与南京出版传媒集团深度合作,将“你选书,我买单”项目扩展至其旗下三家书店,融合发展,优势互补,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更便捷的阅读服务,呈现“最南京”的文化特色。同时,我们还将借助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依托“书服到家”南京共享图书馆项目,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探索和推动“线上PDA”的落地,打造更先进、更便捷的荐购模式,通过创新参与方式,让更多读者享受到更现代化的图书馆阅读服务。

  此外,能否实现与用户的高度融合,也是疫情期间应急开展的线上馆配会能否常态化的关键。线上馆配会不仅仅是把线下馆配会搬到网上,也不仅仅是图文化的书目采选,它最大的优势是不受时空和采访人数的限制,能够实现采访馆员、学科馆员和图书馆用户的广泛参与;它还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根据用户的采购历史和网页浏览痕迹,分析研判其阅读偏好和潜在的阅读需求,实现智能化的云端推送,吸引用户保持采购的积极性。

  与服务融合。一方面,图书采访应当为图书馆的各项活动和服务做好及时高效的文献保障工作;另一方面,图书采访还应自带阅读推广的视角,充分发挥图书采访工作的专业特点和优势,将图书采访与阅读推广相结合,在书目导读和推荐领域深耕细作,实现从“为人采书”到“联结书人”的转型。

  受疫情影响,很多出版社今年上半年面临发行困境。但在本报联合卷藏数据发布的今年上半年纸质图书馆配市场分析报告中,仍有不少社逆势上扬。(详见8月11日本报第15版《馆配市场影响几何 哪些社成赢家?》)如在公共馆市场排名TOP50的出版社中,四川文艺出版社和上海文艺出版社码洋排名同比分别上升21名和18名。我们邀请这两家社的馆配负责人分享他们的做法:在今年的变局之下,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到底做了哪些工作?对于即将来临的秋季馆配会,又做了哪些准备?希冀对业界同仁有所参考。

  上海文艺出版社

  “云馆配”时代要重视信息推送和视频荐书

  ■梁 勇(上海文艺出版社发行中心副总经理)

  因疫情影响,今年春季的馆配会都搬到了线上。我们抓住“云馆配”的特点,精细化制作馆配书目,特别是引入“期货”书目,即把将要出版的新书比如《单读23·破碎之家:法国文学特辑》以及《渔人之路与问津者之路(修订本)》等的新书信息提前收录在采购目录里,以增加图书采购的品种。

  疫情期间,我们着重加强了社馆之间的信息对接,让图书馆提前了解我们的新书情况。重点新书《革命者》《杀死柏拉图》《米兰讲座》等在未入库时,就提前向图书馆提供信息,显然,对馆配工作起到了积极影响。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革命者》荣获“中宣部2020年全国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以及2020月度“中国好书”荣誉,以及苏瓷瓷“十篇小说攸关爱与病”的《杀死柏拉图》等作品在此次春季馆配会中名列销售榜前列。

  同时我社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各级页面,采用视频荐书,重点制作和推荐了包括“读城”系列丛书《泰晤士:大河大城》和《孟买:欲望丛林》,以及《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改变思维》(新版)这四本重点书的视频,还制定了专题书目推荐等。这些视频生动立体地展示了这些作品的特点,如在《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中,人类学家项飙从个人经历切入,回应当下年轻人的精神困境,追索阶层流动、大学教育等议题;在《改变思维》(新版)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谈思维、谈成长、谈身心境、谈自然和文明与社会。这些书也都取得了不俗的效果。

  对即将到来的秋季线上馆配会,我社已经提前准备好《革命者》的荐书视频,也将继续加强与各馆配供货商的沟通合作。除了及时传递图书信息外,提高自身营销宣传能力也是关键。特别是对近期较为热门的“四史”类图书要做好重点推荐及宣传。在今春馆配会上,我们有近400个品种图书参会,新书占比8%:到了秋季会上,我们有420多个品种参会,新书占比提高到46%。其中汇集各民族文化研究的高水平专家学者队伍、汇集一流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表述形式,解读各民族的历史源流、人文地理、文学艺术、经济生产、宗教信仰、社会民俗等方面内容的《中华民族文化大系》(第二辑)是我社此次秋季馆配会的重点作品,欢迎关注。

  四川文艺出版社

  加大馆配业务比重 加强社馆信息交流

  ■蔡 曦(四川文艺出版社社长助理)

  2020年,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四川文艺社也遭遇了很大的困难,特别是线下业务。近两年在馆配业务方面,我们倒是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今年年初,我们在实体店的业务上做出了加大馆配业务的调整。

  首先,一直以来,四川文艺社都坚持做专业的文艺出版。近年来,更是汇集巴金、王蒙、阿来、余秋雨、贾平凹、冯骥才、陈忠实、张炜、徐则臣、虹影、欧阳江河、流沙河、魏明伦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知名作家,在产品形态上坚持打造精品,不断扩展名家名作矩阵。近年来,四川文艺社高度重视基础产品的打造,在文艺特色产品线方面也不断出新。有了以这些品种为基础的产品集聚,在馆藏销售上,码洋大幅增长顺理成章。

  第二,随着适合馆配渠道的精品好书的增加,我社及时调整渠道策略,从社领导到发行部门,都更重视馆配市场,并对渠道及时做出调整。具体来看,主要工作内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重视以北京人天和武汉三新等全国性民营馆配商为代表的重点渠道,积极开拓有馆配业务的中小型馆配渠道,开拓中小学图书馆(室)业务,加大馆配市场走出去力度。这其中,相关人员做了一系列的工作——了解图书出版计划,做好图书上市前信息沟通交流工作,及时将图书信息传递到各大馆配商,做好推介工作;寄送样书给各大馆配商,在重点馆配商建立样本库或样本专架;与馆配商达成重点合作意向,积极参与其各种营销推广活动,加大备货仓备货品种及数量,及时满足各大图书馆的采购需求;学习了解图书产品,熟悉产品内容及卖点,积极参与各种馆配会,针对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做有针对性的推广介绍,提升采订效率;在加大与重点馆配商合作的同时,积极拓展与多家有馆配业务的中小型馆配客户的联系。

  整体来看,我们重视终端图书馆信息收集,加强社馆之间的信息交流。除了从出版供应端到馆配商再到图书馆的信息输出,还利用各种馆配会、交流会等机会,收集终端图书馆的信息及联系方式,日常加强图书信息交流,将适销对路的图书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推荐,查漏补缺,对缺藏图书、套系图书、高码洋图书加大推介工作,由图书馆向馆配商提交采购需求,进一步提升我社图书在市场的销量。

  第三,与在馆配方面有经验、有实力的图书公司合作。这些图书公司在图书版权、图书印制、图书发行以及各大图书馆装备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在图书核算成本时做到合理的控制,在馆配业务中有更好的竞争力,通过合作,双方均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同时,我们针对我社的图书选题,注意提前加强与馆配商的沟通交流,向产品定制或项目方向发展;还进一步加强馆社交流,向图书馆直接推荐、传达相关图书信息,满足不同类型图书馆的采购需求,做好馆配市场服务工作,满足图书馆读者需求。以及,重视大型馆配会,与馆配团队同行,向图书馆人讲解图书,让书能快速找到匹配的馆配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