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传统编辑如何在全媒时代成长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20/2/28 作者:赵玉山


  ■赵玉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关照出版业的发展逻辑:内容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是和读者连接的入口,技术是产业发展的支撑。梳理古今中外的出版脉络,这三条主线一直贯穿始终。编辑作为一个职业身份,已经存在了几千年。无论载体如何变化、技术如何革新,编辑承担的使命和职责一直没有变化。

相比传统,今天出版业成本构成中硬件载体已经越来越小,而思想创意的“软件成本”正越来越显示出“决定性作用”,这种变化在加速推进,未来在全媒体场景下,传播载体会越来越多,传播渠道会越来越便捷,传播场景会越来越丰富,那么,编辑作为信息管理者,对信息的感知、捕捉、管理就成为基本素质,同时在信息繁杂和噪音增多的背景下,如何选择优化、凸显价值核心的内容,通过合适的载体、合适的方式在合适的场景下与合适的读者实现连接,这些都是编辑必须学习和养成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信息爆炸、渠道变革、载体丰富、技术革新,这些都是外部环境,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编辑的核心竞争能力其实一直没变。我们回望历史,不管是最早的先贤孔子、刘向父子,还是近现代的鲁迅、赵家璧,当代的周振甫、巢峰、汪家明,甚至目前知识服务的先锋人物罗振宇,他们都可以被界定成是“不同时代的编辑”。

概括起来编辑的核心能力应该包括4个方面:信息管理、选择聚焦、编码呈现、用户连接。每个时代的用户需求都不同,就要懂得用什么样的方式编辑、呈现,再用合适的载体传播。这是一个需要适应变化但又不变的核心能力。如何理解编辑?编辑一定要跟纸质载体产生关联吗?过去的编辑是这样吗?再往后是不是一定要产生连接?对此,我们需要动态去理解。当然,纸张在过去、当前、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然是出版物的主要载体,但作为编辑,回望初心,核心还在于内容的选择与提供。

当然,当前社会变革加速、人类生存环境信息过度繁杂,传统编辑和其他职业一样产生职业焦虑是正常现象。很多传统编辑也感觉“是不是要被这个时代抛弃了?”常常疑惑在这个全媒体时代我们怎样做编辑?同时,过去劳动分工一般是脑力劳动、体力劳动,简单劳动、复杂劳动,在这个大数据、智能化时代,这种分工正在瓦解。很多职业已经或者正在被机器人取代,未来编辑的职业有没有可能出现机器编辑?编辑出版行业,智能化系统和技术也在积极探索,机器排版、机器设计、机器校对,智能编校系统、质检系统、舆情监控系统也已经开始代替传统编辑发挥作用。但同时,人工智能给编辑转型提供了很多空间和可能,当然也有很多挑战。总的来说,人类最有前途的劳动领域将会是非规则性智能劳动和非规则性体力劳动。作为编辑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强化未来非规则性智能劳动的能力,把规则性的工作学会通过工具和链接交给智能系统。挑战则在于——我们需要勇于接受变化和不确定性,与变化同频,与趋势顺应。

从国家宏观层面看,传统图书出版业的前景并不悲观。因为随着教育普及,我国文化阅读的增量市场持续扩张,闲暇时间增多,民众的文化消费力也在增长;文化消费的存量市场尽管在转移,由过去的图书、报刊、电视正在向新媒体、终端阅读的屏幕转移,但这种态势是历史趋势,而且各种载体各有优势,必将形成新的动态平衡。个人认为,综合出版机构将可能进一步向知识服务平台转变;政府的准入机制和出版政策将会决定教育出版业务的可能和多元性;专业出版和学术出版要做好价值背书和垂直体系构建,下大力气做好深度内容、闭环建设。

具体到编辑个体发展,要做好三个层面:术、专业技能和专业本领。编辑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道,即编辑方法和出版规律。在任何一项基本业务背后一定有普遍规律和方法存在,只要找到这些方法和规律,并驾驭它,职业生涯就会如鱼得水、业务精进。观,即是“三观论”。世界观、价值观、职业观决定一个编辑能不能成为一个编辑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