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1995-2005:中国书业国际化的十年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5/1/7 作者:欧阳子,陈旷

\Images\2005-2009\sb050107T7811.JPG

书业国际化十年,中国在世界版图上的位置越来越清晰。

编者按:国际化,是刚刚过去的10年中国书业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同时,它还会是中国书业下一个10年绕不开的话题。国际化这个命题也许过于庞大和沉重,它既是文化,也是商业;既是政治,也是经济;既是理念,也是行动。

不知道国际化和民族化是不是一对死敌,因为国际化要的是完全的开放,而民族化要的是彻底的坚守。在文化含量比哪一个行业都大的出版业,更是如此。放眼环球,即使是在完全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出版业的国际化和民族化也常常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政府为此制定特别政策的,并不鲜见。但是无论如何,国际化已离我们很近了。

在这里,我们摘取的只是对过去10年中国书业国际化的片片浪花,而远非全部。书业国际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面是版权贸易,一个重要场合是国际书展,但由于有太多专门的报告和专论见诸本报及其它媒体,在此,我们将之省略。书业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量资本进入带来的并购与重组,在这一点上,中国尚未开始。这也许会是下一个10年或下两个10年中国书业的重头戏。

序:中国是世界出版业的摇篮

公元105年,现代意义上的纸张早已在中国诞生,而那时的西方还处在从莎草纸向羊皮纸过渡的时代。西汉年间(前206-公元220年)在中国就广泛使用的造纸术经波斯传往土耳其斯坦,穆斯林世界在公元751年以后才开始造纸。1261年,希腊人收复君士坦丁堡,商业城邦得到极大发展,商业活动盛极并西移,欧洲才开始有了自己的造纸业。西方史学家认为,纸的生产,是商业革命的标志。雕版印刷术在我国隋唐时代就有了,蒙古人西征将其带到了欧洲。毕 的活字印刷术比德国古登堡的活字印刷术早了400年。在中国,文字和书籍传播的历史远比西方世界悠久而灿烂。

虽然在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前半叶之间,中国书业情愿不情愿地和世界书业有了很多交往,并且两者之间也互相影响,但基本而言,两千多年悠久而灿烂的中国书业是脱离于世界书业的,一直在独立地自我发展,所谓"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但20世纪最后10年,上述情况有了根本改变。1992年10月15日和30日,中国分别加入《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2001年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书业的改革开放展开了加速运动。从此,中国书业也不再可能置世界于不顾地独立发展、自我发展。

从开放到更开放

"全球智慧中文化"——麦格劳-希尔的中国战略

"人员职业化、业务多元化、市场国际化、设备现代化、管理科学化"——外研社的发展目标

国外公司"曲线"进入中国市场

10年前,当世界最大的纸皮书出版商禾林公司进入中国时,走的是"曲线救国"的路。这家总部在加拿大的公司,却是以澳大利亚某咨询公司的名义进来的,而且获得了新闻出版总署的特批,特批他们与指定的两家出版社合作出版爱情小说。该公司驻中国办事处的李栋,作为第一代国外出版公司的中国首代,也就此被称作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版界的第一个"买办"。李栋当年亲自面试招进的部下,后来大多成了国外大型出版集团的中国首代,有的还辗转服务了几家公司。

贝塔斯曼进入中国,同样走的是"曲线救国"之路。在一次当时两国首脑会晤后,贝塔斯曼与上海中国科技图书公司遂成立了由中方控股的上海贝塔斯曼文化实业公司,通过这样一个"壳",贝塔斯曼才得以进驻上海。两年后贝塔斯曼书友会成立,以俱乐部的形式进入中国图书零售市场。不过当时,贝塔斯曼的业务被严格限制在上海本市。除此之外,那时出版发行领域的合资公司凤毛麟角,更不要说完全由国外出版商在中国开设的办事处之类了。直到世纪末,说到外资进入中国书业,一个通行的术语,还是"狼来了"的思维模式。

1996年,英国出版商协会国际部召开专门会议,敦促其会员调整开拓海外市场的方式,并把重点放在开拓大洋洲、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图书市场上。他们认为,在与中国人做生意上,美国人已捷足先登,日本人和德国人也卓有成效,但英国却远没有实现其应该实现的目标。协会要求出版商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图书出口,另一方面要结合中国市场的变化和读者口味,多出一些适销对路的书,而开拓的重点,则应放在合作出版上。

当时许多国外公司将香港、台湾和新加坡作为进入中国市场的跳板和前沿阵地,不能也不敢直接进入中国市场。如果说英国出版商协会的这种敦促体现的只是行业意志,但还没有化为企业行为的话,2003年和2004年,几乎所有重要的国际出版机构的CEO们都来到北京,进行各种层面的公关活动这一事实本身则体现了企业自身的需求。也就是说,他们认为,时机到了。

中国市场成为"众矢之地"

虽然迄今为止,政府仍然以小心翼翼的态度在控制着出版业的开放;虽然中国政府仍然没有承诺对外开放出版领域;虽然各国的出版商协会,还在定期组织自己的会员来访中国,以加深双方的了解寻找更多的商业机会;虽然大多数的外国出版者,仍然声称他们不能完全了解中国;虽然中国出版界仍然存在曲线之路;但勿庸置疑的是,禾林公司"曲线救国"的版本不会再被复制了,中国现在的开放程度,已是10年前不可想象的了。

今天,几乎所有世界大型出版公司和版权公司,都以不同的名义和方式在中国有了自己的办事机构,有的还远不止一个。他们与中国出版业的合作,也远不是出版几套言情小说、输出一些版权、卖掉一些影印书或者在网上发展几个会员那么简单。

2003年,即使受"非典"影响,中国市场也是英国布莱克韦尔全球表现最好的市场,升幅达到20%。中国已成长为剑桥大学出版社最大的再版书和翻译书市场。1995年,麦格劳-希尔公司中国市场的份额还排在亚洲市场的第十几名,而现在已经是前五名。2003年,麦格劳-希尔500种图书在中国出版,其中合作出版的项目占多数,其员工深入出版社,与各个学科、市场领域的责编、首席策划们一起探讨选题方向和项目的营销方案,深耕细作每一个品种。麦格劳-希尔是想"搭建一个版权资源和教育资源的平台",而其战略目标是"全球智慧中文化",其中蕴含的深刻意义不言自明。这一目标的提出,也是基于对中国出版业改革开放的信任和把握。

中国出版主动走向世界

10年以前,参加法兰克福书展、美国书展、伦敦书展、波罗尼亚国际儿童书展等知名国际书展,在中国业界还是一件不太平常的事情,常常被当作一种待遇、一种荣誉而不是一种商业和文化活动。但现在的情况已经迥然不同,人们出国参加书展或者其它活动,越来越如家常便饭。参加书展不但是版权人员的工作,也成了一些省委省政府官员的商务活动。因为只有看清了世界,才能看清自己。同样,中国的官员们也只有知道了国际出版业的发展趋势,在指导和管理本国或者本省的出版产业时,才会从一种更开放的视野角度,以更国际化的方法来进行。

近几年,我国前往法兰克福书展的展团越来越大,动辄上百家出版社四五百人之众,这中间还不算那些"独行侠"。找资源、找市场,找信息、找趋势、找国际体验,法兰克福唤起了太多国内出版人创造的灵感和激情。2004年的法兰克福书展,还首次出现了一个三十来人的民营书业参展团,其中包括4月份刚拿到总发权和跨省连锁经营"双权"的志鸿集团总裁任志鸿。这一年,著名策划人严平受书展组委会之邀,以嘉宾身份参加了法兰克福书展,成为我国第一个受到此类邀请的民营书业人士。

门户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被打开,了解就这样在一点一点增进。这种开放和了解带给中国出版业的,是国际化的理念和国际化的思维方式。随后接踵而至的国际化的管理、国际化的人才和国际化的操作方法,与中国出版市场的距离也不再那么遥远。

国际化的理念

在上世纪末,我国出版人有了三大出版,即教育出版、大众出版和专业出版的理念。而在此之前,业界关于出版的概念不但模糊,而且也不知道不同出版之间有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因此,三大出版之辨,不仅仅是概念之辨,业界对出版进行这样的划分,意味着对不同领域的出版经营管理模式有了符合国际思维的、更为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扫除了国际合作中因商业概念不一致带来的沟通障碍。

当然,中国出版人具有的完全与国际接轨的出版理念,远不止这一个。

制定国际化的发展战略,也是中国出版人理念国际化的表现。科学出版社总编辑向安全曾说过,"说到国际化,总要谈到产品销售的国际化,产品内容的国际化。但从经营的角度来讲,要与国际接轨,关键是要有国际化的理念和经营模式。"

而在高教社社长刘志鹏看来,高教社的国际化应该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要用国际化的观念来改造出版社自身。高教社上ERP系统,重新梳理办社方针,送员工到国外学习,都是为了再造出版理念。第二个阶段是参与国际出版公司的运作。第三个阶段是努力成为一家国际型的出版公司。第四个阶段,是引领世界教育出版的潮流。他认为这个道路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逐步地走完。但我们可以看到的是,高教社毕竟已经踏上了这条漫长的路。

外研社早就制定了以"人员职业化、业务多元化、市场国际化、设备现代化、管理科学化"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改革规划。另外如中信出版社、机工社、电子社等也都有各自的国际化理念表述和在这一理念下指导的行动。

国际化的培训

国际化的理念、思维方式、管理和操作模式是怎么来的?培训是一个重要途径。

由新闻出版总署每年定期组织的海外培训计划已经开展了多年,例如每年选送10人到日本讲谈社进修和与英美的大学联合举办出版业培训班。目前,我国已有2000多人参加了出版总署组织的各种海外培训。这些学员回国后已经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国际出版研究中心、英国斯特林大学国际出版研究中心、斯坦福大学国际出版研究中心、纽约大学出版研究中心等国际知名大学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他们还专门为中国出版业量身订做短期培训课程。而这些大学的教授、讲师和定期讲演者,也都成了中国出版培训的常客。

此外,各出版社也自发组织形式多样的国际培训。例如化学工业出版社在法兰克福书展之前送一批名员工参加英国牛津大学布鲁克斯大学的短期培训,派人去约翰·威立的科技出版社学习。科学社和电子工业社每年都派人到国外进行为期3个月到一年的培训。轻工社则把合作伙伴提供培训作为条件之一,该社在与世界最大的广告公司日本电通进行合作后,多次派业务骨干到该公司研修。在与德国贝塔斯曼公司进行版权合作时,轻工社组织30余人的团队到其下属教育培训基地古纳雅尔编辑学校学习,并与之合作在国内成立了古纳雅尔中轻(北京)出版顾问有限公司,为社会提供国际化的编辑出版培训服务。

除了走出去的培训,还有请进来的授课。北京、上海、西安、山东等地的出版单位就定期邀请国际知名教授和学者举办各类讲座,牛津布鲁克斯大学教授保罗·理查森在中国出版界是一个知名度极高的人物,除了因为他有很多中国学生,还因为他在中国举办的讲座。培生教育集团版权部经理莱纳特·欧文在中国享有的知名度,更多地也是因为她定期举办的关于版权实务的讲座。此外,日本电通公司也曾派人到轻工社进行过大规模的百人培训。

不可否认,这些培训对加快中国书业国际化进程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当中国与世界开始交融

"所有的出版商都是全球性的出版商。"——CCH亚洲总裁马修·苏礼文

"正视国际化潮流,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完成数字化和产业转型,是中国的科技出版者必须面对的使命。"

——科学出版社社长 汪继祥

两岸三地共同开发华文市场

虽然在中国,无论是出版还是市场都远远没有达到真正的国际化,但中国出版业已不再游离于全球出版业之外,它已远不是单一的市场,而是有了更多的融合和统一,并由此开始了国际化的进程,这是不争的事实。

在中国书业这十年的国际化进程中,台湾和香港起到了异常的作用。早年,港台地区在中国与西方版权引进、合作出版以及信息沟通和交流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内地出版机构通过港台出版商来引介欧美国家的作品,同时也输出自己的原创作品。此外, 两岸三地出版业在策划和市场营销环节也展开了深度合作。近年来,随着大陆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香港和台湾对大陆市场的依赖也顺势加大,于是三方合作就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2004年的法兰克福书展上,香港联合出版集团与广东出版集团联合组团参展;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与香港的小树苗出版社,台湾的企鹅图书出版有限公司联合购买版权,三方各取所需,共享菲林,分摊翻译费,共同印刷,用各自的渠道联合开发华文市场。

更快、更主动、更灵活地引进与合作

出版阅读与国际同步的趋势,是市场国际化的标志之一,今天的中国市场在这方面,早已脱离了失语状态,辽教社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译林社的《我的生活》、人文社的《哈利·波特》、工人出版社的《末世迷踪》等图书均已实现了中国与世界同步阅读,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同步畅销。

在版权引进中进行主动创造和本土化改造,也是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河北教育出版社引进的《加缪全集》和中信出版社引进的《杰克韦尔奇24戒律》的装帧创意,得到授权方的赞赏,后者还被授权方引回国际市场销售,在业界传为佳话。许多经管类高等教材、英语学习教材在翻译后都进行了本土化改造,以使之更加适合中国国情。

外研社的出版业务的国际化经历了从"单纯引进"到"实力联姻"的过渡,从依靠引进选题过渡到共同策划选题,共同拥有版权,共同推广销售,其中最成功的例子就是外研社与朗文公司共同修订出版的《新概念英语》。

现在,"实力联姻"日益成为国际合作的主要方式之一。中外双方共同策划,共同编辑,共同设计营销方案,尽量适应全球市场的需求,同时借助合作方的全球渠道发行外语版。例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在建筑类图册的出版上,就有许多成功的合作案例。2000年,清华社与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社合作成立了施普林格编辑室,该编辑室着眼于将清华大学的出版物推向国际,同时引进国际一流的作者和作品。清华社把图书推向国际市场作为树立国际地位的第一步,目前每年都有数种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教材图书通过施普林格出版社销往海外市场。类似的,还有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年和艾斯维尔公司组建国际合作编辑室。

树立全球视野引进来与走出去

在其它行业,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的加工厂,就像印度已经是全球的办公室一样。在出版业,中国会不会成为全球的编辑部呢?

近两年,国际科技出版巨头纷纷在国内组稿,争夺两院院士和清华北大等高等院校的优秀作者资源。如里德集团在2004年5月北京代表处成立之初,宣布要同清华大学的200多名学者展开合作,请他们出任编审。英国布莱克韦尔在上海设立了编辑中心,该中心编辑的期刊已面向布莱克韦尔集团的全球市场,斯普林格等国际出版巨头也早就实现了全球组稿、线上编辑的模式。

随着纸业和印刷业跨国公司在我国的主要出版区域布点设厂,随着我国装帧设计工作室的兴盛,我国的图书印装质量提升得非常快,与国际水平已相差无几,国际出版人对此亦是称赞有加。在产品内容上,由于策划水平的提高和国际组稿机制的启动,越来越多的产品具有国际化的内容和品相。一些出版者强调要注重图书市场的国际化和图书内容的国际化,他们特地为国际市场定制产品。高等教育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全彩《生命科学》等精品教材,由于编写质量和印装质量都是一流的,在策划和编写以及市场宣传中,都有意强调该书的国际化潜质,结果出口效果非常好。目前,也有很多专业出版社看好将中文简体教材输出到台湾和东南亚。

与此同时,更多的国内出版社开始尝试组建海外分社和进行国际组稿。如科学出版社已经在纽约建立分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海外分社也正在推进中。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作者,已经是专业社和高校教材出版者使用较多的方法,如机工社华章公司编辑几次集体赴新加坡组稿,建工社、高教社、科学社等出版社对海外作者的开发力度也越来越强。与此相应,这些出版社都派专人负责海外销售业务,加强与进出口公司和海外读者的沟通。

紧追世界脚步加快现代化信息化出版

在全球化及新技术的推动下,世界领先级的专业出版商正在向专业信息服务商及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美国汤姆森集团就是其中的成功范例。在20世纪的最后5年里,汤姆森完成了向全球第一专业信息服务集团的转型。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都已经借助信息化变革,将出版链条延伸到包括图书、期刊、网站以及电视内容制作多种提供增值服务的衍生产品,拓展出版价值链条,从出版商转变为内容提供商,以资源平台为安身立命之本。这样的变化来自国际出版,又有助于中国出版未来更多地参与国际出版竞争。

如今,国外出版机构从高端领域进入中国市场,例如电子图书市场、远程教育体系、电子期刊、数据库等。中国出版业必须面对这些竞争。与此同时,在如何利用外部资源上,中国的出版人也有了更加开放的心态。用好两种资源做好国内市场,成为国际化初期的理性战略选择。除了引进版权,中国出版人也积极寻找国际范围内的战略合作伙伴来共同开发产品,此外,以中国市场为目标,积极地吸引海外作者参与出版,也是现阶段国际化的主要策略。

国际化的营销

"国际化的营销"有两层意思,一是与国际同步的营销,二是有国际水平的营销。2003年6月21日,《哈利·波特》(5)原版书在北京王府井书店上架销售,这是中国书店第一次与全球同步首发《哈利·波特》。该书在3日内即售出1340册,销售额为24万元。该书也成功带动前4集130多套的销量。

同步销售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企划宣传的到位,企划部在恰当的时间内向媒体传递出参与全球同步发售等重要信息,引来了媒体的积极炒作。王府井书店在这次营销中,把"首次""同步""备货量占全国引进的五分之一"和"法律承诺",作为提供给媒体的关键词。

2003年,华章公司引进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最新版时,也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营销活动。其中,圣诞之夜在香山召开的有全国九十多家经营学院院长和MBA教学专业委员会成员参加的"曼昆之夜"联欢晚会最为热闹。同样,该公司把《执行》这样一本书做成了近两年最畅销的财经图书,也堪称营销大手笔。春风文艺运作《幻城》、上海人民社运作《我为歌狂》系列图书,在营销上也具有国际水平。

童趣出版公司在少儿类产品的营销方面也拥有许多成功案例。该公司主要产品《米老鼠》杂志的发行量为34万册。他们运作的影视同期卡通图书《宝莲灯》,《哪吒传奇》大获成功,后者仅仅上市一个多月,该系列在全国发行了20万套。其营销策略也堪称张弛有度,包括为产品制定详细的市场营销计划、精心控制卖场陈列和对小读者有很强吸引力的礼品等。该公司在运作《海底总动员》电影同期书的时候,让该书进入了海洋馆、麦当劳等,形成全方位推广。此外,接力出版社、浙江少儿出版社在引进版畅销书的运作上手法也越加成熟,浙江少儿的市场梯度开发和节奏控制在《冒险小虎队》的运作中使用得得心应手。

1996年,外研社投入100万元为一本词典做营销宣传,震惊了业界,被称为是"大手笔"。如今,在营销上大投入的例子是数不胜数。可以说,无论是从营销成本的投入,营销策划的创意、还是营销操作的效果来看,中国出版业的营销水平已上了一大台阶,与国际水平正在缩短距离。

国际化的管理

2002年11月,四川新华发行集团所属四川新华图贸有限责任公司获得国际管理体系认证委员会主席史蒂芬·李·佩尔森先生签名颁发的"认证注册证书",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首家取得该证书的图书发行企业。此前,上海书城、北方图书城、电子工业出版社等多家单位已获得了ISO认证。质量管理认证达标的过程,也是普及最基础的管理知识和流程意识的过程,这对长期缺乏市场意识、管理基础差的中国书业具有重要的意义。管理的重要性和遵循国际标准,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出版社的共识。当然,在管理的国际化方面,我国书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结语:

媒体和书业服务商推波助澜

几年以前,美国《出版商周刊》的一个女记者旋风似地访问了中国出版界。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令她大为兴奋,尤其是当她访问同属行业媒体的《中国图书商报》时,当外研社社长李朋义用英语毫无拘束地和她谈起自己的发展目标时,她的兴奋变成了惊讶。离京前,在与本报三两位记者的小型聚会上,这位两杯法国葡萄酒下肚就显得有点兴奋过度的中年女记者,一再重复地说"I can not believe it"。难以置信什么呢?想来她并不是对李朋义的英语和本报的规模感到难以置信。使她感到难以置信的是,改革开放年头不多的中国出版业,已经在和世界对话、已经和世界产生融合。几年后的2004年末,还是美国《出版商周刊》,另一位女记者专门飞到北京采访中信社社长王斌。

中国出版能迅速与世界出版交融,固然有改革开放大背景的原因,有行业自身发展的原因,有政府推动商业推动的原因,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媒体的作用。不但美国《出版商周刊》、《出版研究》季刊,还有《德国书业周刊》、《法国图书周刊》杂志、英国《书商》杂志、《Logos》杂志、丹麦《图书市场》及日本的相关媒体,多年来无不或邀请中国的撰稿者,或亲临中国考察采访,然后坚持用不少的篇幅介绍中国出版。其中不少的世界书业媒体人士还和中国出版界广交朋友。如《Logos》总编戈登·格雷厄姆先生,就在自己的家中接待过多位出版发行界人士。

而本报更是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十分注重对国外出版业的介绍并力推先进的、国际化的出版和营销理念。近10年来,本报专访过几乎所有国际大型出版集团的CEO或相关负责人,并参观考察了美国、德国、英国、丹麦和新加坡的一些国际出版机构和书业媒体。本报与上述媒体的互访、合作有助于各自更好地以全球的视角而不仅仅是本国的眼光、以平和的而不是抗拒的心态来报道中国出版业和世界出版业。

2004年8月27日,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宣布与全球最大的图书市场数据提供商Nielsen BookScan正式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合作初期双方主要是交换数据,未来双方将进一步在技术、服务、商业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

媒体和书业服务商的国际合作,是中国书业国际化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符号。

附录一 10年中国版权贸易统计表

\Images\2005-2009\sb050107Br01.JPG

\Images\2005-2009\sb050107Br02.JPG

\Images\2005-2009\sb050107Br03.JPG

\Images\2005-2009\sb050107Br04.JPG

附录二 10年中外书业交流大事记

1995年

2月,德国贝塔斯曼出版集团与上海中国科技图书公司合作成立上海贝塔斯曼文化实业公司,并于1997年1月正式成立贝塔斯曼书友会(亦称读者俱乐部),登陆大陆图书销售市场。

3月,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正式加入国际书商联盟(英文名称为:INTERNATIONAL BOOKSELLERS FEDERATION,简称为:IBF)。国际书商联盟属于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咨询机构之一。当年6月11日至14日,国际书商联盟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举行年会。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会长刘杲和副秘书长林国夫出席了年会。

9月,第七届国际出版学研讨会在菲律宾举行,中国编辑学会常务副会长邵益文等8人应邀赴会。

同年,加拿大禾林出版公司经过新闻出版署特批,在中国成立办事处。

1996年

8月,国际图联大会(LFLA)首次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首次承办该大会。

北大社以5万美金购得的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的中文简体字版权,该书成为当年响当当的畅销书。

1998年

5月,国家版权局局长于友先率队在瑞士日内瓦访问了世界产权知识组织。

1999年

4月,应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的邀请,国际书商联盟主席伊玛娜·斯坦博格女士来华访问。

2000年

5月,第7届世界印刷大会(WPC7)在北京召开。

8月25日,中国图书商报在BIBF期间推出"德国专刊"、"法国专刊"、"英国专刊"。

8月29日,中国图书商报与德国出版商及书商协会、法国出版商协会和英国出版商协会共同举行"中欧儿童出版研讨会"。

8月30日,中国图书商报专访国际出版商协会主席佩雷·维森斯。

9月3日,中国图书商报与《德国书业周刊》共同主办"当今世界出版业趋势研讨会"。

2001年

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2年

5月,"中外出版集团对话"研讨会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

5月22日,中国图书商报举办"国际教育出版高层研讨会"。

6月,2002年国际书商联盟年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召开。会议选举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会长杨牧之为国际书商联盟执行委员,任期3年。

2002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由以往的两年一届改为一年一届。

2003年

5月1日,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对外资放开。

6月21日,《哈利·波特5》原版书在北京王府井书店上架销售,这是中国书店第一次与全球同步首发原版哈利·波特。

9月18日,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中国图书商报社联合举办的"学习与超越——中国出版业国际化发展战略论坛"在北京举行。

12月,贝塔斯曼集团收购二十一世纪锦绣图书连锁有限公司40%的股份,成为第一家进入中国图书分销市场的外资企业。

2004年

3月,第24届法国图书沙龙正式开幕,以"中国文学"为主题,中国2000余种、3万余册中国图书在这里与法国和世界各国的出版商、读者相会。

首家跨国华文图书分销企业在港成立,这是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与新加坡大众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合资成立"现代大众图书有限公司"。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占49%的股份,大众控股有限公司占51%的份额。

8月,全球最大的网上零售商亚马逊公司(www.Amazon.com)宣布收购卓越网(www.joyo.com),拥有其第七个全球站点。

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宣布与全球最大的图书市场数据提供商Nielsen BookScan正式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8月30日-9月1日,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办"2004北京国际出版论坛"。

9月,第1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由全球第二大教育出版集团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出版的Publishing in China (《世界华文出版业》)在京举行了新书发布会。该书很快进入欧美图书市场主流渠道。

10月,法兰克福书展组委会资助严平参展及参加各种活动,严平是第一个受邀的民营书商。

12月1日,中国图书批发市场对外资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