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我们的美丽约会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5/1/7 作者: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理想,走到一起来……我们的美丽约会

\Images\2005-2009\sb050107T11501.JPG

郭 雪(行政总监2000.08入职)

本部门点评:郭雪是一个性格开朗,思想活跃的人。她热情洋溢,对生活充满火热的激情。她对人生、未来的乐观情绪使她永葆青春,此外,乐观主义精神使她很善于安慰和鼓舞自己与周围的人,并振奋大家的精神。

她与人共事富有合作精神,对生活与事业怀着她本能的理想主义,这将鼓舞她和周围的人,并增添了与大家的和谐气氛。头脑中总是有许许多多的新见解和想法,做事干净利落。为人热情,真诚可靠。她的精力、智力及其灵感天赋能达到远见卓识的程度。  

\Images\2005-2009\sb050107T11513.JPG

宋咏梅(人事主管2004.06入职)

我希望在事业上像一匹奔腾的马,不管遇到什么阻碍,永远向前不退缩;生活中易于相处,珍视友情,尽己所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始终期待一种平实的生活,无论周围环境如何变化,总是处在一种平稳和冷静的状态中,与人无争。如果有一天不再需要工作,希望去做我想要做的事情,比如志愿者或是义工,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的身心也收获了快乐和满足。

商报感言:商报十年留下一串串坚实的、沉甸甸的脚印,商报的未来是什么样子?谁也无法断言,但是有一点可以相信:商报永远是这个领域的领跑者。

\Images\2005-2009\sb050107T11514.JPG

周卫华(行政助理2001.04入职)

我是温柔的和平主义者。给人的第一印象相当好。如果成功的秘诀是努力的话,也许我将永远没有成功的机会,我的努力总是不足。尽管如此,我却不会一直停留在失意的路上,只要掌握周围的情况,充分发挥自己天赋中的敏捷性,就不会成为落伍者了。我对人,对事都喜欢清清爽爽的感觉。我对事情认真的态度,诚实,不马虎的表现,却也能赢得欣赏我的人真诚的赞美,因而得到别人信赖。

商报感言:商报八周年的时候,我从八达岭绵延的山脉中看到了商报长长久久的辉煌。

\Images\2005-2009\sb050107T11512.JPG

李连伟(司机2001.05入职)

本部门点评:李连伟的性格平稳,富有实干精神。重视传统的生活方式,十分慎重踏实地追求人生的目标。是一个喜欢按自己的人生哲学走路的人,常常思考些实实在在的问题,比如数字(仅限于彩票类)。

他很重视人情世故,尤其遇到路见不平的情形,他帮助弱小的意识更明显。不会暗中算计别人。善恶分明,喜欢把所有的事情摊开在光天化日下来解决,属于"打开天窗说亮话"的类型。

\Images\2005-2009\sb050107T11518.JPG

郑 杨(书评周刊编辑、记者2000.03入职)

也许由于父母都是出版社编辑的缘故,从小对书有一种敬畏感。所以成为《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的编辑在我一直是幸福而惶恐的事情。当拆开邮包,抚摩着一本内容与形式俱佳的新书时是幸福的,当看到自己所做的版面变成铅印的报纸时是惶恐的,因为不知道读者会不会满意。五年来,选出好书,是我惟一的努力目标。日复一日,当偶然听到来自业界、学界和普通读者对《书评周刊》的赞美,会觉得这是对我最好的鼓励。不是苦行僧也不是一个享乐主义者,我也不想出人头地。只想着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人生才会丰满而有意义。

得意之作:《私营资本: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刘伟访谈、《为谁风露立中宵》——著名图书策划人梁晶访谈、《全球化的流行话语》——英国开放大学政治学教授戴维·赫尔德访谈、《80%的人决定改革的命运》——张维迎教授访谈

\Images\2005-2009\sb050107T11517.JPG

李 虹(书评周刊编辑、记者2000.05入职)

杨咏梅(中国教育报记者)点评:李虹大概是世界上最举重若轻的编辑记者了!每周做那么多的版,还不时有精彩文章见报,搁别人早就累得叫唤不已了,可什么时候见李虹,她都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仿佛刚从马尔代夫度假回来。真想知道她那笑吟吟的招牌笑容是怎么修炼出来的!可领教过李虹约稿的"厉害"后,我好像有点明白了:她简直就是孙晋芳的弟子,一个心快眼快手快的二传手。"猎"来好书,她会迅即在作者库里搜寻到最适合将这个球漂亮地呈现给读者的最佳接球手。当然,传球的时候她会同时传送一连串甜蜜的催促。李虹做的版和她的文章一样充满灵性,像孩子般单纯,又分明是丰富历练沉淀下来的大智慧。和她交往久了,才知道她的单纯和智慧都是天成的,她笑吟吟的眼睛里流露出来的,是秋天明亮的阳光,让人轻松而温暖。她的举重若轻,是我等可望而不可学的啊!

\Images\2005-2009\sb050107T11521.JPG

肖自强(书评周刊编辑、记者2004.07入职)

在真情的底子、虚无的自戕、玩世的灭迹、思想的延耽弄成的史、诗、思、事四维的生存构成中,展开一段又一段、一片又一片的黑白错位,与时节、世界发生似是而非、似亲而疏、似聚而离的切近切远。草原风今夜不会来,这是西山的传说;我在东山等待……

商报感言:走了又来,离了还聚,明夕是何夕?

得意之作:脑海里那绵绵不绝的涟漪。

\Images\2005-2009\sb050107T11519.JPG

张件元(书评周刊编务2001.02入职)

刘杰(书评人)点评:可能是《书评周刊》岁数最小的老编辑了,而且从事过很多版面的编辑,从严肃枯燥的思想版到五彩斑斓的封面,从亦深亦浅的科学版到快餐速食的生活版。因此,对于图书,她可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选择标准。书籍对于她或许已经超越了寻常的意义,超出了工作和生活的意义,更多的从一种又怕又爱过渡到离了它不行的境界。围绕书,与书打交道的琐碎和繁杂或许已经被书中的乐趣所代替,对书的敬畏之情渐变成与书的平等交流。这就是成长。

\Images\2005-2009\sb050107T11504.JPG

吴 妍(导购周刊编辑、记者2003.04入职)

王东点评:她来自海边,所以海产品吃腻,沾到对虾立刻过敏。

她性格倔强,爱憎极其分明,表情中清晰写着热爱或者厌恶。

她两年前进入商报,一出手,文字的酣畅老道便令人惊艳。谈笑间,她的"侃书吧"樯橹灰飞烟灭;她最拿手的人物访谈,一颦一笑如在目前。她的文字就像她的人——真挚,清爽。

在文字江湖之外,她又是最懂生活的:装扮偶尔惊世骇俗但不失温柔本色;努力增重却总保持着无数女子嫉妒的骨感身材;最爱做的便是在家鼓捣全新菜式,养肥已经胖乎乎的老公……

商报感言:生活,仿佛就是每天写稿子编稿子,编稿子写稿子。编编写写的空当,发现平淡就是我要的幸福

得意之作:《男人论道,女人言情》《2003书业目睹之怪现状》。

\Images\2005-2009\sb050107T11506.JPG

张红梅(导购周刊编辑、记者2003.07入职)

同事评价:这位美眉可是说是双子座的典型代表:一体两面的积极与消极,动与静,令人难以捉摸。表面上看起来冷冷的,实际上活泼开朗、古怪精灵、喜好捉弄人。若你想送她礼物,最好用点心思,多样性与实用性兼有,这样她可就会开心地笑不拢嘴,另外可别忘了送她一张精致又附上你亲密祝福的小卡卡,她可是精神与物质都爱的″贪心鬼″喔 !

商报感言:我爱商报 商报爱我

得意之作:正在努力创作中,可能下一篇就是吧。

\Images\2005-2009\sb050107T11505.JPG

吴小莉(导购周刊编辑、记者2003.12入职)

爱读书,爱走路,爱吃素。读书不多,但乐趣常有;路未走远,幼时畏水路,而今嗜山路;荤素俱食,仍常自诩为食草动物。

老大不小,常有幼稚之举,嘻哈无常,被人误认为学生,且不止一次,郁闷。以为内向木讷,偶听商报人事部宋姐一句"你那么活泼可爱……",冷汗直下。

商报感言:老友来商报,临走时携带新书若干,称"吴小莉那里简直是书的海洋",颇为得意。入商报一年,收获颇丰,有有形之书,有无形之快感。

\Images\2005-2009\sb050107T11503.JPG

冯琬惠(导购周刊编辑、记者2003.09入职)

说实话,商报的工作总是带给我不断的、痛苦的磨合感。工作两个月后我准备离开,过了半年我下定决心离开,过了一年我想无论如何不能再呆下去了……最让我惊奇的是,不知不觉中,自己居然在商报坚持了五年的时光(虽然中间也曾经因故离开了一年,嘿嘿)!那可是我生命中最好的青春年华啊。我现在还不能明了这几年对我的真正意义,但毫无疑问,它大大打破了我职业纪录——从前我最长的工作纪录是半年。也许商报的工作不是最适合我的,但就在不断的痛苦感中,我开始能够明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因此告别了浮躁岁月。

谢谢商报的人们,谢谢我曾采访过的人们,你们的魅力我会铭记。

得意之作:曹桂林、赵铁林等老男人的访谈,是他们让我对50岁以后的时光充满信心。

\Images\2005-2009\sb050107T11522.JPG

谢爱华(导购周刊编辑、记者2004.06入职)

入行四年半,三年前揣着好奇与冲动开始了北京的寻梦之旅。来商报之前,关心的都是"娱乐圈里的八卦",因为这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因此常觉遗憾;来商报之后,接触的都是"文化领域里的大事",就觉得自己终于脱胎换骨,成为一个文化人了。

感谢商报给了我实现理想的平台。尽管时感辛苦,但惟有努力操练,才无愧于商报人。

\Images\2005-2009\sb050107T11502.JPG

李 丽(海外版主编1994.10入职)

10年,商报大家庭成员从11繁衍到81,在商报10年,我的小家庭成员由1即将增加到3。愿我的生活与工作一起迅速提升。

\Images\2005-2009\sb050107T11515.JPG

杨贵山(海外版资深研究员2000.08入职)

李娇龙点评:混沌化一的枢机,你不知道吧,他也不知道,但他能做到;中文古今的冲撞,你说不清吧,他也说不清,但能从他身上看清。没辙吧,错,是真没辙!

商报感言:商报改变了我的生活,至今还没有值得自己得意的文章。

\Images\2005-2009\sb050107T11523.JPG

渠竞帆(海外版编辑、记者2000.12入职)

不知不觉间,在商报工作已有四个年头。虽然没有朝九晚五的应时规定,却也轻松不得。因为每天出版界都在发生着变化,一旦自己对工作有一丝懈怠,就意味着失职。做好份内的事,并把自己的工作努力做得更好,这是我每天的工作目标。

得意之作:《类别管理引发美国书业变革》。

\Images\2005-2009\sb050107T11516.JPG

瞿 磊(海外版编辑、记者2003.01入职)

在商报工作的这两年,最大的感受是时间过得飞快。以前在学校,时间以学期来算,什么事儿都可以不慌不忙地进行。这儿可不行,报纸每周出一期,每周都有每周的任务,顿时觉得节奏倍儿快。以前走在路上都东张西望的我,现在走路飕飕带风,老是觉得时间不够用。做环球书业版让我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前沿的人和事,也逐渐学会用更开放的思维观察和思考问题。如果要对这两年的商报生涯做个总结的话,一句话,我十分享受现在的状态。

\Images\2005-2009\sb050107T11520.JPG

王 芳(海外版编辑、记者2002.10入职)

在阴霾的日子也能拥有朗日下的心态,但愿能够简简单单做人,明明白白工作。

商报感言:感谢商报帮我实现"报人"之梦。

得意之作:永不褪色的侦探小说/法、英、美、日四国侦探小说热点回放/中国原创市场能否有戏?

\Images\2005-2009\sb050107T11508.JPG

蓝有林(教育版编辑、记者2002.06入职)

开本秉承南风,书名极为环保,内容颇似敦厚,出版十八年后流传京城,于民大重新改版四载,旧瓶装新酒,虽不畅销也非滞销,后有幸入商报法眼,痴迷书业更甚,搬换水桶无数,却仍位畅销途中,好在没有退货之说,生命周期较长,非一般读物能比,少说也应百年有余,幸哉苦哉?!

商报感言:每次只要先报上图书商报,采访就有谱了。

得意作品:成功仍在路上

\Images\2005-2009\sb050107T11507.JPG

王 东(教育版编辑、记者2002.09入职)

吴妍点评:他是编辑部里惟一时尚男生,餐风饮露也能过活。却因为北师大的出身,而对"枯燥"的教育出版情深一片。具象与抽象,感性与理性,在他身上得到了极之矛盾且完美的结合。

他有时口无遮拦,评价起偶的外貌,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有时候天真烂漫,吃巧克力穿背带裤,粲然一笑可媲美牙齿广告。

他安静时极沉默,通常在听歌。他活跃时极疯癫,通常在K歌。他小资的时候对物质要求巨高,他"自虐"时失踪数天,回来时面色如高原莽汉——原来刚爬完四姑娘雪山。

偶的了解毕竟流于表面,要真正认识一个人的内心,您可以参考如下资讯——王东,男,27岁,文学硕士,青年才俊,即将买房。有浪漫情怀,是跆拳道高手,身怀上佳厨艺。要觅一位真正的淑女,过传统而幸福的家庭生活。

一句话感言:工作着是幸福的。

得意之作:仍未发表

\Images\2005-2009\sb050107T11511.JPG

刘志英(教育版编辑、记者2002.11入职)

人之五官俱全,无缺鼻少耳之劣形,幸甚。常日爱笑、喜吃,笑无完形,吃必杂食。惟写稿、忧思选题之际笑吃皆忘,蓬头垢面,惨不忍睹。然写一好文获领导赞许,或百思而得一妙(选)题际必疲苦皆忘,心胸畅然,复笑,复吃。思,入商报来,书香盈绕日日始,往来名士尽风流,我无长处,独兢兢业业不敢懈怠尔。

商报感言:工作着、忙碌着、幸福着

得意之作:安妮宝贝等素来行事低调作家的访谈

\Images\2005-2009\sb050107T11510.JPG

邹昱琴(教育版编辑、记者2004.04入职)

直爽开朗,却不乏温情。坚强独立,又感性十足。川地妹子,却拒绝辣椒。

若在古代,大漠黄沙,疾风烈马,她定是鞍上红衣女侠,身形略显瘦削,而落音有声。然而,面纱除去,却是那一低头的妩媚温柔。

座间时常宾客如流,为她送资料、替她查资料、交流营销经验、细说出书开店甜苦……只因小女子善解人意,愿解人急。心与大大黑黑的眼睛一样真诚,绝对属于最适合做朋友的那类。

\Images\2005-2009\sb050107T11509.JPG

刘观涛(教育版编辑、记者2004.07入职)

我做过图书编著、也做过市场营销,决定扎根中国图书商报,是因为在这可以和一流的图书精英进行对话。在羊群里,你会变成羊;在狼群里,你就会变成狼。——在《图书营销手册》工作,每天面对着的是追求可复制性、可操作性的一线营销英雄,我可以和他们很平等地对话,并且享受理性光芒的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