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图书策划的断想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7/9/11 作者:张立红

图书策划可能是世界上最简单的工作,只要“这样做”就可以制造一本成绩不错的畅销书:简单了解一下市场最新热点,哦!股市挺火,网上资料也多,老股民、专职股民更多,设法找些人写本如何炒股的书,一定不会销得太差。或者,看到《水煮三国》火了,出本同类书;发现“蓝海”、“长尾”火了,出本解读升级版。再或者,市场上哪本书卖得火就盯住该书的作者,再“如法炮制”一本,一般销售也不会太差。

这样的事情难做吗?看似挺简单的,有出版社的编辑说:“图书策划太简单了,坐趟飞机和别人聊聊天就可以策划一本甚至一套书,这是谁都能做的事情!”可是事实上,很多在出版业工作二十几年的人,一生“耕耘劳作”,却没有一本值得自己欣慰的图书。因为,真正想在出版界做点事情的人,尤其是想在行业内“雁过留痕”的出版人,是不会说这种轻浮的话的,因为他们的心是沉重的……这种沉重感一方面来自畅销书产生背后的艰辛;另一方面来自图书本身的“重量”。这些给读者激起美丽涟漪的“心石”决不可能轻浮,带着“沉重”的心情在书业划过“痕迹”的出版人也无法轻浮。所以,不管打榜如何热闹,图书如何畅销,他都不得不承认:那些追逐市场热点的策划,其实多数是为了生存而迫不得已的“初级策划”。长此以往,最后的结局只能是“蝗虫效应”下批量生产的“复制品”泛滥市场,最可怜的人是读者。

很多人的读书史都少有愉悦的体验,从上幼儿园开始,大家就在为考试而“啃书”,为功利而读书,为工作而买书。这些令人厌恶的读书理由,一直在影响国人读书的兴致。以至于在政府大力倡导书香社会、快乐阅读的环境下,仍然有大批人还是在为了生计而学习,迫于无奈而读书。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策划者?笔者曾经策划出版了一些比较畅销的图书,但是,在图书进入市场前,作者和我都很忐忑。我知道,它们合乎市场需求:打工者正在为生计奔波,他们迫切需要这样的书。

看着这些“畅销书”,我却在偷偷地叹气。因为,我只是一个“职业策划者”而已,这些书可能只是迎合市场的“中级策划”。打工者看了这些书可以在工作中少走弯路,可以做更优秀的自己,这样的书是好书。可是,更长远的将来呢?这些书真的能使他们受益终身、修身养性吗?什么样的书才是永远的指路明灯?笔者很希望成为一个能够引领市场的“高级策划”,成为真正的“好策划者”,而不单单是“职业策划者”。“如何才能由迎合市场过渡到引领市场,让每个人都能通过读书而获得充实而幸福的人生”,经常思考这些,策划编辑的心才不会因码洋的压力、排行榜的紧迫而变得轻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