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徘徊在品位和价位之间的西湖书市,取向越来越明显,那就是用名品装扮西子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5/10/28 作者:穆宏志

\Images\2005-2009\sb051028T0301.JPG

\Images\2005-2009\sb051028T0302.JPG

华宝斋工作人员身着古装,重现宣纸制作过程

2005西湖书市表现出三个不同以往之处:注重“名报、名刊、名社、名商”参展;邀请图书馆采购;活动丰富立体

10月的杭州柔美宜人,第七届杭州西湖博览会的各项精彩活动令游人和市民应接不暇。其中一个重要的项目,就是10月21日~25日在杭州浙江展览馆举办的2005西湖书市,它为人文气息厚重的杭州再添一道阅读盛宴。2005西湖书市由浙江省出版物发行业协会和杭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杭州市书刊发行业协会和浙江华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承办。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于友先、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新明等参观了书市。本届书市首次与民营企业合作承办,让社会力量参与书市,是国内较早以民营资本为主角的书市。

西湖书市已成功举办了四届,本届书市以“打造学习型社会 创新出版业发展”为主题,共设展位150个,分成了6个特色鲜明的区域,分别是:浙江出版风采、特色书店精萃、精品报刊天地、综合图书世界、印刷造纸之光、快乐数码港。参展单位300多家,展销品种八万余种。本届书市是一级分销商与出版社参与最多的一届书市,也是历届西湖书市中品位最高的。体现在:注重知名书报刊出版发行商参展,抬高了参展门槛;书市不唯展销,而是由展览、交易、论坛和活动四部分组成;注重图书品质,不以特价取胜。本届书市销售额达3580万元,其中批发900万元,29万人次参加了书市。较去年3000万元销售额和28万人次入场,再创新高。2005西湖书市呈现三大亮点。

亮点一:以“四名”一鸣惊人

随着10月10日杭州滨湖国际名品街在西子湖畔的开业,杭州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国际顶级时尚品牌荟萃的都市,显示出杭州人对品牌的重视。也许是各行各业相通的缘故,2005西湖书市处处可以体现出组织者打造高品位书市的用心。招展招商过程中,他们就注重选择知名书刊社出版发行商,书市重点展示了浙江包括国内其他省份代表传媒出版业主流的“名报、名刊、名社、名商”,邀请了浙江省内外许多知名报业集团、知名期刊社、知名发行商、知名出版集团前来参展。本省有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下属的8家出版社、杭州出版社和杭州市新华书店有限公司等,也有杭州特色民营书店——杭州枫林晚书店和晓风书屋等。展场一进门600平方米的大堂就是新华书店展区,据杭州市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庆春路购书中心经理周艳萍介绍,今年书市带来了上万种图书,以社科、经济和文学类图书为主,全是新书和畅销书,以品种全和新取胜。汇集众多名人、由杭州出版社出版的解读西湖前世今生的《西湖全书》,从去年至今年10月份陆续推出26册,成为本届书市主打书,新华书店区域也在醒目位置专架陈列。

本届书市不拘泥于本省,还向江苏、上海辐射,上海的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以文汇报、新民周刊和文汇出版社“一报一刊一社”三位一体的形式亮相;上海文艺出版总社下辖的8家出版社也悉数到齐,为书市带来近2000种图书,有销售已突破百万册的《话说中国》、余华的《兄弟》、陆天明新作《高纬度战栗》、叶辛的《缠溪之恋》等。贝塔斯曼书友会也订下了8个展位,并且进行了展位特装,除传统节目蓝色沙发秀外,还请读者在两面白色的大墙板留言,记录下对“阅读是什么”的理解。

按照“创精品、出亮点”的思路,书市既有书,也有报刊,还有音像销售。北京桦榭广告有限公司发行的《世界时装之苑》《健康之友》等期刊现场征订送礼品,吸引众多读者驻足。浙江省华人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浙江中南集团卡通影视有限公司等公司的音像电子产品也设展位销售。

文汇出版社营销总监黄勇认为,现在不少书市是特价书经销的概念,以便宜、打折来吸引读者,长此以往,会产生许多负面效应。首先读者会觉得书价虚高,只等特价才来购买。第二,特价书市出版社一般不直接参与,通常是委托某家书店或图书公司,后者为追求价廉,所选图书也并非出版社最新或最好的图书,减弱了读者的阅读价值。第三,这类书市上不了档次,跟赶集似的乱轰轰,没有阅读氛围。而今年西湖书市有了许多改进,不以特价为唯一吸引手段,层次立体而丰富。虽然与香港书展、上海书展尚有差距,但整体框架出来了。首先是引进了知名的出版社参展,出版社选择了各自的新书和精品,直接销售给读者。出版社可展示形象,与读者面对面交流,还可体验浙江作为经济强省,省会杭州人文底蕴深厚,作为旅游和高校众多的城市,市民的阅读取向与购书能力究竟怎样?也可以观察读者翻书与购买的比例、陈列对购买的影响等细节。通过书市,出版社把心和新(新品、新感觉、新价值)同时交给了读者。西湖书市上,文汇社带来了600余种图书,并举办了多场签售。选取赵鑫珊《科学艺术哲学断想》作为第一场签售不是求签售量,而是求真诚与真实。此书在1985年就出版过,当时发行量就达10万册。求真实,是因为可以了解杭州读者群阅读的具体情况,求真诚,是因为作者多年一直坚持学术多元化,出版社希望为今天的功利性阅读“浇浇冷水”。

亮点二:图书馆采购首次入市

本届书市首次邀请了图书馆进入书市参加订货洽谈。书市在综合类图书展区设置展位,邀请如科学出版社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等知名综合类出版社100多家,展示最新最全的图书。同时请到了中国计量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四川宜宾学院等200余家图书馆参加书市现场订货,订购了180万元的图书。最大的赢家是专门做图书馆配供的杭州学是图书有限公司,100多家高校图书馆来到了他们的展位,每个收银员都在忙碌地输入数据,面前堆着长长的打印单据。

亮点三:会场里的唇枪舌战

本届书市不仅限于展销,还举办了丰富的活动,最吸引人的当属“西湖论剑”——10月22日举办的中国传媒出版业创新发展论坛。论坛以“整合原动力,创建新模式”为主题,以主题演讲和沙龙对话两种形式进行,探讨传媒出版业如何整合产业链、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等课题,解析中国传媒出版行业监管政策动向和改革发展方向。在主题演讲中:《中国新闻出版报》总编张芬之从政策层面阐释了传媒出版业的竞争力打造,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社长杨益萍所作的《关于专业出版与出版集团化的几点思考》,分析了上海文艺出版总社下辖8个出版社各自定位不同、专项发展及延伸性开发、注重品牌建设以做强做大的经验,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上海书展组委会秘书长顾行伟以《把书展打造成为城市的名片》为主题,介绍了上海书展的成功经验,成为西湖书市的参照。中国音像协会副秘书长刘文和的《数字音乐:音像业的新商机》提出了音像业的新机遇。北京桦榭广告有限公司发行总监秦立德《上海、浙江期刊零售终端促销形式》的报告,建议设立期刊预算制度,建立策划、执行、评估完整链条,重视期刊促销。杭州民营书店代表——杭州安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宇所作的《创意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呼吁创意产业与国外交流,希望书市提供版权信息;浙江天禾图书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何立庭《从“合适”二字出发探求发展之路》的报告,讲述了选择合适出版社策划有价值的图书品牌、打造合适的发行渠道构建网络的体会;杭州学是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国栋提出了民营书业者经营的困惑。在沙龙对话中:中国期刊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邢岩、《中国图书商报》副总编陈斌、浙江华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金荣、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教授沈爱国等就“中国传媒出版业的创新与发展”进行了研讨,并就出版产业的有关热点问题解答了现场听众的提问。

狂欢的书市当然少不了作者的参与,知名作家章含之、易中天、陆天明、叶辛等和歌星梁静茹也来书市助阵。章含之一个半小时就签售了其《跨过厚厚的大红门》300多册。由杭州晓风书屋举办的杭州本地名人阿六头安峰《吃遍杭州》签售,吸引了众多读者眼球。浙江华人传媒发展公司邀请梁静茹为其新专辑《丝路》签售,现场火爆,共签售300多张唱片,为书市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作者曾曦带着《非凡的学习》、郭中平带着《正向教育——让孩子做人做事都成功》也来到了书市,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追捧。

书市还照顾到各阶层读者,举办了众多公益活动。为推动当代大学生文化知识底蕴提升,组委会举办了“希望之光”——首届全国大学生经典阅读经典活动启动仪式暨儿童助学捐赠仪式。《华人世界》10月出版的杂志义卖,所得款项捐给残疾和贫困儿童。近十名知识产权专家、律师坐镇浙江展览馆所在的武林广场,参加了杭州市反盗版联盟中心成立仪式和著作权法宣传教育活动,为读者解答著作权相关法律问题,同时开展了“拒绝盗版、从我做起——中学生版权保护主题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之所以大中小学生全部涉及到,业内人士认为,书市还承担着培养与可持续壮大青少年群体阅读的责任。书市还有赠票活动,委托杭州市民政局、杭州市老干部局、团市委三家单位向社区、离退休老同志、外来务工青年三个层面赠送2000张书市门票。向杭州10个社区图书馆赠送价值两万余元的图书。

现场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在印刷造纸之光区域,浙江华宝斋富翰文化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身着古装,现场呈现古代宣纸生产和雕版印刷制作过程,读者也可以亲自体验。会场中恍如时光交错,从最古老的造纸到书的成品,再到众多书籍展销,读者可以体会到一本书的制作需要多少流程,凝聚多少参与者的心血,书市的文化传承作用彰显。

此外,组委会为吸引读者,还举办了一些促销活动,如买门票赠饮料;门票还可以参加每天下午三点的现场抽奖,一等奖是由某企业赞助的电动自行车。浙江华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金荣说,他希望本届书市能改变过去的交易方式,让更有品牌的出版社和发行商参展,要价位也要品位。当然参展商也要获利,“拉着卡车来,带着公文包走”是他的期望。明年,他还想大干一场,想把“西湖书市”改名为“中国西湖传媒出版博览会”,将书市由区域性扩大到全国都有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