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这是“什么”营销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9/7/10 作者:邹昱琴

■商报记者 邹昱琴

2009年4月20日,在济南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海豚传媒公司引进的德国TESSLOFF出版社的大型科普丛书《什么是什么》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TESSLOFF出版社社长托马斯·森博士和该套图书作者之一雷纳·科特博士做了精彩演讲。会后,甘肃大智图书商务有限公司负责少儿图书采购的王萍就下了300套的订单。

5月,《什么是什么》开始向全国发行铺货。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首印13000套就已经断货。王萍说,首印还是太少了,因为回兰州后,她开始在当地进行征订,结果发现地县级学校图书馆对这套书反应相当积极,她想再补货,却只能等到6月底了。

其实,《什么是什么》首印量多少,在签字付印前,海豚传媒公司总经理夏顺华已经拍过很多次脑门了。

早在七八年前,夏顺华就注意到德国TESSLOFF出版社的《什么是什么》。该丛书全套120册,内容丰富、门类齐全,内容涉及自然、地理、动物、植物、天文、地质、科技、历史、考古、艺术、人文等多个学科领域,“每一册48页的书里诠释了一个完整的世界的知识。”在德国本土销量超过5000万册,被译为30种语言,版权遍及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虽然当时没时间做详细的国内读者市场调查,但夏顺华凭自己经验判定,该套图书一定也是中国儿童所需要并会受中国儿童欢迎,因为知识无国界,科学依然如此。

为此,夏顺华花了近8年时间与德国出版社接触谈判。2008年11月在创下国内目前单笔版税金额最高纪录后,海豚传媒终于获得了该套丛书的简体中文版权。除了版税高,德国出版方还指定在上海商务印刷厂印刷,夏顺华粗略地核算下来首批版税加上印刷出版成本,就需要1200万元以上。

最后,夏顺华还是决定,首次推出的20本,精装5000套,平装8000套,共13000套,成本加上宣传费用超过500多万。夏顺华认为科普读物属于常销书,至少有5年到10年甚至更长的销售周期,市场潜力非常大。实际上,海豚传媒收到的订单超过2万套,但他们的策略是通过多网点、少投放,有意识地制造饥饿感,让市场不饱和,既留出部分空间用于后期开发,也避免在当今经济环境下产品的积压。“这13000套是用来预热市场,检验销售策略、累集营销经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