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80%更新率+七审七校”的坚持
对于采访教辅开发机构,记者感觉到“心中有数”。因为记者本人曾经有过开发教辅丛书、从事教辅图书市场策划的经历。所以,对于教辅图书的运作有着切身的经验。
“自己的孩子谁都觉得最可爱,但实际上,每个‘孩子’肯定有所差异。” 山东世纪金榜书业公司董事长张泉微笑着说,“我们也从不敢对自己的教辅做出评价,如果非要说的话,我们有两个铁的标准,80%的更新率和七审七校制度。”记者很认真地和张泉探讨:“作为教辅行业的通行惯例,每年的更新比例1/3左右就可以了;而作为出版社的法定程序,书稿实行三审三校。你们如果采取‘80%的更新率’、‘七审七校’的规定,岂不是把你们的投入和工作量双倍翻番?”记者打了个比喻:“在汽车行业,作为顶级品牌的汽车,都是限量生产的,而且很多地方要进行个性化的手工制作。他们一般都实行提前限量订购。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呢?恰恰是其稀贵的品质。人家是为了高品质、高定价,你们呢?高品质、中定价是为了什么?付出这么多,是否值得?”
针对记者的疑问,张泉平静地说道:“其实,你打的这个例子不是太恰当,各大汽车的质量相差并不是特别悬殊,你开的福特汽车和我坐的克莱斯勒,都能成为让我们满意的代步工具。而教辅却不同,有的教辅能够让学生们考85分,而有的教辅能够让学生们考90分。但是,高考的残酷性就在于1分之差,就能够决定一个高考生的命运。上榜还是落榜,普通大学还是重点大学,不在于‘基础80分’之竞争,而在于能让学生得85分,还是89分,还是91分?——而高层次的‘关键20分’之竞争,则能体现一套教辅图书,到底是桑塔纳级别,还是奔驰、宝马级别?”“而要在‘关键20分’中赢得老师学生们的赞扬,那就绝对不是比普通教辅多付出20%、30%精力就可以做到的。我们是比普通教辅整整多投入100%以上!”张泉语气坚定地对记者说:“谁都知道关键的几分,就能决定一个高考生的命运!那么,靠什么来帮助学子们提升这最关键的几分呢?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要给别人一瓢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所以,我们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要拿出比普通教辅开发双倍以上的人力、精力、资金的投入。这就凭空增加了近一倍的投入,是一笔庞大的开支。但是,为了让我们的教辅质量超越通常的教辅,我们雷打不动地坚持‘80%更新率’和‘七审七校’的铁制度。”
去年世纪金榜在教辅界还首创了“图书召回制”。就如汽车行业的召回一样。去年10月,世纪金榜决策层经过讨论后,联系全国各地的代理商召回了高二(下)地理(老人教版)图书,共3万册,把这48万元图书全部化为纸浆,只是因为图书中存在三处印刷装订不好的地方,并不影响正常的使用,以致有不少代理商都不理解,认为既然不会太影响销售,如此小题大做,实在是不值得。张泉说:“只要图书到达市场,任何出版人都要对消费者负责,对广大的师生负责,对各地代理商负责。只要可以挽救,就必须不惜代价去挽回。在汽车行业实行召回制,是因为汽车的安全,影响到人的生命;而在教辅界,我们同样认为,教辅质量的任何一点哪怕是微小的问题,都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考试。所以,我们主动召回有微小质量问题的图书,并且全部打成纸浆。在图书业,某些处理旧书的办法就是更换书皮,换一下版号,又重新发到市场;或者上市的图书虽然错误多多,也是置之不顾,照卖不误。对于这些做法我们是不齿的。这对于教辅图书的经营商来说,是对于学生们的严重不负责任!所以,世纪金榜自成立以来,每年面对退书,都会挥泪送书,打成纸浆,如果没有这个传统,就不会有那次的图书召回事件。”
“品质改变世界,高度决定发展“,是张泉比较欣赏的一句话,做书如做人,每当新书要发排时,张泉的眼睛就会浮现以前当老师时每天要面对的那一双双学子的眼睛,就会感到巨大的压力和无上的责任。其公司的影视广告的创意就是以三颗心为主题:望子成龙的父母心、桃李满园的教师心、金榜题名的学子心,而世纪金榜就肩负实现这些心愿的使命。“现在的书业市场环境还不太尽如人意,一些同行只会在价格上拼刺刀,在营销手段上玩花招,却总是忽略了图书的本质——品质,这样受损失不只是广大师生,最终会伤害整个书业的良性发展。建立以品质论高低的书业环境是我们的最大希望,无论别人怎样做,世纪金榜以质取胜的方针永不变”。
“押中高考题比率达48%”的背后
记者在从事教辅图书策划的时候,就听很多同行说起过世纪金榜教辅的“押中高考题比率达48%”的奇迹。为了探究此事的真伪,记者特地在世纪金榜研发部调看了一下他们的原始记录。因为大型的品牌化教辅机构,都会有专人将全国各地的最新高考试卷和本机构最新编写的教辅进行对照,以便用来检验自己教辅的“高考题命中率”,这对于任何一家教辅编写机构而言,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严酷挑战。
在世纪金榜研发部,记者看到了非常精细的对比,统计的结果是:世纪金榜系列图书对2006年19套高考题考点覆盖率高达百分之百,押中高考比率达48%以上!
然而,当记者向张泉说起“48%的命中率”的时候,张泉却轻轻摇摇头,“任何一个老师都反对猜题、押题的行为。我自己做过多年的老师,当然更是坚持这个原则。绝对不搞单纯的猜题、押题,不以学子的前途命运作赌注,而要以靠科学,系统的教、学、练机制,全面提升教师导学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为根本出发点,以授之以科学的教学备考方法和应试技巧为终极目标。在新书研发、体例栏目设计、试题遴选编排、解析导教导学时特别注重对师生教与学的能力的培养,以能力提高之‘不变’应高考改革之‘万变’。唯有如此,其大面积‘押中高考’完全是‘顺乎自然’或‘无心插柳’,而非孤注一掷的‘押宝’和刻意追求所谓的‘命中’!”
说到这里,张泉仿佛又从一个管理500余名员工的大企业老总,回到了昔日的三尺讲台生涯:“我当过教师,也为学生订购过教辅,有自己的切身感受。图书行业的终端客户有很专业的鉴别能力,没有过硬的产品质量,用起来没有实效,消费者不会买你的账。另外,教辅产品的使用周期短(大多以半年为周期),作为教师这一拥有图书征订决定权客户的‘口碑效应’很明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图书品牌的成败。而要取得老师们的口碑,绝对不能跟风、抄袭、克隆别人的产品!每年我们图书的材料更新和栏目创新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抄袭别人只能让自己永远跟风、落后,教辅图书没有原创力便没有生机!”
“举例来说,我们曾经策划过 “讲台挥洒一刻”等创新栏目,就是来源于对于创新的硬性要求。在别人以为再创新已很困难的情况下,我组织一批公司策划、编辑骨干力量到十几处重点、普通高中调研,发现很多年轻教师教学经验和知识积累明显不足,大部分教师在讲课时只是就题论题,不能实现知识的前后勾连。为整合知识、构建网络须花费相当大的精力和时间到课外搜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针对这种情况,结合自己的行业经验,我们组织公司骨干适时在《高中全程复习方略·教师用书》中推出了“教学经验点滴”和“讲台挥洒一刻”两个栏目。“教学经验点滴”栏目,重在记录教学心得,总结导学规律,点缀教学思路,提示授课捷径;“讲台挥洒一刻”针对某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问题从原因、特点、演变规律、深层认识等方面,综合运用发散思维,实现由点到面全方位辐射。这样,变讲题为讲座、变个案讲析为知识的系统化过程,使教师在讲台上挥洒自如。新版图书上市之后,深受广大教师好评。”
“再比如,今年我们推出《2007年高考大预测实战模拟卷》综合提升版与考前冲刺版,特别讲求‘新颖性和前瞻性’。本套试卷将高考新理念置于新情境当中,注重新形式,紧扣新课标,创立新命题,砥砺新思维。融各地专家名师最新颖的命题视角、新的社会素材和时政背景、新的考查角度和命题方式,大胆预测,探究性强。”
“有不少朋友在捧我们:现在你们在教辅市场可以排名第几了。说实话,我不大喜欢这个。从起步时我们就重视苦心研发产品,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现在我们只想踏踏实实地做事,我总觉得还有很多人比我们做得好,所以我们每天都要求自己不断超越自我、突破自我。”张泉像一位朴素的中学老师一样对记者说:“有一部电视剧叫《刘老根》,龙泉山庄要招聘总经理,有一个问题是:企业靠什么求发展?回答就是:创新。如今在图书行业模仿成风,同质化非常严重。看到别人的产品火了,也跟着克隆一把。在这个圈里,肯定也有人比我们做得好,但我们从来不去抄袭别人,每年产品的研讨会后,我都亲自落实:我们独创的东西是什么?我们比别人的产品优秀在什么地方?跟风只能使自己永远跟在别人后面。”
“中央电视台进榜品牌”的奥秘
在教辅图书行业,成为中央电视台的进榜品牌,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世纪金榜则成为其中的佼佼者之一。这其中有什么样的奥秘呢?
“除了产品的创新,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幕后服务!”张泉坦诚地对记者透露他们的发展秘密,“我们投入巨资建设世纪金榜网站,免费对师生开放精品试题、教学资料和教学课件,浏览最新教考信息,享受会员服务;我们开通免费咨询热线,师生可以随时咨询有关购书和学习方面的问题;我们每年向新老客户免费赠送含有大量教考信息和行业动态的《世纪金榜报》、《高考信息快递》;我们的主要成书全部配备了教师用书,所有活页试卷配赠全解全析教师手册等等。这些附加服务极大地提高了品牌含金量,提高了客户的品牌忠诚度。”
“这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这是一个买方说了算的市场,不强化服务意识,再强势的品牌也难以长久维系。有媒体称我们为‘书界海尔’,那是抬爱,但我们也确实推行着海尔人的服务观念。我们的客户服务部严格做到提供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全天候业务洽谈服务,我们在大年三十正常安排人员值班,大年初一能将货物发走。此外,为了让更多师生能够了解世纪金榜的品牌,几年来,我们分别在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和《中国图书商报》、《中国教育报》、《高考指导报》、《齐鲁晚报》及中国教育电视台、山东电视台、新浪网等新闻媒体,从不同层面对企业及产品进行了宣传,通过不间断宣传,对品牌起到了强化识记的作用。”
在采访的最后,颇具哲人气质的张泉非常感慨地说:“有得必有失!以前我在飞机场的候机厅里看了任正非先生的一篇文章,他对日本歌曲《北国之春》的分析是很独到的。《北国之春》其实是歌颂创业者和奋斗者的,而不是人们误认为的一首情歌。一个人选择了为事业奋斗,需要背井离乡、远离亲人。虽然收到妈妈寄来的包裹,而他却不能为父母尽孝!离家奋斗打拼是为了获得与恋人更美好的生活,离家五年后,心爱的姑娘可安在?这里面是青年对难以两全的惆怅和失落,成功了又能怎样?人生总是难免有美中不足吧。世纪金榜也是如此。这几年世纪金榜的开拓与发展中,也常面对得失的权衡:最高的质量和最低的价格、高考的分数和综合的素质……总会产生微妙的失衡,总会有顾此失彼现象。而我们则像西方神话里的西西弗斯一样,始终冲刺在探寻‘完美平衡点’的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