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记者手记
激情王亚非
没见到安徽出版集团总裁王亚非之前就听到了不少他的传闻:外语专业学历、近30年国际贸易的从业背景,如今作为安徽出版的领军人物,正在把集团按照真正企业的模式紧拉快跑;工作“狂人”,早上七点多就进办公室,经常晚上十一二点了还会打电话用工作“骚扰”部下;春节前亲自用E-mail给世界各大出版商、协会发了1000多封英文函件,之后便开始把回函中的信息分别交给不同的人处理,并一件一件地盯落实……说这话的,有集团总部的人,也有出版社的社长、中层甚至普通编辑,奇怪的是,所有的人都是一副“抱怨”的口气,痛并快乐着的神情。
为了约到王亚非的专访,参加过集团召开的春茗恳谈会后,我们特地多呆了一天,也因此见到了更多的人,听到了更多的说法,有了更多的感受。被集团上下图进取、想做事的氛围所感染,记者追问的欲望更加强烈。
在一家紧靠清澈的湖边、名叫莱茵河畔的茶馆里,一杯清茶开始了我们的采访。那里也是王亚非在工作之余,邀请社长、总编和编辑人员茗茶聊天、出理念、出思路的地方。他语速很快,侃侃而谈,思路清楚,反应敏捷,时有妙喻,对集团的理念和运作进行了精彩的阐释。
当采访以一碗阳春面结束的时候,时针已经指向晚上九点,王亚非匆匆离开,去参加另外一场会谈。
记者眼里的王亚非,是一个用行动践行集团理念的总裁:永远有激情,始终在状态,一心想干事,坚决干成事。正是这种行动,给了安徽出版人以信心,以希望,以力量。
■王亚非
□在集团初创的这一年半时间里,要做的事情一定很多,您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有些人认为集团组建后,就要马上创效益、出精品,但我认为,集团的定位首先是企业,而做企业的任务就是做市场、争效率、带队伍,这三条做到了,什么都能做好,其中最重要的又数带队伍。
出版集团要创造真正的文化,就要培养一支有志于做中国文化精品的队伍,前提是要有做企业的理念。这种理念到底是什么?转变观念怎么转?一要适应市场,但不是迎合市场;二要打造市场,想干事,能干事,第三才是出精品。中华书局老总在电视访谈中说的“守正出新”,对出版产业及所有出版单位都很重要——守正,文化要正、思想要正、观念要正、品位要正、队伍要正;出新,观念要出新、队伍要出新、市场要出新、产品要出新、手段要出新。做到这四个字,不是一年两年的功夫。如果三年内能把企业打造得像一个企业,即理念创新、队伍精良、规范运营,三年后集团将自动进入良性运转。
□我们注意到,集团组建后调整了一部分班子,从总部到出版社都上来了一批年轻人,那么,集团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有怎样的考虑和做法?
■我们不搞论资排辈,但也不是绝对年轻化。出版是一项对专业要求很高的工作,既需要年轻人的闯劲和新观念,也需要老同志的稳健和多年积累的经验。我们有些社新上任的主要负责人已经超过50岁,但我认为他只要认真干5年,对出版社都是重大贡献。
集团坚持“人人都是人才,人人可以成为人才”的观点,重点是使用。除了引进人才,更要重点培养自己的队伍,带不起来就成为反作用力,成为包袱,只有把所有的包袱都变成财富,集团才能真正轻装上阵。
我们很重视员工的学习,花几十万元请老师,让所有员工每两周上一次MBA课。我希望每个员工都能成为职业经理人:策划一本书怎么符合读者需求,怎么沟通信息,怎么少打折多赚钱,赚了钱再往哪里投,这都是经营。出版社是文化的创造者和引导者,把创造的成果表现好、销售好就体现了价值,所以出版社实际上是文化经营商和传播者,通过经营扩大传播。
□在与集团员工交谈时我们发现,被提及最多的是您提出的“有激情、在状态,想干事、干成事”的理念,这是一种怎样的“激情”,它是否给集团带来了变化?
■我们所希望的“激情”,就是企业里所有的人都有一种对事业的热爱和激动,不放过一个市场环节,不放过一个创业机会,不放过一个能带来帮助的朋友,让所有合作者都能感受到一种昂扬、振奋的状态。有激情就想做事,想做事就做得好,做得好就会更有激情,进入良性循环。
刚开始提出这一口号时,感觉像是一脚踢到棉花里,没有反应,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没人争论但事情也不一定能做成;现如今像是踢在皮球上,有人和你争论,还提出很多思路。想干事、干成事的氛围浓了,从上到下都有积极性,这是最大的变化。
企业转制就像烧开水,咕噜咕噜“冒泡泡”,要烫得职工坐不下来,浑身有干劲,这就是一种活跃的状态,而“冒泡泡”必然出故事、出成果、出亮点。2006年的变化很明显,一是精神面貌变了——以前员工到芜湖出差一天,200公里还要住一天,连去带回需要三天;现在500公里半径内一天打个来回。没人要求他这样做,是他自己有激情了。二是观念变了——原来习惯于以出版业的特殊性为借口,什么“这件事不能做”“那件事做不了”等等。但我认为,在科学和法律都允许的前提下,只要努力,事情肯定能做成。慢慢地,很多原来不敢想的敢想了,原来不会干的不但干了,而且干成了。比如以前有些单位向银行贷款很困难,交很多保证金;现在我们一分钱保证金不交,远期汇票照开。为什么能实现这种转变?就是要和银行谈怎样互利互惠:给集团任何一家出版社便利条件,集团就把资金结算集中在这家银行里,否则全部撤走,以至于我们现在可以把几家的银行请来投标。三是做事方法变了——不再等文件、等批复,自己就去想办法按市场手段做。集团去年纸张、印刷招标节省了1000多万,弥补了一部分教材上的损失。今年这些招标方案不用我过问,相关部门已经自动进入程序。
□集团现在从上到下都有了激情,也都在努力干成事,那么集团总部现在的工作重心如何调整?怎样帮助出版社干成更多的事?
■小书本大世界,做书完全可以做出一个非常大非常绚丽的市场。集团要做的就是引导出版社正确认识市场,走进市场,转变观念,把一切不可能变成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一天到晚只讲“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也不能仅是指导宏观发展,而应该手把手地教,心贴心地带,缺钱就帮助解决钱的问题,缺人就帮助解决人的问题,缺精神就帮他补精神,缺市场就带着他跑,帮助他们一件一件地把事情做成功。
目前集团所属的出版社,尽管有很多想法,也有能力,但对于大方向的把握、大市场的开拓、大资金的投入还力所不及,所以前三年基本上需要集团拉着、拽着、推着往前走,甚至是拿鞭子赶,饿死也要往外赶,跑得再快都要赶。现在我每天都会给每个社长打电话,问他今天干什么了,明天要干什么,搞得他们很紧张。我想,三年后就该我紧张了,社长们会天天给我打电话,问这个项目能不能干,那笔资金能不能批,我就得天天拽着缰绳,让他们不要跑得太快了,不要跑出事情来,这就是一个变化的过程。
□集团此次与汤姆森教育集团达成了进一步合作的意向,听说麦格劳·希尔、讲谈社、桦榭以及哈珀-柯林斯等国际知名出版集团还将陆续来洽谈。作为在国内出版界并不是数一数二的集团,您认为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些国际集团选择来安徽与你们接洽?
■我认为通过这一年多的运作,他们感觉到安徽出版集团是想做事的。一是在我个人给国外出版商发出的邮件中做了详细的自我介绍——集团有多少出版社和印刷机构,队伍中学历和专业构成情况;集团所在的安徽是中国的内陆省份,以这个省为中心点,方圆500公里有6亿人口,而且是中部文化最集中、作者资源最丰富、读者最多、印刷行业最发达、用工较低的地区,交通方便,再附上地图。现在我每天大概要收到十几封来自国外出版机构、出版协会推荐新书及其他合作的邮件,这就是最好的资源。二是在去年的各大会展上,我们很注意与这些国际知名出版企业建立联系。三是到北京所有的海外集团驻京机构一家家地登门拜访洽谈。四是不断地在一些大型网站上链接我们集团的网站。现在的合作者不是看中心城市或大集团,而是看大市场、合作诚意与能力。
我们把这些海外的出版单位请过来,都会讲清楚我们想做什么,而不是笼统地说“有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可以合作”,更不是一大帮人陪吃陪喝。这次汤姆森教育集团洽谈,我们重点很明确,就是合作出好职业教材,其中重点做好汽车和电子类,这样马上就能展开对话。
□这次春茗恳谈会上,8家出版社社长介绍了各自的主攻方向,都非常明确,听说这是基于去年底集团制订的《出版主业发展规划纲要》,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出版业的市场很大,机会很多,但中小出版社没有知名度,全面开花是不可能的,必须在一个专项方面取得胜利,才可能走向大的市场。因此,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钱必须用在刀刃上,也就是最能产生效益的品种上。为此,我们确定的思路是,每个社有一两个主攻方向。如科技社主攻医卫类和外语类,集团支持外语类;少儿社主攻学前类和卡通类,集团支持卡通类;文艺社主攻现代文学、外国文学,集团支持外国文学,等等。这些都是与各出版社讨论的结果。不管有没有教辅,集团很明确,补助的出版基金就是要集中精力做主业。
总署提出的“走出去”概念对我们集团来说有两层意思:一是走到国外去;二是先要走到办公室外面去,坐在家里等稿子是不行的。以前很多编辑根本就没出过门,社长也总是算交通、住宿、请客吃饭要多少钱,但不投入哪有产出?至少要让大家知道还有个安徽出版集团,有这家出版社,有这个社长和编辑,这个编辑想干什么事。有这个概念,以后人家做事才会想到你。今年开始,我们每个社长都要带着编辑到作者资源比较丰富的大中城市蹲点,这样即使一年找不到一个作者,一天到晚在外面跑,听的、看的也会使他的思想不断变化。
集团是投资和管理的平台,可以按照产业链多元发展,多创造资源,以提高社会关注度。集团成立后,总在“冒泡泡”,总有新鲜事,就会得到各界的关注和政策支持。集团现在集中多种资源、多元经营创造的效益,重点投入在主业发展上,就是要让出版社没有后顾之忧,不要急功近利,只安下心来做好一件事——出代表中国文化的精品书、特色书,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