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经济学家为谁说话?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6/5/16 作者:梅朝荣

\Images\2005-2009\yx060516T0604.JPG

钟心 资深传媒人士,管理学硕士,经济学博士,国内最早的网络媒体新闻工作者之一,人民网《经济观察家》主笔。先后担任《青年心理咨询》杂志执行主编、人民日报华中网络中心常务副主任等职。

中国的经济跟随着世界的步调在不断地前行,已经融入到了世界经济的整体之中。在最近几年的全球经济衰退中,中国经济是几个高速增长的经济体。中国的GDP在2004年就超过了意大利,GDP多统计出2.3亿,这意味着中国已经超过了英、法、意,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而按照IMP和世界银行的购买力平价估算,中国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钢铁消费也在逐年上升,强劲的需求拉动了全球钢铁产业的发展,全球10亿吨钢产量中约有三分之一在中国消费;目前,我国水泥产量已突破两亿吨,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水泥生产大国。这些铁般的数据证明了中国的经济在日新月异,在不断地创造着奇迹,中国将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关注中国——对话经济学大师》通过作者最权威的访谈,展现最前沿的经济观念,让您感受中国经济的脉搏,领略经济学大师的绝妙风采。本书的作者是资深传媒人士、管理学硕士、经济学博士钟心先生。

书中近30篇文章都是钟心先生秉承着“必须原汁原味把这些经济学家的观点传达给读者”的理念,并结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及实际情况采访这些经济学家而得来的。此书是国内外经济学家智慧的一次集体亮相,他们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指引江山,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对策研究,是其他图书难以企及的。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经济以很高的增长率在发展,有人说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热了。58岁就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罗伯特·卢卡斯却说,中国的经济并不存在着过热的问题。中国连续多年在经济上保持了高速增长,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出现暂时的过热和过慢都是正常的事。这或许才是最客观的论断。

有“欧元之父”之称的罗伯特·蒙代尔认为,中国正在不断地壮大,但中国经济仍存在着问题。他把中国教育问题列入中国重要的问题之一,他建议中国应该开展网上电子教程,每天提供定时和有质量的教育内容,这样可以提高那些农村学校的教学效果;他还建议中国完全可以考虑增加公债来解决国有银行贷款与国有企业亏损的问题。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这些世界经济大师的关注和支持。

中国的发展无疑更需要国内的经济学家的推波助澜。“郎咸平风暴”、刘国光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边缘化论”、丁学良的“中国经济学五论”等在社会上、经济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他们影响着中国经济学术的发展,也牵扯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命脉。

《关注中国》中所有的经济学大师都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建言献策。把他们在经济学术界最前沿、最有争议的经济观点展现在读者面前,此谓献于策,而解于惑!

什么样的经济学家才是好的经济学家,经济学家为谁而说话;经济学家应该站在什么样的立场看问题,读完此书,绝大多数的读者都会做出明断。

中国有句老话:“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冷眼看世界,观察和分析中国的经济,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份借鉴。同时借助国际上一些优秀的经济学家的眼光,会让我们的视野更清楚一些、更深更远一些。

\Images\2005-2009\yx060516T0605.JPG

《关注中国——对话经济学大师》钟心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3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