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事件60年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9/9/29 作者:张红玫

\Images\2005-2009\20090929T1401.JPG

\Images\2005-2009\20090929T1402.JPG

\Images\2005-2009\20090929T1403.JPG

深圳书城中心城

\Images\2005-2009\20090929T1404.JPG

北京国际图书城配送中心

\Images\2005-2009\20090929T1405.JPG

天津辰赫创意产业园

■商报记者 张红玫/整理

中国书业60年的发展在前后30年有着完全不同的特点,出版和发行在不同时期承担着完全不同的任务,在前30年里出版与发行更多是担负着一种政治的功能,而后30年里,出版、发行逐渐放开,在改革开放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承担着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任务。可以说,书业的发展对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60年的漫长时间里,书业发生过无数的事件,在短短的篇幅里,我们也无法一一表述,甚至不能按照书业内在的逻辑来完整地追述60年。因此我们按照时间的顺序,攫取了60年当中发生过的一些大的事件、故事,以及关于60年书业发展的提问与回答,一些故地旧址的寻觅,做一个概览式梳理.看似是随意的选择,但编辑部的同仁确实进行了反复的认真的讨论,并广泛征询业内专家意见。可以这样说,事件、问答、故事、寻胜,就像一张张老照片,历史就定格在这些照片里,定格在这些照片的背后。为了完整反映60年出版、分销业的事业、产业嬗变轨迹,我们特将2008年11月18日本报推出的“改革开放30年百版金刊”中相关内容予以精粹呈现。

链接:本报2008年1月8日“改革开放30年专题”,《中国书业改革开放30年30事》(10版、11版);《中国书业改革开放30年30人》(14版、15版);《中国书业改革开放30年30忆》(18、19、20版);《中国书业改革开放30年30图》(22版、23版)。2008年11月18日“30年书业,力量百版金刊”,《30年,书业变迁》(A16版、A17版);《30年,书业30新概念》(A21版、A24版);《30年,出版现象》(C9版);《30年,亲历历史》(C12版、C13版);《30年,放想未来》(C16版);《30年书业,出版品牌》(C20版)。

全国新华书店出版工作会议召开

1949年10月3日,新中国成立的第三天,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委员会即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新华书店出版工作会议。毛泽东为会议题词:“认真作好出版工作”,并在会议结束的前一天——10月18日下午,在中南海颐年堂接见了全体与会代表。朱德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讲话。以此亦可看出党和人民政府对出版事业的重视。

当代著名出版家王仿子曾撰文详细介绍了会议情形。“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华东、华中、华北、东北、西北区的新华书店(在华东、华北、华中、西北地区各有一二位宣传部的同志参加),有出委会、三联书店、解放社、教科书编审委员会、新华印刷厂、天津知识书店等,共有代表74人,列席者42人。出委会的8名委员全部作为代表出席外,处科级负责人12名作为列席者参加会议。”

新华书店总编辑胡愈之(会议闭幕的当天即1949年10月19日被任命为出版总署署长)以《全国出版事业概况》为题,在大会上作报告,强调“首先要把国家出版机构建立起来,如编审、出版、印刷、发行等机构都要建立起来,要以原有机构为基础,做到集中领导,分散经营”。会议通过了《关于统一全国新华书店的决定》(内分:方针、领导与组织、统一集中的步骤三部分),及其附件:《关于统一全国新华书店各部门业务的决定》(其中计有:编审出版工作统一办法;印刷工作统一办法;发行工作统一办法;企业化管理的统一办法等四部分)。中宣部部长陆定一致闭幕词。

此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出版工作会议。会后,出版事业建设迎来了一个小高潮。三种成分的出版单位构成新中国出版事业起步的基础,即以往解放区的新华书店、国民党统治区民主的和进步的出版机构,以及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的一些民营出版机构。

出版业专业分工的出现

1950年3月25日,出版总署发布了《关于统一全国新华书店的决定》,强调全国新华书店必须迅速走向统一集中,加强专业化、企业化,以更好地完成国家的出版发行任务,随后在北京建立了新华书店总管理处,下设出版、厂务、发行三个专业部门。

1950年10月28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签署《关于改进和发展全国出版事业的批示》,指出:“书籍杂志的出版、发行、印刷是三种性质不同的工作,原则上应当逐步实现科学分工。”“国营的新华书店应从速完成其全国分支店的统一经营。”遵照这个指示,出版总署决定,新华书店总管理处从1950年12月1日起即实行改组,人民出版社、新华印刷厂总管理处、新华书店总店相继成立。一分为三的独立建制,向专事图书不同环节的专业发展,揭开了新中国出版史上新的一页。

文学名著重印掀起抢购潮

1978年的“五一”劳动节,对读书人而言,尤其值得回味。这天,开门前数小时,王府井新华书店门前已人山人海——一批被解禁的老版中外名著,正式重印发行。读者事先从各种渠道探听到消息,一大早赶来排队,从十几岁的孩子到六七十岁的老人,无所谓职业、年龄、性别,人们蜂拥而至。几个“顽主”模样的年轻人在维持秩序,他们不是书店的员工,只是路过,见人潮汹涌,主动过来充当“志愿者”,他们把秩序维持到书店开门后,才欣然离去。

接下来,人潮演化为几近“疯狂”的抢购潮。不仅王府井书店,当天北京各家新华书店都上演了这一幕,“书香”弥漫在全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闻。这些名作,书是新的,版本却是旧的,是上世纪50年代或60年代的出版物,品种以曾经广为流传的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为主,如《唐诗选》《宋词选》《子夜》《家》《九三年》《大卫·科波菲尔》《安娜·卡列尼娜》《一千零一夜》等等。书价之低,现在听起来可以用一个书名来形容——《天方夜谭》:《欧也妮·葛朗台》0.54元,《高老头》0.73元。假如经济条件允许拿出一个月的吃饭钱(15元上下)或者更多,便可以放肆地大买特买。事实上许多人也是这么做的,不及中午,各书店的进货基本销售一空。

排队买书,在当年不是什么稀奇事,但这次不同于以往。读者不是冲着某一本去的,他们事先甚至并不清楚这批重印作品的书目。出现如此无具体目标的购书潮,恐怕史无前例。10年的“文革”风暴席卷了几乎所有的出版物,重者成为“大毒草”,被狠批特批,轻者也列在“封资修”或“黄色”读物的名下,被打入冷宫。当重劫后幸存于个人手里的,大多也沦为“地下阅读物”。在书店整整断档10年后,一旦它们重见天日,以崭新的面目赫然摆在书店的柜台上,出现这样的一种争抢局面,也是势所必然的。

第一届全国书市

为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图书出版成果,以丰富的精神食粮来提高人民的觉悟,增长人们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好地为四化服务,1980年10月7日~21日,由新华书店总店和北京市新华书店主办的第一届全国书市,在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

全国有108家出版社向书市提供了图书,其中在京出版社53家,地方出版社55家。各出版社选择近几年出版的优秀读物,向全国书市作了推荐,并专门为书市加印、重印和搜集了部分重点品种。全部展销图书超过1.3万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图书出版战线经过拨乱反正,解放思想,突破禁区,开始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图书出版品种大幅度上升。1979年全国出版各类图书17212种,比1978年增长14.85%,总印数达40.72亿多册(张),达历史最高水平。书籍选题范围由于突破了以往的清规戒律,比任何时候都广阔、丰富得多。这些变化,在全国书市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反映,相当一部分出版物在书市上进行了陈列出售。

为方便广大读者选购,书市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南门内的柏树林中设了15个展销处,分类陈列出售各出版社的图书。其中第二展销处专门展销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备有十种少数民族文字图书近400种。并特邀请邮局在书市设临时营业处,办理图书包装、邮寄工作。此外,设置服务台、作家见面会、绘制大型图书广告、编印图书宣传目录等活动方式都已出现。组委会还专门印制了三种书签,免费赠送读者。

书市历时15天,接待读者76万多人次,销售图书426.7万多册,377万多元,对阅读风气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链接:2008年11月18日A16版《30年书业变迁——书业三大年度盛会渐成气候》)

城市改造书店拆迁引起社会风波

在上世纪90年代,先后在上海著名的南京东路、北京王府井大街、贵阳中华中路的几家书店都被要求搬出这些繁华的中心地段。

这其中,搬迁新华书店引起舆论风波最大,读者反应最强烈的当数王府井书店。王府井书店大楼高六层,是1970年在科技门市部基础上建成的。营业面积3600平方米,曾是全国营业面积最大的门市部。拆迁时有关部门为兴建东方广场,在制定规划时却要将王府井书店迁离原来面临王府井大街的原址,安排在东单三条一条胡同里。北京市和王府井书店职工反复向有关部门反映、呼吁、交涉。读者知晓这一讯息后,也反应强烈,纷纷向有关部门和报社写信,要求保留。《科技日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许多全国性报纸纷纷发表文章和读者来信,强烈呼吁予以保留。事情的最后结果是:有关部门在考虑到王府井新华书店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决定修改原来的规划,将王府井书店安排在面临王府井大街的东单三条南口。三年后建成重新开业。

类似情况,以改造为名将新华书店迁离城市繁华地段的现象,在河南、福建、浙江、安徽、云南等省的有些地方,仍有发生。但也有地方对供应精神粮食的新华书店比较重视。如辽宁沈阳太原街新华书店拆迁重建,仍保留在繁华太原街上,并由政府拨款将营业面积扩大近10倍。(资料参考:汪轶千《书店往事》)

网上书店的兴起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开始引入了网上书店B2C的电子商务模式。1995年,中国书店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家网络书店正式在网上开通,以当当、卓越为代表的纯网络书店1999年开始出现。随后,网上书店进入快速扩张期,新开网店数不胜数。

从经营角度来看,国内的网上书店,绝大多数是借鉴亚马逊模式。这种模式实际上是人们所评价的属于与传统发行相结合的“鼠标+水泥”的销售模式,即顾客通过访问书店的网站,一次性在线完成选书、订书、付款等手续,配货则通过自身或第三方物流,送货上门。

目前,国内网上书店已初具规模,大部分网上书店在经营策略和经营实战中更为理性和成熟。部分网上书店功能更齐,兼具信息发布和网络交易等多功能;在B2B、B2C、B2B2C等业务方面,已逐渐积累起经验。如,网上的图书交易活动已不只是传统交易形式的网上转移,并且,更注重网上信息互通基础上的货源开发,货物储运、配送、售后服务等。除了经营主体在发展外,外部环境也得到改善。信息产业部已在制定电子商务管理办法、CA(认证)指导性技术规范、CA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推进电子商务的指导性原则;Visa和MasterCard两大信用卡集团牵头制定了“安全电子交易(SET)系统”;招商银行与中国邮电电信总局、新浪网、南方航空公司三家企业签订电子商务协议,利用“一网通”卡在银行系统率先启动网上银行服务业务。这些对促进网上书店的成长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链接:2009年1月6日20版,《2008书业分销盘点——网络书店和实体书店走向竞合》)

大书城风起云涌

1994年底,地处珠三角中心的广州购书中心拔地而起,这家近万平方米的书城揭开了中国书业大卖场时代的序幕。随后,北方图书城、深圳书城等大型书城相继建成开张。

1998年,是真正让大卖场成为中国书业一大风景的时间。这一年,日后成为中国书业零售风向标的北京图书大厦建成开业。这一年,上海书城、青岛书城、西南书城等一大批大书城亦陆续开门迎客。这些新兴的大书城,大多都成为了当地的文化地标。

近些年来,由于当地政府对大书城建设的扶持和推动,也为了市场竞争的需要,新华书店集团越来越关注和重视一二级城市的市场建设,大书城的建设步伐不断推进。并开始与民营企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目前,尽管大卖场逐步实现盈利的道路还较远,但这并不能阻碍中国书业发展超级大书城的热情。只是如今与最初建设的大书城有所不同:现在新建的大书城越来越倾向于多业态、多功能综合性经营;图书零售,在未来可能仅是大书城多种经营的一部分,甚至可能是企业利润来源很小的一部分。到那时大书城的经营业态可能就不是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样子了。(链接:2008年11月18日B4版,《书业供应链30年——从“一超”到多极竞合》)

大型物流中心纷纷建立

物流配送一直是图书经营中的薄弱环节,而实行图书连锁经营,如果没有强大的物流配送作支持,那只是纸上谈兵,可以说连锁经营的首要核心是建立起强大的物流配送体系。很多省市新华集团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在物流中心的硬件建设上显示出国有书店的大手笔。

谈到物流中心,就不能不提到隶属辽宁出版集团的北方出版物配送中心。北配是新闻出版总署确定的全国六个跨地区、全方位、多功能的大型区域出版物配送中心之一,也是全国第一家投入使用的出版物区域配送中心。公司成立于2000年,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在没有教材经营权、没有可控网络资源的情况下,北配人创新营销方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打拼。目前他们已经具备了不俗的销售规模,网点覆盖北方地区,实现了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经营目标。

2000年以后,浙江、江苏、山东、北京等全国各地新华集团采取多种措施,加大物流项目建设力度,一批重大项目取得新进展,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

目前,按照国家出版发行业改革发展的战略布局,为增强以新华书店为发行渠道的中国图书发行业的竞争力,各地新华集团新一轮物流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如,为打造现代化出版物流通的大中盘,推动集团公司连锁经营快速发展,拓展周边省市出版物市场,吸引上下游产业,河北省新华书店集团正加快进行河北出版物发行中心的建设。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物流产业园土建工程预计今年12月上旬竣工。此外,江西、山西、天津、甘肃、陕西等地都有较大的建设投入,以期为集团的进一步发展夯实基础。(链接:2008年11月18日B4版,《书业供应链30年——从“一超”到多极竞合》)

民营书业彰显新生命力

今年1月召开的全国新闻出版(版权)局长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新闻出版总署提出:鼓励转企改制的出版单位,在确保国有资本主导地位的前提下,与民营文化工作室进行资本、项目合作,探索国有民营联合运作模式的试点工作,积极研究民营文化工作室参与出版的通道问题。此言一出,在业界激起热烈回应,被誉为与2003年9月总发行权放开、民营书业获得与国有发行业同等待遇后,新闻出版总署对民营书业改革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式举措。

崛起于1982年图书发行体制改革之际的民营书业,经历了起步、发展和提高阶段,由小书摊发展到大书店,由零售发展为二级乃至一级批发,由个体运营发展到全国性网络建设,由单纯的图书发行发展到介入图书的选题策划,业务范围逐步扩大。

目前各种文化工作室,成为民营书业较为活跃的一支重要力量。机制灵活、市场反应敏锐是其显著特征。在民营工作室中,以共和联动、博集天卷、磨铁等为代表的一批内容供应商,已在畅销书选题的策划运作和市场营销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民营文化工作室目前大都采取与出版社合作的方式,以内容供应商的方式向出版社提供有策划含量和畅销潜质的选题,其潜在的竞争力不可小看。但作为新兴产业模式,民营文化工作室如何与国有出版单位在资本、项目上进行合作,尚待业界探索。(链接:2008年11月18日B9版,《民营书业30年——磕碰中“螺旋”成长》;2009年1月6日20版,《2008书业分销盘点——民营书店困境中前进》)

第一批出版产业园建设

2000年以来,“文化创意产业园”作为一种新鲜事物开始出现。上海、深圳等地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始筹建,其定位为平面设计、动漫画设计、影视制作、网络游戏、三维设计、内容设计等相关多媒体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

近几年来,出版产业园项目的大力推进,改变了传统的单一图书批发市场集贸式商铺的松散格局,成为一个集图书版权贸易、出版物分销、传媒会展服务、图书电子商务、图书仓储物流、图书选题策划、数字印刷出版、知识信息服务、媒介金融服务和文化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园区。

目前,随着国家对文化出版建设的大力扶植,为适应城市圈文化产业发展、整合出版物市场资源、促进出版产业发展、打造在出版物流产业中的引领地位,全国各省市出版产业园建设大有“燎原”之势,风头正盛。但赢利模式如何,尚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