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东莞市场主打培训励志牌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9/11/3 作者:张红玫

\Images\2005-2009\20091103T0201.JPG

■商报记者 张红玫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常住人口约1000万,其北距广州50公里,南离深圳90公里,水路至香港47海里,至澳门48海里,是广州与香港之间水陆交通的必经之地。

就图书行业来说,东莞民营书店“灿烂夺目”,成为民营书业发展中的“范儿”。8月底,经营面积达6000平方米的永正购书中心旗舰店强势进驻东城世博广场,为东莞书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那么,目前东莞区域市场格局如何,畅销品种有何地域特色?

格局:民营强势高速连锁

“永正在全国民营图书发行业界是经营得很好的,在7年的发展中给出版行业带来一个新的亮点。”某业内人士如是说。可以说,一提到东莞图书市场就不能不说到广东永正图书有限公司。目前,其下属的永正购书中心当仁不让地占据了东莞市图书市场上的“巨擘”地位。

自2002年8月18日开张以来,永正购书中心东莞总店以其1.2万平方米的经营面积,立马成为东莞图书市场上的制高点。随后,永正的分店便势如破竹般在东莞蔓延开来,百货、超市、购物中心,永正来者不拒。小到150平方米的店中店,大到几千甚至上万平方米的旗舰店,永正在7年的时间里大步发展。据了解,目前永正图书有40家分店,遍布东莞、惠州、汕头、韶关、深圳,30家在东莞,10家在广东省内其他城市。

近期,永正图书公司又继续扩张,开设连锁分店。“主要瞄准广东省的二、三线城市。”广东永正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不容易买到书,自是刘森当初在东莞创立永正的初衷,但“到没有书的地方卖书”,才是其真正高明之处。“现在广东情况与当初东莞一样的二、三线城市还有很多。”目前,刘森将目光放到了东莞以外的广东二、三线城市。他认为,广东图书市场的潜力还是比较大的,老百姓有很强的购买力,尤其是在进入小康社会之后。而像新华书店这样的国企,比较重视的是省会、一线城市。这些城市不但竞争激烈,而且开店成本很高,像东莞这样的二、三线城市自然因为进入成本低而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谈到区域图书市场,就不能不提到当地的新华书店。据了解,近年来,东莞新华书店既注重为读者创造一个良好的购书、读书环境,也注重拓展连锁经营,把书店办到镇区、农村。现在市新华书店直营和加盟网点已建成10多个,总经营面积近2万平方米,图书品种10万多种,音像制品和电子软件2万多种,文体用品1万多种。新华书店购书中心和科技书城为其代表性的两大网点。目前,书店还与相关单位共同组建“新世纪读者俱乐部”,提供个人订购、送货上门、培训和书店图书馆设计装饰等细节服务,积极探索新的增长点。

此外,东莞市有大大小小的图书网点上千家。虎门图书批发市场,其影响力已辐射到珠三角区,成了供需两旺的地域大市场。

品种:地域特色鲜明

仔细分析东莞图书市场上的畅销品种,不难发现,因打工群体多等缘由,相对于其他大中型城市,在东莞市,技能培训和励志类的图书需求量比例明显偏高,而永正购书中心的销售排行榜也呈现出这一特征。

励志类图书在莞火爆在文学类图书中,写印刷厂销售员职场打拼的励志图书《东莞不相信眼泪》多次稳居销售年、季、月度排行榜前3名,并在10月文学畅销排行榜上依然位居前列。另一本《世界最伟大的推销员》在东莞也卖出几千册的销量,并在10月经管排行榜上位居第2位。有关人士分析,东莞有数万家工厂,聚集了大量的处在底层打拼的年轻销售员,这类图书比较容易引起该群体的共鸣。东莞读者不喜欢读文学味浓的书,喜欢有教导性、指导性的书,东莞本土作者创作的、内容为外企打拼经验的《牛小米外企打拼记》也颇受读者欢迎。

技能培训类图书也好卖另一方面,养猪、养黄鳝、机械工人切削手册等技能培训工具类的图书也经常进入东莞图书市场非文学类图书销售前10名。东莞图书馆工作人士也表示,技能培训、工具类的图书在东莞借阅率比较高。

中国出版集团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总经理陈岩日前在东莞调研图书市场,发现由该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有关维修缝纫机的书在东莞卖出了2万册。“这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这本书在全国其他城市完全是冷门,其他城市销售量的总和加起来都没有东莞一个城市多”。谈到其中的缘由,他分析到,该类图书之所以畅销是因为东莞服装工厂多,工人文化水平不算高,他们希望能通过学习来摆脱较为底层的打工生活,学门技术无疑是最好的途径,所以该类书能在东莞好卖起来。

建筑法律书籍最难卖根据永正购书中心多年图书销售情况,我们不难得出“全国80%的畅销书在东莞都是畅销的,但有两类在东莞不畅销,即建筑和法律”的结论。据永正图书公司资深人士分析,法律和建筑这类书需要文化程度比较高的人才能阅读,而目前东莞这一群体还比较小。

关于东莞区域市场上未来畅销书的走向问题,业内资深人士分析到,还是要稳抓东莞底层年轻打工群体这一阅读群。但他也坦言,“这类书比较浅,不太能引起出版社的重视,但东莞读者却很需要”。

前景:“文化三城”潜力大

就整体城市大背景来看,近几年来,东莞市在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方面开始下大力气,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广场文化之城,是东莞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文化三城”具体目标。据了解,从2001年开始,东莞市将“文化新城”确立为其重要的城市定位。针对广大群众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文化需求,当地文化部门提出了“文化三城”的具体目标,“文化三城”开始成为东莞文化统一的形象标识。

目前,三城建设经过几年的大力推进,已逐步巩固发展,初见成效,纳入全市总分馆体系、实现通借通还、资源共享的图书馆达到20多个,图书流动车服务站100多个,书报刊零售网点1000个。在广场文化之城建设上,目前东莞共有文化广场400多个,每年举办各类广场文化活动1.5万余场次,人民群众休闲娱乐的方式多种多样,得到了多元文化享受。在博物馆之城建设上,全市共有博物馆20多座,并有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历史名村。历史资源类、产业配套类、休闲消费类、民间收藏类小型专题博物馆建设模式曾是全国少有,如今在东莞已是遍地开花。

当下,三城建设已初见成效,对一个系统工程来说,接下来是继续推进三城建设的稳步发展。据介绍,当地管理部门在年度工作计划中曾多次提出,要继续推进博物馆之城、图书馆之城、广场文化之城的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发展特色文化品牌,打造文化新城,增强东莞文化竞争力。毫无疑问,这对图书出版发行业来说,也正酝酿着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