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往,相对于文艺社、少儿社的紧跟市场步伐,与众多竞争对手贴身搏杀以求得生存而言,一些拥有美术教材以及专业出版资源的美术社,相对显得悠闲很多。过去,很多美术社凭借自己的一本画册一套教材,就能把小日子过得舒舒服服,但随着出版大环境的竞争加剧,非美术社进军美术出版领域的越来越多,尤其近一两年来纸张、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使得美术出版的温和局面正逐渐被打破。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前,迫切需要开辟新的领域,找到新的利润生成点。很多市场意识明显的美术社,纷纷试水多元经营,充分显示了美术社在现有的市场条件下的不懈努力和勇于创新。
涉足动漫图书出版渐成趋势
近年来,广西美术出版社通过引进版图书进军动漫设计领域,推出了《卡通宝典》、《卡通诊所小贴士》等市场反响不错的作品,该社社长蓝小星介绍说,今后在动漫领域,广西美术还要持续关注。
同样对动漫有兴趣的还有江西美术与江苏美术等出版社。江西美术社社长陈政认为,近年来美术书市场的突出变化之一,就是向动漫板块分化,他分析认为,这一结果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上对动漫产业发展的支持。江苏美术社也有动漫艺术类图书出版,其中最为市场熟知的是与日本漫画《灌篮高手》相关的作品。《灌篮高手》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我国热应以来,一直在青少年群体中具有广泛知名度和强势人气。江苏美术社推出的精装版《灌篮高手原画集》收录了100余幅《灌篮高手》全彩的精美画面,包括井上雄彦曾经发行的31本《灌篮高手》图书封面,以及书中部分全彩的插画,书里内容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是作者曾经发表过的作品,很有收藏价值。
“类数字化出版”创收明显
随着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以及许多阅读新介质的出现,传统出版业正面临严峻挑战,“数字化出版”成为包括美术社在内的各家出版社的新研究课题。
湖南美术出版社正在积极摸索美术类图书的电子出版物,社长汪华认为,电子版美术书可以提供分类图片,还可以将图片分开销售,这些都是传统纸质出版物和电子版文字类图书所不具备的优势。
江西美术社也认定,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是该社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具体操作模式,还要等待时机成熟才能透露。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刘子瑞向记者介绍说,该社的数字化出版,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酝酿,在2007年底推出,目前已经有200多个产品。确切地说,可以称之为一种“类数字化出版”,这种“高仿真画”首先要将原画作通过计算机扫描,而后经过特殊工艺进行微喷成画,这种画作因为不是传统的印刷品的网点成像,因此效果很好,“几乎可以乱真”。这种微喷的“高仿真画”目前正在天津人美社的画廊展出,其所仿的画作,也是天津人美自己的资源,其中既有古画,也有现代画作,甫一投放市场,就受到了欢迎。
同样做这种“类数字化出版”的,还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该社于2007年底成立了文化传播编辑室,编辑室主任包于飞告诉记者,在2006年以前,铜版画一般是单色的,偶尔有简单色彩也难以完整表达实物。2006年,他们从美国引进先进技术并申请了专利,从此开始了上海人美的“彩色铜版画”之路。这种先进的工艺能在铜版上通过腐蚀和油墨的感光做出丰富的色彩。如今,他们已经可以把世界名画像印刷品一样做在铜版上,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铜版画”。无论多么复杂的效果,都能通过这种工艺表现出来。随后,他们又将这种工艺向其他应用延伸。过去一个赛事的金银铜奖,都是奖状、证书加奖杯的形式,现在,利用这种技术,可以把获奖作品缩小后做在奖牌上面。比如,有图书获得市新闻出版局印刷奖,他们便可以把书影做在奖杯上。上海人美人发现,这种铜版画工艺在好多领域都可以得到应用。
延伸产业链进军关联产业
2007年11月,江西美术社联手江西新华发行集团,投资600多万元组建陶瓷艺术创作基地有限公司,这标志着江西美术正式进军陶瓷艺术品市场。在社长陈政看来,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是出版业改革中的必要尝试。专业美术社数量较多,其他非专业美术社又纷纷进入美术书出版领域,市场份额正在被不断瓜分。为寻求突围,该社制定了“立足本专业,放眼‘大美术’,打造品牌群”的发展战略,又因为陶瓷艺术与美术具有天然的联系,江西美术又地处景德镇,资源得天独厚,故此,二者的结合显得水到渠成。“即使今后其他人来做社长,这项业务仍旧可以顺利地进行下去。”江美陶瓷艺术创作基地设有两层共计400平米的特色展厅,还组建了包括拉坯、利坯、彩绘、青花、釉里红陶艺制作等12间作坊,专门设置了供全国艺术家进行学术交流和创作的三间80平米的画室。基地将把名家绘瓷作为主打项目,最大限度地为瓷绘名家提供物质与技术支持,计划分期分批邀请各方大家前来进行瓷绘创作。基地同时充分利用景德镇千年制瓷的传统技艺,聘请陶瓷名家为导师,聚集一批中青年陶瓷艺术家,成立“陶瓷画工笔重彩研究所”,与北京工笔重彩协会联合进行陶瓷艺术的绘画、制作和陶瓷艺术理论的研究探讨。
此外,创作基地还与新加坡艺术作品收藏家协会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已有法国、丹麦、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的客商看好创作基地研制的陶瓷首饰,正在洽谈合作事宜,今后创作基地还将进一步研究具有保健功效和摔不碎的陶瓷产品。
无独有偶,本月15日,湖南美术出版社也宣布,随着“个案——艺术史和艺术批评中的艺术家”展览在北京798艺术园区揭幕,由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及其所属湖南美术社共同投资建立的艺术机构——北京圣之空间艺术中心在北京成立。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龚曙光表示,这是湖南出版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迈出的重要一步,希望藉此搭建一个艺术资源和出版资源相结合的平台,使出版产业实现由单一产品运营向资本与产品复合运营转型,赢利模式实现由单一支撑点向多点支撑转型,出版产业链将得到有效的延伸。
无论是江西美术的创作基地,还是湖南美术的艺术中心,都意味着美术社已经不甘于手握大把资源,只在图书出版一块做文章,他们开始在调整和优化出版发行产业结构,创新出版发行体制机制,培育出版发行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探索出版发行业改革发展新路等方面做出努力。
在这方面,上海书画出版社有着天然优势。由于书画社前身是创办于1900年的朵云轩,因此一直保持着既有出版社出版相关图书,又有老字号朵云轩从事艺术品经营活动的两翼齐飞的局面。1990年代后期,经过不断发展,上海书画社已经拥有包括朵云轩商店、古玩公司、拍卖公司、文化经纪公司以及电子商务公司等在内的五家公司,其中最新的电子商务公司成立于2006年,显示了书画社在市场经济潮涌中的与时俱进的眼光和追求。
除了上述的扩宽出版战线、进军数字出版、延伸产业链,各美术社还积极利用所属区域优势,将文化、旅游与自身优势项目相结合,继续摸索新的盈利点。
在云南美术出版社副社长杨旭恒的心里,就一直没有忘记云南旅游这盘棋。云南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杨旭恒有感于大理、石林等旅游景点的旅游工艺品种类单一,缺乏新意,他从中看到了云美社的机会。云美社过去出版过一些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图书,因为价格较高,销售一般,他们于是谋求将这样的有著作权的照片转换成新的旅游文化产品,如挂历、台历、火柴盒和明信片,然后主动出击,寻找当地有志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单位,再根据对方需要印刷。“我们想寻找图书和旅游产品之间的结合。在大理,卖给游客的民间工艺品就是大理三塔的布包,我们就可以做一本有关望夫云一类的白族民间传说的小册子,放在布包里,这种精美的小小连环画,简单的产品增加了文化附加值。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实际上,我们还有很多开发延伸产品的尝试正在进行。”
2010年,上海将迎来长达半年的世博会,而上海人美社为“大文化”服务的理念,早已经开始。包于飞表示,近两年来,上海人美社作了很多宣传传统文化的作品。现在编辑室正在做传统文化礼品,比如折页的“中华百拳图”,比如中英文双语折页的“水浒108将”,在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期间,这些传统文化礼品将有助外国人了解中国,更是上海人美的利润增长点。
2008年全国美术图书交易会暨社长年会
会议日期:2008年6月28日~6月30日。
具体安排:6月28日出版社、书店、媒体报到;6月28日布展、交易会开展;6月29日~30日看样订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