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书业如何扩内需保增长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9/3/6 作者:方菲,红玫

■商报两会特派记者 方菲 红玫

扩内需、保增长,是包括新闻出版界别的两会代表委员共同关注的热点。书业在这方面如何有所作为?不少代表委员结合工作领域特点,结合本单位实际,对商报记者表达了独到理解。

扩大文化内需的着眼点在哪里?很多代表委员都认为是大力促进国民阅读。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建议,各地政府要积极构建公共服务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政府买单,居民受益”,要延伸图书馆的社区分馆网络阵地。同时,要推动“书香家庭、书香社区、书香学校、市民论坛”等多条线路齐头并进,让阅读成为引领学习时尚、提升城市形象、塑造城市精神的强大助推器和文化支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聂震宁认为,新闻出版业拉动文化内需的根本是激发全民阅读的兴趣。特别是在经济增长下滑、社会环境复杂的背景下,有几千万农民工在寻找新的工作机会,几百万大学毕业生在等待上岗就业,这么庞大的人群需要文化的慰藉,这即是巨大的新闻出版消费市场。当前新闻出版业必须把拉动这个人群的文化需求放到重中之重予以研究和思考。聂震宁告诉记者,中国出版集团去年在全国书博会上举办的“读者大会”,将继续作为今年书博会的重要活动,以推动全民阅读。

全国政协委员、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刘长乐认为,拉动文化内需在提升国民经济中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在GDP的比重仅为2.47%,而美国占25%,日本占17%,韩国也超过5%。这样看来,中国发展文化产业大有空间可为。

还有很多代表委员就拉动文化内需的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等方面均提出了很好的见解:包明德委员建议文化扶持资金必须花到大多数人群享受利益和尊严的地方;周海婴委员认为民营书业在拉动内需中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政府应给予政策倾斜;江绍高委员建议扩大基层图书市场的网点建设规模;李小棠委员则认为扩大文化内需不能缺少网民群体(详细内容见本报今日2版相关两会特别报道专题)。

又讯 两会期间,本报《教材循环使用应该缓行?》专题(详见本报3月3日1534期1—7版)引起了与会代表、委员的高度关注。记者在教育组走访时,政协委员们特别提出,教材循环使用应该是分期分批地推行,在现阶段国家应考虑出台一些过渡措施,来积极应对循环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福建音乐学院院长李未明看到报道后,主动来找记者沟通,并给记者带来一份《困扰教材循环使用的三大矛盾——关于请求纠正中小学教材“循环使用”不当提法的提案》。

\Images\2005-2009\20090306T0201.JPG

刘恒

\Images\2005-2009\20090306T0202.JPG

聂震宁

\Images\2005-2009\20090306T0203.JPG

朱永新

\Images\2005-2009\20090306T0204.JPG

包明德

\Images\2005-2009\20090306T0205.JPG

江绍高

\Images\2005-2009\20090306T0206.JPG

王亚非

\Images\2005-2009\20090306T0207.JPG

刘长乐

\Images\2005-2009\20090306T0208.JPG

周海婴

\Images\2005-2009\20090306T0209.JPG

李小棠

■商报两会特派记者 方菲 红玫

刘恒:阅读存在,出版业就不会有真正的生存危机

编者按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作家协会主席、《北京文学》主编刘恒接到记者采访提纲时说,他不善于口头回答问题,只希望书面交流。昨天早晨7点15分,记者收到刘恒传来的电子邮件,对记者采访回答如下:

一、西方纸媒大量倒闭,相比之下,咱们这边儿日子好过得多,只要阅读的需求广泛存在,我不认为与文字印刷有关的新闻出版业会有什么真正的生存危机,所以,别折腾,顺其自然就可以了。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在于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除了需要各种政策层面和技术层面的努力之外,最根本的是要想方设法焕发国人的创造力,让思想和智慧摆脱各种无益的束缚,真正地飞翔起来,在这方面,我们有许多工作要做。

三、关于询问我对拉动文化需求,确保经济增长,确保新闻出版业增长的建议和良策,对此我没有什么良策,也没有过多能力,但是我可以让自己尽量振奋起来,做好自己想做并擅长做的那些小小的事情。

拉动文化内需,必须将自己做强做大

■聂震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总裁)

拉动文化内需落到出版业,我想首先还是一个出版物产品的创新能力。这是出版产业的核心。经过改革开放30年,应该说,我们已经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每年都有一批发行到上百万册的好书奉献给读者,也有力拉动了图书市场。这种情况在1990年代是不多见的。但是在产品创新上我们做得还很不够,相对于每年24万种图书总量,这样能赢得市场的图书比例并不够大。重复出版,散滥出版,跟风出版,内容质量不负责任,这样的书为数不少。去年金融危机以来,已经逐渐影响到实体经济,出版界在严峻复杂的形势下,如何更好地调整产品结构和经营方式,贴近社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广大人民群众,出版大量人们所关心的、能够慰籍人们心灵、满足人们求知欲望的产品,这是我们所关注的。这样的产品还没有形成很好的热点。我们的《三联生活周刊》最近一期组织专门文章,针对欧美经济危机和引发的实体经济危机进行解读,同时对危机拐点进行分析和研判。我们要求各所属出版单位也要快速跟进,尽快在这方面做出成就来。

其实美国上世纪经济萧条中,是有一些出版单位逆市发展,奠定了此后几十年的产业地位;但是你不知道,他们在那个时候也曾经对产品结构、经营方式、产品内容和价格进行过应对调整,这才得以发展壮大,逆势上扬;而并不是所有出版单位都成长起来,在那一拨风暴中被淘汰的出版单位并不在少数。所以说文化有逆经济而上的特点;同时在下滑经济中也有对文化产业负面的制约和影响。

在这种形势下,我想是我们出版工作者应该行动起来的时候了。

面对金融风暴,我想第二是经营

机制的创新,这是产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在以往的改革中,出版产业的经营机制已经发生很大变化,比过去运转灵活,效率提高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出版机构和发行机构之间共同营造和开拓市场做得还很不够。现在如何服务市场?首先要把门市的文章做足,然后走出书店,服务社区,服务大众,赢得市场。这是一个简单合理的逻辑。中国出版集团的“双推计划”就是想把门市做足,同时走出门市,影响社会,不断地向社会发出信息。

书店布局和网点建设,这在以往是困难很多的工程。但现在由于经济形势发生复杂变化,也许是我们开辟新的网点比较好的时候。因为房地产价格逐渐下降,有些地方长期网点缺失,也有一些网点在经济危机中退出市场。总之,当此经济下滑之势,作为一个出版单位,如何更好地利用社会资源、行业资源、体制外资源来形成我们产品内容创新和经营机制创新,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

第三个问题自然回到全民阅读话题。新闻出版业拉动文化内需,最根本一点就是激发全民阅读的兴趣。现代营销里有一个重要理论是“社群共振”,一项消费如果形成社群共振,就能有很好的市场。特别是在经济增长下滑、社会环境复杂的背景下,有几千万农民工寻找新的工作机会,几百万应届和历届大学毕业生等待上岗就业,由他们牵动着更多的家庭和亲人。这个庞大的人群,既需要文化慰籍,也是巨大的新闻出版消费市场。当前新闻出版业必须把拉动这个庞大人群的文化需求放到重中之重来予以研究和思考。

继去年在河南召开的全国书博会上中国出版集团开办首届读者大会,今年将在山东召开的书博会上,新闻出版总署已将读者大会列为大会组委会重要活动事项,受到总署的高度重视。我们和山东出版集团和其他兄弟集团,将联合把读者大会按照读者嘉年华的理念把它办好,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会议技术操作及细节安排上,都会有很多创新。

拉动文化需求,当然忘不了农村这个待开发的广大潜力市场。农家书屋是政府的惠农工程,中国出版集团一直在积极参与,这是为拉动文化需求的另一种贡献。3月4日李长春同志看望政协委员时重点讲到,他到过农家书屋,看到那里的书还是不少,但有些书不一定适合农民阅读。这就给我们出版单位提出新的话题:我们给农民兄弟奉献什么产品。所以回过头来说,拉动文化市场,还得有好书,广大人民群众喜欢看,买得起,读得懂,用得上。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最后,拉动文化内需,和将你的企业做大做强相辅相成。我们正在落实中央领导同志交给我们的打造国际一流出版传媒企业工程。正在组织研究国际一流出版传媒企业标准是什么。对“国际一流”可能会有多种看法,我们要形成国际化水平、中国特色的标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企业。也要讲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对经济效益研究不够,对国际化的社会效益标准也有很大的认知空间。但我想,文化价值和社会责任,这肯定是我们追求社会效益最重要的尺度。我们会对此做出不懈的努力。

拉动内需不能没有文化产业

■刘长乐(全国政协委员、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

拉动内需不能没有文化这个行业。其实文化产业是大有可为的,因为中国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目前只占2.47%,而美国占25%,日本占17%,韩国也超过5%。如果我们GDP比例要拉动的话,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是最有可能的,它除了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不需要消费其他资源。这些条件中国目前都是具备的。但我们看到国家在拉动内需的4万亿投资中,非常遗憾地没有直接投入文化产业的。近期国务院以产业振兴的紧迫程度批准十个重要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文化根本不沾边。

我建议在拉动经济的发展上——下一步据说可能增长到8万亿元甚至10万亿元——能不能增加一些对文化的投入。文化还有另一个功能,慰籍人民的心灵。在金融风暴中,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人心更需要慰籍。心灵上的慰籍在文化产业角度讲,叫做“口红效应”。就是1929年经济大萧条之后,美国文化产业有高速发展,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口红效应”起了作用。我上周在人民网上有个谈话,谈到这个问题。

中国的文化产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北京市十一五规划提出,文化产业要占到GDP的15%,这是很有气度的表现。如果我们国家从2.47%提高到10%以内,想一想那中间的发展空间会有多么大。

占文化产业比例很大的新闻出版业,也有非常大的空间。如发达国家,美国新闻出版业,包括电影、报业、出版业,占到文化产业的一半以上。中国出版业一年只有1000多亿的份额,对于13亿人口的大国,对于经济发展已经走在世界前头的国家,大力发展出版业是可望而又可及的事情。

我个人看法,新闻出版的政策需要作适当调整,研究怎样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国还属于出版力量分散、出版市场分散状态。因为你没有相关法律制度,就没法把出版业做大做强提到日程上来。因为一家家中小企业,必须通过收购兼并,重组整合,才能强大起来。这在中国,政策制度上的限制还有待进一步破解。

我注意到,现在小规模的、垂直的收购已经开始了。如在自己势力范围的,省一级收购地市级的。但横向的收购还有很多困难。一个省对一个省,一个集团对一个集团,谁能下这个决心,谁能开这个口子?又从哪一家首先开始?你没有强悍的实力,去撼动市场,光说拉动内需,那是很难的。

现在可能有一些措施了,但仔细想想有些政策又像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样子。如上市问题,出版体系已经做起来了。但做起来好像又有些犹豫。当然这次和金融危机有关,IPO问题受到影响,比如资金找不到出口,有可能在对接上也有困难。但是我觉得,在危机之中,同样孕育着商机。比如我国香港、台湾,比如美国,新闻出版上都遇到很多困难,都在大幅度裁员甚至倒闭,美国将有300多家报业关张。这对我们有可能走出去兼并或市场化运营带来机会。当然这需要有一定的气魄,还需要有相当的实力,国家又要给以政策上、实力上的扶持。但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不仅国家队可以出击,有实力的民营集团也有这个可能。如果现在不动这个心思,等风暴过后,市场留给我们的机会就会更少。

不管怎样,文化产业在克服金融危机中所能起到的拉动作用,这次两会上必须有一些强烈的声音。代表委员应该敢于面对这个责任和义务。

以阅读来撬动出版内需

■朱永新(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

经济不景气反而会拉动文化出版产业的增长,这是有先例的。就目前情形来看,一方面,新闻出版总署给民营书商、工作室提供了更为优惠的政策,民营书业空间越来越宽松,这对整个图书出版业来说是非常大的推动,有利于书业的繁荣。另一方面,中国的国民阅读空间很大。

我曾多次提到四句话:没有阅读就没有精神的发育,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精神力量取决于阅读的力量,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国民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最优秀城市有最善阅读的市民,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一定是美丽的城市。阅读是成长的关键因素,中华民族的思想基础和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离不开阅读。

这几年来阅读率在持续走低,整个社会离阅读越来越远,我们要帮助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政府埋单,居民受益”,要延伸图书馆的社区分馆网络阵地。同时,要推动“书香家庭、书香社区、书香学校、市民论坛”等多条线路齐头并进,把阅读办成引领学习时尚、提升城市形象、塑造城市精神的强大助推器和文化支点。

其次,出版产业要认真研究不同群体读者的阅读需求,真正为读者提供高品质的图书品种。

最后,媒体要做好“全民阅读”图书的推介工作,加强对阅读的宣传,从而激发读者阅读的愿望与激情。

支持文化的经费要花到正地

■包明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

关于拉动文化内需,我想谈两个问题。

一是有一句老话: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这当中有很值得思考的地方。当年就在英国四面出击,扩张掠夺的时候,他们就有一句名言:宁可失去印度整个国土,也不能失去莎士比亚;美国二战后保持经济强势和军事强势。但它的文化为欧洲人所不屑,认为是牛仔和乡巴佬文化。那美国政府就开始注重美国价值体系研究,不惜花费重金,并逐渐通过好莱坞、迪斯尼、时代华纳,通过它的广播、报纸、新闻媒体,把这些价值观、生活方式,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世界各地都有它的话语权。

在我们国家,经济增长很快,国家地位上升得也很快。但是不相适应的,我们的文化实力并没有相应地提高到同等地位。在去年一年我们遇到的很多大事中,明显感到我们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有待提高。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拉动文化内需,促进文化和新闻出版业发展,让更多的民众享受到健康文化带来的福音。

当然,一说到国家扶持,就有个资金投入的问题。这是我要讲的第二点。我认为当前更为重要的,是国家有限的文化资金应该投放到哪里?去年两会以后,我做了一些调查,差不多每个地区以上的城市都有自己的楼堂馆所,有庙、塔、门等等与民生根本不搭界的东西。有算命先生,有财神爷,早已被淘汰的没落文化的东西又卷土重来。据我所知,其中一个中华文化标志城,将耗资300多个亿,有的地区的庙、塔、门,也要动辄花上十几亿,几十亿元。

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算个账:有关数据显示,我国为几亿农民建设的农家书屋,经过多方努力,一年建成3万个,政府能投入的也只有6个亿。这比起一个“标志城”项目的300亿,不过是杯水车薪。就是实现十年发展规划,农村书屋达到村村有,据说政府投入的也不过170多个亿,也才刚刚超过“标志城”的一半多一点。

我还看到一条消息,我国很多地方基层文化站出现空壳现象——设备空、活动的人员空。什么原因?文化投入不够,或者根本没有投入。真正需要扶持的,恰恰是这些不被人重视的领域。

所以我认为,所谓拉动文化内需,一定要重国情,重实际,不要重名轻民,不要重形象轻民生,不要重精英轻大众。只有让更多的民众享受文化带来的利益和尊严,这个投入才算是落到正地方。

加大投资是拉动内需的最好办法

■王亚非(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出版集团总裁)

目前出版产业的大背景比较好,无论是国民的阅读习惯还是温家宝同志日前关于建立读书节的表态,都是促进国民阅读的积极因素。而对我们出版产业自身来说,拉动内需就要创造一种便于读者喜闻乐见、市场化的出版方式,这其中内容创新、经营模式创新尤为重要。

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资是拉动内需的最好办法。目前国家在固定资产、公共设施和重点企业等方面的基本建设投资,使得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和民心士气得到明显提高,而文化产业的投资是精神投资,社会追求的改善,这需要政府在大文化领域进行投资或相关政策的进一步放开。比方说发放购书券,建立出版产业彩票,进行公益事业出版。政府要加大对重点文化设施、重点文化网络建设的投入,建立文化产业基金,建立国际合作基金,让有实力的出版集团承担一些大的国家文化出版工程,建立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和文化产业集群。国家一定要加大推动出版单位资源整合的力度。

除了政府投资,商业投资模式也是出版产业可以积极探索的投资方式。比方说,发行企业债券,涉足与图书、文化产业相关的广告、游戏、旅游、计算机、影视等领域。出版产业不应仅仅是图书,而是要涉足公众化知识的方方面面。

文化产业是引导消费型产业,通过文化消费提高国民素质和国家软实力至关重要,要引导读者对不同图书的消费。同时,要趁着目前图书成本低的时机,积极探索出版产业走出去战略。

民营书业对拉动文化需求意义重大

■周海婴(全国政协委员、原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高级工程师)

贾庆林主席在报告里提到,当前在经济压力很大的情况下,要政协里的民营企业家多承担社会责任,不裁员,不减薪。这个要求非常好,我相信很多非公有经济业主也会做得到。

我现在要提出的是,像民营书店这样的非公有经济,他们中有很多已经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他自己都站不住脚,怎么去保证员工利益?

比如说席殊吧,他还是上届政协委员,我们无话不说;现在他政协委员不当了,人也销声匿迹了,因为他的连锁书店垮了。当然这可能和他过度扩张有关。

但是上海季风书店就不是这样了。

据说经过近半年的谈判和各方交涉,季风书园陕南店和地铁公司终于在2月13日正式签署新租约,季风书园得到3年新租约,租金是原租金每平方米2元的一倍多。

上海季风我去了。他的10年契约到期,赶上新一轮房地产涨价,租金要涨4倍。后来好多人做了工作,只涨一倍多。那一年也要190万元租金。我算了一下,一天房钱5000元,要卖多少本书才能还上租钱?所以季风能不能支撑下去也是个问号。

你可能要说,竞争社会,适者生存。但是你不能不考虑国家政策倾向。

民营书店首先就竞争不过新华书店,因为新华书店有政府投资,享受最好的地理优势,这都是对的;但民营书店作为新华书店的补充,对满足民众就近购书的意愿,对拉动文化需求,同样意义重大,政府不能不给以特殊优惠。

我在香港调查过。比如香港太古城,是商业性综合卖场,有高昂的金银珠宝、高档服饰,也有修手表、擦皮鞋的,卖书、卖唱片的。但这个商业点整个地租不是以平方米均摊,而是综合收取。政府管理上有政策:你在这个卖场必须有书店,必须有人擦皮鞋,因为关系民生,而且地价必须低。按照你经营利润收租金,挣大钱的高地价,挣小钱的低地价。大家都得活下去。如果哪家书店关闭了,对不起,这个地方别人来,还得经营书店。书店没有消失,经营书店的人换了。以此保持经营结构的完整性、均衡性。归根结底是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所以我建议,我们不妨借鉴香港特区经验,对民营书店,特别是像季风这样有品牌的书店,一定要出台指导性优惠政策,要确保他们活得下去,越活越好。

下乡、走出去,双管齐下促增长

■江绍高(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

在当前经济金融环境下,出版产业要积极寻求,探索突破,有选择性地扩大生产。

当前基层图书市场的网点建设规模与日益繁荣的农村文化与市场需求极不相称,也严重阻碍了出版产业的发展。要研究基层市场,大力开展文化下乡和送书下乡等活动,引导和鼓励书店、文艺剧团等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在农村搭舞台、摆摊位,将其文化产品送到农民家门口,使许多积聚于城市中的文化资源如图书、体育设施、健身知识和优秀剧目等流向农村市场,进一步促进农村文化市场的建设与发展。

其次,出版产业要和文化软实力相结合。要在国家国际话语权扩大的背景下,把体现中国特色、好的、积极性的作品推广出去,让国外读者了解中国。

挖掘电子出版开拓网上市场

■李小棠(全国政协委员、《浦江纵横》主编)

如何应对当前图书市场疲弱困境,如何评价当前出版产业的生存状态?可以说,目前国内出版市场危险与机遇并现。一方面“好莱坞经验”、“日韩影视、图书走出去经验”,显示出金融风波背景下出版业发展机遇的存在;另一方面国民阅读率的持续下降、网上阅读率的提升,给纸质图书的出版带来了新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网络带宽的增长和网络内容的丰富,中国网民拥有了更多选择,电子图书读者总数增长势头强劲。而电子图书读者的年龄构成和学历构成集中在青少年群体,随着这一群体读者电子阅读习惯、兴趣的扩大,电子图书终将在国内图书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市场份额亦会愈来愈大。传统出版产业要积极挖掘电子出版和网络阅读市场,以期为传统图书市场“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