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书业如何推改革促发展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9/3/10 作者:方菲,红玫

\Images\2005-2009\20090310T0202.JPG

李东东

\Images\2005-2009\20090310T0203.JPG

于永湛

\Images\2005-2009\20090310T0204.JPG

石峰

\Images\2005-2009\20090310T0205.JPG

张胜友

\Images\2005-2009\20090310T0206.JPG

王亚非

\Images\2005-2009\20090310T0207.JPG

黄书元

■商报两会特派记者 方菲 红玫

今年是新闻出版改革攻坚年

■李东东(全国政协委员、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

两会期间,有的代表委员关心,新闻出版业因为今年要承担扩内需、保增长的任务,那么体制机制改革的进程会不会受影响。这一点可以明确:不会受影响。我提供两个情况:一个是今年1月召开的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上,明确提出2009年是新闻出版改革发展攻坚年,要建立健全新闻出版业科学发展的新机制,形成以改革创新促进发展的动力机制;二是不久前刚刚召开的新闻出版总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进一步明确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是根本动力,要坚决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坚持改革开放,推动技术进步,不断解放和发展新闻出版生产力。

实践已经证明,改革创新与扩内需、保增长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就新闻出版业而言,经济增长来自能为广大读者奉献大量好的出版物,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而出好书,多出书,服好务,根本动力还是来自全行业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据2008年统计,全国17家完成转企改制的出版集团与改革之初相比,总资产增长了66%,净资产增长了68%,出版的销售收入增长了46%,利润总额增长了25.3%。可以看到,只有改革创新才能更好地推动经济增长。

下一步改革的重点:一是加快经营性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培育市场主体。这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和关键。特别是中央在京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剥离成为独立市场主体,这是攻坚战的关键战役,是改革能否取得突破的标志;二是深化公益性出版单位的改革。实现体制分开,实行编辑、宣传业务和经营两分开;三是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的战略重组,开拓融资渠道,培育一批大型骨干出版传媒企业,打造新型市场主体和战略投资者;四是深化市场体制改革,主要在发行系统和传输系统,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向着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大流通这个方向发展;五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当前,报刊业改革任务也十分繁重。30年改革开放,报刊业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目前,全国报业集团已达49家。报业集团所属报纸的发行量约占全国报纸总发行量的60%,其中广告收入约占全国报纸广告总收入的80%以上;报业集团已经成为国有企业中的纳税大户。

尽管如此,由于我国报刊数量过多,规模普遍偏小,束缚阻碍报刊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仍未根本革除,解决制约报刊业发展的长期性深层次矛盾的改革亟待进一步深化;报刊业发展整体水平还不高,人均报刊拥有量尚未达到国际平均水平。因此,必须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要路径,要成果。大体上说,一是要科学界定公益性报刊出版单位和经营性报刊出版单位,破除阻碍发展的体制弊端。二是加快进度,推进经营性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重塑报刊市场主体。三是加大力度深化公益性报刊出版单位改革,培育报刊公共服务主体。

无论图书、报刊还是其他形式的出版单位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都已明确,需要全力加以推进,直到取得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也有代表委员问到图书出版单位和报刊出版单位的退出机制。无论什么行业,只有准入而没有退出,都是不健全的。但是与准入机制比较,新闻出版业退出机制的研究和实践相对滞后,目前还处在探索和试验阶段。但是可以肯定地说,退出机制的建立关乎能否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行业优胜劣汰,给产业注入生机与活力。因此,目前正在研究、探索各种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善后处置体系,当主客观条件趋于成熟,退出机制肯定会由试点而全面推开。

■张胜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主任)

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是专业性很强的文学性出版集团,在多年的改革中,市场的竞争力和应变能力都已经大大加强。集团的出版社只有一家,大量的出版单位还是报纸和刊物。如文艺报、作家文摘报、人民文学、诗刊、民族文学、中国作家、小说选刊、长篇小说选刊、中国校园文学、环球企业家,还有一些文化公司。

集团的文学报刊社,基本上是我们国家高端的、代表我们国家最高文学创作水准的、向世人展示当代文学成就的窗口,在繁荣我国文学事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导向作用、示范作用和经典作用,我国很多优秀作家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但是在文化走向多元的今天,文学市场萎缩已是不争事实。文学报刊陷入困境,甚至出现生存危机。集团上下普遍认为,只有坚定地走改革创新之路,才有可能绝处逢生。

因为集团同时拥有公益性出版单位和经营性出版单位,所以改革必须按出版单位性质分别管理,分类指导。

像文艺报、人民文学、民族文学、诗刊、中国作家,都是原创性报刊单位,不同于大众、通俗、时尚类和生活类的报刊拥有那么大的发行量。也不可能有大量广告收入。把它们推向市场,去产生大的经济效益,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集团计划将它们列入公益性报刊,加大国家扶持力度。当然这些报刊本身也要推动内部改革,人事、薪酬、社保等各项制度改革都要积极推进。但首先一条就是要求国家加大文化和文学投入,特别是对这些原创性文学报刊的投入,以便更好发挥他们的公共文化功能。

另外一些出版单位,如小说选刊、长篇小说选刊、中国校园文学、作家文摘报、环球企业家、作家出版社,要加快转企改制的进程,真正组合起来,盘活存量,优势互补,以出版集团的合力走向市场,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做强做大。

还有一些公司:集团影视公司、广告公司、文化咨询公司,我们争取尽快形成我们的文化产业链。改革思路是严格区分公益性出版单位和经营性出版单位的界限,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公益性的单位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经营性出版单位,提升市场竞争实力。

近期我们将在有关部门指导下,对上述改革思路进行认真的、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调研,进一步完成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整体改革发展方案,稳妥地加快推进改革进程。在国家规定的时间表中圆满完成改革任务。

中国印刷业处在产业转型升级中

■于永湛(全国政协委员、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理事长)

什么是印刷业?它既属于加工制造业,又可以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当中的组成部分。还有一个新的特点:数字时代,可以和现代IT产业有机融合起来。比如税务局完税凭证、电话局账单、航空公司里程回馈单等等,都是和信息服务业直接相关,耗材都是数据库,可以上网查询。所以现代印刷已经不再是单纯印制的概念。我对印刷业未来发展前景看好。

怎么评价中国印刷业改革现状?

两大特点。一,产业转移,北上西进。沿海一带饱和了,人力成本也在提高。转到哪里?看劳动力素质、交通、服务、投资环境如何。按经济规律办事。西北振兴、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对印刷产业转移有拉动作用。

二是转型升级。文化创意产业升级直接拉动印刷产业转型升级。因为要适应数字技术应用和发展,传统印刷业必须完成向数字印刷的转型升级。

国资委设在北京车公庄的中国印刷总公司,这几年业务中最火的那块,就是中印快印,按需印刷。运用数字技术,网上制版,喷墨打印,不用胶片。虽然现在产业不大,但是代表了一种先进的生产能力。面临经济危机,大量过剩产能,我以为恰恰是我们印刷行业转型的好时机。

几年前我访问美国,在田纳西州纳士威尔城,有美国最大的出版物发行集散地。两条线:一是全国各地出版物集中到那里,是配送中心和集散地,美国第一大物流。另一块就是按需出版。读者需要一本书,店里售缺。只要出版社授权,出版社电子文档在数据库中存着,印刷中心马上启动加工系统,一本书即刻面世,再进入配送体系送达客户。美国再大书店备货不过几十万种,但可供书目上百万种。中间差额怎么解决?主要靠按需印刷。这个趋势谁也挡不住。

现在的中国印刷业应该有5000亿产值。但新的问题是,产业升级快,竞争激烈,成本提高,利润摊薄。我听北京华联去年讲过,现在运转结果,营业额很大,但最后利润和银行贷款的利息接近了。在加大文化产业投入时,我希望国家考虑印刷产业的前途和眼前的困难。在适度宽松的金融政策中,给印刷业适度降息,应对危机,加速中小企业转型。在税收上,直接为文化创意产业服务的印刷部分,应该比照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单位的税收政策执行。

退出机制是报刊业生长壮大的活水

■石峰(全国政协委员、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中国期刊协会会长)

报刊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结构问题。我国报刊的品种、总量不少,但市场份额不足。特别是从我们国家的市场需求和人均占有量来说,报刊的市场还很大,数量还远远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根本问题在于结构不合理,重复、同构现象严重,和市场需求脱节。过去按计划经济办报办刊,按地区、部委均摊,把一个很大的全国市场肢解了,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退出机制是有生命力的活水,能够让主体流转起来。如果没有,只能变成死水。为什么没有建立起来?因为我们长期以来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你这类报刊有多大的市场份额,生存的底限是什么?要有明确的说法,而且能够衡量,达不到给你黄牌。再不行,退出。这要由市场决定,不是完全由政府行政部门评判。

但我们国家实行审批制,中介机构没有这个权力。谁来评价?目前的情况下只能通过行政部门来做这样的工作。而今后的目标则是通过市场退出,你在市场无法生存,你只能出局,谁也挽救不了你。

为什么现在大量报刊不能生存的也不会退出呢?因为有主管主办单位保护着,维系生存有多种渠道。有的通过组织机构赞助,有的收版面费,有的利用报刊平台搞活动。报刊成了一些人的谋生之道。所以退出机制的建立当前在转企改制中是一个重要环节,必须让转企改制到位,让报刊完全在市场中优胜劣汰。

现在总署正在制定报刊退出机制的评价体系和善后处置体系,目前也不失为一种做法。但这种做法也有很多主观因素。因为你这个评价体系是赋予一种行政的力量在里面,行政制定,行政执行,难免有主观因素。目前实行尚可,长久来说并不是最佳办法。

从中国国情出发,在可预见的将来,报刊出版还是要按照审批制,不会有大的改变。但是市场的作用将会逐步增强。因为市场的取向是我们改革的方向。今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理想的目标就是让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和行政管理作用结合起来,由此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报刊管理体制。这是我们的目标和希望。

以资本技术为支撑整合资源做大产业

■王亚非(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出版集团总裁)

对出版行业来说,目前改革的最大问题依然是转变观念问题。一是,我们出版行业的市场到底要解放到什么程度。这不是说出版内容的解放,而是指在出版集团管理机制、整个出版行业的发展整合、走向国际化等方面到底能放开到什么程度。在我看来,出版行业一定要结合文化产业大背景、结合文化产业链理念来整体看待这个问题。

二是,要把出版行业真正放到市场中去,当成出版产业来做。既然出版单位都要转变成企业,那么出版企业的第一要点是要把出版当成产业来做,要做好出版产业在各方面的渗透、扩张、影响工作。这其中解放思想最为重要,要正确认识出版和出版产业的概念。其次,内容产业离不开资本、技术两个平台的支持。要通过资本支持来实现内容产业和新技术、新媒体的结合,通过新技术、新媒体来扩大出版产业的传播方式、改变传统的传播模式,扩大产业的渗透力。要真正认识到出版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不是仅就出版什么图书来讨论出版产业的发展。真正做出版的人应该有出版产业的观念。

从政府角度来说,要真正做到对出版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国家政策扶持要有真正的落脚点,而不是一般性的号召。要有分区域、分类型、分前后、分轻重的具体明确的政策指导、政策倾斜。要从产业的角度上做好重点企业的重点扶持、分类指导和具体规划,从政策层面上指导跨地区、跨媒体、跨领域的产业发展规划。要在出版产业区域垄断性较强、竞争不充分的情况下,积极引导出版产业的企业行为和商业运作模式的发展。在出版企业目前部分改制、部分上市的状况下,国家要给予出版产业强有力的政策导向和扶植。

同时,要吸引政府加大在出版产业的投入。出版产业必须体现自身的产业能量,在国家经济领域发挥强有力的支撑,扩大影响力,使社会和相关部门都能看到出版产业的力量和影响,因而加大对出版产业的投入。要把出版产业培育成占有资本和技术优势的上游产业。

对集团来说,转变理念就是要打破行业传统理念,积极探索行业发展新模式。近几年来,安徽出版集团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沿着既定的“做强主业、做大产业”发展战略,以改革促进发展、以发展推动改革,集中心思,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探索、去实践。作为依法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集团公司集图书、报刊、电子音像、数码传播、网络出版物的编辑出版、印刷、复制、发行、物资供应与经营等业务于一体,兼具房地产开发、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医药及包装物流、广告创意等业务,形成了“一主两多”即以出版图书为主业、多元化、多媒体的发展战略与态势。

转变观念对员工来说,就是要打破等、靠、要的惰性思维定势,摒弃小富即安、小康出版的保守思想,转变自娱自乐、孤芳自赏的封闭性情结。员工在工作中要有激情、在状态,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倡导“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困难找借口”的做事理念。

目前,重组上市已成为安徽出版产业跨越发展的突破点和发力点。重组后的上市公司不仅以传媒出版为主业,还涉足了以内容传播和科技研发为主的传媒工程技术业务。此外,集团还成功重组了安徽省中国旅行社,进入旅游文化产业。下一步将整合集团拥有的出版网络、五星级酒店和在建的15万平方米的新天地文化广场以及安徽中旅现有的旅游资源,同时尝试收购或租赁各类景点,建立旅游文化产业基地,在旅游文化产品等领域开展一系列合作,形成良性发展态势,争取两至三年内在资本市场为安徽出版集团再打造一个以旅游文化板块为特色的上市公司。

人民社改革“一分为二”

■黄书元(全国政协委员、人民出版社社长)

我们的改革分两块进行:一块是人民出版社,改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本身要做好定位:我们是政治类出版社,选题全部集中政治类图书,为党和国家大局服务。围绕这个前提,如党和国家文件文献、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话、马恩传统著作、学术专著。而凡和政治无关的选题今后就不做了。这些出版物追求政治效益第一位,经济效益第二位。但我们觉得做好了,经济效益也不会不好。中国关心政治的群体很庞大,中年以上的人群都会关心政治。问题在于你怎么去做,增加策划含量,做出好书。要把自己塑造成真正的、权威性的出版机构。像人民日报、求是杂志那样,所出的书,必须是在政治类图书方面是绝对权威的,明显地与经营性出版单位区别开来。当然,这也要有激励机制。要按照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和办法,来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

另一块,把所有经营性项目、资产、机构、从事经营性工作的人员全部剥离出来,完全作为企业来运转。我们有个副牌社,东方出版社,剥离出来,成立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还有东方音像电子出版社、人物杂志,还有文化公司,剥离到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由公司经营,完全按照其他经营性出版单位的运作模式运转。第一步走向企业,第二歩改制。在管理体制上,人民出版社是投资主体、主管主办单位,东方公司是他的下属出版单位,并把所有的企业都放到这里去。

人事处置上,按照自愿原则进行。一是自愿,二是人随事走。两部分体制不同,效益不同。事业单位稳定些,企业单位效益好些。你现在是哪一部分,这部分划到哪里,人就跟到哪里。在整改当中,两部分人可以自愿调整。一般中老年人为了稳定,可能选择事业,工资低一些;年轻人喜欢收入高,就到企业去,挑战性也大。去了事业的以后还允许到企业,但是已经到企业的,今后再回事业就不可能了。因为事业单位是有编制的,编制满了就不好进了。从社里情况看,到企业去的人可能会占3分之1,100人左右;过去的资产也相当这个比例。初期阶段是事业比企业大。但我们预计,分开以后,企业借助市场力量,发展空间大,发展速度可能比事业快。这是趋势,很多年轻人都看到了。

全国人民社改革,总署没有具体指导意见,由地方政府决定。转不转企,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决定。现在看,一种是随着集团转为企业了,一种是没有转为企业,还保留事业里面。有的不归集团,也不归出版局,归了当地宣传部门管。管理办法还是灵活多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