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哈佛何以成为哈佛?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5/5/27 作者:刘雁

两个月高负荷的全英文课程,对英语为非母语的学员来说有如魔鬼式训练,密集的课程、大量的阅读,令人在最初的几天内感觉几乎无法招架。大约10天左右的适应之后,才渐入佳境,我慢慢理解了AMP课程安排和教学方式设计的目的,也真正体会到哈佛何以成为哈佛。

企业战略

我的一个总的感觉是,企业战略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也是所有课程的中心。企业战略的第一步是定位,找到自己的独特竞争力,以此为中心,通过对自我的分析和对行业的分析,确立短期和中长期的企业战略。

以我的理解,实施战略包括内外两方面的要素:首先,要让既定的战略为全体成员所明了和理解,使得实现战略目标内化为所有人共同的努力目标;其次,要通过外在的严格的管理和严密的规章,以保证战略得到有效的执行。这方面,“Balanced Scorecard”(平衡记分卡)对我很有启发。

所谓平衡记分卡,是将企业战略“翻译”为各种衡量标准,也就是根据企业战略对各部门工作的要求,为不同岗位制定不同的标准和工作业绩衡量方法,使得企业战略成为所有员工的共同目标,从而使企业战略得到执行。

从企业战略这个角度来审视我们的出版业,可以说,我们有着先天不足的缺陷。我们的出版社的布局和分工基本上是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由行政命令决定的。规模小、资金缺乏,出书品种少。每个省都是人民、文艺、教育、科技、少儿、古籍几套班子,各省之间的同类社出书范畴相同,定位相差无几,面目模糊,少有特色。这就失去使得众多的出版社缺少了企业战略的一个最重要的要素:独特的企业竞争力。企业战略更是无从谈起。目前图书市场上的低质重复众多、盲目跟风盛行、只求短期经济效益,不顾长远目标,跟这种产业状况不无关系。相比较而言,倒是许多民营文化公司定位准确,有着明确的短期目标和中长期规划,策划的图书特色鲜明。在出版业进行体制改革,政府对民营书业的限制日益放松的情况下,国营出版社这种人为的限制早晚会被冲破。而被动不如主动,何不主动打破这种行政划分,在一个行政区内,不必追求“小而全”,而应充分考察本地区出版业状况,找出优势和弱势所在,然后“抓大放小”,允许有特色、有实力的社在充分的考察、论证之后,认为可行的前提下,兼并没有特色、不盈利的社,以集中有限的资金和力量,充分发展、壮大自己。步子再跨大一些,还可以进一步允许跨省、跨地区的兼并。如果一个出版集团是以这种方式发展形成的,其生命力应当大大强于被行政命令强行捏合在一起的“集团”。

职业经理人

“职业经理人”的英语原文是“professional manager”,我认为这里的“professional”,译成“专业”更为恰当:如同软件工程师对于软件开发有着专业知识,桥梁工程师对于桥梁设计和建造有着专业知识,专业经理人就是对自己所从事的经营管理行业有着专业知识的人。AMP的每一门课程,都是以科学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解剖,试图找出最科学、最有规律性的知识和最有效率的方法。以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核算来讲,西方已经发展出多种专门的成本核算方法和体系,以更科学、准确地计算成本。Kaplan教授的“Activity-based costing”(基于行为的成本核算),可以说到了“锱铢必较”的地步:比如通过计算每个司机每送一趟货所需的时间来确定送货成本,通过计算每个录入员录入一项订货信息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录入成本。为什么需要这么精确的成本计算?因为这是整个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有了精确的成本数据,才能计算出企业真正的盈利或亏损水平,才能了解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也才能制定出相应的财务战略以及整个企业的经营战略。这就是“专业”。这样的专业性,才能保证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减少盲目性。

出版之外看出版

AMP也给了我新的视角来重新考量出版业。

在“竞争与公司战略”课程中,有一课是迪斯尼Disney公司的战略。Disney公司早已不是单一的卡通电影公司,它兼跨娱乐、传媒、出版、旅游、零售、消费品生产等多个行业,拥有三家电影公司、ABC电视广播网、10家美国电视台和28家电台,数家唱片公司、世界上最大的主题公园、遍布全球的六百余家迪斯尼连锁店等等。其经营战略就是以其家喻户晓的卡通形象为核心,首先把握住核心产业,保证每年出产一部出色的动画片,然后将动画片的故事和形象辐射到其他各种行业:最直接的就迪斯尼图书和音像制品,其次,以卡通形象为号召的迪斯尼乐园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儿童,而儿童则带动整个家庭的消费。迪斯尼乐园的成功带动了为其配套的旅馆、饭店业的勃兴。通过向玩具、儿童服装生产商出售卡通形象的license,公司也获得巨大的利润。同时,其所拥有的三家电影公司为旗下的电视频道提供内容,而它的电视、电台,则为电影的宣传发行及其他产品的销售立下了汗马功劳。

迪斯尼案例带给我的启示是,我们可以不去孤立地看待图书出版,而将其看作当今传媒业中的一个环节。事实上我国的出版业早已经有意识地与电影、电视、网络互动,比如《天下粮仓》、《大宅门》等电视剧一旦热播,很快会有相应的文学图书出现,比如很多出版社将著名电视栏目结集出书,为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出书,比如安妮宝贝、今何在等网络写手一旦成名,立刻成为图书出版商追逐的对象,等等。但是,我们还只是从一种经营手段,而没有从一种产业模式的角度来看待这一现象。我们可不可以有意识地推动这种多媒体互动的产业模式,促进不同媒体企业的合并?目前,为了扩大我国出版企业的规模,增强竞争力,对抗国外出版巨头的进入,我国正在以行政手段推动出版机构之间的合并:中央级出版机构组合成立了中国出版集团,地方上以省为单位,也纷纷成立出版集团。对于这样的“集团”是否合乎市场规律,是否能够成功运作姑且不论,我的想法是,在政策、法规允许的条件下,有没有可能打破人为的、直线型的行业划分,鼓励(不是干预)电视、报纸,甚至更广泛的行业与图书出版业之间的横向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