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简单的“内讯”不简单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5/8/19 作者:思

\Images\2005-2009\sb050819T0601.JPG

出版社的“内刊”——内部资料,很多社又称“简报”、“社讯”,所起到的作用并不仅仅是上情下达、内情外达的作用,对于凝聚出版社员工的力量、形成合力方面是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的。但是一份内刊要办好,除了内容要吸引社内职工的注意力,还要注重可参与性——办成一份真正为每个人服务的刊物。

商务印书馆的社内简报创办于1979年8月20日,当时商务的老馆长陈原为了能够在全馆范围内及时地进行信息的沟通,又觉得黑板报的内容不能保存,于是决定创办“馆训”。这份每周一期的简报所登载的内容,是出版社内职位从高到低普遍关心的事件和动态。到现在这份简报已经经过改版,成为一份半月一刊、8开铜版纸印刷的精美简报。主要内容包括出版社近期重大事件、“半月书讯”、“媒体商务”、“市场营销”、“商务讲坛”、商务信息化建设等栏目,充分体现了商务印书馆作为一家百年老社既要传承文化积淀色,又要进行创新的文化企业特色。而另外一份同样为出版社员工编写的《馆史资料》,则体现出商务印书馆作为百年老社在文化积累方面的重要意义,其中的文章均为商务的老编辑、老工作人员撰写,这些文章对于培养出版社编辑的责任感、使命感有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人员众多的大出版社来说,内刊可以起到整合全社员工力量的作用。《新视野》是外研社的社内刊物,据该社人力资源部的田爱荣介绍说,该社30多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这本刊物的通讯员,这些通讯员负责报道本部门最近发生的事情,由人力资源部专人负责刊物的统稿、编辑加工,稿件最后经出版社总编辑或社长审批后方允许印刷。而从2002年开始到现在,这本内刊已经出到第19期了。田爱荣认为,一本内刊好不好,最重要的是有没有员工看,而要想让大家对这样一本刊物爱不释手,最重要的就是得跟社内工作人员的工作、生活密切一些。而从《新视野》的栏目设置上,我们不难发现刊物力求切合各方需求的努力:一是聚焦外研,专门报道社内大事,如最近由外研社承办的世界汉语教学研讨会将成为本期的头版头条;二是管理方略,结合社内动向,介绍管理的新知识新手段等;三是市场巡礼,将近期的市场营销活动做一概述;四是编校专栏,由社内有经验的编辑来传授业务知识;五是走出国门,让出国进修、工作的编辑谈自己的感想;六是“我心飞翔”,由员工自由地发表各种意见;七是外研家园,由外研人自己报道本人或本部门的思想、休闲或娱乐生活,让大家在心灵中寻找到自己的家园;八是“社人社语”,让出版社内的员工对于出版社各方面的工作好坏直言不讳,提出自己的意见等。通过这样一个由员工亲手撰写、并且能够具体反映各方面意见的刊物,外研社达到了整合内部力量、形成更大合力的目的。

办好一分内刊,其中的文章怎么写是大有讲究的。教育科学出版社的内刊是从2001年开始办起来的,为了方便全社职工随时阅览,出版社将内刊所有内容全部上传到社内网络上。内刊的内容包括出版社的重大活动、获得的各种奖项、组织的各种会议等等。该社党支部书记齐翔和介绍说,和一般只是为了传达消息而办的简报不同,教科社的简报并不只是为了报道事实,而要尽量从事实中提炼、升华出一定的道理,要让员工有收获、有激励,通过这个方法来促进整个企业文化的形成和提高。齐书记举了一个例子:在2005年教科社举办了一次全社的拔河比赛,在比赛结束之后,相关部门出了一篇关于此次比赛的消息,但是齐书记看后没有同意在简报上刊登,因为她认为,一篇能够体现出精神、给企业文化留下积淀的报道应该是有所提升的,而所谓的提升,在她看来至少应该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体现出出版社建社25周年的新气象;出版社三社合一,而全体员工应该在社长的带领下,像绳子一样几股力量合一,凝聚成更大的力量;三是当时身体状况欠佳的社长冲锋在前,带领自己的队伍取得了胜利,而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也是值得提倡的。

总的来说,一份好的内刊可以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和文化积淀,而要做好这样一份刊物,除了应该结合出版社自身的特色对栏目进行设计之外,更应该营造一种共同参与的氛围,并且能够对员工的精神面貌有所提升。(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