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出版“走出去”呈现新拓展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8/8/1 作者:孙珏

多种合作模式推介“本土化”内容

■商报记者 孙 珏

■黄娟娟(清华大学出版社对外合作部主任)

近年,清华大学社走出去的方式有三种。第一是直接约请作者用英文写书,面向全球出版。这类主要以学术、科技类书为主。比如,清华社与德国施普林格公司的英文图书合作项目主要邀请海内外作者直接用英文写作学术著作和高端教材,双方合作出版,由施普林格负责海外市场的营销。第二是输出英文版版权,主要以理工类教材为主。如清华社与汤姆森出版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挑选清华版优秀理工类大学教材,主要是大学三、四年级的专业课教材,翻译或改编成适合国际教育市场和口味的英文版教材,由双方合作出版,共同署名,共有版权。第三是针对亚洲地区的常规性版权输出。目前,经管、社科类图书大约有十多种输往日韩等国家,如《搜主义:Google持续成长的秘密》、《梁山政治》、《圈套玄机》、《总裁魅力学》等财经类图书都是此类。

■戚德祥(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社长)

2007年,北语社实现了多元化的海外汉语教材的研发、出版。一是与国外出版机构合作。北语社与美国著名语言类图书出版公司BARRON’S合作出版了《汉语会话301句》的北美版,美方已经在北美地区销售8000套,另外还与意大利威尼斯出版社合作出版了《汉语》。二是与国外著名汉语培训机构合作。我们与日本最大的语言培训机构NOVA公司合作研发网络汉语培训教材;与韩国培训机构一二三文化院合作,研发适合韩国汉语培训使用的《汉语强化教程》系列。三是与海外中文教学机构和中文教师合作。社里与美国中文学校合作出版了《新意中文》系列;与美国汉语教学专家合作出版了针对海外汉语教师培训的《汉语教学必备:汉语教学教什么?怎么教?》等等。

■孙连民(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对外合作部主任)

出版社的图书要“走出去”关键是有“本土化”的内容,要原创,有内涵,形式也要创新。比如社里的《中医十大类方》,连续转让了英文版、日文版、韩文版、繁体字版。究其原因,除作者比较有名外,我们还在古老的中医内容里配了大量的漫画,更易于被外国读者接受。又如社里的《中医辩证思路解析》,内容贴近临床,一年之内转让了日文版、台湾繁体字版、新加坡简体字版等3个版权。还有《24式太极拳图解》是中英文对照,并配有光盘,被俄罗斯客户看中。

■杨松岩(人民出版社对外合作部副主任)

版权贸易毕竟是出版界对外合作交流的一种主要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这几年在接待来访的大部分国外出版商中,双方交流的内容大体就是两部分:一部分为国外出版商大力推荐他们的版权产品,另一部分则是寻求合作,即同人民社共同开办实体性公司,共同策划选题,联合署名出版等等。对此,社里正在探询如何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从单纯输出版权和引进版权到共同策划选题、共同拥有版权,共同推广销售的多种合作途径。同时,在对外合作交流中,学习国外出版商其商业行为背后的一整套科学的经营管理机制,这对帮助树立科学的经营理念,适应当今出版形势发展十分重要。

■何 力(中国旅游出版社社长)

旅游业可以说是最早与国际接轨的,但旅游出版并非如此,主要手段还是通过参加国际书展、旅游展,寻求版权贸易合作。中国旅游社目前有10多种版权输出,主要方式包括成品中外文版图书直接出口、版权输出和与国外出版公司合作出版。众所周知,这些方式实施还是比较难,中文版成品书的输出主要针对华文图书市场;外文版直接输出因存在阅读习惯问题,翻译成本也不少,直接请老外担任作者的成本更大;与国外出版公司合作出版则有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

■谢 娜(北京大学出版社海外合作部主任)

去年,北大社在高端学术领域版权输出方面做了有效的探索。社里与荷兰Brill出版社合作了基于北大社优秀文史类学术资源的“Brill中国人文书系”,并于2007年9月成功推出了其第一个成果——《中国当代文学史》,在法兰克福书展上举行了首发仪式。该书出版后取得了不俗的销售成绩。

书盘网刊立体关注现当代题材

■黄娟娟

清华社的“走出去”思路是从纸质版到网络版到期刊多产品形态延伸。今年新推出了两本全球发行、使用国际刊号的《纳米研究》、《建筑模拟》,两者都是科技领域的高端期刊,邀请国际上该领域知名学者担当编委员和作者。两种期刊的操作模式略有区别,《建筑模拟》是季刊,在海外同时发行纸质和电子版,电子版销往图书馆和学校院系;《纳米研究》是月刊,发行开放式网络阅读版本,希望几年培育成熟后被SCI收录,这样也就具备了赢利的价值。学术期刊起步后,清华社还将继续推动“图书、期刊、电子出版”三位一体的出版模式,通过书刊互动,以及海外出版商的电子检索和销售网络,进一步扩大清华社在海外市场的品牌影响力。

■戚德祥

2007年北语社确立了立体化发展构架:以研发“走出去”图书产品为前提,以纸质图书出版、电子音像产品出版、数字出版为核心,以传统语言培训和网络教育并行的培训模式为手段,构建国内营销、海外营销、网络营销相结合的立体化营销渠道,实现汉语教材研发、汉语培训、网络出版与营销、网络教育一体化发展。今年6月,北语社在原有的出版社、电子音像出版社、对外汉语教材研发中心、语言培训中心构架基础上,又成立了网络出版与营销中心、网络汉语教育中心。可以说,数字出版和网络教育的实现,将进一步扩大北语社“走出去”的市场领域。

当数字出版成为出版业趋势之一时,我们要及时认清,数字出版带来的产品数字化、流通网络化、交易数字化等特点,将使图书“走出去”的距离缩短、时间缩短、信息传递速度加快,交易成本降低。但能否充分利用数字出版给“走出去”带来的积极作用,关键在于三点:一是数字资源平台的搭建;二是具备实用、有效的网上电子商务系统;三是出版资源网站的全球推广。对此,今年,社里已经全面实施了“数字出版工程”和“网络汉语教育工程”。其中,“数字出版工程”的主体框架是:将社里的在销产品,有选择、分批次地进行数字和网络加工生产,构建新的eBook产品线,借助社里正在运行并逐步完善功能的电子商务网站,最终实现电子产品的付费下载,并借助该网站,将各种“走出去”产品的增值服务整合到网站上,使其成为客户服务的窗口。“网络汉语教育工程”则是对已拥有的大量汉语教学资源进行深加工和重组,形成适合远程教育使用的网络教育资源,打造网络汉语教育平台,与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合作,推出网上汉语学历课程和长短期汉语培训课程,不断扩大对外汉语推广的网络教育规模。

■韩 敏(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出版产业部)

中医药、传统文化类图书“走出去”达到一定阶段后,国外的读者更希望能了解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状态。目前,国外甚至有人还认为中国处在男扎长辫,出门靠马车的时代。因此,我们“走出去”一定要有变化的眼光,要向世界推荐现当代中国的文化作品。

■杨松岩

在今年的BIBF和法兰克福上书展上,除了传统的政治、经济、哲学、传记类图书的展出外,社里专门加入了以东方出版社名义出版的“最具中学生人气”的小说。在几年的版权贸易实践中我们发现,除了中医药、传统文化类图书的输出,反映现代中国文化、经济、文学现状的图书也同样是可以尝试的一个领域。

拓宽版贸合作领域探路国外需求

■何 力

中国旅游社这些年也一直在寻找新的出路,现在比较成熟且正在操作的是利用旅游行业平台“走出去”。2007年社里与文化部正式签署了《文化部对外联络局与中国旅游出版社携手搭建中国文化、旅游对外传播平台合作备忘录》,出版社统一策划、设计、翻译、编辑加工并印制了多个产品,现有旅游资讯概览手册、旅游精品线路拉页、旅游地图、旅游风光宣传片、旅游明信片等五种形式,由文化部外联局于每年6月利用海运渠道运至海外各国家,在驻外使领馆的签证大厅设立“中国旅游资讯专架”。目前这一渠道已扩大到50多个驻外使馆,下一步还将扩大发放渠道,到国外的孔子学院进行发放,参加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等政府组织的“走近中国”文化节等。如在今年5月22日~5月31日,经国家旅游局批准,中国旅游社参加了在意大利罗马音乐公园举办的“走近中国”文化节,并在组委会和意大利主办方提供的200平米展厅独立举办了“中国旅游资源图片展”,展示了以北京奥运为主要内容及反映北京、四川、河北、广东、江苏、重庆、安徽、新疆等地旅游资源的精美图片,现场循环播放北京、江苏、河南等地的中国旅游宣传片,向参观人员发放了大量最新制作的中国旅游资讯外宣品。

接下来,中国旅游社还准备建立国内权威的“旅游资讯资料库”,一方面可以集成“走出去”的资源,另一方面也是为出版社“走出去”聚集核心竞争力,为进入数字出版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戚德祥

今年,北语社与国内出版社进行了资源上的合作,将触角延伸到了大型中国文化类和汉语学习类电子音像产品领域。现已出版和正在制作的电子音像产品有《快乐中国——学汉语》系列视听教材、《中国文化百题》DVD、《中国人的故事》DVD等多个系列。其中的《中国文化百题》DVD就是借用了五洲传播出版社的内容资源,由北语社进行重新包装策划,改造成电子音像产品。而国内之前“走出去”的中国文化类图书多以纸质版居多,根据调研,我们发现电子音像产品更容易被国外读者接受,并且可以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补充教材,打入海外课堂。

在海外设立机构需要首先考虑两个因素,其一,资金的投入产出比。其二,人的管理,要找到懂市场,懂出版的版权人才,并能够留住他们,才适合安排到海外工作。以前曾经有意向与韩国的一家出版社合办出版机构,由他们来提供办公场地,主导渠道营销,由北语社来主导内容策划、出版印务,后由于当时对方高层变动,没有合作成功,但如果时机成熟,这种模式是值得尝试的。

■孙连民

现在“走出去”不仅仅靠版权转让,还要有新的手段与模式。2006年,在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的支持下,社里成立了中美出版研究中心,长期有国外编辑在社里进行交流学习,通过这个平台,江苏科技社的“走出去”有了更多直观的窗口。

■杨松岩

海外机构设置上,人民社不存在太多资金上的压力,主要的问题在于意识形态的风险。目前,社里正在考虑成立一家出版公司,人民社与其构成指导关系,并以股份制的形式软化、规避意识形态方面的风险。驻外机构最大的问题在人员配备上,我们可以尝试从海外出版机构招聘退休的员工,以他们的力量打通海外市场。另外,还存在一个知识产权是否能成为股份的问题。

■韩 敏

在海外机构设置方面,集团今年初步投资200到300万元与英国斯特林大学出版系教授合资成立了海外公司:“同一天空(ON THE ONE SKY)”——取这个名字的意图在于消除中外文化间的差异。该公司前期任务是聘请该入股教授作日常咨询,在英国做深度的市场调研,摸清市场情况后,再根据实际状况开展选题策划工作。目前该公司在英国的注册已经办妥,集团也已选派适当的人选入驻国外任职。

\Images\2005-2009\sb080801T05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