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书领衔市场翻译与研究并举
摘要:
■顾爱彬(译林出版社社长)
1999年到2008年是译林出版社外国文学出版发展的第3个十年。1999年,国内外国文学图书市场突然进入低谷,译林出版社从那时开始在“两点”上下功夫:一是瞄准市场,加强深度和广度;二是潜心事业,翻译与研究并举。
首先,我们怎么面对新市场形势挖掘新经济增长点?2000年,译林社抢先购入《午夜日记:叶利钦回忆录》的版权,并在2001年推出后一举卖出16万册,译林社由此尝到畅销书的甜头——一本畅销书可以带动全社很多书的销售。于是,译林社开始将目光锁定在畅销书的出版上,而这些畅销书也为出版社开拓了一个新起点。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回忆录《我的生活》、德国前总理施罗德的《抉择》、巴基斯坦前总统穆萨拉夫回忆录《在火线上》、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回忆录《东方的女儿》等文学传记都赢得了大批读者的欢迎。与此同时,《魔戒》、《尺》、《纳尼亚传奇》等文学畅销书也在国内市场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此外,2000年,译林社还以英汉对照的形式推出外国文学名著,再次找到了适合出版社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其中《芒果街上的小屋》等跻身相关英语读物类10大畅销书榜单。
在挖掘新经济增长点的同时,译林社还面向市场整合原有外国文学资源,不断通过市场调研获取反馈信息,巩固译林版外国文学名著的品牌,并在细分市场中争取市场的最大化。近三年来,译林社又形成了新的系列,如针对爱好外国文学名著的普通读者的“名著译林”,面向青少年学生的“译林名著精选”及“译林少儿经典”,以外国文学研究者、文学爱好者和中国作家为目标读者的“20世纪经典”。这种整合以市场为第一依据,无论是开本的选择、装帧设计,还是纸张的选择、定价策略都没有脱离这一原则。在内容资源的基础上,译林社加强文学图书的推广工作,有的放矢地采用效果好、效率高的营销模式。例如《纳尼亚传奇》在2003年推出后市场效果并不好,2005年,在迪士尼公司将这部作品推上银屏之际,译林社采用新的营销模式,除了纸质产品的宣传、网络宣传等常规手段外,还在著名的搜索引擎区推出广告,并跟书店、媒体形成互动,从而促成了该书可观的销量。
需要指出的是,在面向市场的同时,译林社还坚持把出版社建立成国内一流外国文学翻译出版基地。译林社先后出版了在国内业界产生巨大影响的文学作品,如“世界英雄史诗译丛”、“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等。此外,在翻译出版介绍外国文学作品之外,译林社也做了一些外国文学的研究,影响最大的就是邀请国内一流外国文学研究专家耗时10年撰写的5卷本“21世纪外国文学史”,该丛书获得了首届政府出版奖。(文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