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入世前后看书业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7/1/2 作者:方菲,陈彦

“入世”前,业界普遍认为:随着流入出版分销业务的资本(国内或国外、国有或非国有)增多,出版物分销网点的建设,特别是连锁经营网点的建设,有较大扩展;分销改革之后,会使中国许多优秀的期刊可以到达偏远的地区;“入世”后,印刷市场份额将重新确定,印刷信息资源将重新构建,印刷产业结构将重新调整,印刷人才竞争将日趋激烈。

“入世”5年,业界观点变为:任何一个国外企业都不可能吃掉本土市场,我们应该感谢跨国公司当初给我们带来的新想法、新经验;产品质量能否达到样书要求,交单周期是否准确,人才教育能否跟进,企业文化是否到位,这些因素决定了印刷企业的综合服务水平;我国印刷业发展方向之一,就是从加工企业向服务企业转型。

为配合本报“入世”5周年观察专题,我们策划了“入世五年预见比较”专版。本专题缘起是2003年1月,在本报第一次举办的“中国书业高峰论坛”上,十几位专家高管都就入世以后中国书业的发展变化做过预见性论述。现在我们将这些论述摘选出来,再采访当年论述者,看他们今天对这些预见的问题和趋势怎样评价,形成预见与结果的对比,从中反映出“入世”对中国书业的影响。

1999年

●李 潞(时任新闻出版署印刷业管理司处长)

“入世”后,印刷市场份额将重新确定,印刷信息资源将重新构建,印刷产业结构将重新调整,印刷人才竞争将日趋激烈。目前,国外的一些有实力的印刷企业已看好我国印刷市场,正在想方设法向我国扩张延伸。早在1997年《印刷业管理条例》颁布前,全国就有近2000家外商独资印刷企业。这些外商独资印刷企业以其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世界领先水平的装备、科学的管理手段以及灵活的运行机制等优势,不断占领国内印刷市场,形成规模生产、批量生产、社会化大生产。同时,这些外商独资印刷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廉价的劳动力等条件,降低生产成本,以高质量、低工价手段促销,使其占有的国内印刷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其扩张速度及其经营理念、经营手段、经营谋略已对我国的印刷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中国的印刷业要经受住加入WTO后所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唯有在观念转变、体制改革体制转换、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等方面狠下功夫。

●张晋勇(时任北京百花彩印有限公司总经理)

“入世”后,我国印刷业面临以下机遇和挑战:首先,国外资本股份都会大踏步地进入我国经济领域,会加速企业的股份制成分的转变,对于企业所处的环境,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优胜劣汰成为必然,企业必然转变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加企业和员工的紧迫感,强化内部管理,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大环境的需要。其次,将会逐步大幅度降低关税。作为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需要,利用这种机遇,加快设备更新改造的速度,全面掌握印刷领域先进技术的发展,加快发展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再次,我们国家必须按照国际惯例,进入世界经济领域、对外贸易,对外加工肯定会扩大到一定的范围。中国企业需要了解世界贸易、世界经济的根本规律及“游戏规则”。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要进一步“充电”,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在市场、金融、税收、知识产权、法律准则、对外谈判、进出口贸易、资本运行、信息技术、互联网、东西方文化差异、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使思想进入一个新领域。

●李家祥(时任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入世”后,外资将纷纷涌入,我国可以利用劳动力密集、成本低廉的优势,在书刊印刷、装订、包装后加工等领域,以较强的竞争能力,承接大量的外来加工任务,促进我国印刷行业更快地融入国际大环境,有利于改变我国印刷业目前市场封闭的格局。同时,将有更多的高技术以及先进的设备、器材装备我国的印刷行业,从而明显提高我国印刷产品(包括电子出版物、书刊和包装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以更快的速度满足市场对高档印刷品的需求。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印刷行业作为特殊行业受到国家保护,因此“入世”后,我国的市场经济将以更强、更多的国际公认的竞争原则来运行,这将较快地改变我国印刷市场低层次、无序竞争的局面。如果国家不采取合理的措施,那么不受保护的印刷行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这就意味着有一批技术装备差、产品质量差、效益差或者不按法律法规经营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同时,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市场多元化,印刷行业将会产生大量的企业重组、资产重组以及产品结构调整。冲击最为强烈的应该是我国印刷设备和器材生产企业,如果产品技术水平较低、质量较差、服务又不到位,那么就不可能在更开放、更激烈的市场中竞争和生存。

2007年

●武文祥(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名誉理事长)

过渡期结束后,我国印刷业将会进一步开放市场,降低准入门槛。由于涉及意识形态领域,我国印刷业还没有完全开放,比如在出版物印刷领域,外商设立独资印刷企业仍受限制。但细观印刷业开放进程,外商设立印刷企业所受的限制越来越少。如果今后中外合营的出版物印刷企业中,解除中方投资者必须控股这一规定,更多的国外知名印刷企业可能进入中国市场。它们有自己的定位,也可以跟我们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这也是国有企业以后的出路之一。我们也要保护,但不是消极地保护,而是在更高的层次上,通过合资、合作,促进其成长。本土企业要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只有提高了才能“走出去”。产品质量能否达到样书要求,交单周期是否准确,人才教育能否跟进,企业文化是否到位,这些因素决定了企业的综合服务水平。

●潘建平(雅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过渡期结束后,我国印刷业面临的机遇是全方位的。随着我国印刷业更大程度地融入世界市场,我们看到了海外成长空间,而过去更看好国内市场的增长潜力。过渡期结束后,我国银行、证券等金融行业以及分销零售、铁路等物流环节将达到“入世”承诺的标准。除了技术、设备,印刷业也是一个物流环节,开放的宏观市场环境,为我们开拓海外市场提供了良好条件。未来几年内,随着开放程度提高,我国印刷业将呈现出更大的活力,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将进入良性互动过程。民营企业要进一步规范管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并杜绝违法经营、不讲诚信、恶性竞争等情形。国有企业在保留必要的控制力前提下,要进一步推向市场,加快改制步伐。无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今后一定都要发展成为国际化企业,大胆地“走出去”;外资企业也必须适应中国本地市场,按照本地客户需求,探索本土化生产模式,发现、培养本地管理团队和技术人才队伍。

●邓普君(北京印刷学院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印刷工程系主任)

过渡期结束后,我国印刷业发展方向之一,就是从加工企业向服务企业转型。目前,业界理解的“印刷”,更多是一个加工概念,而不是一个服务概念。在未来发展中,印刷企业直接面对客户,参与从产品设计到加工印刷整个过程,从客户的角度配置生产要素,提供一体解决方案、一条龙服务。为了提供优质的服务,印刷企业必将致力于提高管理水平,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同时,随着印刷企业增多,竞争加剧,印刷加工成本日益透明化,企业将着力挖掘自己内部的潜力,形成一套市场反应快捷的管理机制,提高技术水准,节约原材料成本。无论是本土企业,还是外资企业,都会逐渐走上规模化道路,以提高市场占有率。经过这几年的整顿、磨合,国家政策已经调整到位。未来印刷业发展中,政府主管部门和印刷企业都将更加注重环保,这在包装装潢印刷领域表现得更为明显。

2003年

●聂震宁(时任中国出版集团管委会副主任)

在“入世”大背景下,发展民族出版业应当成为我们的共同主张。随着流入出版分销业务的资本(国内或国外、国有或非国有)增多,出版物分销网点的建设,特别是连锁经营网点的建设,有较大扩展。这对处于上游的出版单位和读者当然是好事,由此带来的竞争对于分销企业也未必不是好事。

●王 斌(时任中信出版社社长)

出版社作为上游来谈分销变革,可以说是冷眼观潮。出版社如何应对分销变革,我认为,“入世”以来,行业对分销这个问题的关注已有很大的转变,过去行业主管部门对分销的关注侧重在战略布局和观念层面,现在关注已涉及到产业关系和企业形态层面。如今,产业关系矛盾已经变得比较突兀,但是具体到企业的操作层面和实施层面,还会有相当长的距离,要等各项政策慢慢出台,实施细则逐渐完善。从产业环境上说,外资进入和市场取向应该是整个产业环境的一个趋势。外资进入不只是国外的资本,更多是业外资本。市场的取向,即我们考虑的出发点不像前几年,现在比较实在,更注重市场。从大局来看,目前还处在战略转型期,无论是新华书店还是二渠道,大家都在调整阶段,处于一个取势,还没到取利的阶段。

●陈 年(时任卓越网副总裁)

民营书业也应该做出自己的品牌。有人认为中国加入WTO以后,像贝塔斯曼等国外大企业的进入,中国民营书业的发展会很艰难。我认为在过去的一年里,卓越的网上俱乐部发展了55万会员,而这个会员的群体和卓越网站的群体完全不一样。这也就说明了卓越网可以和贝塔斯曼叫板,而且完全有可能把他们打回去。只有交手我们才会强大,我们有信心和贝塔斯曼打下去。

●李国庆(时任当当网上图书音像城CEO)

首先是总批发。目前各省新华书店有总发行权,出版社发行部也只有发本版书的总发行权,民营企业没资格。而中央领导说商业与工业的结合是现代商业重要形式,我理解在出版业,总发行(包括租型)就是商业与工业的最佳结合,是商业企业对出版制造业的渗透。而目前实际从事总发行的民营公司多达2万家啊!但都是处于政策的红灯区! 教材的新华书店垄断发行必须打破,无论以何种方式,都应给民营企业平等加入竞争的权利。

其次是零售店以及连锁经营。目前超过3000平方米的零售店和跨地区连锁还要报批,如果说批发权、出版权、展会权在这个行业能从不批经济到审批经济,那么零售、连锁应该从行业管理中分离,成为登记制。

●詹宏志(时任台湾城邦出版集团董事长)

现在大家组建的出版集团还是形式上的,我想有一种合作形式是,将中国台湾、香港和大陆的出版社合并起来,让它资本混杂、人才共通,这对内地的出版集团或许会有帮助。

我想给大陆出版界一些建议,虽然目前大陆出版占华文市场的80%,但不要错过台湾市场。目前台湾出版市场价值在800亿台币(200亿元人民币),台湾的出版活动虽然相对较少,但其总金额接近大陆的一半。现在的出版社如果在北京、上海、广州以及西部做得不错,就可以到台湾发展。虽然目前两岸有许多政策限制,但往前看,两岸都是朝着更多开放、更多交流结合的地方发展的。

●艾 柯(时任贝塔斯曼直接集团亚洲区总裁)

从非教材图书市场来看,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五大图书市场。前四个国家是美、德、日、英,其中美国的非教材图书市场比其他国家大得多。美国图书市场为169.58亿美元,德国为48亿美元,日本为45亿美元,英国为22亿美元,中国为20.24亿美元。美国多媒体市场增长的同时,图书市场也在同步增长。2002年到2006年,亚洲将成为第二大增长点,图书市场年增长3.2%(仅次于美国3.3%)。全球图书市场总额也会从2001年的447亿美元增长到509亿美元。

现在中国图书发行环节和人们对图书的态度已大有改变,每年新出图书品种越来越多,每年图书印量63亿册,造成出版社库存图书过多这样一个大问题。从另一方面来讲,中国开放的进程会加快,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熊晓鸽(时任IDG全球副总裁兼亚洲总裁)

与在美国办杂志相比,在中国办杂志投入要低得多,但在中国办杂志的成功率也是很低的。美国的发行商会与出版商紧密合作,帮出版商一起做好新期刊的发行。国外出杂志速度很快,三五个月后,卖得不好就停刊了。在中国,则要拖上好几年。这是发展的一个瓶颈。

国际上的分销有两个方面内容:营销和信息管理。这都有进入和资金的门槛,但不难做到。目前中国杂志的订阅有诸多不便之处。分销改革之后,就会使中国许多优秀的期刊可以到达偏远的地区。

专业杂志的发行数据库也可以成为服务的一种手段。美国《计算机世界》非出版收入达到50%,如《计算机世界》向客户提供发行名单是收费的,每年这项收入可达到1000万美元。所以说中国在这些方面还是有很多发展空间的。

2007年

●聂震宁(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副总裁)

在我国承诺于2003年5月1日起开放国内图书零售市场之后,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到2006年底,我国已经批准外资投资的分销服务企业46家,其中14家有批发权。2003年12月4日,贝塔斯曼集团收购21世纪锦绣图书连锁有限公司40%的股份,成为首家中外合资的连锁图书发行企业。

加入WTO以后,我国承诺对外资逐步开放出版物分销业,由此也加快了书业对内资开放的进程。民营书业的发展进入快车道。目前全国已有10多家其他性质的全国出版物总发行企业,10多家全国连锁书店,上千家民营二级出版物批发企业。在出版物发行权放开后,社会资本也纷纷将传媒分销业视为新的发展机遇,斥巨资大规模进入。

“入世”加剧了新华书店的危机感,推动了其改革。许多新华书店纷纷组建集团,实行连锁经营、多元经营、内部改革,从而扩大了经营能力,提高了核心竞争力。

●王 斌(中信出版社社长)

对于外资进入和市场取向,当初的估计也许过于理想了,实际上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不会一下子来得那么快。当时对外资进入有一种恐慌感,大谈“狼来了”,实际上狼并没有来。这个话怎么说呢?应该说,外资进来一些,但远没有预计的那样气势汹汹,好像一下子把本土吃掉了。事实是,外资企业来到中国,带来一些资本、一些技术、一些理念,给我们提供了借鉴和帮助;他们的人就在我们身边,溶化在我们当中。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市场,任何一个国外企业都不可能吃掉本土市场。从来都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如果今天还有人因为害怕外来资本进入,高高地设一道防火墙,不仅可能难以奏效,而且客观上可能正好束缚住自己的手脚。

外来资本没有进入内容,只是进入分销,但实际上已经影响到上游。分销格局的变化肯定会带来出版产业结构调整。国外书业结构一般是1/3教育,1/3大众,1/3专业;但中国2/3还是教育。这在世界出版市场上是个特例。随着教育图书比例缩小,一般图书结构必然扩张,出版业增值空间还是很大的。

●陈 年(我有网总裁)

外资企业的进入,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的想法,值得我们借鉴。但是在本土运营上,民营企业本身的活力和灵活性,肯定远远大于外资企业。为什么呢?一般外资企业形成规模以后,它本身官僚化的管理都会很严重,它的反应能力、速度都变得比较迟钝;第二是中国书业市场初期对它不是很大的生意,它当然不会投入很大的精力去管理。贝塔斯曼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后来,当当、卓越借助新技术崛起,贝塔斯曼的滑坡成为必然。

现在回过头看,我当时下这个结论感情因素比较大,反正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我怕你什么?但后来的事实还真是这样。这是所有外资的跨国公司都会遇到的问题。最近互联网上也是这样,所有的跨国巨头在中国最后都败得很惨,赔了很多钱。现在这样说好像有点幸灾乐祸。其实我们真应该感谢这些跨国公司当初给我们带来的新想法、新经验。事实上,是他们的投资培育了中国市场,给我们打下了基础。如贝塔斯曼从上世纪开始,就在江、浙、沪一代培育市场,已经过去十几年了,是他们帮助后来者如我们这些书业工作者打下了基础,我们继续他们的思路,我们的速度当然就会更快。

●李国庆(当当网联合总裁)

5年过去了,民营没有壮大。这5年,民营有了连锁经营权,有了总发权资格,但是为什么没有发展壮大呢?

一,教材占有中国出版产业规模的65%,而民营企业尚不能通过教材经营获得第一桶金;二,零售市场主体之一的新华书店拥有教材经营权,而民营或外资怎么可能与新华书店在一般图书零售上竞争?!不公平竞争的市场造成民营资本匮乏,同时,涌进图书零售产业的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匮乏,甚至还在减少;三,由于图书零售产业垄断非常顽强,连外商都很少实质性进入,狼没来,全产业无从学习到先进的经营理念,尽管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更有学习的能力。整个产业没有发展的想象力,企业家没有创新的能力。

“入世”改变了中国很多产业版图,但没有对出版发行产业有多大改变。包括出版发行产业的最下游——零售。

只有改变教材等行政垄断,才可能塑造市场的微观主体,才可能进入开放公平有序的大市场经济。这是新一代出版人的使命。不需要用“狼来了”做改革的动力,而要用我们的责任感、爱、智慧以及勇气。

●苏拾平(台湾大雁出版公司董事长)

(注:2007年詹宏志已经离开城邦集团另有高就。对于詹先生当年的预见,本报记者通过长途电话采访了台湾资深出版人苏拾平先生,请他对詹先生预见做评价。)

对于不同地区华文出版集团来说,各地不同的人共同组成出版集团,一定会有利于应对多元化的读者,三地人才肯定会有这个意愿。这应该是一个好的想法。但是不容易成形,问题在于资本。三地资本的移动性并不像想象的容易。还有出版产业开放的程度,可能还有一些距离。我想詹先生四年前的愿望也许还只是个愿望。比如香港联合集团在北京设了总发机构,这种联合是单向联合,是一方进入另一方,而且它原来就是内地资本,这算不上詹先生说的“联合集团”的含义。比较起来,台湾资本移动应该更容易些。

詹先生所说台湾出版业产值,我不知道他依据什么,因为在台湾计算产值困难性很大。不像大陆通过定价就能算出来。应该看作是詹先生的一种估计吧。但总的来说,近四五年台湾产值在下降,大约在10%到20%之间,原因是市场太饱和了,读者阅读选择范围太多,倒成了一时难以突破的瓶颈。

●《出版之门》

(注:同詹宏志一样,艾柯在原来的位置上也没有继续到今天来做自我评价,他已先期离开贝塔斯曼。对他关于中国、亚洲、全球图书市场的预计,我们这里想引用香港《出版之门》一段话加以对比,对于艾柯先生可能在这里的整体缺位,《出版之门》的话应聊胜于无——)

“2005年,全球图书出版品种达到了历史性的高峰:图书品种超过20万种的已有3个国家,分别是中国、美国和英国。书业的增长速度继续放慢,但放慢的脚步各国不一。增长最快的两个国家中国和美国,增长率分别达到了7.34%和9%,成为2005年全球书业中两个大赢家。英国图书零售市场的销售总册数虽然达到了2.17亿册,同比增长了5.9%,然而零售市场总金额是16.5亿英镑,同比增长率却只有3.7%。虽然这样的增长率大大低于中国和美国,但备受网络及图书馆价格战干扰的英国出版商聊以自慰。从增长率最高的三大国家图书市场可以看出,这三个国家的增长都与品种的大规模增加有极大的关系。”

●熊晓鸽(IDG全球副总裁兼亚洲总裁)

国外刊物的发行分类有两种:第一种专业期刊是赠阅的,但中国有些是订阅的,因为各地图书馆和单位公款会订阅一些。第二是消费类、时尚类杂志,通过报刊亭卖,就要分销渠道来做。我认为,中国现在分销渠道还一直没有根本的改变。比如当时很多企业想进入分销领域,并没有做起来。华道、大华、白马进入过,之所以没有做起来,就因为没有形成规模。当然在运作上也有问题,中国必须解决观念问题。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发行渠道,很难跟别人合作,很难形成规模。大华当年来找我,说有原来单位支持,有优势。但实际上是排他的,不同的渠道很难竞合。而美国发行渠道是共享的。美国最大的CEOMI集团是两家企业各投一半合资建的。他俩的杂志是冤家对头,可在发行上,却使用共同的渠道,谁行谁不行,完全让市场去说话。但中国做不到这一点。你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些观念肯定不行。这里有制度问题。做发行就应完全市场化,不应再带其他色彩。如大华让我发他的刊物,说有各种服务,但人民日报自己的刊物却不让他发,资源不整合,规模上不去。国营与市场混合在同一个体系里,合作起来肯定比较难,所以期刊发行瓶颈短时间可能不会有明显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