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07书业资本运营关键词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8/1/4 作者:

内容打包注入

辽宁出版传媒第一次将内容生产环节纳入上市范畴,具有开创性意义。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辽宁出版传媒可能成为其他出版企业上市的样板。那么,在2008年,会否有更多的出版企业将编辑业务打包上市?

辽宁出版传媒上市后的运营状况以及对内容监管的实际影响,都将成为主管部门做出下一步决策的重要依据。需要指明的是,此前许多媒体报道中,提到传媒的“内容整体上市”并非包括编辑业务的注入,仍然是采取将编辑业务剥离的做法。如湖北日报集团借重组国药科技之际实现整体上市,广州日报集团借粤传媒整体上市,解放日报集团借上海新华传媒整体上市,长江日报集团也将实现整体上市,都是将这些报业集团的经营性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而非编辑部业务。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尽管管理部门高层公开表态,但目前并没有先例和相应的政策支持,所以真正能够将编辑业务打包上市的只有出版企业。对此,有关主管部门表示,出版单位与新闻单位相比,对内容把关的周期相对较长。

买壳重组

在辽宁出版传媒之前,A股市场的多家传媒类上市公司都是通过买壳的方式实现上市。早在几年前,湖南出版集团曾有望买壳诚成文化上市,虽然最终因政策原因无疾而终,却让出版界对“买壳”这一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2006年,上海新华传媒成功买壳上市,其运作的经验对同处文化产业的出版发行单位有重要启迪价值。

目前,证券市场上尚未重组的公司的“壳”资源数量不多,因而显得极为宝贵,受到众多企业的争夺。不过,目前已有几家出版传媒企业抢得先机。据上市公司耀华玻璃公告,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已于2007年12月17日成为*ST耀华国有股权转让的受让方,有望于今年实现上市。报业集团方面,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参与国药科技重组,也有望登陆沪交所。

借壳

借壳上市一般发生在母、子公司之间,即子公司控股上市公司后,由母公司(集团公司)通过将主要资产售予或注入到上市子公司中去的方法,来实现母公司的实质性上市。借壳于买壳的区别在于:借壳上市的公司已经预先通过子公司获得了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即先实现了买壳,然后再实施借壳。

借壳上市对我国的出版单位而言,也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意义。我国许多省域的发行集团、新华书店集团都隶属于出版集团,而发行企业上市较之出版要容易一些。有消息称,目前一些出版集团已经计划通过让旗下发行集团预先完成买壳上市,再通过注入的方式,逐步实现出版的内容部分上市。

IPO

2007年十七大期间,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透露,作为新闻出版行业全面改革的一部分,中国预计未来会有13家公司将在新一轮进程中先后上市。

“13家出版传媒企业将角逐IPO”的报道一时间在网络上被广泛转载。据多家财经媒体报道,目前准备与资本市场亲密接触的出版企业,绝大多数将采取IPO方式。湖南出版集团、江西新华发行集团、安徽新华发行集团等都在积极准备IPO。报业方面,重庆《电脑报》、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等新闻单位也位列名单之中。

定向增发

2007年11月,上海新华传媒向解放日报定向增发的申请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有条件审核通过,这意味着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即将成为新华传媒的第一大股东。

定向增发指向特定投资者增发股票,而非公开发行。定向增发有可能给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也有利于引进战略投资者,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后者,正是出版传媒企业上市后,整合区域资源的重要意义。

据了解,四川新华文轩上市时,主管部门就寄望于新华文轩能成为四川省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文化产业整合者、战略投资者。而上海新华传媒的成功案例,也为业界提供了可供参照的样本。分析者预计,在未来几年,各个省域的国有传媒企业上市后,通过定向增发引入战略投资者,并整合区域内文化产业资源,或将成为我国出版传媒业一道特有的风景。

H股?A股?

2007年,港股市场与大陆证券市场的关联度进一步加深。一些实力雄厚的H股上市企业纷纷回归A股市场,成为中国证券资本市场中新的力量,“回归概念股”更是一度成为炙手可热的市场宠儿。

对于初涉资本市场的出版业而言,能够与“回归A股”联系上的只有在H股上市的四川新华文轩,记者未能从该公司获得相关消息。不过,对计划上市的出版发行单位,A股还是H股确实是一个选择。辽宁出版传媒在上市过程中,从最初计划赴港上市最终变为落户沪市。在其他几家计划上市的企业中,也有部分出版集团曾透露出计划赴港上市的消息,在不久的将来,他们终会登陆哪里?

据业内资深投资人士分析,过去一年回归A股的企业主要为金融、能源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且多为“国”字头。出版企业都为国有企业,且带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从程序审批等角度考虑,登陆沪市的可能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