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历史图书从“戏说”的迷雾中突围
摘要:
在前不久召开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记者发现,不少出版社都重点推出了强调“正说”历史的历史图书。如上海人民出版社的“细说中国历史”和即将推出的“细说历史人物”帝王系列丛书(9本),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的“清帝写真”系列丛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细说清宫十三朝》,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的《正说清朝三百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话说中国”系列丛书,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漫说历史”系列,去年9月底曾推出《正说清朝十二帝》的中华书局也趁热打铁地推出了《正说明朝十六帝》……“正说”历史俨然成了今年最热的出版选题之一。
纵观这些“正说”历史的图书,可以发现,这些书的市场反响、体裁、作者的选取都不同于以往的正史类书籍。在市场反响上,由于图书定位于针对“戏说”还原历史,以大众读者为目标读者,受到了市场的充分认可,图书销售普遍看看好;在体裁上,这些书的体裁迥异于“戏说”体的历史小说,也不同于历史报告文学,而是采用了历史随笔的体裁;在作者的选取上,书的作者大多为专门研究历史的专家,学者,但又有一定的写作经验,把历史与文学进行了很好的融合。
“戏说”泛滥 “正说”拨乱
记者从出版社了解到,历史图书选题的复苏由来有因。近年来,荧屏热播了不少古装历史剧,颇有一部分是无中生有的“戏说”,在剧中编造出一些历史上没有发生过的事件,甚至在一些历史名人身上胡乱安插故事,让不熟悉历史的观众特别是青少年对历史产生了误解,需要拨乱反正。再加上近两年来,正说历史的大众读物或很少出版或不为人知,不少喜欢原滋原味历史的读者感到无书可读。所以,“正说”类图书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此时,“正说”历史的图书一经推出,就受到了读者的欢迎,赢得了市场空间。中华书局大众读物工作室副主任宋志军介绍,自去年9月底推出《正说清朝十二帝》后,该书3个月内发行量达到10万册。至目前为止,该书已经发行了15万册左右。在市场充分认可的情况下,今年,他们又顺势开发了“正说”系列图书,如《正说明朝十六帝》《正说清朝十二臣》。记者还获悉,上海人民出版社的“细说中国历史”(9本)丛书自推出以来,也销售得相当不错,销售最好的单本销量已经接近5万册左右。陕西师大出版社《细说清宫十三朝》上市1个月时间,发行量即达到1.5万册,各地书店添货不断。上海文艺出版社的“话说中国”系列销售了16万册左右。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推出的“清帝写真”系列也已经销售了8000套,市场反响不俗。
当被问及此类图书为什么多聚焦于明清两朝的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一编辑室主任崔美明认为,历史上的明清两朝离我们最近,大家对这两朝的历史更感兴趣。一般影视剧中最常出现的也是对这两个朝代的“戏说”,而“正说”历史针对的就是“戏说”。因此,出版资源会更集中在对这两个朝代“戏说”的“拨乱反正”上。
体裁求新 口语化拉近读者
喜爱看历史书的人都知道,常见的历史书主要有两种体裁,一种是偏重于“戏说”的历史小说,另一种则是平实朴素,比较遵循历史真相的历史报告文学。但针对目前这种“正说”历史图书的体裁,记者采访到的出版社大多表示,“正说”历史图书体裁不同于以往的历史小说与报告文学,而是与历史随笔更接近一些。此外,通俗的学术著作等多种体裁也在“正说”历史图书中涌现。这表明,历史图书不再局限于以往的体裁形式,而是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色。
浙江文艺出版社副总编邹亮认为,该社的“清帝写真”系列丛书就属于历史随笔。这种体裁的历史书阅读起来更为容易,也较易为读者接受。中华书局的宋志军也把该社的《正说清朝十二帝》《正说明朝十六帝》等书归结为历史随笔的体裁。
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一编辑室主任崔美明则认为,该社的“细说中国历史”系列丛书和即将推出的“细说历史人物”帝王系列丛书都属于通俗的学术著作。与学术著作相近的是,每本书都把历史分为一节一节来描写,不同之处则在于,该书以口语化的语言行文,通俗易懂。因此,该社的历史图书应该是通俗的学术著作。
作者既要懂历史
又要有好笔头
说到“正说”历史图书成功的关键因素,不少出版社认为关键在于作者。从某个层面上来讲,在编辑的引导下,作者如果能用通俗的文笔描述出真实的历史,这本书就可以称之为成功的。但他们也坦承,寻找既懂史、又能写的作者是一项很困难的工作。“这种作者很难找,既要懂历史、文笔好,还要求在历史学术上有一定的造诣,在大众读者和专家学者中都能引起共鸣。因此,我们社要求这类图书的作者必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学者推荐的才行。编辑过程中,我们要求作者用讲故事的方法来讲历史,在还原历史的同时,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崔美明针对该社选取作者的原则进行了介绍。
“正说历史书要想畅销,关键在于作者。”邹亮如此认为。他分析道:“这种大众史书对作者要求很高。首先要求作者要了解历史,最好有历史专业的背景,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会还原历史,不会胡乱戏说。但有历史背景的人写的东西往往很枯燥,可读性不强。其次还要求作者有一定的文学功底,能把历史写得很生动。好的作者应该能把历史、文学进行很好的融合。但现在经常是学史的人文笔不生动,文笔好的人对历史又没有多少概念。为了出版一本好的正史书,我们往往要下很大功夫去寻找它的作者。我们社引进的“清帝写真”系列的作者就是中国台湾地区的清史专家,既有史学背景,也不有错的文笔。他们写出来的内容还原、再现了历史。现在我们仅引进出版了该系列中的三本,将来我们还将陆续引进出版这个系列的其它几本。”
“《正说清朝十二帝》之所以能畅销,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我们遇到了一个好作者——清史专家阎崇年先生。阎先生想通过正说清史为读者解读历史真相,走出戏说误区。该书的文稿是作者把自己在央视10频道主讲的大型系列讲座《清十二帝疑案》的基础上修改增订而成的。作者以平民视角书写历史,以通俗的语言和简捷的文字,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该书责任编辑宋志军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