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人文社重推“70后” 李师江领军“后复古主义”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7/9/28 作者:江筱湖

\Images\2005-2009\20070928500005.JPG

“70后”代表作家李师江的最新长篇小说《福寿春》,今年8月已经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9月26日,该书的研讨会在一个小茶馆热热闹闹地举行。

人文社副社长潘凯雄形容自己对该书的态度是从将信将疑到非常吃惊。“(当代文学)编辑部主任杨柳和责任编辑刘稚看过这本书以后都很兴奋,我当时还将信将疑。利用一个周末时间看了,一看就放不下,原来的将信将疑打消掉了,变成了非常吃惊。坦率地说,现在有相当一批作者,特点是技巧娴熟,个性高度张扬,但他们整个作品的格局往往比较小,视野比较窄。这部作品给我的感觉,和这个年龄段很多作家的作品给我的印象完全相反——从容、淡定而老到。”

潘凯雄同时表示,时下很多艺术上比较有特点、叙述比较成熟的长篇小说,往往是远离现实的,而关注现实的作品,从文学上和艺术上来说又比较粗糙。“一个‘70后’的年轻人能静下心来去写实,又如此出色,着实出乎意料。我们社很认真地把这部作品作为今年的重点长篇来运作。”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评论家张颐武同样给予了作品很高的评价。“中国的乡土文学到李师江这里接上了传统。他的乡土写实,时间不是非常快的变动的时间,是流水一样缓慢的,它的变动是一种四季一样的自然形态的变化。这个写法显然和贾平凹的《秦腔》、莫言的《生死疲劳》不同。后者的乡村,是一种加速度的变化,经济对乡村的冲击越来越快,直到它崩溃。”张颐武认为,存在于传统作家如贾平凹、余华、莫言以及市场宠儿“80后”之间的李师江为代表的“70后”作者,原本的处境相对比较尴尬。“他们似乎既不在文坛——没有作协会员的身份,又不在市场——市场去拥抱郭敬明他们这一代‘80后’了。但是,从这部《福寿春》开始,‘70后’进入了文坛。这部小说是里程碑式的作品,我完全同意凯雄的意见,我想鲁迅先生要是看了也会同意的。”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李建军将《福寿春》创作上的成功归为“中国经验”。“从五四时期开始,小说写作与传统小说严重脱节,中国传统的小说经验被贬得很低,一切的判断以西方小说的经验作为参照起步。一直到现在,很多作家的小说作品依然在亦步亦趋地模仿西方。而李师江写出了从明清以来就有的成熟的中国经验。”

此外,评论家张柠、作家李洱、出版人解玺璋、诗人叶匡政等也纷纷发言,肯定了这部“70后”代表人物的转型之作,也有人对语言风格、思想厚度等提出了质疑。

评论家们最后将《福寿春》定义为“后复古主义”。“每一次文学的创新,都是从复古开始,陈子昂、韩愈、明代前后七子等莫不如此,在李师江之前的当代作家,也曾有人试图复古,但没有成功,在《福寿春》这里,我们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