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有这样一群人,在各个岗位,无时无刻不在发动身边的人读书,他们的行事风格不同,手段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号召大家读书,读好书,好好读书。他们深信,一个热爱阅读的民族,才是真正有希望的民族。所有的出版界同仁,都应该为这些直接或者间接为出版业作贡献的人,送一朵小红花。
沙龙推广型
书店老板、超级奶爸、阅读达人

■徐沙子
认识杨超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上网淘书,看到他的苏州卧龙书店在征集公益小书房的志愿者。我觉得这真是一个很好的活动,可以通过大家的努力,让家长认同阅读,让孩子爱上阅读。当时也没仔细看有没有地域限制什么的,就给他发了个邮件申请当志愿者了。
后来就认识了,然后还加入了他的网上圈子。只要一讲起童书来,杨超就滔滔不绝,几乎提到的每一本书,他都看过。凡是认识杨超的人,都说杨超耐心蛮好的。据说,只要带着儿子外出,跟着儿子屁股后面玩的总是他,他是个超级奶爸。
每天都在读书的书店老板
杨超开了十年的书店,一直坚持销售优秀童书。同行中,卖教辅书、青春文学以及大众化儿童书(认物、识字、童话、改写的名著等)的书店,每年的销售额都很大,利润也很可观。曾经有人劝他也卖些教辅,搞多品种经营。为这事,杨超也想了很多,但是最后他还是决定守住图画书和儿童文学这个领域。他觉得应该用这样的好书来滋养孩子的心灵。他相信看着这些好书长大的孩子们,以后肯定会怀念这些书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也相信读过这些书的孩子,心里会有一块温润的地方,会发现身边一些美的事物,会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面对浮躁的社会。
杨超开了十年书店,十年的童书销售,积累了丰富的阅读经验,顾客到店里常常会指定他来推荐图书,他也会根据顾客孩子的年龄、性别以及阅读水平来制定阅读套餐,比如对亲子阅读认识一片空白的家长,他会先推荐《朗读手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幸福的种子》等理论书,再推荐部分比较好的平装图画书和精装图画书,指导家长进行亲子阅读。如果对亲子阅读很了解的家长,他会推荐精装图画书,并且每本书都会向顾客深入解读,只要你愿意听他说。
杨超一直坚持一点:只推荐自己读过的书,绝不推荐没有读过的。所以,他每天都在阅读。
有一位妈妈,几个月前告诉杨超,她读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不爱看书。杨超建议她买点绘本进行亲子阅读。她听了杨超的推荐,买了几本。几天后见到他,就说孩子很喜欢,又买了一些。几个月下来,这位妈妈买了近万元的书了。她说孩子现在非常喜欢看书了,妈妈也迷上了绘本和儿童文学,而且还在推荐很多身边的人进行亲子阅读。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好多妈妈都在杨超的推荐下,买了适合孩子的图书,从而让孩子爱上了阅读。
把专家请到苏州来
几年来,杨超多次邀请了彭懿、殷秀华、吴幸玲等名家到苏州开讲座。
很多家长听了讲座以后感慨,“从来都不知道小小的图画书居然还有这么多的内涵”,“陪同孩子阅读原来也要讲究很多技巧!”
有一位幼儿园老师,去年听过杨超办的彭懿的讲座,很受震撼,从那时起就开始迷上了绘本。现在她想通过杨超请南京信谊的殷秀华来她们园里开讲座,给家长讲图画书。
还有一位幼儿园老师今年听了彭懿的讲座,回去跟园长说讲得太好了,一定要园长请彭懿老师去她们园讲课,前不久,她们就通过杨超把彭懿请到她们幼儿园去讲课了。
听说,现在苏州不少幼儿园要请专家开讲座,都是通过杨超来请的。杨超在苏州办专家讲座已经出了名,每次都会在苏州掀起阅读的浪潮。
民办书店办起读书会
去年,杨超应当地职业大学的顾梅老师之邀,到她班上给一班学学前教育的学生讲了一堂图画书的课,这是杨超平生第一次开自己的讲座。这次演讲同学们说收获很多,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杨超觉得他自己的收获更多,因为这是他第一次演讲,他没想到自己会讲得这么轻松。有了这次经历,杨超就有了开读书会的想法。
2007年12月,杨超开始了他每个双休日都要举行的亲子故事会,每次活动都有相应的主题。一群孩子和她们的父母,围坐在一起,聚精会神地看书讲故事。这种温馨的场景,就来自杨超的亲子故事会。
杨超的同行们对他的做法并不太理解,有人说他是为了促销或是在作秀,对于这些说法杨超不以为然。他说办亲子故事会,示范一种幸福的阅读是他的理想。他说,其实店里卖得最好的是各种作文书、智力开发书以及各种抓帧卡通书,若从赚钱的角度考虑,卖这类书利润高又省心。不过,杨超认为这些书无法替代优秀图画书对孩子美好心灵的塑造。
不管别人怎么说,参加活动的孩子和妈妈们都感到很快乐,觉得受益匪浅。现在,亲子故事会是家长和孩子每周都向往的活动,还有很多小朋友也愿意讲故事。妈妈们可以亲身体验图画书的力量,阅读的力量。每次故事会,都使妈妈们对亲子阅读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
为了让亲子故事会更加生动有趣,杨超还设计了很多与图画书相关的游戏,也做了很多与图画书人物相关的头饰,带在头上演童话剧。
另外,为了针对某个问题做深入的探讨,杨超还举办了成人读书会。成人读书会是一种读书沙龙,家长、老师自愿参加,每次十几个人,不带孩子。每次定一个主题。围饶这个主题展开交流,比如“爱和自由”、“藏书大家秀”等等。这样的读书沙龙,让大家有机会交流好的阅读经验和育儿心得,使妈妈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图画书,更深入地解读图画书。
有空的时候,杨超还会走进福利院,给那些特殊的孩子讲故事,这些孩子,好多都是智力上有缺陷的。杨超喜欢站着讲故事,他觉得这样更有激情。有一次讲《好饿的小蛇》,他把事先做好的小蛇头饰带在头上,孩子们看到小蛇吃过东西的身体变化不禁哈哈大笑,有的孩子看不懂,但也跟着笑,尤其是看到最后小蛇变成了树的样子,更是笑个不停。讲完了孩子们都急切的说再讲一本。讲《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时,他又把事先做好的那陀“嗯嗯”的头饰带在头上,孩子们看到大便更是笑坏了。读完了以后,孩子们又要再读一本,他们那种急切盼望的神情,让杨超很感动。
只是,面对这些特殊的孩子,杨超说他不敢选像《猜猜我有多爱你》和《逃家小兔》这样充满亲情的书去给他们讲。说到这里的时候,杨超的伤感是很明显的。
让孩子把万本绘本借回家
现在,杨超又有了一个新的计划,那就是:让更多的人能看到绘本。他说,只有亲身经历了亲子阅读,才能真正的深入进去。
这几天,他就忙着购买图书租借软件,筹备他的绘本租借了。他想让孩子们花最少的钱,看到最多的书。他准备拿出一批精装绘本,再从台湾买进一批目前内地还没有引进的好绘本,供孩子们租借。他开玩笑似地跟我们说了他的绘本租借“口号”:“每天只花两毛七,万本绘本带回家。”
我曾经问过杨超,你办这样的绘本租借,不担心影响你的绘本销售吗?杨超觉得,通过租借,让大家在了解绘本的基础上,应该更可以帮助大家认同绘本,从而发掘潜在的市场需求。租借可能会暂时影响绘本销售,但长期来说不会有影响,该买书的人,还是要买的。书店的利润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现在,亲子阅读在苏州已经慢慢成为一种流行的概念,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在亲子阅读中感受这种独特的快乐。但是杨超说,他以后要做的事情仍然很多。
闺蜜推广型
温暖而变态的图书推广者
■堇 色

我最可爱的阅读类闺蜜丁丁小同学,是一个把阅读发展到了变态的闺蜜。做她的闺蜜可以不减肥、不美容甚至不洗脸,但是不能不阅读。
通常,深夜接到丁丁的短信我们都比较紧张——肯定是这丫头又在看书,并且追杀过来推荐了。“姐姐,我发现一本书,当当有卖,8折,特别好看,书名是××××,你肯定喜欢,特适合你的那种,我看过了,你也去买一本吧。”
你能拒绝么?这个短信您要是敢不回,等下电话就来了,所以我们几个被她监控的闺蜜都很识相地赶紧回复:“我保证,明早起床就去下订单。”第二天一早,打开MSN,一个小窗户就飘过来:“姐姐,你订了没有?”当然没有,咱们才爬上来,连网页还没打开呢……
“姐姐,你正忙呢吧,你别订了,我正好要送人,我给你也买了一本,你把地址再给我一个,是送家里还是办公室?还是我姐夫的办公室?”“别别,我还是自己下订单吧。”“我是钻石用户,折上折的,你就给我地址吧,这就完事了!货到自己付款哦!哎呀,我还有一个优惠券呢,要不帮你付10块吧?剩下的你自己付?”
俄滴神啊,这种服务,您说您好意思说不么?
书到家了,短信又追来了:“看了没有?”哪里敢不看么,赶快焚香洗手沐浴更衣冲进厕所去看!一边看一边嘟囔:“这个变态的丫头!”原本是放在厕所计划每日如厕阅读的,但是短信又追来了:“你看到××页了没有?我最喜欢那段……”
艰难地回复:“我快要看到了。”抓紧每一个如厕的时间飞快地看到指定的位置才算松口气,总算跟上了节奏啊!每一段精彩的细节都有特别推荐,您好意思不看么?那么温柔而变态的分享。
记得那年她大力推荐的《查令街十字街84号》时,我们深夜交流在那样食物匮乏的年代,欧美两个大陆之间竟然可以邮送鸡蛋这种食物!“是吧,你不烦我逼你了吧,我觉得好感动,他们的生活优雅又真实,不可触摸而又落地,还是战争期间呢,真的好温暖。”电话那边也传来暖意,温柔清浅。
但是,这种温暖的感觉很快就被变态冲淡。
“姐姐,我发现一套书!”短信又来了。一套?她说一套!神啊!犹豫着回复:“我最近比较忙。”“没关系,我给你订了一年的,你可以慢慢看。”短信又回来了。
什么?!一年的!那有多少本!握着手机开始发抖:“你看上的书怎么都不论本,都改论年了……”“特别好,绝对有惊喜的,真的,您就等着收书吧。”
惊慌之余,我看成了“您就等着收尸吧”。“尸体”到的时候,发现是本名唤《读库》的东东,照例拎着如厕阅读,发觉真的有惊喜。就这样,书架上从浅灰的一本,慢慢变成了浅灰的12本。
年末,又收到短信:“你不用续订了,我帮你订了下一年度的,地址不变哈!”良心开始不安了,这样来的书焉能不好好阅读,一本一本,老老实实地又跟了下来。期间还有意外惊喜:“姐姐,他们组织活动呢,你去不去?”答曰:“没时间了,你去吧。”
不日,收到和自己一样阅读这套书的人聚会照片,甚至还有某些作者的签名。“这个作者你要不要认识,文字很干净的,你肯定喜欢。”妹子,您是卖鸡蛋么?怎么连下蛋的鸡也给牵出来吆喝呢!“不了不了,我对活着的作者不太感冒。”赶紧谢绝,这书里作者多了去了,要都给介绍过来,我还活么!“哦,那死了的我还不认识,以后再说吧。”妹子虽然比较变态,但是也有幽默感。
又到年末了,我这个厚颜无耻看了两年免费书的人实在是良心不安了,自觉地发短信:“我自己订了,你不要给我下订单了。”妹子回复:“嗯,我刚给某某订了一套。”
好的好的,您赶紧去盯别人吧,照这样发展,出版社应该给个特别推广红包吧?
报告团推广型
母亲教育研究代言人
■吴 妍

很多年前,有个年轻人在一座南方城市拍卖自己的书稿《发现母亲》,后来这本书成了畅销书,后来这个人回到母校华东交通大学成立了母亲教育研究所,他自己则成了一群优秀母亲的团长,带领这些人四处办讲座。不为赚钱,实际上,也的确赚不着什么钱,讲课费都补贴给讲座的妈妈们了。那么是卖书么?他说,我的书也不是靠这方式卖的,它们有自己的渠道。
他只是像一个理想主义者一样奔走,呼喊着他的认识:要发现母亲。发现母亲,让每个母亲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我们的民族才更有希望和未来。当我也成为一个母亲,我对这句话深深赞同,顶礼膜拜。
这个人叫王东华。
上月,在位于北京莲花小区的研究所,记者第一次见到这位妇女团团长。两个单元房连通,成了他和员工的工作室,陈设极其简单,菜更简单,一豆腐一青菜,还有个汤,那天记者得以留下蹭饭,盘子里的肉隐约可见一块半块。
只有满屋的书,满屋的书稿,不断接听的电话,证明这个研究中心很忙碌,它可能是很多母亲心中的圣地。
作为一项运动(王东华坚持说“发现母亲”是运动,不是活动),王东华自己做母亲研究已经长达20年,母亲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也已有8年。他严肃地说:“只要有一口气,我就做这个。”
截至今天,母亲教育研究所的“母亲教育报告团”已经在全国各地做了超过1000场报告,团内有50多位成员,身份各不相同,但都是出色的母亲。而母亲教育研究所,做的是有关家庭教育的各种工作。策划图书、推广图书、开讲座、举行报告会、巡回演讲……
王东华策划的图书,比较有名的如“冯德全早教”系列、“每天进步一点点”系列……这些书在网站的销售都很不错,“翻着跟头往上涨”,直销的势头进步更大,学校、培训机构甚至计生部门,都来买书。
王东华说很多教育专家愿意拿书来给自己策划,因为他们长期的努力别人看得到。记者有幸看到了一本书的校样,至少10校,60厘米高。“我们每一本书都这么做。”王东华说,家教书和药品一样,看起来一字之差,实施在小孩身上却差之千里,所以一点不敢马虎。
王东华和他的小团队,带着妈妈团员们辗转各地,不懈努力之下,效果卓著。目前,全国已有包括湖南、天津在内的十个省、直辖市开始母亲教育工程或者素质工程,对母亲的教育真正成为大家共同的认知。“在家教领域,我们广受尊重,没有人会说我们母亲研究所在瞎搞。”
在黑龙江的五常市,母亲教育研究所帮助成立了母亲教育协会,大家都懂得了“要想孩子好,先把妈妈教育好”。半月聚会一次,读书,写父母述职报告,探讨孩子目前的问题,学校老师主动来做辅导员。“效果非常明显,已经发展到两三百号人,有些人出差一个月没参加活动就觉得浑身不自在。”
在天津的扬子石化、南京市的总工会,母亲教育研究所都拥有了自己的忠实“粉丝”。
采访结束时,王冬华说最要感谢上级主管单位——华东交通大学。“学校鼎力支持,让我们工作起来真正没有后顾之忧。”作为学校下属的研究基地,母亲教育研究所可以带自己的研究生,王东华迫切希望,有更多真正对母亲教育感兴趣的人,加入到他的团队,加入到报告团,大家一起做书、读书、办讲座,为中国家庭的健康发展而努力。
论坛推广型
书乐未央
■朱 萸
初冬的周末午后,最适合捧一杯热茶,与知心的朋友聊聊天,或者读读自己喜爱的书。在网络上也有不少这样的地方,我常去的“侠客社区”就是其中一处。“侠客社区”是《今古传奇·武侠版》的官方论坛,聚集着大批网友,来自天南地北,所处的环境和所接触的人事也大相径庭,平日里都有自己的生活,闲暇时就泡在“侠客社区·读书社”专版,遇到好作品争相评点、互相推荐,极大热烈了读书气氛。
武侠小说多以古代作为背景,武侠小说的读者也多推崇古典精神与古代文化。无论是文学作品、历史典籍,还是涉及到古代社会生活的各类书,都是侠客社区成员感兴趣的。在几个对古代文化造诣颇深的会员的热心参与下,侠客社区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复古读书热潮。
其中网友慕容恪与绝世天骄均以研究历史见长。希望对历史有所思考,首要就是杜绝人云亦云、拾人牙慧,在这点上颇具独立思考能力。作为一个从事建筑行业的年轻人,他看历史上的战役,总能够以人为本的来看待历史问题,而抛弃了我们习以为常的阶级论,拥有了儒家关注苍生的“仁”。今年才读大一的绝世天骄则能很辨证地对待历史:“王荆公变法、张魏公北伐都是为国为民的正义之举,结果失败,与他们一意孤行有无联系?荆公不知处世之道,向来被认为是增加变法阻力的一大原因,而魏公失败也有选择战机不当的因素,主和派的某些言论也确有道理。在宋金均势刚刚形成时贸然行动,未免失之草率。”
他们对历史的思考给予社区其他成员许多触动,吸引大家纷纷寻找相关作品来阅读,然后回帖进行更加热烈的争论,对人事的理解比以往深切得多。
也许是性别所致,男性网友关注国家大事、苍生黎民,而女性网友则更关注人的内心情感。
顾玄萦还在读高三,心思细腻。她曾采用古风写了几首诗来缅怀历史上著名的女性,虽慕其名,但更赞其德:“事实上会几笔丹青,吟几句诗词的女性并不在少数。然而,没有谁比卓文君更勇敢,没有谁比班昭更智慧,没有谁比蔡文姬更坚强,也没有谁比李清照更高洁。才女之才,不仅在文采,更在于气魄;不仅在词藻,更在于精神!”蕙风千里在《悼潘淑妃四绝》之一里写到:“百官更无谁自责,漫说美女误君王。妾不知国犹解死,儒臣旧殿拜新皇。”她以一个女子的口吻,看似叙事,实则辛辣地讽刺了只知清议而无操行的臣子们,尚不及深宫里的女子有勇气。
在这里,网友们能够把书中的精神与自己融为一体,从书中学晓为人处事、修德守心的道理,是真正读进了书。同时,互相促进、共同长进也成为一种阅读风气。
当然读书未必非得沉重,更多的时候也是卸压和放松。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社区,在读书中结交益友、收获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