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看行业大势走小而美的品牌路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9/7/3 作者:李雅宁

\Images\2005-2009\20090703T1001.JPG

■商报记者 李雅宁

握握手、拍拍肩,一句问候,一个玩笑,一阵欢声笑语。华东六省少儿出版社第21届社长年会就这样开始了。

转企改制和集团化发展过程中的困惑,避免同质化竞争和渠道建设的探索,出版社作家资源的经营与维护,执掌帅印的6位掌门人毫无保留,开诚布公地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思考与经验。这里有探讨,有启迪,有争鸣,有共识。

集团化背景下首先做好自己

“整个中国出版业的发展处在一个大变革时代。政企分开、改制上市、放松对所有制的管制、走出去,成为当下的几个关键词。这背后酝酿着整个文化体制的变革和传媒业的大分化大改组。提升产业的集中度,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的升级,正是当前改革所希望和应该会带来的结果。”江苏少儿社社长吴星飞认为,出版社应该看好行业的大事,做好自己的小事,否则便会觉得无所适从。“应对国际化竞争,既做出版又做广播电视和报纸的大集团的出现,将成为可能的一种发展趋势。区域性的少儿社一家打遍天下是不可能的,但做好自己的产品线,形成品牌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这一对行业大势的分析可谓高屋建瓴,但各集团的实力和发展思路不尽相同,具体到每家社所面临的问题也有所不同。已经成为上市公司成员的安徽少儿社,就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该社社长张克文在介绍经验时表示,时代出版传媒集团成立并上市后,安徽出版业的社会影响力大幅提升,募集到资金之后,可以开发一些新项目、大项目,对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集团规范而透明的管理,促进了安少社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大大增强了该社的发展动力。在集团的指导下,安少社正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变压力为动力,不断攀越新的目标。

那么面对组建集团、改制上市这一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出版社该如何应对,做好自己呢?浙少社社长蔡潮峰等人都认为,集团需要规模,追求“大”,但出版社则不同。明天出版社社长刘海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适当控制规模,追求“小而美”,提升单品种的贡献率。他提到最近正在看的我国台湾地区出版的一本书——《小,我是故意的》,这里面讲到海外很多小公司的经营案例,面对扩张或被并购的机会,他们坦然放弃,因为他们追求“做自己”的一种状态。他们更看重的,是股东的理想,内部员工愉快、融洽的工作氛围,消费者的忠诚,与经销商的友好合作,以及社区的和谐等等。因此,带着一个百人以内规模的团队,大家为了共同的爱好和理想聚在一起做事情,事情做得不一定要风生水起,但必定是有声有色、津津有味,每位成员在享受工作的同时也能够体面自信地生活,这种状态又何尝不美呢?

避免同质化竞争的多维思考

一样的编辑思路,一样的营销手段,跟风模仿,缺乏创意,同质化已经成为让出版者最头痛、最无奈的现象。也许真的无法避免,但绝对可以有所改善。本次会上各位社长从不同角度所提出的避免同质化的建议和方法,听起来新颖独到。

从营销创新方面避免同质化,是刘海栖换一种角度思考的建议。他介绍,在海外,很多出版公司都是根据自己的渠道特色定制产品,如有的只做直销产品,有的只做邮购产品,那么这些产品就都有自己的特色,不同于店销产品。例如韩国一家在全球排名第44位的出版社,主要生产教辅读物,每年根据具体情况新增几个品种,减少几个品种,总量维持在60种(套)左右。他们并不只生产图书,更重要的是提供培训和学习辅导,在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培训员,为购买其图书的学生提供免费家教辅导。这样虽然图书的价格高,但却能对学生成绩的提高有实实在在的帮助,因此获得市场认可。另外一个案例,我国台湾地区的一位出版商,在每本书里夹一封信,告诉读者如果回信就可以收到一个毛绒玩具,这样一来,在促销的同时,还获得了有效的客户资料,并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客户资料库,根据读者的需求生产产品。福建少儿社社长朱欣欣介绍,该社正在与一家玩具厂谈合作,也是希望借助类似的方式创新营销,促进销售,并由此产生出新的选题和图书。

“确实,在目标读者经营方面,中国大陆的出版业还处在一种很粗放的状态。为自己的图书建立基本的读者队伍,才能为生产经营提供良好的保障。”二十一世纪社社长张秋林说。同时,他还表示,可以从经营作家和创新渠道合作等方面避免同质化竞争。如二十一世纪社与郑渊洁、小玲叮当、鬼马星的全版权合作,拥有他们所有产品的版权,这就在做到独家的同时,避免了同质化竞争。同时,该社积极探索渠道合作新模式,成为当当网的首家超级战略合作伙伴,即网络书店渠道方面,只给当当网供货,根据当当网的特色和需求生产和供应产品。据悉,继2008年在当当网的销售达到2200万码洋之后,二十一世纪社今年在当当网的销售码洋有望突破4500万。

继续携手追求常办常新

从理论到实操,从自我经验到海外案例,华东六少的社长们在这边讨论得热火朝天,发行部和总编室的分组会议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2009年全国少儿图书交易会、2010年华东六少订货会的安排,各省农家书屋工程的开展与合作,书号实名制下总编室工作的改革等问题,都得到了初步商定与深入探讨。“在客户服务上推陈出新,让华东六少的各项会议、活动更加丰满、有创意,常办常新,更具吸引力。”是华东六少未来合作发展的目标。

已经携手走过21载的华东六少社将继续携手,各社对此都表示毋庸置疑。合作中的相互学习,你追我赶,合作形成的优势互补和对渠道的强大影响力,让这个平台魅力无限。如吴星飞所说,这就是美食街家家生意好的原因,正因为聚集在一起,才吸引了更多渠道、媒体和业者的关注。他还幽默地为我们媒体想到一个好题目——“华东六少打造中国少儿出版的美食街。”(一个很有创意的题目,可惜各家媒体都知道啦,所以我只好另想一个了。但仍忍不住在这里秀一下吴社长这个极具创意的标题,并感谢他对我们工作的帮助和支持。)

从当年的“天下少儿书,一半在华东”到如今的“天下少儿书,高峰在华东”,这透露着华东六少的那份自豪,同时也凝结着他们的心血。社长、发行部主任们略显疲惫的状态和头顶些许白发换来了出版社一年一个台阶的增长。虽然有困惑、牢骚、疲惫,但更有探索、创新和昂扬斗志,无怪乎这个联合体能够青春永驻,各家社能够日新月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