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给孩子一个更广阔的视野,给孩子一个智慧的世界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9/1/13 作者:郑杨

\Images\2005-2009\20090113T2002.JPG

科普读物与儿童成长五人谈现场

\Images\2005-2009\20090113T2003.JPG

\Images\2005-2009\20090113T2004.JPG

○郑杨(商报记者)

曾经有研究机构对中国的孩子和美国的孩子做了一个实验,有两盘巧克力,一盘很多,一盘很少。给孩子们15分钟的时间,如果能忍耐到15分钟之后,就可以吃多的那盘。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的孩子大部分都忍耐不了,吃了少的那盘。而美国的孩子却大部分吃到了多的那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孩子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生活很优越,可以说什么都不缺。但是,事实上有很多中国孩子都不快乐。在家长望子成龙的期盼下,他们的学习成绩可能很好,但其他方面的能力却很差。除了上面提到的毅力不够坚强,中国的孩子还普遍缺乏正确的自我意识,劳动和自立能力几乎没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耐挫力和自我表现力都有待提高,同时自救意识和自信心也比较差。中国孩子缺少的东西都是家庭、学校、社会送给他们的“礼物”。

2009年1月10日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湖北海豚传媒公司举办了一场作家和出版人的研讨会。在会上,与会专家就家庭、学校、社会应该为中国的孩子推荐什么样的好书、科普读物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意义、欧美国家与中国在儿童知识普及教育上的不同方式以及海豚传媒从德国引进的大型少年科普读物《什么是什么》(WASISTWAS)对中国少年儿童会产生哪些影响等话题做了热烈的讨论,引起现场一些家长和老师的共鸣。

让孩子有玩耍和自由阅读的时间

目前中国的家长逼自己的孩子业余去补课、学不喜欢的东西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记者作为一个9岁孩子的家长对此深有体会。中国家长从不用孩子做家务,希望他们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久而久之,孩子的各种相关的能力就会差很多。湖北海豚传媒总经理、出版家夏顺华先生多年从事儿童读物的出版,他在会上强烈建议,中国的老师和家长应该要让孩子有玩耍和自由阅读的时间。

他说当他看到中国的孩子只知道去学语文、数学和英文的时候,每次心里都会很难过,因为这样的教育方式让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变得视野很窄,缺乏广度,如何建立这个广度,是值得重新去探讨的。夏顺华认为我们的孩子知道什么叫函数、什么叫动量守恒、什么叫化学键。但是他们不知道欣赏大自然的美,所以当他们知道苹果里可以切出星星的时候会惊讶到那样的地步。又比如一朵花,它的美是上帝赋予自然的,它的那种色彩的白再到浅的红,再到深的红,循序渐进的过程是设计师做不出来的,感受这种美是一种心灵的东西,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我觉得已经长大的我们这一代人,三十多岁的人都算了,我们下面五岁的孩子还有机会,还有什么机会?就是更广泛地来看世界、自然和这个社会。我觉得引进《什么是什么》丛书,是为中国孩子送的一个礼物,要把它做得更精致,让孩子喜欢它,才对得起每一个孩子。”

著名科幻文学作家、电影编剧、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认为,科普读物对于青少年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大和不可或缺的。他说“我们的百家讲坛,可以看到各种历史的故事,但对于全民尤其对青少年做科学普及的讲座好像是没有。我觉得对于青少年的成长,甚至对一个国家的繁荣和发展,文学和科学应该是成长过程里面非常重要的两翼。现在我觉得科学普及这一翼比较柔弱,得不到重视,对于家长、教育者和社会来说这是非常缺乏远见的。”

欧美与中国儿童科普教育的不同

谈到欧美国家与中国在儿童科普教育上的不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委员会副主任兼科幻创作研究会主任、著名科幻文学作家、青年学者吴岩认为,目前国内的科普图书大都不具备深入浅出的能力,只是对知识进行一些片面的解说,内容都是灌输和教育的老路子,这样往往会给小读者带来枯燥的感觉。另外,国外的科学家具备给孩子讲科学道理的热情,每一代作者传下来的理念首先就定位在为孩子们服务,而不是将知识简单地灌输给孩子。他们是处在一种平等的视角上,在传播的过程中去发现孩子们到底喜欢哪些知识、喜欢什么形式。“前些年科技部专门组织五十个院士写了一套书,是专门的科普书,当时我们想这套书肯定很热门,结果最后没人买,基本上是失败的。我们中国原来比较好的科普读物就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十万个为什么》,养育了三代人。那套书是老一代科学家和作家写的,他们还有文学的底蕴。今天的《十万个为什么》做到最后一版,因为科技太厉害了,又请院士来写,院士一改造之后,几乎没法看,看不懂了,完全看不懂了。”

而德国的少年科普图书《什么是什么》丛书,据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冰心奖评奖委员会副主席徐鲁介绍说,涉及了自然、地理、动物、植物、天文、地质、科技、历史、考古、艺术、人文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德国TESSLOFF出版社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每年都会邀请数位知名科学家或科普作家,为青少年撰写图文并茂的科普书。“学习源于好奇心”是《什么是什么》创始之初所提出的编辑理念。这个理念在当时是具有相当超前意义的,因为他们研究发现不少孩子倾向于阅读十分钟左右篇幅的内容,具有趣味性和多样性的科普图书。孩子的阅读不需要大人的督促,只要满足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就足够了。徐鲁说“这套书之所以能在德国畅销不衰,除了它有漂亮的图片和严谨、准确的文字之外,整个文字叙述部分也很优美,具有文学性,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

记者曾看过一本书叫《两种文化》,作者在书中说人类有两种文化的代表,一种是文学知识分子,就相当于我们的文学作家,另一种就是科学家,特别有代表性的就是物理学家,长期以来,两者之间存在着互不理解的鸿沟,长此以往,两种文化各执一端,日益疏远和分化,结果只能给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带来损失。所以作者呼吁两者之间应该合作,两种文化应该融合。记者认为,给孩子看的科普书读物恰恰就是这两种文化的融合,但愿《什么是什么》丛书能给孩子带来欢乐,还给孩子一个更广阔的视野,一个智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