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疾病是一个心理事件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5/6/17 作者:韩笑

\Images\2005-2009\yd050617T0804.JPG

虽然脚没办法使力,但还是可以坐上自行车拍照过过干瘾。

\Images\2005-2009\yd050617T0805.JPG

《不理会太阳的向日蔡》陈子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20.00元(册)

正是这样将充满纷繁欲望的生命还原为一片空白之后,她更能细致地感受“生”的点滴快乐,实现普通人的小小梦想。

生活中常常有“时代病”之说,倘若放在五四那样狂飙突进的时代便以呐喊的方式震动社会,而在时下则似乎呈现为喊也喊不出来却又周身不舒服的症状,名曰“郁闷”,潜伏于日常行为之中随时伺机攻击,且在人群中悄无声息的广为流传。人类总是将自我精神的苦闷投射到疾病上,从而当下时兴的“郁闷”与顽症一样成了亟待医治的对象。关于这一点,苏珊·桑塔格在其名著《疾病的隐喻》中说:“每一种疾病都可从心理上予以看待。大致说来,疾病被解释成一个心理事件,好让患者相信他们之所以患病,是因为他们(无意识地)想患病,而他们可以通过动员自己的意志力量来治病。”尽管她对疾病被作为一种文学隐喻持批判态度,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通过书写与宿命式的疾病抗争的故事来展现自我精神的顽强。与体内的痼疾搏斗本身就象征性的展示了我们的勇敢无畏,而在此过程中接受并回馈他人的关怀也培养着我们的自信和爱。在此意义上,冷酷的医疗档案也可能是温情脉脉的文学,关键在于你带着怎样的心情和思考来体验人生。

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本《不理会太阳的向日葵》,讲的是一位年轻女孩在疾病的折磨下乐观生活的故事,或许是疗治现代社会中冷漠和颓废的一剂良方。

这位台湾女孩名叫陈子衿。从书开头的几幅照片上看,她明丽的面容、灿烂的微笑和我们通过偶像剧想象的那些亮丽女孩们无异,理应享有爱情的滋润和青春的阳光雨露。然而因为疾病的缘故,她的生活却少了常人往往习焉不察的点滴幸福。而她似乎并不放在心上,倒是以一种坦然和乐观介绍自己一路走来与疾病相随的历程:从七岁开始,“右肠骨纤维化”“恶性骨肉瘤”“胆管癌”一个个罕见的病症接踵而至,她多次出现生命垂危的险情,以至于接受伴有剧痛的治疗几乎构成了她日常生活的主轴。而她以优美的文字、委婉的思绪来直面这些病痛:“点滴架上的葡萄糖水,是旅途特制的饮料,正一滴一滴从Port A(埋在左肩上的人工血管)流入我的体内,在它滴落的同时,我生命的河流是不是也正悄悄在流动?

疾病(往往是让人濒临死亡的病症)使人有另一种心情思考人生的抽象命题,大陆的史铁生可说是这方面优秀的作者。不过同样面对疾病以及在象征意义上,人生的缺憾和不幸,与史铁生浓厚的哲学思辨意味不同,子衿以她活泼调皮的叙述语调为我们提供了另一套经验——“‘爱’,是所有问题的答案”。也许这显得单纯简单,但是谁会不喜欢这样明澈清浅的小溪呢?往日我们所熟悉的那些身残志坚的榜样往往被过于强调逆境中的拼搏和坚韧,而缺少那些普通的情感流露,因而显得异于常人,难以接近;而子衿却似一个邻家女孩般善良可爱,她在病中更多地明晓了人与人之间理解和沟通的意义,她在叙述中不断地试图和潜在的读者——为各种琐碎的苦闷所烦恼的人进行对话,这种真诚令人动容:“生命真是无常的一件事,我相信大家一定都有很多烦恼,工作上的,学业上的,爱情,婚姻……等等,而我最大的烦恼就是健康,因为我失去了健康,却同时免除了工作,学业,爱情,婚姻等困扰。因为我不能上班,不能上学,爱我的人走了,没人爱也不用烦恼结婚。”正是这样将充满纷繁欲望的生命还原为一片空白之后,她更能细致地感受“生”的点滴快乐,实现普通人的小小梦想:遇见属于自己的 Mr. Right,和妈妈在游乐园里坐云霄飞车享受刺激,因为向往风驰电掣的感觉而学开车……正是在爱的哲学中领悟了自己的幸与不幸,她赋予了多难的生命以充满阳光的解释,从而避免了陷入自己注定是“病人”和“不正常人”的怪圈。

也许在平凡而又基本的行走活动中她也离不开拐杖,然而她最终得出这样的结论“我知道,我选择当一个快乐的人”。因此,尽管在她从容地讲述“史上三大酷刑”(指她接受的治疗中带来最多痛苦的三种方式)的时候,脆弱的我们难免落泪,然而更多的时候我们是为她的乐观和开朗所感染,她因为化疗头发掉光了,便戏称自己“尼姑也有美丽的”;当她得知自己化验的结果是又多患上了一个癌症时,她顽皮地调侃“又多了一张重大伤病卡,不知道收集到两张可以向健保局兑换什么奖品?”向日葵之所以能够不理会宿命的安排,或许在于她足够自信,在她的内心里面自然有着浅浅照耀的阳光吧!内文的绘图颇有几米的风格:满地金黄的向日葵朵朵饱满,在风中洒落芬芳,田野中一位女孩的围巾在风中轻扬,上面缀着星星点点的花纹,从构图到色调,都无不体现了燃烧的生命热情和“活着”的温馨。

这本书还从另一个角度提醒了我们,作为社会文本的疾病从不仅仅是个人的不幸,还流露出社会人性善恶的状况和道德的指向。愤世的人会说社会习惯于将丑恶和堕落投射到疾病的隐喻上,然而子衿身边那些关怀者的身影却提示了一个良性的社会怎样在对弱者的救助中获得前进的精神动力,从中我们看到了台湾社会可资借鉴的经验。这些身影中有义工,有宗教人士,有团结在网络上为她营造温馨小屋的热心朋友,有临终前把自己的电动床捐献出来的老先生,还有具有相同癌症经历的年轻人组成的“OGS俱乐部”,在他们无私的关爱下,子衿开着玩笑去迎接痛苦的手术和难测的生命危险,也学会了用自己的坚强乐观去感染别人。正是社会健全福利机制的保障,人们对公益事业的无私奉献,构成了向日葵身下广阔肥沃的爱心土壤,为它柔弱的根茎输送着营养的汁液。对为时代病所苦闷的我们来说,子衿的故事也是一种召唤,大家不妨都来看看这本书,相信你也会乐意成为摇曳多姿的向日葵海洋中的一朵。

陈子衿

绰号“踢翻你”(Tiffany),1978年生,台湾华梵大学外文系毕业。7岁罹患罕见的“右肠骨纤维化”,进行第一次手术。9岁脚疾复发,进行第二次手术。11岁又进行第三次手术。13岁时最亲爱的父亲过世。14岁,医生对脚疾束手无策,开始依赖止痛药过生活。22岁大学毕业,就读教育学程,发现右边臀部逐渐肿大。23岁时右臀肿得几乎爆开,在荣总开刀切除了右骨盆,由于大量失血将血库的血用光,危急之际,幸好120位华梵大学的师生们赶来捐血30000cc,才得以挽回一命。

随后医生宣布她罹患了第一个癌症“恶性骨肉瘤”,开始接受化疗。24岁切除了肝脏的左叶。25岁,医生宣布她罹患了第二个癌症“胆管癌”,并可能活不过30岁。2004年4月29日,医生诊断癌细胞又在腰椎附近复发,并已大幅扩散,子衿又要开始另一场与生命的奋战……

带着药味、消毒水味以及“刀光血影”的生活,并没有让“踢翻你”消沉下去,反而发誓无论还能活多久,一定要在人生有限的生命里,让自己没有遗憾!无论遇到了怎样的困苦艰难,也绝不能轻易被打倒、认输投降。

2003年10月她写下《全新的开始》一文,寄给周遭的亲友们,引发热烈的回响。深受感动的网友并义务为她成立“不理会太阳的向日葵”专属网站一起来为她加油打气!也希望子衿与生命奋战的故事,能带给更多人鼓舞与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