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少儿社钟情新教材“黎明”有些静悄悄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2/11/8 作者:刘永顺
教材出版和发行改革为许多出版社带来了新机遇。这一改革为出版界引入新的竞争,更使许多出版社得以由大众出版、专业出版,向教育出版领域拓展。改革推行之初,就有众多出版社特别是一些师大社和教育社抓住机会纷纷调动各自优势,进行资源整合,进入“新课标”教材这一新的领域,之中少见少儿社的身影。然而最近,一些少儿社也开始申报“新课标”教材,有的已经申报立项成功且通过审定。只是在进行这一切工作时,因为某些原因,大部分出版社都非常谨慎,没有做过多宣传,使得立项、审定前的“黎明”有些静悄悄。

市场机遇凸现:少儿社钟情副科教材

少儿社无疑看到了教材出版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凭借着对素质教育将给少儿出版界带来的影响的敏锐感知,积极准备参与了“新课标”教材的申报立项。一些少儿出版社工作人员形容社里的重视程度时,把申报教材形容成“一把手工程”。

江苏少儿出版社进行了积极的教材申报工作,并且在近期专门成立了教材编辑部。该社参与教材发行的蒋松涛说,江苏少儿社在实行教材改革之前一直负责编写江苏省中小学的音、体、美教材,在教材编写方面具有雄厚的人力资源和物质条件。根据相关规定,几年后,依照原有大纲编写的教材全部停止使用,因此,苏少社投入了相当大一部分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新的教材开发,以较高的图书质量确保其在“每省推荐3种以上,同时一种教材在一地的使用量不得超过70%”条件下赢得市场,保证出版社的利润增长。因此,两年前苏少社就投入了很大精力,开始了新教材的调研、组织、编写工作。该社现已就义务教育1-9年级的《音乐》、《美术》和初高中《体育与健康》的教材进行了申报立项,目前,《音乐》7-9年级教材已经编写完成并经审定通过,1-6年级准备复审,有望在明年秋季上全国目录,《美术》立项已经通过,现正积极准备送审。湖北少儿出版社在今年申报了小学1-3年级的《科学》教材。

21世纪出版社与陕西的未来出版社共同申报了小学1-2年级的《生活》、3-6年级的《社会》教材编写立项。这主要是由于这套教材都属于思想品德课教材,江西省与陕西省都属革命老区,具有开发地域特色思想品德教材的资源优势。21世纪出版社社长张秋林说,决定申报教材主要是从社里战略发展的角度考虑的,如果新教材申报成功,将大大拓宽社里的出版领域。

即使没有申报的出版社,也都非常关注这一市场,同时也各有自己的考虑,比如福建少儿社,以往所做的主要是福建省乡土教材。而此次课改以一些通用课程为重点,乡土教材不作为重点,作为出版社出版其他省乡土教材的也比较少,因此感觉冲击不大;另一方面,闽少社考虑自己综合实力后,认为申报教材投入过大,便不愿涉此风险。浙江少儿社今年也没有进行新课标教材的申报,该社自90年代初期就已经没有了计划内教辅书,近年该社开发了一些面向市场的助学读物,如作文一类。新课标教材的推行对于浙少社这样的少儿社其实是一种重新介入教材教辅图书出版的机会。社长陈纯跃说,是有此想法,但还在考虑之中。业内有人士分析认为,浙少社多年没有计划内教辅书,市场化程度较高,同时该社一般图书的市场业绩也相当不错,投入教材出版,由于投入较高、利润回收相对较慢,同时涉及市场以外发行渠道的重建,因此无异于进行一次新的战略调整,虽然以其实力完全有理由介入,但确需慎重运作。

拓宽出版领域:醉翁之意在教辅

少儿社纷纷试水教材原因何在?是市场利润较大,还是有别的原因?浙江少儿社社长陈纯跃认为,由于国家对教材的成本和利润都进行了限定,出版社在单本书上的利润所得实在有限,只有形成一定数量的规模后,才有利润空间,但利润仍十分有限。但教材改革后的许多政策使教材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市场选择相对更为灵活,为了获得利润,就要投入更大的人力和物力进行资源和渠道整合,这样,教材的高风险、高投入特性就显现出来。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一些少儿社仍进行了教材申报,业内人士分析原因,一是由于目前介入少儿读物的门槛低,许多非少儿社也在近些年出版少儿读物,分割市场,使得少儿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少儿社只有拓展市场,寻找更多利润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否申报新课标教材以及成功与否,对于许多出版社而言,直接影响着社里未来的出版战略;其次,教材空间虽然有限,出版社获得教材发行权后,就可顺势编写相关教辅书,同步阅读练习材料以及寒暑假作业,若能将这一部分市场做好,利润空间就很大了。

另外,从历史上分析,以往绝大多数少儿社都有教辅出版这一块,少儿社的教材教辅类图书出版情况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别:其一,以往没有中小学教材出版内容的,大部分少儿社在实行教材改革之前,只有一些小学寒暑假作业、幼儿园教材和部分教辅书和乡土教材的出版任务,一般的中小学教材对于大多数少儿社来讲是可望而不可及;其二,部分实力较强的少儿社除了上述教育类图书内容外,还出版原有“大纲本”的部分副科教材,并形成了一定范围内的资源独占,教材改革后,不进行新课标教材的申报就将失掉这一原有市场。

教材制度改革后,众多教育社与大学社近水楼台,依仗各自多年来的资源优势,成为进入教材编写报审的第一梯队。事实上,中国自建国以来至80年代初,一致采用前苏联式的课程管理体制,中央对全国的课程教材实行一级管理,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所用教材也是全国统一版本,教材的编写工作也几乎由一家出版社全部包揽。教材的编制,凭借人才资源优势与渠道优势相结合,促使教育社最先成为教材编写报审的第一梯队。各大学出版社,尤其是师范大学出版社同样也比较早地介入到“新科标”教材出版中。而作为申报中小学新课标教材大军中的一支,少儿社在数量和实力上明显较弱,这也是一些少儿社将教材申报科目,均锁定在小学和初中年级思想品德、音体美等副科上的重要原因。

但不容否认,少儿社在申报教材时,同样具有自己的优势。湖北少儿出版社负责教材申报工作的综合编辑室的陈主任说,该社自1982年建社以来,就多年培育教辅读物,拥有教材编辑人才资源,同时也构筑了较成熟的发行渠道。许多少儿社都是这样在多年出版教辅书的过程中形成了资源积累。另一方面,少儿社对于少儿阅读心理把握更为到位,在出版形式、编辑形式上也更容易推陈出新,产生创意,更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背景:

1999年,为推进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教科书制度方面,规定了在国家“统一基本要求,统一审定的前提下,逐步实现教材的多样化,”即所谓“一纲多本”。允许各地在国家规定的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编写多种教材,审定后可被选用。学校和教师则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选择教材,教育行政机关只给予指导。与此相配套,教科书制度由以前的“国定制”变为“审定制”,实行编审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