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出隐藏在恐惧中的我
翻译
报道时间:2002/3/28
作者:沉河,麦琪
摘要:
编者的话今年年初,“顾城事件”当事人中惟一的幸存者李英回到北京,带来了她的新书《爱情伊妹儿》。那个文坛轰动一时的事件已经过去8年了。8年来,李英首次面对媒体。下面是《爱情伊妹儿》的责编与李英(麦琪)的对话。
●在编辑你这本新书的过程中,我被你书里真诚、大胆的爱情,被你的经受大坎坷而不曾倒下的人生感动了。这本书朴实、真挚、浓情、多思,有淡淡的哀愁和无奈,有深切的感触和启迪。
■你的“经受大坎坷而不曾倒下”让我落泪了。我何曾不是倒下过,又多少次想到过自杀呢,但是,终于还是活下来了。在那么脆弱的年龄,我失去了自己的隐私。这些年,我在痛苦和绝望的悬崖边彷徨,这所谓沉寂的8年,对于我来说是没有一天沉寂过的。即使是在《爱情伊妹儿》的写作过程中,也是依然多少次痛苦得泪流满面,不得不暂停写作。当时,我感到痛苦和恐惧的除了自身的东西以外,还有一个外在的原因就是,我非常担心这部书被当成一种“艳俗小说”被炒作,因为我似乎生存在了这个边沿,我所表达的生命,会让人过滤去它的真切的痛苦和感悟,而把注意力全集中在它的隐私上。我渴望我的小说不是一个花枝招展的故事,而是一种海风,可以使人在安静的时候,感受到自己内心里的生命的滋味。
●你作为一个新闻人物,一个有特殊背景的人,写作这本书,肯定具有不同于一般作者的心理动因。我的理解是你通过这本书把人生艺术了一把:“从英儿到英子”最终走向麦琪——你自己。
■从我个人的生命历程而言,走出阴影,走出逃避自己的生活空间,去“面对北京的灿烂阳光”,这本身就使我的这部书的写作带着不同一般的心理了。更深一层说,走出阴影面临着的是走出自己给自己设置的心理阴影,这依然是我今后生活的一个挑战。作为一个新闻人物想活出圈套的挑战,所以这部书对于我来说,是从英儿到英子到麦琪的过程。英儿是要长大的,英子是要成熟的,麦琪呢,是我想成为的一种女性:一个活得成熟但不世俗,活得真实但不刻薄,活得坦然但不自以为是的女性。把人生艺术一把,我不敢说,因为我是的确有些活到了“天凉好个秋”的心态,对于人生和艺术,我只能把它们看成一体的东西了,如果说活着的心态,我只是渴望自己能够活出一份荣辱不惊的平常心吧。
●十几年来,你都活在一种阴影中,这本书是否真会如你所愿成为你走出阴影的标志呢?
■这部书无疑是我人生中的又一个转折。我是一个特别敏感的人,经过了人生中如此大起大落以后,对于自己人生中的大事件,就更加敏感了。在完成《魂断激流岛》以后的这些年,我一直感到一种要写一部我和湛秋的爱情故事的书的冲动,特别是这3年,和湛秋从大坎坷里走出来重新相爱所给予我对人生的感受,就使这种冲动更加强烈了。这部书的出版把那个隐藏在恐惧中的我逼了出来。当时还在侥幸地想:如果书最后因为什么原因不能出版就好了,那就证明上帝允许我继续隐藏下去。我的心理是极其矛盾的,走出阴影像是我人生中的一个悬念,我不时地在因为它而惊慌。现在这个悬念是不存在了,对于我来讲,这个悬念的被打开,就是我的一个胜利了,一个走出阴影的标志了。
●我觉得这本书是对我们这个已日新月异的时代的一个小小的检验。它能够检验出这个时代在男女情感方面宽容自由的程度。也许有人会去关心它里面透露的隐私,但我认为大多数人进入书中会逐渐地忘却隐私而为你的生活感动。有几个女读者在先睹你的书后都说了这种感受,并表示把它当作一部纯粹的文学作品来读。那种淡淡的散文味的叙述,那种女人的对情感、对性、对生活的体验,都能让她们感同身受。
■对于我的读者,我最想说的话是非常感谢,因为就像“相逢是一种缘分”一样,读书是一种很深的相逢,你读到了我的感受,我也就读到了你的生命,你的精神。非常希望这种缘分可以带给你一份生命的欢乐。活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许多的痛苦和困惑会使我们在一个地方又一个地方跌下去。所以,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是了解生命中自身的力量并且尊重这力量,让自己获得一种自信,一种可以战胜一切的自信,一种可以活下去,并且灵魂越活越轻松越自由越自己的自信。
●你就要回澳洲了,祝你一路顺风。
■北京这一次给我留下的东西太多了,我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它们。悉尼是安宁的,和北京相比是纯粹的乡下,到了晚上七点多钟,街上就没有什么行人了。这一次回去,我会有一种古怪的感觉吧,似乎真的是两个世界似的。我的心里已经涌进了北京的灿烂阳光,这一次短短十天的冬季之旅,留给我的将是一个更加接近麦琪的我吧。
《爱情伊妹儿》麦琪(英儿)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