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 德里达:访问静悄悄
摘要:
2001年9月,法国著名哲学家雅克·德里达(J.JacquesDerrida)应北京大学哲学系邀请来中国做学术访问。在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读书》编辑部、复旦大学等地作了系列演讲和座谈:“宽恕”、“21世纪社会科学展望及《马克思的幽灵》出版后的再思”、“大学和人文学科面临的挑战”、“教授的未来和无条件大学”等。
德里达1930年生于阿尔及利亚,是一位犹太人。他毕业于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的摇篮——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是西方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现为法国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德里达的思想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掀起巨大波澜,使他成为欧美知识界最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德里达的理论动摇了整个传统人文科学的基础,也是整个后现代思潮最重要的理论源泉之一。德里达的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开始介绍到我国,从文学批评领域逐渐拓展开来,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的著作目前已经译成中文的有《书写与差异》(三联书店)、《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声音和现象》(商务印书馆)、《马克思的幽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文学行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文学行动》是他90年代的新作,汇聚了他各个时期以来的文学思考,这既是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一部异想天开的批评写作。
德里达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文字与语言结构的关系问题。他指出,在西方思想中,言语是造成文字不利地位的首要原因,哲学言语的结果与基本前提都是由逻辑性决定的。他称这种情况为“言语中心论”。也就是说,文字与言语的关系如同外部与内部、身体与灵魂的关系一样,是相对的。在他看来,如果取消了这种言语中心论,就可以看出与声音言语相对的文字语言,也有自己的生成能力和规律。
德里达从其文字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意义的绝对根源是不存在的。他强调符号的物质性,认为语言只是通过踪迹(trace)维持的。文章不单纯是言语的抄写,它在成为一种语言之前,首先是一种踪迹,等待着我们去辨明它。
德里达这次来华,中国大陆媒体有精彩的描写:
“昨天下午,在复旦大学吴中杰教授陪同下,他还是顶着一头银发按原计划出现在上海博物馆。近两个小时对青铜馆、书画馆和西藏文物的参观让他感到兴奋和愉快,竟显得比入馆的时候还要轻松。走出博物馆后,德里达带着一丝调皮的微笑让我们的摄影记者对他拍个不停。翻译说,德里达还从来没有在公开场合让人给他拍过这么多的照片。愉快轻松的气氛中记者也问了一个轻松的问题:‘德里达先生,您的头发是什么时候变白的?’德里达说:‘41岁,就全白了。’这情景也让一直担心德里达身体状况的法领馆文化专员放下了心。”
德里达虽然没有哈贝马斯那种被当“棋子”的“荣幸”,但也确实“倒霉”得多。想想哈贝马斯访华多风光,网络上热闹非凡,而德里达来中国,很快就遇上“911事件”,一下子所有人的注意力转向了拉登和布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