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激情出版与走向未来——访中信出版社社长王斌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2/3/26 作者:阮慧勤
中信出版社社长王斌宽敞简单的办公室,虽然没有过多的装饰,但是其典雅大方的色调及窗边那一两盆生机盎然的绿色植物的点染却使整个屋子透出一种格调,甚至显得有些奢侈——一种心境上的奢侈。面对记者,宣扬激情出版的王斌谈起来却显得非常理性和超然,他谈的更多的不是中信创造的畅销书奇迹,不是几个月来一直雄居排行榜前两名的图书,而是对中信出版理念和远景的深刻思考。一切都与记者想要了解的《奶酪》无关,但一切似乎又都与《奶酪》有关:

关于《谁动了我的奶酪》与畅销书的关系:说到畅销书,王斌把《奶酪》比作花朵。他说,一朵花不可能带来春天,要想满园春色,就需要生长的环境和土壤。就像兰登书屋老总说的:“为了畅销而做书,你永远是失败的。”他说,出版社不应该局限于这点成功,因为没有人能预测下一本畅销书是什么。读者要的是“奶酪,但引领他们寻找奶酪的是什么?是概念,如何赋予图书概念,要做到就必须有清晰完整的出版理念。他说“出版理念”就是培育畅销书的土壤。

关于出版理念:王斌拿起中信社的书目,上面在很显眼的位置印着一句话“我们提供知识和技能,以应对变化的世界。”他说这就是中信的出版理念。仅靠技术优势就能成功销售产品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现在市场已经从产品竞争转变为理念和观念的竞争。理念是对品牌的热衷,只有坚实的精神基石,才可能获得强大的市场空间和市场地位。也就是从产品到概念的提升——竞争优势;从概念到理念的形成——价值体现;从理念到品牌的塑造——中信品牌。

他又举了一个例子:一直以来,大家都明白出版的核心是人文的东西,但是到底什么是人文?人文的东西是不是主张回到过去?中信社的观点是:很多出版社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如今想要超越它们,就要比它们更鲜活,更有创新,更有时代感,更国际化。我们向市场提供的价值是什么这是关键,因此中信社就是要提供有用的、有价值的、先进的知识和信息。

关于为什么《谁动了我的奶酪》能畅销:他说,就拿《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来说吧,中国5000年文化比它博大精深的多得多,为什么这个舶来品会受到如此推崇?就是因为它在形式上成功了。过去中国是精英阅读的天下,读书人都是很高深莫测的,现在则是大众阅读的时代。大众阅读,这是畅销书时代的核心。而大众需求、大众热点不断在变化,那么出版社如何去把握?读者是哪些人?读者的定位在哪儿?这本书能提供哪些服务?满足读者的什么需求?所以你一定要有最好的品质,前瞻性、创新性、价值、娱乐和教育、服务的功能,这样读者才能信服和认同。当然,还要通过媒体的良好把握和深度挖掘,传达给读者。

关于品牌:王斌相信中信社今后会形成一个品牌,到那时,一个理想状态是,读者会认同“中信的书代表阅读的主流”这一概念。

他形象地解释什么是品牌:“你看,我手里举一本书,它可能仅仅是一本书。但如果我手里是《奶酪》,它就远不只是一本书了。而如果再放一本《杰克·韦尔奇自传》,它又是另外一种感觉,那就是与成功紧密相连了。我希望通过几年的努力,能让读者认为中信就意味着新的文化主流,是最前沿的思想和优秀的学习实践,它既有价值,又有阅读的享受。我想这样品牌的概念就出来了,那么读者会把中信的标志作为选择的引导。也可以理解:书是内容为王,就要紧跟读者;理念会形成潮流,读者就要紧跟;品牌是价值体现,因为一本书能够容纳的知识和信息是有限的,读者却很容易创造知识概念”。

最后,王斌回到这次采访的主题,谈到有关《奶酪》的意义,他说,从这个层面来讲,《谁动了我的奶酪》对他们来说就不重要了,它已经过去了,中信社更关注未来。“因此我们不强调规模,只是强调我们永远站在发展的最前沿。希望能有一种激情出版,希望广大读者因此而受到激励。没有激情,就不会有伟大的作品,更不会有伟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