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奶酪"争食者的成功之迷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2/6/18 作者:胡婧
对中国人来讲,奶酪实在不是一种主流食品,吃过的人恐怕很少,喜欢吃的人就更少了。可是,一本叫《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书和继而出现的一批标题中有"奶酪"的书却着着实实地让国人们享受了一顿"奶酪大餐"。

中国算得上是个寓言国度了,可在"现代性"弥漫着中国的今天,硬是这本来自西方的只是讲述了一个"识时务者为俊杰"老道理的《谁动了我的奶酪》大大地激发了国人讲寓言的潜力。在"第一块奶酪"带来的巨大效益吸引下,"奶酪"越来越多了,这也正应了"多了就滥,滥了就臭"的另一句话,对"奶酪跟风"的批评也铺天盖地。但是,毕竟还是有几道奶酪餐上了排行榜,位置还不错,其中必也有其缘由。那么这种"奶酪现象"是否就真的该用"跟风"来定性和否定,还是能有点别的说法呢?

做中国人自己的"奶酪"

与"奶酪"相关的各式图书仅从开卷提供的非文学类畅销书排行榜来看,前30位中以"奶酪"冠名的书就有6种之多。除了力拔头筹的《谁动了我的奶酪》外,还有《我能动谁的奶酪?》、《学会做自己的奶酪》、《谁吃了向日葵的种子——颠覆奶酪哲学的寓言故事1》、《树獭该往何处去——颠覆奶酪哲学的寓言故事2》和《我不想动你的奶酪》。

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联合兴办的北京东方幼狮文化传播公司出版的《我能动谁的奶酪?》可以算是所谓的"跟风书"中业绩最好的一本了。目前在排行榜上呈上升趋势,尽管与《谁动了我的奶酪》销量上还有差距,但由于前者更注重"奶酪理论"的"中国化",加之晚于"第一本奶酪"半年上市,在排行榜上表现出一定的冲击力和生命力。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张秋林社长谈到出版动机时,认为《谁动了我的奶酪》毕竟是西方的理论,西方发达国家的竞争环境和游戏规则比较稳定,社会保障制度也比较完善。但中国的相应内容却都还在发展之中,因此中国的个体要应对的变化更大,承受的生存压力也更大。这些都不是西方的"奶酪理论"所能够解释清楚的。这样的一种差异就是一种出版商机。东方幼狮文化传播公司的温航总经理也十分强调这本书出版动机的严肃性,即在于西方理论的本土化。她认为,这本书的目的是要给那些在改革前进中付出代价的人以理解和人文关怀。这本书的作者陈彤是一个有着强烈个性和刚硬文风的年轻作者,她曾经专门撰文对将其书列为"跟风之作"的批评作出了回应。她在文中这样表达《我能动谁的奶酪?》所要说明的意思,一是承认现代社会价值的多元化,而没有必要每个人都向《谁动了我的奶酪》中的老鼠学习;二是如果认为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拥有财富和地位,那么要考虑的问题便是"我能动谁的奶酪"。她的书中处处都是和《谁动了我的奶酪》对着干,从那场同学聚会在十年后重新聚首开始反思写起,对《谁动了我的奶酪》的逻辑进行了反驳,这本从策划到出书只用了29天的书充满了针对性。温航总经理在谈到这本书的版式时还特别指出,为了突出这本书的独立价值,书的封面和版式都与《谁动了我的奶酪》有着明显的区别。

中国盲文出版社《学会做自己的奶酪》一书的责编杨爱荣同样强调这本书的特点在于较强的中国特色,通过讲述交朋友来阐述多面的人性,以第一人称进行口述。这本书的作者具有大学讲师和公司策划人等多重身份,带有些自传的色彩。目前这本书也有了8万册的销量。而上海人民出版社的《我不想动你的奶酪》的责编任余红谈到,接到书稿时社会上已有别的奶酪书,也担心有"跟风"之嫌,但因为看重这本书有自己的想法,还是在没有异议的情况下出版了。在装帧设计上,出版社还是有意地进行了相似的处理,无非是认为这样能够抓人眼球,况且寓言的形式经过验证还是深受读者喜欢的。这本书经过3次印刷已发行了6万册。

中央编译出版社和北京知己图书公司合作,从日本引进的两本《颠覆奶酪哲学的寓言故事》则有些迫于无奈的感觉。企划部的王向军告诉记者,这两本在日本很畅销的书的版权在年初即已谈妥,由于种种原因,直到4月初才向全国发行,那个时候市场上已经有不少"奶酪书"了,这个时间差打的似乎有点冤枉。这本书的制作非常精美,字体较大,前言也是针对《谁动了我的奶酪》而写,版式装帧也针锋相对地加以了重新设计。

"奶酪书"的"跟进"

与"跟风"

在这6本书中,除了开山之作《谁动了我的奶酪》和两本《颠覆奶酪哲学的寓言故事》属引进版外,其余都是原创。这几本原创书都是年轻作者主动向出版社投稿,都采用寓言的形式,版式上也都采用彩色的封面并内插小漫画,在内容上也都与《谁动了我的奶酪》有不同程度的关联和运用,真可算得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奶酪家族"了。可在这个"家族"里,矛盾似乎不小,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头,"颠覆"便是一个挺狠的用词。从这一点来看,这次"跟风"似乎有点和以往不同,这种不同倒并不在于数量之多或是业绩之好,而在于反其道而行之。

"跟风"从词性上来讲可以说是贬义的。对于此次"奶酪跟风",业内不少人士都提出了批评,比如对自身品牌形象的长期维护建设和短期盈利间的理性思考、版权意识和原创力量的培养等。但如果用这个词来概括这一批奶酪书,似乎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嘲笑,因为这些所谓的"跟风之作"在排行榜上占据着不止一席之地。"奶酪们"是不是纯粹地在"跟风"成了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张秋林社长认为,不管是《谁动了我的奶酪》还是《我能动谁的奶酪?》都是一家之谈,都不一定能满足所有中国读者的心理需求,因为奶酪被"动"的情况各有不同,所以又有后来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出版了不同的"奶酪"书,这是一件好事。因为事情的变化不是一套理论能解释清楚的,大家都来关注才能把道理讲得更清楚。作者陈彤也认为,"现在有那么多人议论奶酪,这总比斯宾塞的奶酪一言堂要好得多"。温航总经理更进一步表明,"奶酪"是一个有人文精神的话题,应该继续讨论下去,只要态度严肃,就可以参加到这场辩论中去,她笑言"希望打一场奶酪的战争"。上海人民社的任余红责编认为第一本书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个话题,由此引起讨论是再自然不过的。不应该用"跟风"一棒子打死。知己图书公司的王向军也认为,相关类书籍不应全部否定,因为还是有值得看的书,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说出自己的生活哲学,只要辩论得精彩就会有市场,一本畅销书留下的是开放的尾巴。

然而,"奶酪书"质量的良莠不齐还是"跟风"批评盛行的根源所在。尽管上述几本"奶酪书"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经受住了市场的检验,但确实还是有许多粗劣的跟风之作。对这些书,业内人士都表示了不予接受的态度。温航总经理就认为,有了一个市场后,负责任的出版社是在跟进,不负责任的便是在跟风。知己图书公司的王向军认为,利用别人已有的声势是可行的,但关键在于选题开发要负责,不能只图短期的利益。一些出版人表示,跟风不仅对自身品牌建设有害无利,而且还会破坏了原有的一块良性市场,甚至是对读者的欺骗和戏弄。张秋林社长就指出,出版的生命是创新,但面对一个已有的选题,跟进也不失为中策,但最重要的是把握时机,速度要快,而且内容上也要有所创新。《我能动谁的奶酪?》不仅有了两个月20万的销量,而且现已推出台湾版和香港版,即将推出英文版,这恐怕不是"跟风之作"所能有的成绩。

奶酪群书榜上表现

\Images\2002\020618B301.JPG

据开卷提供的非文学类畅销书排行榜来看,前30位中以"奶酪"冠名的书就有6种之多。对此现象业界众说纷纭。"跟风"出版由来已久,成功的、失败的都不在少数,抛开道德上的是非之争,从单纯的商业角度切入,或许"奶酪"现象能给我们更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