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深化浪漫主义研究的图谱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3/2/21 作者:余斌
这20年思潮流派研究,包括浪漫主义研究在内,大都偏重于“史”的描述,而对小说的结构模式作共时态的解析则尚有所欠缺。朱曦教授和陈兴芜副编审两位有鉴于此,专在中国现代浪漫主义小说的“模式”研究上下重力,既考察其结构形态的美学价值,也探寻其流变轨迹。

由于长期习惯于按意识形态排队,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流派问题的研究相对滞后乃不争之事实。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此一问题才真正提到了现代文学研究的议事日程,并不断取得相应的成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严家炎。单就浪漫主义研究而言,《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陈国恩也是很可注意的。但就总体而言,这20年思潮流派研究,包括浪漫主义研究在内,大都偏重于“史”的描述,而对小说的结构模式作共时态的解析则尚有所欠缺。朱曦教授和陈兴芜副编审两位有鉴于此,专在中国现代浪漫主义小说的“模式”研究上下重力,既考察其结构形态的美学价值,也探寻其流变轨迹。他们定出此一学术标的是需要眼光的,而且做得相当不错。

何谓浪漫主义﹖定义太多,莫衷一是。以往有积极、消极的划分,褒前贬后,既功利也简单。这本《中国现代浪漫主义小说模式》以下简称《模式》,该书由重庆出版社出版)提出“二元模式”一说,认为随着几十年来中国政治风云的变化、人文环境的改变,浪漫主义文学呈现出不同的走向,形成了以郭沫若为代表的“功利浪漫主义”和以郁达夫等人为代表“纯情浪漫主义”。这么提相当大胆,当然也冒险,但这是学术冒险,值。

在这部别开生面的著作里,纯情浪漫主义被视为中国新文学浪漫主义的正脉,就小说而言,其代表作家为郁达夫、废名、沈从文、艾芜、徐讠于和无名氏,作者认为“他们都较好地实践了现代浪漫主义诗学,在文学创作中留下了辉煌而壮丽的文学篇章,写出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体现了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这份名单或有可议之处,而作者的胆识却也从这里显示出来。郁达夫、沈从文的地位是无可争议的,废名,尤其是徐讠于和无名氏,一下子被提得那么高恐怕就难免被人置疑。这不要紧,得看作者是否言之成理。首先是郁达夫,《模式》认为这位作家是现代纯情浪漫主义小说的开创者,他奉献的三种探索性模式模仿、亚模仿和表现,显示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小说发展之初的状貌。长期被学界冷落的废名,其贡献在于对郁达夫那一套以模仿为特长的叙事模式进行改造,使其“本土化”,从而拓展了浪漫主义小说的写作空间。沈从文又是一番身手,这位有自卑情结的作家熔多种文化和美学形态为一炉,突破了传统浪漫主义诗学框架,走出了一条浪漫主义小说的“文化型”写作模式之路,再一次扩大了浪漫主义小说的表现空间。到了40年代,浪漫主义已显后继乏力,开始朝现代主义方向转换,徐讠于和无名氏的历史地位就在这里。二人的创作道路均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承续浪漫主义之余脉,后期转入现代主义的茫茫路。

我以为,《模式》对现代浪漫主义小说演进轨迹的此一总体把握,基本上能站稳脚跟,自圆其说。但两位作者并不以宏观把握为满足,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他们以扎实的功力更多地投入个案分析,事实上,那些很有见地的作家专论正是《模式》这本书的主体部分。其中沈从文一章下力最重,也最精彩。关于沈从文的文化心理苗文化心理和自卑情结虽非新论却也有更为精审的阐发。然最得沈从文小说精义的当推其文学人类学阐释,所论沈从文小说的原始主义模式和神话原型模式,发前人所未发,极为难得。又如论沈从文小说的符号学意义,更尽弃陈言,别树一帜,内中“山歌的隐喻性”一段,尤令人读之击节。关于废名及徐讠于、无名氏小说的阐释、解读,作者发力虽稍逊于沈从文一章,但立论锋锐、大胆,颇有“重写文学史”的冲击力,令人耳目一新。至于艾芜一章,《模式》给出“行走”概念,认为艾芜小说“呈现了一种富有新意的‘行走’模式,拓展了现代纯情浪漫主义小说的表现空间,使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多子一道亮丽的风景”,为艾芜作了新的定位。但总的说这一章笔力似乎弱一点,有的地方或可商榷,如说艾芜小说的“复调结构”,似有拔高之嫌。又如对《南行记》的评价,说它是“瑕瑜兼有的文学文本”无可置疑,但说“它只能作为纯情浪漫主义小说花园中的一簇小草”,则又未免看低了。

末了再说一点,这本《模式》的作家专论即下篇重点突出为其优点,但范围是否偏窄﹖有些作家虽然不宜用浪漫主义定位,但浪漫主义元素有时也会在他们的作品中闪闪发亮。《模式》的作者对此已有所留意,他们在关于徐讠于、无名氏的一章里略有涉及,提到张爱玲、穆时英、刘呐鸥、施蛰存小说中都有浪漫主义的“气息”或“情愫”,很有见地,可惜点到为止,未肯朝前一步。其实此种情形在更多的作家身上也有所表现,比如“七月派”的路翎,他50年代的《初雪》和《洼地上的战役》令人惊喜,其实这些作品中的浪漫主义元素早在他1946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求爱》中就已经发酵。读孙犁《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也可看出类似的情形。如果将这些作家的“跨流派写作”现象列为一章,作为浪漫主义的“辐射”来处理,是否也算一种思路﹖在此聊备一说。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小说模式》朱曦陈兴芜著/重庆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