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纯美的风景或臆想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3/7/11 作者:李少君
说句老实话,如果不是读了蒋子丹的《边城凤凰》一书,我不会知道凤凰有如此沉重的历史。因为,对于我这么一个走马观花的过客来说,那里留给我的印象是诗意的,就像所有游客一样,凤凰对于我来说,是一片纯美的风景。

对于凤凰的印象最初当然是沈从文先生给予的,在沈从文笔下,凤凰之美令人神往,那完全是一个世外桃源,藏在不为人知的地方。沈先生是这样描述凤凰的:“各个人家炊烟升起以后又降落,拖成一片白幕到坡边。远处割过禾的空田坪,禾的根株作白色,如用一张纸画上无数点儿。一切景象全仿佛是诗,说不出的和谐,说不尽的美”,“一年四季随同节令的变换,山上草木岩石也不断变换颜色,形成不同画面,侵入我的印象中”。在《边城》等小说中,凤凰那种原始的自然的美,那种纯朴而善良的风俗,即使也有冲突流血,也有悲伤痛苦,也都被美丽的风景化解了,只是短暂的。凤凰还是那么美得不可思议,令人陶醉而忧伤。

后来则是自己去了一次凤凰。似乎完全与自己的想象一样。凤凰由于地处偏僻,游人并不是太多。在我的感觉中,凤凰很安静,有一种不动声色的永恒的美。晚上坐在沱江边看月亮、喝茶,让人觉得语言都是多余的。偶尔,能听到划浆的声音,破开那种静得化不开的意境。

但总的来说,我们仍然只是匆匆过客。只是圆了一个小小的梦,因为这个梦还很美妙,所以心满意足地走了。根本未从关心过那些当地人的心境如何,没有想过去探询一下他们的过去与现实生活。可以这么说,游客从来只看到他们想看到的那些东西,或者说,总能看到他们想看到的东西。

蒋子丹却不是这样,她两次专门深入凤凰,甚至在那儿住了一段时间,住在普通人家,她还走访了大量的本地居民,查阅了众多历史人文资料。她每有不了解的地方,必想办法加以核实。所以,她看到了我们没有看到的那些东西。这样一来,蒋子丹就有了区别于游客角度的视野。

在《边城凤凰》一书中,蒋子丹显然更关注凤凰人的所想所思、所哀所乐。她甚至与凤凰人一起感慨,一起悲伤。同时,蒋子丹又不完全一味迁就凤凰人,不完全等同于凤凰人;她还有自己的立场,她带着既爱又怜之心,既深怀同情,也有所批评。爱之切,所以痛之深,却没有高人一等的架势。比如她对凤凰人天性好斗探根寻源,寻得源头是清末的“屯田养勇”政策,导致凤凰人只能以血肉之躯讨生活,这是很残酷的,而很多凤凰人却还不自知。蒋子丹在书中感叹:“对这种可悲可叹的命运,大多数凤凰人浑然不觉,相反还以狂热和张扬的姿态沉湎其中。”

在《边城凤凰》一书中,由于进入得比较深,蒋子丹采取了一种比较宏观的角度,她将全书分为三部分:历史、传说和现实,较全面地展示了凤凰的人、事、物,古往今来,方方面面。而这是很多走马观花之作做不到的。

我也生活在一个旅游区,我深知很多旅游书籍要获得本地区人民的认同并不容易。但由于蒋子丹的写作态度,《边城凤凰》一书在这方面处理得已是难能可贵,她也不回避那些苦难的沉痛的东西。《边城凤凰》据说已经很得当地人认同。

所以我想,其实所有自然的纯粹的原始的风景可能都只是我们臆想出来的,我们因为对身边的现实有种种的不满,就把幻想寄托在某个遥远的地方,比如凤凰,比如别的什么地方。这些寄托了我们某种想象的地方,我们如果只是带着原有的固定的看法去寻梦,可能反而会印证我们原有的印象;但只要我们深入下去,我们就不会再如此轻松,因为任何一个历史悠久之地,都不会全是欢歌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