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拉萨:幻觉之城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3/4/18 作者:马丽华
马丽华1953年于山东济南市。1976年毕业于山东临沂师专中文系,同年进藏,在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任干事、《西藏文学》编辑部任编辑,1988年至1990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作家班,获北大文学学士学位。1990年至1999年任西藏文联专业作家。现任职务为西藏文联副主席、西藏作家协会副主席。

“回到拉萨,回到布达拉”,唱着这歌的人多半在期待着纯净内心的回归。纯净,就像这个城市。站在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原上,人与天空是如此地接近,在明亮得没遮没拦的阳光下走着看着想着,让人不得不相信,疲倦地心真的可以回家。

拉萨直译为“神地”,饰词为“圣城”。每当人们想起拉萨的时候,大约出现频率最高的形象是布达拉宫吧。的确,覆被于市中心红山顶上的布达拉宫是拉萨圣地的经典标志,拉萨的封面装饰。作为有形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一建筑物辉煌宏丽,兼具王宫的华美与古刹的庄严。它的形式美体现在适合从任何角度观赏:正面,侧面,遥望和近观,仰视和俯瞰,甚至背影;适合在任何季节观赏:冬雪夏雨,春光秋色,晨晖夕照中或晴空丽日下;适合亲眼目睹,尤其适合穿越时空的怀想。念青唐古拉和冈底斯两大山脉相拥中的拉萨河谷其实开阔,自东方和南方接近拉萨的人,往往从几十里外就可远观到这座宫殿的身影,这时旅人们便须凝神注目了:西藏人说,当远道而来的人第一眼望去,布达拉宫的金顶有光芒闪烁,外来人,你便今生有福了。

想起拉萨的时候,还会想起一条老街。较之固守者的肃穆静默,老城区八廓街充满了流动感,充满了浮世的气息和人情的况味。它的显著特征是老旧而新鲜,传统而时髦,且是一如既往的最时髦。由几乎与布达拉宫同时代的大昭寺领衔首创,八廓街渐成规模。宗教的功能决定了老街的基本样式:环形的步行街主干道,沿街向心辐凑的多条小巷。八廓的本义即是“环绕而行”的意思,雅称为“菩提道”,是拉萨自古而今的宗教中心,桑烟袅袅人潮涌动的转经路。与宗教感情相对应并相辅相承的是世俗的功能。世俗功能体现在市井,市井由街和人构成。涌动的人群荟集了藏地内外成份与形象各个不同的人,身世与命运如天壤之别的人置身于同一时空。世俗的世俗则在买卖,无须指点,旅游者自会频频光顾沿街分摊点,采购那些部分出自本土、大部分产自印度尼泊尔和川甘青滇藏区的手工艺品,从宗教物品的佛像藏香到各类世俗的饰物挂件,到可称为“文物”的旧东西,由此流向四面八方,登上现代都市里的大雅或小雅之堂,重复地提醒着有关八廓街、有关拉萨的记忆。

想起拉萨的时候,不见得映现出宏大叙事的全景印象,也许只是想起某些具象的片断,例如城市上空碧蓝的天和乳白的云,白杨叶片在秋日阳光里金灿灿的声响,一个油画般或石雕般的转经老人,甜茶的味道,拾级而上的感觉,某张彩色照片,某句话语……让久居拉萨的人罗列这些细节是困难的,因为那一切属于生活常态。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人们的目光总是瞄向别处,寻找经验之外的,精神家园的建构尤其需要高远。而别处依然是生活,是另一人群的常态,没有哪里是世外桃源,没有谁可以置身世外。久居拉萨的人们围坐一起,笑谈误读的美丽与错觉的可爱,目之所见心之所想与笔之所记竟可与实相存在并无多大关联,没有哪个地方具有此地的多义性,每一个人都可以尽其修为去解读,每一个人都拥有他自己的西藏。我们议论说,西藏已成为“幻觉的西藏”,拉萨适合梦想。

这或许是拉萨有别于其它旅游目的地的一个特点吧。最初布达拉宫及其圣地拉萨在蛮荒河谷中生成,不过听凭了创建者草莽中的开辟。但是,城邦和建筑不仅由此获得了独立的生命,而且渐渐聚合起一己灵魂。历经千余年佛光的浸润,构筑成一个形而上的存在。这一存在实质上已超越了本体的价值,超越了本义。那个温和的宗教指向着人类的古老理想,致使由此间生发的幻觉与梦想无不与美好的事物相关联,也是题中应有之义。我是在二00三年四月八日写下这篇文章时想到这一点的,此刻在地球的一隅战火正炽,最先进的科技装备与最原始的丛林法则相结合,最文明与最野蛮相统一,正在上演新世纪人间悲剧最惨烈的一幕。众生平等,世界和平,四海之内皆兄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之类东方人文精神显得奢侈,愈发的可望而不可及。但人类精神不泯,古老而永世的人类理想愈发值得珍视。

拉萨关键词布达拉宫青藏高原喇嘛八角街朝圣第三极风马旗扎西达娃阿姐鼓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