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海上书业的光荣与梦想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3/8/22 作者:陈旷,任江哲,宋文京

□上海机会不可否认,上交会为上海带来一次在中国书业大有作为的特殊机会。但上海究竟离一流出版物交流中心还有多远?能否成为第二个出版中心?太乐观的答案还为时尚早。

□市场诱惑不管怎样,上海图书市场还是一块肥肉,已经招来了各路力量的虎视。

□世纪气象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在本届交易会上异常风光充分发挥下属出版社协同作战的功底,显示了自身强大的整合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复星因素上海一家叫“复星”的上海民营企业,牵动着各大新华书店集团老总的神经,它是谁,它会给书业带来什么?

□“福州”旧梦书写过中国出版业发祥地历史的“中华文化第一街”——上海福州路,如何与现代商业结合,再现往日书业辉煌?

2003年上海图书交易会注定了要成为一场特殊的图书交易会。

上海机会

由于是SARS后第一个大型图书交易会,全国大多数出版社和书店在受困四五个月之后,供需能量都需要得到释放,争相与会,结果本届上海图书交易会以有限的展位接纳了364家出版社和100家期刊社,将不少出手晚的出版社拒之门外。

此届上交会规模创造了历史之最,订货码洋达7.5亿,是上一届上交会的3.75倍;其中沪版订货码洋2亿元,比上一届净增8000万元;外地出版社订货码洋为5.5亿元,接近上届8000万元订货码洋的7倍;受邀代表25OO人,不速之客则达7000人,入场人次超过4万。有新闻媒体报道说“‘立足华东、面向全国’的上海图书交易会已经成为国内出版物交流的重要平台之一,其对国内图书市场的影响力、辐射力正在急剧增强”。

不可否认,SARS为上海带来了一次在中国书业大有作为的机会。但此届在特殊的市场状态下举办的展会,是否能代表上交会未来的影响力与品质?上海出版业真正抓住这个特殊的机遇了吗?上海的出版企业在天赐良机前都做了什么样的努力?太多的问题值得深思。

随着上海经济建设走上快车道,上海出版业也确定了自己的特色定位:建设“大流通、大协作、大服务”的出版物交流中心,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出版物交流平台,为长三角、为全国出版业提供优质服务,在积极促进全国图书市场繁荣中求得自身更大更快的发展,为全国图书出版发展作出贡献。于是,去年6月,上海打破自产自销的经营模式和交易方式,举办了“第一届上海图书交易会”,面向长三角和其他省市出版发行单位招商。小试牛刀之后,上海更是坚定了搭建全国性的出版物交流平台的决心,欲在中国书业扮演更重要角色的愿望更加强烈。

今年,上海果断抓住全国书市推迟到明年、各类专业订货会迟迟未能举办的空档,在SARS警报解除后宣布举办第二届上交会,在短短40天里完成了筹办和招展工作,由此获得了一次举办超常份量展会的机会。上海市政府和上海新闻出版局在展会上表现积极。上海市副市长杨晓渡担任组委会主任,而凡是重要的研讨会和新闻发布会都能见到上海新闻出版局局长孙颙的身影。孙颙在开幕式致辞中说“上海图书交易会‘是上海出版人的节日,也是全国书界的一次盛大节日’”,他还表示将“坚持努力办好上海图书交易会,立足上海,服务全国,为出版同业搭建一个‘大市场、大流通、大服务’的信息和商流平台。”

上海为借机提升上海图书交易会在全国的影响力和地位而付出了许多努力。不仅有东方出版中心下属的中国图书交易网承办网上订货,还有“中外图书装帧设计展”在会间评选了最佳整体设计奖和最佳封面设计奖共19名,上海书城作为分会场同时展开“畅销书大比擂”,密集的签售和新闻发布会让经销商和媒体忙碌不已,有关期刊、福州路建设的研讨会也使展会更加多维。图书馆采购团的光顾,也使交易更加务实。

交易会的组织中处处透着上海人的服务精神和对细节完美的执著。开幕式仅花十分钟,简短有力;参展社按出版领域分类,便于经销商采购;会场设立医务室,免费为感到不适的参会人员检查和提供药物;航空公司进场提供返程票订购服务。这些是以往大型书业展会未能做到的。

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上海有关官员特意强调要通过交易会展示上海“海纳百川”的开放胸怀和文化追求,“上海不重视订货码洋,但重视会议的影响力”。种种迹象表明,“立足上海、面向华东、辐射全国、走向世界”已经成为上海出版业的自觉追求。据悉,组委会将考虑在明年的交易会上划分订货区和零售区,进一步提升展会品质。

从会议效果来看,出版商普遍表示超过了自己的预期,由于来的书店比较多,许多社带的书目和名片在第一天就发光了。但由于办会经验不足,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开展第一天没有严格区分书店代表和零星读者;展场没有醒目的会议室指示牌,以至于新闻记者、受邀嘉宾和新闻发布会主办方颇为头疼;更有人抱怨展场灯光昏暗,服务不够好等。

从展会经济角度来看,上海的确还可以做得更好些。首先是选址和场馆安排有些问题。会场在光大国际会展中心的二楼三楼,无法独立,一楼先后有房地产和机械设备两个展览,参加交易会的客商只能从狭窄的滚梯口入场,载客电梯又有些“深藏不露”,反映了主办者未能在实际操作上使本届交易会真正升格的局限。许多参会代表认为此次交易会气势不足,上海既然要在全国书市年度阙如的情况下放大上交会的价值,吸引国内的同行,而且已经将场租费翻番,就该好好弄个独立完整的场馆,做得大气一些。这或许与主办者决定仓促、准备时间短、对参会单位数量估计不足有关,但还是有人指出,既然展会订货功能已经式微,应该索性更突出其展示功能和交际功能,突出展览的仪式感和过程感,上交会在这方面显然是让人颇感失望的。看来,上交会的定位与会展水平还与主办方的主旨有一定的差距,上海要成为一流的出版物交流中心,非一朝一夕之功。

尽管从总体来说,上海出版企业的改革步伐较缓,但此次大型图书交易会于上海出版业而言,像催化剂,像强心针,唤起上海出版人的自省与进取意识。成为东道主的上海出版企业纷纷在云集的客商和同业面前,展示自身的企业形象和出版实力,解囊款待四方宾客。许多在沪版会和全国其他展会上从来不做特装的出版社,这次都不惜花费重金做了特装,像上海辞书社、上海科技社、学林出版社、文汇出版社和刚刚成立不到半年的中国福利会社都做了风格独特的特装;上海世纪集团更是租用了13个展位;华东师范大学社、上海外语教育社的特装也比过去更加有冲击力。上海出版企业集中精力推出了大批新书,为新书嫌少的交易会增色不少。如上海世纪集团的青春读物、米兰·昆德拉系列、上海文艺总社的文学类图书、上海科技社的生活类和画册类图书以及华东师大社的大众休闲类读物都非常突出。

生活、休闲类图书和畅销书的丰富,以及管理机制上刚刚开始的革新,显示出上海出版企业已经开始释放自身的改革能量。对于谋求重振昔日出版雄风的沪上出版社而言,此届上交会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从营销手段到经营机制再到战略规划,上海的出版企业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些刺激与启发。

然而,非常明显的一点,是上海的一些出版社依然走不出某些怪圈。有的出版社盲目自负,声称“中国大学出版可能先于中国大学赶上自己的国外同行”,但实际表现并不是这样大气;有的出版社过于重视眼前利益,在企业形象宣传和产品营销上缺乏投资意识和明晰的经销战略,也掌握不好营销的节奏,开的发布会冗长无味,什么书都想要详细介绍,唯恐拿了点礼品的经销商占了便宜;还有一些出版社产品结构散乱,明显缺少长远的发展战略作支撑,展示起来多少有些底气不足,这或许与上海人过于关注细节而缺乏战略意识有关。尽管上海出版人有着实干和重视契约的好传统,但真正着眼于世界着眼于未来实现跨越式发展,上海的出版企业还有不短的路要走。

上海分销领域民营力量的弱小已无需赘言,记者展会间在上海书城于晚间八点就被“扫地出门”,不禁替上海的读者晚间无福而神伤。逛遍上海大大小小的书店,发现沪版书的地盘和位置大多压过其他外来者。而作为书业价值链上不可缺少的图书策划工作室和装帧设计工作室,在上海都处于极度边缘化的位置。这一切显示了上海还缺乏国际化城市的文化吞吐气势,致使出版业缺乏创新与活力。

上海学者余秋雨认为:“上海人的眼界远远超过闯劲,适应力远远超过开创力。有大家气度,却没有大将风范。有鸟瞰世界的视野,却没有纵横世界的气概。因此,上海人总在期待。他们眼界高,来什么也不能满足他们的期待,只好靠发发牢骚来消遣。牢骚也仅止于牢骚,制约着他们的是职员心态。总而言之,上海人的人格结构尽管不失精巧,却缺乏一个沸沸扬扬的生命热源。于是,这个城市失去了烫人的力量,失去了浩荡的勃发。”

上海市委市府挖出的上海精神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上海的出版界也该有这样的气度,这样的胸怀和这样的自我要求。毕竟上海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会,该有与之相匹配的出版大气势和出版大成就。要回答上海出版人提出的“上海能否成为中国的第二大出版中心”这一问题,似乎还为时尚早。

市场诱惑

这次上海图书交易会的人气旺,是很多出版社特别是上海以外的出版社事前没有想到的,无论是发货店还是销货店都派出了人数众多的采购阵容:北京市店去了包括36个门店经理在内的60多人;江苏新华发行集团分两批组织所有的采购人员与会;深圳市店除了3位老总亲自莅会外,还带去了一支十五六人的采购组;天津、湖南、湖北、浙江、河北、郑州、济南、厦门……记者在展会现场遇到的熟人数不胜数,有一些准备不足的出版社订单第一天就发光了,要连夜紧急从社里调运。分析起来,书店的人如此重视这次会议,不外这么几个原因:其一,订货的需要。全国书市取消,这就是除京会外今年最大的一次订货活动了,“非典”之后图书市场的恢复和反弹,以及一些城市即将开业几个大书城,各地书店都需要吃进新书补充货源。其二,捕捉市场信息。与以往不同的是,通过现场看品种,了解下半年图书市场的走势和明年新的出版动向,不仅是书店所关心的,同时也是吸引出版社编辑参会的原因,不少人注意到,去展位拿订单的有很多是出版社的编辑和策划人员。其三,沟通改革发展动态和信息。这一点前文已有提及,此处不再赘述。

除上述原因之外,作为一个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国际大都市,上海图书市场还有着其独特的诱惑力。

上交会期间,不少出版社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包括在上海书城、东方书城的签售,考察某类图书在上海的销售情况并组织市场信息研讨活动,召开经销商会议,请上海新华发行集团各个层面的有关人士对本社的销售人员讲解上海市场的规律、上海的商圈、上海图书大卖场的设计及图书陈列原理,等等。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上海的GDP水平较高,又是一个对流动人群吸纳力很强的城市,因此图书销售空间很大;同时其市场也相对比较成熟,对上游的反馈能力强,因此可以作为市场的检验指标;另外,从总体来讲,上海的消费比较理性,与其他城市相比,不太受营销的裹胁,这就注定了它有值得大家研究和重视的充分理由。有一位市店老总在认真考察了上海书城、东方书城、季风书园、思考乐书局等零售店后,得出了上海的图书零售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面的结论,这也为出版社对上海市场的重视做了一个注解。

对上海市场关注的不仅仅是出版社,由于文化背景的相似和认同,这一市场也是周边省市兄弟单位虎视眈眈的对象。浙江、江苏等地虽然没有对记者透露具体的进攻计划,但都认为自己应该在上海市场占有更大的份额。

本来,处在长江三角洲的重要地理位置,面临越来越开放的市场环境,上海不可能不成为书业的兵家必争之地。有传闻说日本的某企业有意在上海投资做一个大的图书中盘,还有消息说美国最大的图书连锁店巴诺书店也欲在上海设立办事机构,据可靠消息,华东一省店准备在上海开办万米大卖场,已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一些在图书分销领域放开之后试图率先进入零售领域的境外资本也直言不讳地把上海和北京共同锁定为首选目标。上海是一块美味的蛋糕,关注者越多,觊觎者越多,良性的竞争越多,越能带动她的繁荣。

世纪气象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在本届图书交易会上异常引人注目,该集团图书订货码洋达5000万,是上届上交会的两倍。该集团共订购13个展位,规模居上海展团首位,展区以象征“书籍是知识海洋”的蓝色为基调,展区中心摆放的是波浪型的书架,在展区后方的一大面墙上用大幅招贴来宣传功能日益强大的易文网,整体布置大方别致,塑造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面向市场的全新形象。

作为中国第一家出版改革试点单位和国家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世纪集团已初步具备了现代企业架构,拥有5家出版社作为核心成员,以世纪秋雨物流有限公司、上海图书公司等作为紧密成员,搭建了强大的公共发行网络和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出版网络平台,在一大批品牌图书的基础上建立了集团的品牌优势,拥有《上海商报》《理财周刊》《世界时装之苑》等报刊,与美国索尼音乐公司、日本万代公司、法国阿歇特集团等世界传媒业巨头结成合作伙伴,正在组建动漫出版基地和工具书出版基地。经过几年的发展,世纪集团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资源整合和市场谈判能力,正在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出版集团之一。

此次交易会上,世纪集团共推出400种新书,其中包括“中国断代史系列”、“米兰·昆德拉文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海边的卡夫卡》《ABC汉英大词典》等重点图书。世纪集团充分发挥下属出版社协同作战的出版模式,也显出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为了争夺“语文新课标”的市场份额,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调集上海译文出版社、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多年积累的优质资源,综合集团优势,在本次交易会上推出了“世纪语文新课标必读”共43种。此外,新出版的“世纪文库”(第三辑)18种、“发现之旅”26种也都体现了集团协同作战的优势。

该集团通过最近两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畅销书运作机制,成为全国畅销书运作的领头羊。今年五六月分别有13种、12种图书进入开卷全国文学类图书前30名的排行榜。此次交易会上,世纪集团重点推出了《我们的耳朵宛如贝壳》《天堂神话》《天生我才》《说出你的爱》《青春的隐秘世界》《左手倒影右手年华》《17岁的CEO》《十七楼的幻想》、《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等青春读物,为整个交易会添了一把“火”。

今年尽管有“非典”疫情,该集团依然实现了各项经济指标全面增长: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5.27%;实现利润4519.2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9%;集团发行中心上半年发货比去年同期增长21.78%;回笼资金921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23%。世纪出版集团的战略发展眼光和强有力的改革举措,以及其积极而蓬勃的气象,为上海图书交易会增添了别样的活力。

不大不小的规模一直是世纪出版集团的心病,但据消息人士透露,集团的扩建方案已经报批,上海的数家出版社将被吸纳进世纪集团。或许,此次上交会世纪集团所显现的与众不同的气象,在不久的将来,会变得更加恢弘。

复星因素

本以为这次上海图书交易会是一个较为纯粹的业务性会议,且主办方一直比较低调,一再强调其区域性,但与一些大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来者寥寥的情况相比,记者在会场和各种聚会的场合却意外地发现了不少省、市新华书店董事长、总经理的身影。

尽管很多老总都很谨慎地把这次出行解释为“非典”过后年内最后一次见面和交流的机会,至于交流什么则对媒体讳莫如深三缄其口,但记者还是从各种渠道获悉,新华书店的股份制改造确凿无疑是此次会议这些发行界大佬们关注的焦点。在大家的话题里,一家位于上海的民营上市公司——复星,在全国新华书店系统拥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点击率”。据了解,此前,复星集团已对全国为数不少的省级店进行了了解和接触,而此次的上海之行,专程去复星考察,并拜会该集团信息产业投资机构的负责人,也是一些省店老总行程表上的重要安排。

那么,复星是谁呢?

记者在互联网上敲入了复星两个字,整理出了如下信息: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11月,从一家注册资金10万元、自有资金3.8万元的小型科技咨询公司起步,发展至今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拥有70余家跨行业、跨地区下属企业的大型民营控股企业集团,在现代生物与医药、房地产、商贸流通、金融、钢铁、信息等产业领域取得了良好的业绩。2002年,复星集团实现销售101.17亿元,总资产达114.78亿元,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列第197位,同时名列全国民营企业10强第7位。复星集团及关联企业2002年实现销售340亿元,总资产达202亿元。复星集团以战略投资作为多元化产业扩张的主要手段,并十分关注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近年来,复星积极尝试民营机制同国有企业的有效嫁接方式,探索建立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良性发展道路,先后与数十家国有企业进行了合资合作,在处理与合资合作企业关系方面,强调立足当地发展、重用原有团队,在产品经营上充分放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省店老总对记者说,目前新华书店的股份制改造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这不仅是中央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但具体怎么改,并没有现成的例子可以照搬,因此谨慎是必须的。之所以很多人对复星感兴趣,一是由于其实力强,投资经验丰富,另外,其运作方式比较容易被国企接受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根据以往情况看,他们投资的企业一般会保持原有团队的稳定,而这一点恰恰正是国有新华书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记者随后与复星集团信息产业投资机构的高层负责人取得了联系,他承认对新华书店的投资是他们正在研究的一个不错的课题,目前正在对这个行业进行产业趋势的分析、企业的判断和团队的甄别,这也是投资所必须做的工作。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结论,因此向媒体发布的时机还不成熟,至于什么时候适合披露,他说估计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

在一些出版社人士聚会的场合,记者同样感受到新华书店的股份制改造是一个聚焦很多的话题。这也难怪,毕竟,新华书店掌握着中国出版业70%以上的资产,这个庞然大物的一举一动都将对整个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其实,到底是谁在对这个行业感兴趣,复星与新华的合作到底能否成功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复星也仅仅是众多业外资本的一个代表。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作为一种外部力量,民营资本正在通过新华书店股份制改造这个机会重组整个行业。

“福州”旧梦

福州路,一条为上海增添文化色彩的街道,也是一条在出版、文化圈知名度很高的街道。1846年,一批书店相继在这里开业,福州路因此成为上海区域文化的源头,也影响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起步。福州路是上海出版业的集聚地,这里曾汇集了上海80%的出版单位,于1897年开业的标志着中国近代出版业崛起的商务印书馆,1912年开业的老字号中华书局,于1921年成立并很快与商务、中华形成三足鼎立局面的世界书局以及大东书局、开明书局、生活书店、新知书店、读书出版社等中国著名出版单位均在此起步和发展。这里同时云集了300多家大大小小的书店。这些出版单位和书店的扎堆,成就了福州路“中华文化第一街”的美誉,书写了上海中国出版业发祥地的历史,也铸就了20世纪二三四十年代中国书业的辉煌。即便在今天,相比于其他繁华的街道,福州路也因了上海书城、外文书店、古籍书店、中国科技图书公司的浓郁书香而更让人流连忘返。

因此,8月10日上交会期间召开的“上海福州路:思念书业旧辉煌打造文化新生态”研讨会,就已经不再是一次简单的城市道路改造计划说明会或是带有功利色彩的招商活动了,有上海市新闻出版局、黄浦区人民政府、开发商和国内部分知名出版社、书店代表包括台湾出版商参与的座谈,向人们展示的是文化与现代商业如何相结合,如何将新的建设和经营理念融入对传统地域的开发,如何写就书业新篇章的美好愿景。据了解,此次改造区域主要为福州路南侧、西藏路以东的10万平方米地块,未来的福州路将以目前的上海书城为中心,形成集出版、交易、展示、娱乐、居住为一体的文化产业中心,体现“西段时尚文化,中段经典文化,东段商旅文化”的特色。

欧洲有塞纳河边书摊一条街,日本有神保町书店一条街,福州路,也曾经因为密布书店而著称。福州路,是上海出版人的一个旧梦;几十年前出版业的辉煌,也是中国所有出版人的旧梦。重温这个旧梦,不仅是怀古,更重要的是勉今。给福州路留下一个楼的同时也留下了出版传统的商务想“老家”了,台湾世界书局80多岁高龄的董事长多次表达过重回福州路的愿望,境外的出版、发行机构对此也兴趣颇多。藉着城市改建、文绿互补的东风,福州路,能否再现往日书业辉煌?

新书风景

据组委会统计,本届上海图书交易会参展的364家出版社共推出了2万多种新书。据对284家出版社的不完全统计,订货总码洋7.5亿元,其中上海出版机构的码洋约为2亿元。

本届交易会按常理上海各出版社下的功夫最大,新书也最多最整齐。这次更是呈现了大社名社阵容整齐、特色出版众彩纷呈等特点,上海的出版物给人的整体印象是选题编校印刷综合质量较高,极少有失水准的书,其中许多出版社已经形成了极易辩识的品牌。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专门制作了反映旗下5家出版社精品新书的简介,除了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多有较大套系的文库和丛书,例如“世纪文库”、“米兰·昆德拉文集”等之外,世纪文景公司编辑制作的《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在性与爱之间挣扎》以及新推出的财经书构成了亮点。

上海文艺出版总社书刊并举,图书出版方面这次推出了100多种新书,包括《沧海云帆》和《周艳泓自传》等。《故事会》《小说界》《音乐爱好者》和《艺术世界》是该社的品牌期刊。

上海的几家规模不算太大的出版社本届交易会也都有新书推出。有些出版社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产品体系,例如文汇出版社,其产品线非常清晰,“文汇原创丛书”、“文汇纪实丛书”、“大艺术书房系列”都形成多米诺效应,其中《晓年周报》、《宁做痛苦的清醒者》以及“杨东平三书”等颇受人青睐。此外学林出版社的“知性书屋”、上海社科院出版社的《哭泣》等书都是好看的新书。上海远东出版社的财经书又有新品。

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新书很多,仅大套书除了《朱子全书》之外,还有一套《海潮音》十分抢眼。上海书画出版社的“中国历代民间书法”共近30本也是书画界的福音。新近成立的中国福利会出版社首次登台亮相,便有17种新书,其中《童言无忌》等有很大的卖点。

本届交易会上海之外的展区仍是按人民社、教育社、美术社、大学社、文艺社、少儿社、科技社等区域安排展位,中国出版集团和吉林展团是独立的两个大块。中国出版集团所属各出版社此次也有不少新书,人民出版社的《柏拉图全集》《尤瑟纳尔文集》等书出齐,新推出的“现代稀见史料书系”颇为引人注目。人民文学出版社是这次交易会的大赢家,该社的“新课标必读丛书”和《哈利·波特》第五集被书店旺订。此外,商务、中华、三联也有许多新书。

中国青年出版社继《藏地牛皮书》热销后又推出了《新疆宴》,也是人文地理旅游的书。山西人民出版社的国外教辅书《新阅读360》是这次广告做得最显眼的书。而浙江人民出版社着眼于国内财经领域的“蓝狮子丛书”也形成系列,本次推出了不少新著。

本届交易会形成热点的图书类型大约有以下几类:一是“青春阅读”。继《我为歌狂》《爱上爱情》畅销之后,全国各出版社纷纷打出青春时尚方面的旗号,企图团结学生读者;二是“旅游时尚”。诸如小镇游、美食游、登山、驾车DIY游等;三是“人物传记”。《亲历历史》这样的传记仍然是可遇而不可求,但各种领域成功人士的书仍颇为惹眼;四是“心理励志”。种种真真假假的心理书、职场书、劝世书纷纷出笼,畅销书榜上也常有此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