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浮士德变奏曲
摘要:
史怀泽
1952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杰出的神学家、哲学家、音乐家和医生,38岁那年,以医生和教士的身份远赴非洲蛮荒之地,直到90岁去世,用了后半生在非洲沙漠中鞠躬尽瘁地奉献,为人类未来的精神走向提供了崭新的座标。
台湾老作家钟肇政编译的《史怀泽传》是一本朴实无华的“巨人传”。21岁时,史怀泽这位天赋异禀的青年就立下如此的志向:“30岁之前为研究学问和艺术而生活,30岁以后献身直接服务人群。”在此后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史怀泽涉足神学、哲学和音乐等领域,在每一个领域内都获得了许多人一生也无法企及的巨大成就。然而,当他30岁的时候,毅然宣布转而学医,并将去非洲行医。史怀泽的这种人生选择,令我想起德国作家黑塞的小说《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书中的两位主人公,一位为艺术和美而生活,另一位为信仰和爱而生活。黑塞以象征的手法写出了艺术感觉和宗教信仰、精神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冲突、启发及融合。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这对相辅相成的人物,融合为一体之后便完成了黑塞的理想形象,有评论家称这部小说是融合了知识和爱情的“美丽的浮士德变奏曲”。而在现实生活中,就有一位这样的活生生的巨人——史怀泽。史怀泽的学问、艺术、信仰和生命实践完全融合,他在任何一个方面都堪称“荣神益人”的典范。仅以医学而论,史怀泽从30岁开始从头学医,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是一个此前他一无所知的领域。但是,经过八年的艰苦学习,史怀泽终于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刚刚领到学位证书,他就和妻子一起出发,于1913年10月15日抵达加蓬。
那时候,加蓬还没有独立。各种流行疾病疯狂肆虐,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饥荒时时发生,沾染上酗酒恶习的人们在酒精的麻醉中悲惨地死去。在这样的地方建筑一所现代化的医院,就如同建筑一座金字塔般的困难。史怀泽拿出自己所有的财产,自己身兼建筑师、工人、会计、采购所有的职务,得以在荒漠中创建了一所“诺亚方舟”。这个不断扩大的医院成为当地土著的天堂,在这里他们不仅医治了身体的病痛,还获得史怀泽各方面的帮助。在尽医生的职责的同时,史怀泽还调解部落纷争、教授种植知识,承担了文化教育、信仰传播的诸多艰巨工作。在许多非洲朋友的眼里,这位白人简直就是一位从天上下来的“神”,而史怀泽谦虚地说,自己只是按照《圣经》的要求来生活,因为耶稣说过:“你们是世上的盐,你们是世上的光。”(《马太福音》五章十三至十四节)
史怀泽说过,他一生都受到德国神学家朋霍费尔的激励。朋霍费尔在他的著作中认为,当今世界最大的问题在于真正宽广的同情心的匮乏,他指出:“基督以自己的身体,承受了人类的一切苦难,似乎这些苦难都是他自己的一样(这是一种伟大的思想),并且完全自愿地忍受了这些苦难。当然,我们不是基督,我们不必用自己的任何行动或受难来救赎世界。……但是,如果我们要成为基督徒,我们就必须通过负责任的行动,通过抓住自己的‘时刻’,通过像自由人那样面对危险,通过表现出一种并非畏惧、而是出自基督对一切苦难者的解放和救赎的爱的真正同情心,来展示出类似基督同情心的广度。”史怀泽在非洲所展示出来的正是这种真正的同情心,他把这种宽阔的同情心升华为“敬畏生命的伦理学”。史怀泽认为,正是由于敬畏生命的伦理学,人类才得以同宇宙建立了一种精神关系。
史怀泽改写了“天才”的定义。在人类由强权主宰的历史里,“天才”因为拥有“强力意志”,便意味着对千千万万“庸才”的奴役;“天才”是自私的、残酷的。史怀泽却为我们树立了另一套价值评判的标准,以这套崭新的价值评判标准来衡量,权力、财富、统治的区域等全都无足轻重,而人的信仰、爱、奉献、怜悯则有永恒的价值。史怀泽在其自传的最后这样写道:“惟其相信真理与精神的力量,所以我确信人类的未来是光明的。”他以对幸福的深切体验来结束自己的自传:“然而,我倒有无上的幸福——我能为爱而奉献。”
《史怀泽传》[台]钟肇政编译/中国社科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