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是谁“杀”了我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4/4/9 作者:吴小莉,刘雅慧,晓仕
有人想到了一句常说的话“凡事要从小事着手”,用了一年的时间,追踪采访了34位问题少年,发现了他们每个人的记忆力都存留着一件小事,就像导火索,慢慢地、悄悄地燃烧,一直到问题被引爆的那天。是谁“杀”了少年,那些小小的心理伤害,就有可能毁掉一个人的一生,看了《是谁“杀”了我——毁了孩子一生的一件小事》听听34位问题少年的口述实录,也许你就不会对这个足够耸动的题目感到吃惊了。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早期教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土和50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给他们去信,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其中有两封回信谈到的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这两封信,一封是美国白宫一位著名人士写来的,一封则是在监狱服刑的犯人写来的。

那封来自监狱的信说: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的,大小各不相同。我一眼就看出中间的一个又大又红,十分喜欢,我很想要那个又大又红的。这时,弟弟抢先说出了我想说的话,妈妈听了很不高兴地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留给他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要那个最小的,最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她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表扬我是一个好孩子,还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给了我。我说谎话,却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以后我又学会了打架、偷盗、抢劫,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我不择手段,直到有一天,我被送进监狱。

那封来自白宫的信说: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有个儿大的,也有个儿小的,我和弟弟们都急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的苹果举在手上,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大最红最好吃,你们谁都想得到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来做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我们都同意妈妈的建议,因为我们都想得到那个最大最红最好吃的苹果,只有这个办法才是最公平的。于是妈妈给我们划定草坪后,我们几个人就比着干,谁都想干得最快最好。比赛结束后,我赢得了那个最大最红最好吃的苹果。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了一个最简单而又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你想要什么想要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多少努力和代价。正是母亲的教育让我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人生会遇到很多岔路口,有的通往天堂,有的通向地域。人们的选择往往带有很大的偶然性,而引导他们作出选择的,也许只是一个很小的事件,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几句不经意的话,或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却印象深刻的行为。但却使人走向了不同的人生。

编著者自述

关于这本书的想法来自一个关于“分苹果”的小故事

冈宁:本书责任编辑,中国青年出版社“青春读物”编辑中心主任

我在三四年前,就想策划这样一本书。当时是看到了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中国母亲,给三兄弟分三个苹果,说谁先把地里的活儿做完,就把大苹果给谁,老大特别想得到大苹果,于是抢先干完了活儿,但她却食言,把大苹果给了弟弟。老大特别失望,再也不信任别人,最后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我觉得这是一个普遍而典型的现象,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

中国有多少家庭和学校,由于一句话、一件小事,父母、老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以为然,结果在孩子心里留下阴影,造成伤害。有的孩子可能没有走上犯罪道路,但也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道路和幸福。因为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和性格迥异,有的承受力差一点,刺激一点的话语或者事情都会受到很大的伤害。而且从教育方式上来说,我觉得中国人没有西方人细腻,西方人“蹲着”和孩子说话,中国人是居高临下和孩子说话,这可能和我们传统的文化氛围有关,封建意识较浓,教育子女就显得“粗放”。当时就想找个合适的人来写一本书,给家长老师一些警醒。

我找人作者要求很高:首先得有子女,自己有切身感受;第二得是位女性,因为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女人要相夫教子,教育子女的责任主要是由女性来承担的,而且她们比较随意,比较感性;然后得是记者,这样采访、资料收集比较方便;最后一点就是能投入。在这样的标准下,找了三四年,遇上了吴霞,我觉得她符合我的标准,这个策划才真正开始实施。

通过写这本书,我发现自己也曾经做了伤害孩子的小事

吴霞:本书作者,《中国青年报》高级记者

我是因为自己的另一本书认识冈宁的,他是责编,两人合作愉快。后来他给我讲了这个选题策划,我觉得很有意思,于是接了下来,一拍即合。作为《中国青年报》的记者,我在采访过程中接触了很多青少年,手头也有一些这类材料的积累,但在采访中,还是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有70%的案例是从北京、江苏、四川、湖南、湖北等地的工读学校收集的,也有少部分是从少管所了解到的。很多孩子小的时候,就被父母或者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或者一件小事刺激了,在心理上受到了影响甚至创伤。我采写了100多个案例,只在书中收录了34个,因为有些情况是类似的,分成类来说,就包括暴力、性、说谎、破坏想象力等,虽说原来我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没意识到有些伤害如此之深。对孩子来说,是很大的苦恼,但大人可能不当一回事。

我自己也有孩子,现在已经上大学了。大概在她三四岁的时候,有一天我下班回家,孩子告诉我,她从我抽屉里拿了几块钱去买了东西吃。我觉得孩子没经过我的允许,就自己拿钱用不对,我也直接这样告诉她了。但我又一想,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告诉孩子“偷”的概念,而且要告诉她偷东西是不好的。我们平时都没打过她,只有这一次,让她足足跪了二十分钟。后来,学校里要交什么钱,她都会跟我说清楚,如果我不在,她就在桌上放一小纸条,条款说得很清楚。我也一直很得意,觉得自己教育很成功。但后来有一次我和她聊到这件事时,才知道我居然让她很受伤。孩子感应到的东西与成人不一样。

所以希望能通过我采写的案例,给老师家长一些警醒。

专家推荐

不要让孩子看到不美的东西

卢勤: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副总编、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主持《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栏目,被广大少年儿童及父母称为“知心姐姐”。

我现在还是大家熟悉的知心姐姐,尽管可能我的年龄早过了姐姐的年龄。我是从1986年开始成为大家熟悉的知心姐姐的。知心姐姐是《中国少年报》很受小读者欢迎的一个栏目,经常能收到很多少年读者和家长的来信,为他们解决各种问题。这其中就有很多家庭教育的问题。我发现,孩子的很多问题来源于家长,家长的很多困惑也是由于孩子。所以我一直充当了孩子和父母间沟通桥梁的作用,也可以说我一直致力于家庭教育的研究。

我之所以推荐《是谁“杀”了我》这本书,是因为我觉得这本书写得非常真实,最令人震撼的也是它的真实。书中有那么多真真切切的案例告诉了我们,影响孩子一生的也许就是你觉得不起眼的一件小事,这值得所有的家长、老师去关注。其实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有一位教育界名人说过,孩子犯罪行为的确定是在0?觸3岁,也就是说一个人3岁之前受的教育可以影响他的一生。

我还记得,小时候父母从来不会让我看见杀鸡杀鸭的场景,我也是这么对待自己的孩子,不让家庭暴力和动物的受伤去伤害他的心灵,可是现在人们反而认识不到这点。举个例子吧!前不久有一个活动组织家长带孩子去野生动物园玩,那个野生动物园正在用活鸡喂老虎,看到这个场面的家长和孩子的反应是不同的,一些家长觉得很有意思,哈哈大笑,孩子们却在恐惧、哭泣。为什么家长和孩子对待这种场景的反应会截然不同呢?这是因为孩子把小动物看成了和自己一样的弱者,当看到小动物被残酷对待时,自己也会有种恐惧感。现在社会上很多人不考虑孩子的想法,漠视孩子的眼睛。要知道,孩子的眼睛就像架照相机,他会把他看到的都拍下来,长大后再放出来的照片都是因为当初的底片。同时,孩子的模仿性也特别强,父母、老师作为孩子最亲近和信任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语、一个动作都会得到孩子的模仿,而他们不文明的行为和举止就会在孩子那里得到放大。

你知道孩子的暴力行为是怎么形成的吗?暴力的种子是怎么种下的吗?这都是因为孩子小时候的所见所为对他造成的影响。要知道,孩子对暴力行为感到恐惧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孩子对种种暴力行为感到认同,变得漠然,看到动物受到伤害也无动于衷。书中就提到了一个例子,一个孩子就是因为小时候亲眼见到了青蛙被杀,然后自己尝试去杀青蛙、麻雀、兔子,他的心理也由最初的紧张害怕到漠然再到刺激,最终走向了杀人的道路。这不也从反面告诉了我们,我们要保护孩子的眼睛,不要让孩子那澄澈的眼睛里过早地染上暴力的色彩。现在孩子心灵非常脆弱,这是因为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心灵的成长很少受到关注,家长、老师关注的往往是成绩、学校、特长等外在的东西。这也导致了孩子的心灵不健全,很容易受到污染、伤害,走上弯路。其实每个家庭都有孩子,父母是个普遍角色,就像小偷不会让他的孩子去偷东西,不诚实的人希望自己的孩子诚实一样,父母应该善心地对待天下所有的孩子。而孩子要得到健康成长,必须家庭、学校、社会共同营造一个宽松、和谐、自由、诚实的健康环境。

教育者感悟

老师的引导也应该是有个性的

杨家平:湖南省邵阳市六中数学老师,高一班主任,教育部国家骨干级教师

我1988年从师范院校毕业后就一直担任中学数学老师,当班主任也有15年的时间了,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深有体会。现在的孩子和十年前的孩子相比,有很大的不同。首先由于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的原因,在家里被宠惯了,受不了一点挫折。表面上或许很优秀、好强的孩子,其实心理很脆弱,一点点挫折对他们的打击都很大。因此家庭、学校的心理教育很重要。现在的社会很开放,信息资讯的传播也很发达,孩子经常能从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因此他们懂的东西很多,其中有好的,但也有很多不好的内容,但孩子不会区别对待,他们就像一块海棉,把好的不好的统统吸收了进去。因此孩子教育不光是家庭、老师的问题,社会也要制定一定的规范,正确地引导孩子。

老师是孩子一生中很重要的一个引路人,因此即使是对成绩不好的学生、淘气的学生也不能采取体罚或辱骂的举措。现在很多老师也注意到了这点,会针对每个孩子的个性区别对待他们。我上课时一般会采用情感劝说的方式,不会伤到孩子的自尊心,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孩子在上课时睡觉、说话。我会用轻松戏谑的口气说:“XX,昨天晚上是不是没睡好。”或者我会走到座位前轻拍他一下,这样就能在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情况下纠正孩子的一些行为。但老师不是完人,不可能什么时候都做得完美无缺,有时候在对待孩子时过激了一点是可能的,但这不是使孩子犯错的必然原因。每个孩子个性不同,同样的对待都可能会让他们感受不同,对一个天性开朗的孩子,老师的责骂可能会让他知错就改,如果是个性内向的孩子,就会使他感觉受到了伤害。因此老师要区别对待每个孩子。但矛盾的是,一个老师接触的孩子太多了,自然而然会按照某些孩子的共性把他们归结为一类,如成绩好的学生,比较调皮的学生。

给你讲讲我的教学生涯中印象较深刻的一件事吧!大概是1995年,我担任了初一(一)班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当时班上有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叫王平,他上课时不太认真,回家后也不写家庭作业。有一次,他一个星期的家庭作业都没写,这让我非常生气。我放学后把他留在办公室里直到八点。事后我认识到这么做是不对的,起不到多大的实际作用,于是我改变了方法。以后每逢我上数学课提问问题时,经常会叫王平回答问题。他很聪明,触类旁通,这时我会大声地表扬他。时间长了以后,他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非常喜欢上课,也喜欢学习做功课。后来他还考入了省重点中学,这证明老师的鼓励赞扬对孩子非常重要,能改变孩子的一些行为。老师的一些行为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但这不是孩子犯错的主要原因,家长、老师、社会三者对孩子的影响是同等重要的,光一方面努力还不够,应该三方面共同协作一起努力让孩子健康成长。

我们要在实践中学习当老师

●孙珲:首都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四年级学生

得承认,我们一直没有开设过正式的关于青少年心理方面的课程(两年前曾经有过一门“教育心理学”的课,但很快就停了)。我们更多是在学习如何在技术上教育学生,就是说怎么教他们学习,让他们对学习感兴趣,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信心。不过,在这方面我们也越来越重视引导,重视教学的方式。除了早就规定的不能体罚外,教育局还有明文,规定了禁止老师对学生说的话,类似“你怎么这么笨”这样指责、嘲讽的话,侮辱的话就更不能说了!学习当老师学到现在,我也知道做老师有时的一句话、一个行为都可能无意中伤害了学生,因此行事应该谨慎,不过这更多是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自己体会和总结了。(小编不能不担心,老师实践中的失败,对自己是经验教训,对学生可能就成了影响一辈子的阴影)

上学期做实习老师时,我同学所去的班里,班主任介绍学生时会直接告诉她班里谁是好学生、谁学习比较差、谁又很淘气、很难管。可见老师心里对学生确实是会有成见的。而我去的班,因为班主任病了,我到了就直接代课,对学生没有先入为主的印象,可上了几天课、批了几次作业,我心里也就有了自己的判断。其实有划分是难免的,我能做到的就是不要让这种想法让本人和同学们感觉到,只是平时对我认为有需要的学生多关心、多重视就好了。

当然,老师不能总是笑眯眯的,该批评时自然也要严厉,我所代课的班里,在刚建班时,班主任和同学就一起定好了班规,大家都要遵守,谁违反了自然都会被批评,该表扬也不能给忽略掉。这样被批评的同学不会不服,老师也不能随意偏袒谁。班里还有本“班级周记”,谁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往上写,班主任和同学都会看,我想这本书里那些因为当年老师的教育方式不当而成为问题少年的同学,如果和大家能有这样的沟通方式来表达心中的委屈,也许就不会走到现在了。

可能我还没有正式工作,想得比较简单。不过除了老师的教育问题,现在孩子越来越脆弱的心理承受力,和不善表达的性格,其实也是挺严重的问题!

读者态度

小时候我也有过受伤的经历

●侯光荣(化名):男,48岁,记者

我有一个儿子,上初三了,正处于青春期。从他的童年开始,我就经常陪他玩,给他讲幽默的小故事,让他高兴、自信、幽默,同时很尊重他,有什么事情都和他商量。现在我的儿子还是很自信,轻松幽默。为什么要给他营造这样的环境?因为我自己深有体会,上一代教育观念对下一代的影响之大。

我出身在一个军人家庭,父母在文革中受到迫害和冲击。从我记事起,父母就分隔两地,我和父亲被下放到农村。下放的第一天,村里有个和我一般大小的孩子看见我们在搬东西,想过来帮我,但他父亲制止了他,还指着我说:“这个狗崽子,喝尽了我们的血!”我当时八九岁吧,这句话让我记忆非常深刻,一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当时的情形。村里的孩子不和我玩,我很自卑,为自己的家庭出身。一次,有个孩子欺负我,我骂了他几句,结果他就动手打我了。我带着伤回家,父亲看了很生气,带着我去找人评理,但他也是被迫害的对象,说话没人听,又听人家说我骂人了,于是踢了我一脚。当时我非常难受,也很不理解,没跟父亲一起回家,一个人躲在外面哭。后来经常有孩子扇我嘴巴子,我既不敢还手,也不敢再告诉父亲,一直到1968年我父亲去世。

后来我只好跟着母亲。她出身大家,性格孤僻,古怪,跟着我父亲一起受到迫害,怨气很重。我跟着她也非常压抑。我在家排行老二,本性应该是开朗、活泼、淘气的,但外界的环境,加上在那样的家庭环境中,从来没人鼓励我,倒总是讽刺、批评我。后来就变得胆小怕事,不愿意多说。一直到现在,看见戴红袖箍的,看见警察,都会有一些紧张。

就在今年二三月份,我突然患上了忧郁症,焦虑、恐惧,也不想活了。多少次,都拿头撞墙,遗书也写好了。也不是对现实不满,就是觉得趁现在自己家庭事业都不错的时候走,应该是最幸福的。但还有老婆孩子,我还有责任。所以去找心理医生,经过诊断,医生说是我童年经历潜在的影响造成的。医生说中年男人必须警惕抑郁症,它会让你植物神经失衡,分泌一种什么酸盐,让你情绪低落。这是比较常见的,但男人要面子,有问题的时候不愿找医生,反而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我前几天看到一则消息,说中年男人患抑郁症的因素,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童年受过创伤。所以不能忽视童年成长中的这些问题。我自己有这样的经历,所以在教儿子的时候,尽量培养他自己拿主意,保持自信。很多家庭和学校可能很难做到。

孩子总会给自己的错误找借口

●刘冰:儿童文学作家

这本书的确有一定的道理,有不少方面值得家长注意。比如那个关于“孔融让梨”的故事,时代变了,孩子的思考方式也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需要反思,也应该变化。

不过,关于“一件小事毁了孩子一生”的说法,我觉得有些偏激。一件小事对于孩子就算印象再深刻,对于他性格的影响也仅仅是一个诱因,彻底形成一个人性格的改变,还需要有更多类似外因的累加,是好多的环境因素共同造成的。仅仅一件小事,很难直接造成这么严重的影响。过去的棍棒教育下,同样出了不少心智健全的成功人士,这样说不是说我赞同体罚式教育,而是想对比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真得越来越脆弱,对很多事情都过于敏感,太容易就受到伤害。

其实,这本书的角度,让作者在采访中难免存在诱导的可能。一个孩子,尤其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总是会为自己的行为找到辩解的理由,这样引导他去回想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来为自己如今的行为开脱,谁都会找到这样的几件事的,尽管这可能是他刚刚才想起来的!这对老师和家长都有点不太公平,因为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说过很多的话、表达过各种各样的观点、做过无数的小事,如果要求我们每一件小事都要谨慎小心是太不现实的,而如果做了十件事里只要有一件让孩子受到了伤害,就认为毁了他的一生,那以后谁也没有信心做家长和老师了,毕竟谁也都不是神!

我们可以自己拯救自己

●小编:没当过老师和家长,我是一个一直的受教育者

看了这本书,我第一反应是去回想有没有什么事情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可想来想去,开心的、不开心的、尴尬的、难过的,想起来的事情有很多,它们对我的影响哪个好像也到不了质变的程度。也许是大脑的神经太粗大、脸上的皮肤够厚重,虽然也经历过很多书里的主人公的遭遇,但伤心过后还是一样健康快乐到如今。所以,如果以后有幸做了人家的妈妈,我会在小事上注意对宝宝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过更主要的,我会让他/她成为一个乐观、坚强的小人儿,遇到有疑问、有不满的事情,可以大大方方地说出来。老师和爸妈谁都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认为大人的行为对自己有“压迫”,“反抗”就好喽。我相信,真正能毁了自己的,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