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出版社左右为难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4/6/18 作者:穆宏志

报废,太可惜;特价,又会带来后遗症

与书店欢迎库存书的热情相比,出版社在对待库存书问题上则显得踌躇不前,左右为难。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库存书销售以中小出版社居多。因为一方面自身实力有限,资金压力大。另一方面中小出版社信息渠道不畅的问题较大社更严重,而且大卖场对中小社也采取不屑的态度,中小社的书上架难,就是上了架,经营也困难。经销包退制的实行,加大了出版社经营风险,使得中小社库存压力突出。为了回笼资金,尽快处理库存书,中小社往往更愿意销售库存书。而大社由于害怕特价书会冲击正价市场,宁可忍痛报废库存书。比如外研社一般不会对库存书特价销售,因为某种外语书的特价也许会冲击该社正在销售的一些同类正价书。

金盾出版社一位业务员表达了类似的想法。他们一般不会轻易对该社库存书做特价处理,怕扰乱市场秩序,带来后遗症。他们更愿意将库存书直接送到终端用户,比如图书馆、单位图书室等。金盾社库存书大多赠送给老区、边远地区,或者按定价的30%~50%销售给一些机关团体或图书馆。山东教育出版社一位业务人员介绍,有些图书馆因为资金有限,只有册数要求,对图书品质关注不多,出版社乐意将库存书出售给他们。

据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市场部徐志华主任介绍,一些出版社宁可报废也不特价,因为害怕市场回流。比如出版社某种书退出市场后,处理给了特价书店,而这时按新书折扣走的书也许也会从市场返回。同一种书如果给这家书店特价而不给另一家,会引起全国连锁反应,有些书店也许会将该出版社的其他种类图书也按特价处理。一些书区域色彩浓厚,如果统一特价,可能会影响到销售好的书店。这种种问题使得出版社在特价出售库存书时顾虑重重。据说一些出版社采取在每本特价书上加盖社章的办法,以区别特价书与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