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年7月,由政府推动、汇聚出版物发行业众多大腕的全国出版物发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北京成立。书业对标准化的认识,早期是从计算机系统引进开始的。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在推行多种购销形式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进发货由原来的单一批发折扣转变为多种折扣,这无疑增加了发货店业务的繁杂程度,同时也增强了发货店实行业务电算化管理的紧迫感,一些发货店陆续开始应用计算机。其间,北京发行所从日本引进的M—240D大型计算机,于1986年开始运行于包括进发货、书目登录查询、添发货、大中专教材专业查询、制票、统计结算等子系统的图书发行管理系统,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90年代发行业应用计算机的主体从发货店向销货店拓展,发货店应用计算机从单机向网络化拓展。“三把火”引燃计算机应用燎原之势,1995年7月31日,由长春科技书店和长春佳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制开发的“书店条码扫描技术应用管理系统”正式开始运行;1995年12月8日,由新华书店总店和北京中启计算机自动识别技术公司联合开发的“计算机书店门市销售系统”在新华书店总店华威书店正式开始运行,新华书店系统出版物条码技术应用推广研讨会同时召开;1996年11月,“BIMS图书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在深圳书城投入运行,该系统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信息技术和条码扫描技术,使书店进货、仓储、销售、结算、管理各环节全部实现电脑化。此外,以浙江省店为代表的一批书店自行研制了或合作开发出各自的计算机系统,以广智、巴颜喀拉、华讯为代表的一批专业软件商开发了商品化图书管理系统并进行普及推广。计算机的普遍应用使书店的经营实现了从码洋管理到品种管理、从数量管理到质量管理的质的飞跃,引发了发行管理的一场革命。但业内没有统一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标准,导致各套系统自成一体,互通性差,呼唤发行标准的声音不绝于耳。
发行业缺乏标准尤其在我国加入WTO后更显紧迫,我国政府承诺2006年整个出版物分销市场全部开放,那时外商进入中国市场的资本结构、经营范围、时间地点与新华书店一样不受限制。在一片“狼来了”的喊声中,国家制定迎接外商挑战的手段包括制定发行网络规划、连锁经营集中配送和发行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根本目的就是建立统一大市场。而建立大市场需要打破垄断经营、地区封闭、条块分割、无序竞争等扰乱市场的行为,使整个出版物流通环节从采购到集中配送、到连锁经营、到市场的终端都畅通,降低成本物流,这些都需要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全国出版物发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就是在“内紧外压”的背景下成立的。
标准化缺失制约行业发展
图书发行业最突出的矛盾之一在于上下游信息不畅通。由于缺乏标准化,信息系统之间不能对接互联,极大地限制了上中游企业动态掌握下游销售及库存情况的能力,也限制了上中游企业为下游提供服务的能力。
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物发行管理司副司长、第一届发行标委会副主任委员张福海痛感书业标准化的缺失,制约了行业发展。他认为在标准上的诸侯割据,如果在相当长的时间维持下去,连锁经营、跨地区发展、信息共享、成本节约等,所有问题都解决不了。张福海认为,出版社对中下游的信息有强烈的需求,因为首先,进入市场细分时代后,任何一家出版社如果找不准自己的定位,发展前景都堪忧;第二,如果中盘能够让上游分享充分的信息数据,对于出版社的新书印数预测有很好的帮助。没有数据支撑,只能拍脑袋,就是让发行部的员工参与新书印数的决定会,也意义不大,因为他也没有下游准确的市场分析;第三,帮助出版社建立重印书的预警机制。书发出去了,出版社就认为应当再印,实际上都在途中或中盘那里;或者书发出后,出版社还不着急,书店实际已经销完了。什么时候印、印多少,没有中盘的信息数据做支撑,出版社解决不了重印书的预警机制问题,也解决不了市场份额的准确测定和对发行员的评判标准。张福海认为,发行标准化离不开上游,制定和推行标准化要激发上游参与的热情。
江西省新华书店总经理、发行标委会副主任涂华介绍了江西省新华书店为出版社提供信息的情况。去年7月,江西省新华书店现代连锁物流配送系统正式运行,运行以后整体效果比较好。这套系统实现了信息从连锁总部到销售终端的双向流动,经营数据和销售情况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时反映和交换,连锁店所有的销售资料,总部都一清二楚。这个系统的运行,对出版社及时掌握图书的销售路径有很大的帮助。以前出版社发货看似形成了销售,实际上有很大一部分是积压在零售店的仓库里,并未真正销售出去,不准确的销售信息严重影响了出版社的市场判断。而他们的连锁物流配送系统运行以后,各出版社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通过互联网点击江西新华书店网站,查询本社商品的销售情况和在库情况,为再版和选题论证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涂华谈到,现在任何企业行为都讲求互利和双赢,他们在为出版社提供销售信息资源的同时,也希望充分享有上游的出版信息资源。涂华认为,目前业内没有一个出版物信息交换的标准格式和规则,出版上游和发行中游之间缺乏一个双向互通的信息平台,严重制约了连锁物流的发展,更制约了出版业的整体发展。
图书发行业最突出的矛盾之一在于上下游信息不畅通。由于缺乏标准化,信息系统之间不能对接互联,极大限制了上中游企业动态掌握下游销售及库存情况的能力,也限制了上中游企业为下游提供服务的能力。目前,标准制定面临的问题和头绪还很多,产品、物流、信息都需要标准。
产品标准:一号多书成最大困扰
出版物发行标准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产品的惟一性标准问题;
为了克服一号多书带来的信息流通困扰,一些书店提出除了ISBN号,再由出版社在书上加贴一个延长码或增加一个数值,以实现产品编码的惟一性。
书号不惟一是书业信息流通的最大障碍。由于书号大量重复,图书本身没有可以作为惟一编号的信息,各单位只能依靠电脑系统重新进行编号,确保一个品种在本单位只有一个独立的、惟一的内部编号。不同单位录入同一种书,或者同一单位在不同数据库中录入同一种书,即使书名、版别、定价及其他信息完全一致,电脑系统自动产生的内部编号也不一样。图书品种多、交易频、周期短,自动化和流程化成为图书企业信息系统间交换信息的最基本要求,要求品种之间的精确对应,由于书号不惟一,在不同企业数据库之间,图书没有任何可以准确地相互识别的信息,信息无法直接在电脑系统间自动完成交接。
为了克服一号多书带来的信息流通困扰,一些书店提出除了ISBN号,再由出版社在书上加贴一个延长码或增加一个数值,以实现产品编码的惟一性。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发行标委会副主任周立伟提出,国际标准书号原本是图书产品的惟一码,但目前在书号惟一性受到干扰的前提下,企业信息系统需要重新定义图书品种的惟一性。该集团总经理助理、办公室主任潘明青介绍了他们的经验,他们定义的基本思路是用品种的书号+书名+定价(个别品种再考虑版次+印次)等几个信息项共同确定品种的惟一性。潘明青建议出版社在出版一号多书或一号多定价产品时再加一个数值,使之能够在流通过程中加以识别。涂华也希望出版社将延长码直接印在书上,而不必再到中盘或零售商那里加贴延长码,这样可以实现全国性的编码惟一,又可以避免资源浪费。
上海新华发行集团总工程师顾明良认为,要解决一号多书这个目前最大的瓶颈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建立全国可供书目库,设立总的书目库不仅减轻劳动,更重要的是产品编号可以实现惟一性,便于上下游数据互通。广智科图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为东认为在目前阶段应该鼓励大型出版社先建立局部的可供书目库,逐个社实现产品编码的惟一化,由于新书报验法规不完善、出版社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新书铺货短平化等因素,当前建立全国可供书目库的时机还不够成熟。
物流标准:标准缺失使成本居高不下
要尽快制定并推行包括包装、仓储、装卸、运输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各类作业标准在内的物流标准体系。
物流标准化缺失,使中国整个生产环节上流通领域成本居高不下,比美国大概高了两三倍,美国所有行业用于流通的环节没有超过10%的成本,而国内现在最高成本达到了37%。涂华认为,以前新华书店所谓的“物流”实实在在来讲,就是储运,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物流”,并且很多物流中心就是原来储运部的翻牌。实际上,物流和储运有非常大的区别。物流作为现代流通手段,是依靠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支撑,将运输、储存、包装、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以降低经营成本,优化库存结构,加快资金周转。
如今随着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要求新华书店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各地建设物流中心的积极性都非常高。但物流中心建立以后,涉及到许多有关物流设备、设施标准化的问题急需解决。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一个托盘,原来新华书店有一个自己的标准,而欧美也有一个欧美托盘标准,日本有一个日本托盘标准,我们究竟是采用哪个标准?还有包装箱的问题,包装箱的尺寸没有统一标准,各地都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各行其道,导致物流成本过高,效率低下,并给今后统一物流配送设置了障碍。如果托盘的模子是通用的,分摊的成本就非常低,如果只是一个地区专用的,则成本就会很高。此外还包括一些装卸设备、铲车等,都应列入标准化体系研究范围之列。涂华建议:当前新华书店的工作重点,一是企业改制和组建发行集团,二是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其中连锁经营物流配送是发行标委会工作研究的重点。发行标委会应当对连锁物流标准化问题进行统一制定、规划和管理,就像旅游业按照规范的硬件、软件标准来评定星级宾馆一样,连锁店也可以参照这种做法,以规范的统一标准来评定我们的星级连锁店。物流配送方面必须尽快制定并推行包括包装、仓储、装卸、运输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各类作业标准在内的物流标准体系。
信息标准:起点的取舍是难题
由于出版物发行的业态比较复杂,涉及品类的发行特征各异,企业规模和发展水平差异极大,上下游信息化水平也参差不齐,如何选择发行信息标准的宽度深度,将是一个颇费思量的问题;
标准要强制执行,但标准宜粗不宜细,应缩放有度;制定信息标准应参考国外标准,避免低层次重复探索;有人认为目前最基础的工作是要规范信息领域的行业术语,用同一种语言交流。
发行信息标准包括出版物产品信息标准(图书、音像制品)和出版物流通信息标准,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让不同电脑系统按统一的语言进行对话,就像不同的手机内部硬件和软件千差万异,但只要按照相同的规范与电信网络交换信息,相互就能通话一样。制定出版业信息标准的目的,是通过准确、完整地描述出版物产品信息和定义出版物在流通各环节中信息交换的内容和方式,以规范出版产业链中各企业的不同系统信息的输入输出,使各种异构系统的数据传输简单化,降低上下游企业之间信息沟通的成本。
由于出版物发行的业态比较复杂(连锁零售、大卖场、网上书店、系统直销、批发、总发等),涉及品类的发行特征各异(教材教辅、大众图书、专业图书、音像制品、特价书等),企业规模和发展水平差异极大,上下游信息化水平也参差不齐,如何选择发行信息标准的宽度深度,将是一个颇费思量的问题。北京新华中启公司总经理曹仁杰认为,标准要强制执行,但标准宜粗不宜细,应缩放有度。过去一些书城制定过标准,但最后石沉大海的原因,就是标准过细,细到别家由于具体环境不同,无法执行,就不能称为标准了。他还建议要改变对标准的认知,标准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欧美书业信息标准发展比较早,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制定信息标准应参考国外标准,避免低层次重复探索。曹仁杰认为国外企业标准大于行业标准又大于国家标准,对国外标准体系要多研究,靠拢世界巨人。顾明良认为,要接受国外理念,要有超前意识,如果要向国外发展,就一定要预留与国外的接口。当当网上书店高翔参观了亚马逊库房最大的感受就是亚马逊公司非常重视标准化,据亚马逊负责物流和运营的一个副总谈到建库房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要符合国际标准,不只符合美国标准,还要考虑符合其他国家的标准,他们最开始考虑的就是标准化问题。不过,欧美书业的信息化水平和国内差距很大,要在多大程度上参考国外标准,是一个困难的选择。黄为东介绍说,美国出版业最新的ONIX标准,不但信息含量丰富(例如包括目录、作者情况、获奖信息、媒体书评),而且采取先进的XML结构,使接口具备强大的拓展性和适应性。XML结构受所有国际IT巨头支持,是国外最新信息标准的普遍选择,目前较新的开发工具和数据库都能支持。
对于信息标准涵盖的范围,业内也存在不同的看法。有的业内专家认为,信息标准的核心就是解决上下游发行信息的对接问题,除此以外的其他内容,不是核心内容,不应该分散注意力,但也有一些人士持不同看法,例如认为业务流程、行业术语、企业身份编码也是信息标准化的重要内容。曹仁杰认为,发行业从信息、全流程塑造到企业术语都要有标准化,需要制定整个体系的标准。他认为目前最基础的工作是要规范信息领域的行业术语,用同一种语言交流。在此基础上理清标准需要涉足哪些方面(信息、物流、资金、管理)。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传媒出版事业部总经理白杉认为信息化手段是为企业经营管理做辅助作用的,而不是代替企业的经营管理,它是加载在企业业务流程标准化描述的基础上去展现信息化的标准化,所以,发行行业业务流程的标准化描述是首先要做的事情,第二才是在标准化的业务流程上加载信息化这样一个手段,上游的标准化描述工作和下游以及和书店内部的标准化流程描述如果一直贯通,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四川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业信认为,省店与供应商互通信息,省店都有一套自己的解决办法,但这个方法仅仅是企业自己在用,与别人交流起来非常困难。发行标准化无论具体包括哪些内容,都先要规范概念和术语。周立伟认为除了产品惟一性外,客户也要有惟一的编码,原来只有新华书店系统的客户代码已不能适应行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因此需要建立出版行业和客户代码,给行业内的出版社、中盘商和零售商一个惟一的身份证。浙江省店建立了企业信息系统客户代码标准。将客户信息用10位数字来表示,前6位数表示客户所处的地域(与邮政编码相同),第7位表示客户的性质,最后3位为某类性质的客户的流水号。设立客户代码的出发点是想用一个客户建立一个惟一的身份识别号,同时它又能够在信息系统对客户市场行为的统计加以识别与区分。
虽然对信息标准涵盖的范围和业务技术起点难以取舍,而且始终会存在争论,但在出版物产品信息和流通信息领域,许多书店已经有深入的实践积累,这些积累将为有关标准的制定带来巨大的帮助。例如,浙江省店从图书产品在全流通过程中所必须描述的内容出发,确定了40个数据项,作为系统图书产品信息的标准,对这40个数据项分别定义了它的概念及每个数据项的数据来源标准和录入标准。40个数据项充分考虑了流通中出版商、中盘商、零售商及图书馆网站等媒体的需要。该产品信息集团总部信息系统一次性录入全集团共享,既节约了基层书店信息系统制作书目信息的成本,也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他们还规定了流通中的信息交换格式标准,将系统业务流转的9种单据(①征订目录②客户订单③发货单④发货回告单⑤结算单⑥退货单⑦退货回告单⑧销售信息⑨库存信息)数据信息项进行了定义,并明确了9种单据信息交换的方式,使全省各信息系统之间业务往来实现了电子化。一些走在前头的出版社,在信息交换方面也取得了实质性的实践成果,例如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在与中下游企业进行信息互连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操作流程和接口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