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把芬芳的精神花朵奉献给读者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4/10/8 作者:马雪芬

编者按在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都西安,随处可以感受到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意蕴,第十三届文化生活类期刊研讨会和第十六届全国妇女报刊年会就在这里召开。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在探索期刊作为文化产品的使命和价值,但是,在这种探索中,也曾有人迷失了方向,错乱了脚步……透过秦始皇兵马俑,我们追寻两千多年前的华夏文明;穿过华清池温泉,我们仿佛回到了辉煌的开元盛世。面对悠久的古老文化,我们期刊人要问自己:我们应该把什么样的精神花朵奉献给读者?

第十三届文化生活类期刊研讨会、第十六届全国妇女报刊年会于9月23~26日在历史古都西安召开,会议的主题是“期刊应该把什么样的精神花朵奉献给读者”,号召期刊出版界严厉抵制低俗出版之风。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洪天慧,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刘建生,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副司长艾立民,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张伯海出席会议并讲话。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冀东山、陕西省妇联副主席吴亚平也出席了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一百多位文化生活类期刊、妇女报刊的代表会聚西安,共同探讨期刊出版的精神使命和文化使命。本次会议由陕西女友杂志社承办。

洪天慧在会上强调,在全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刻,第十三届文化生活类期刊研讨会和第十六届全国妇女报刊年会的召开,对于我们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个中心任务,进一步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洪天慧指出,在我国新闻出版业中,妇女报刊是一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力量。目前,全国妇联系统共有49家报刊社,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刊有69种,其中报纸9种,期刊60种。长期以来,妇女报刊同广大新闻出版界同仁一道,始终坚持“三贴近”的工作原则,始终坚持弘扬主旋律,努力做到守土有责,充分发挥了妇女报刊宣传、教育、引导、服务妇女群众的功能,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我国妇女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在近年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各妇女报刊社内部改革,狠抓经营管理,始终两个效益一起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奠定了基础。她认为,全国妇女报刊年会能够再一次与全国文化生活类期刊研讨会一并举行,也为妇女报刊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参会的许多报刊社在经营模式、办刊经验上都有很多值得妇女报刊认真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作为我国期刊业发展的见证人,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张伯海对此次会议的召开感慨颇深。他说,十年前,1994年,妇女报刊年会、文化生活类期刊研讨会也是在西安召开,也是由女友杂志社承办。那次开会的情景今天历历在目。与会的人,多属入行新兵,年轻稚嫩,刊龄不长,但是朝气蓬勃,个个向往对我们期刊事业有所作为。倏忽十年过去,大多数同志十年来刊坛驰骋,运筹帷幄,发展事业,大长出息。从1994年的会到今天的会,十年间它所包含的丰富内容,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当代期刊事业发展的身影。

张伯海认为,当代中国期刊事业是我们切身的事业。中国期刊事业兴旺,我们就能生龙活虎;中国期刊事业发展,我们就有锦绣前程;中国期刊事业享有自己的声誉与威望,我们就能昂首挺胸、气宇轩昂。因此,这就是我们应该终生为之奉献的事业,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它,包括维护它的纯洁与健康。今天召开的以“期刊应该把什么样的精神花朵奉献给读者”为主题的研讨会,就是针对一个时期来出版界出现的惟利是图、低俗化倾向等一些消极现象,而针锋相对召开的一个保护我们行业的会,这是一次自律的会、导向的会、强化期刊人社会使命感的会,认识和复归期刊人良知的会。

期刊竞争日益激烈

新闻出版总署助理巡视员张泽青在会上提出,目前中国期刊业发展存在的两个现象,一是市场化程度高的刊物正在接受市场的考验。文化生活类刊物和妇女类刊物在市场上非常活跃,但是,正因为它们市场化程度最高,市场也在对它们进行考验、选择和淘汰,因而,研究市场、培育市场、引导市场进而把握市场成为这类刊物面临的重大课题。二是激烈的竞争和发展的不平衡。文化生活类期刊、妇女类报刊是竞争最激烈的刊物,特别是近年来,新创办、新转移的刊物多数都加入了这类刊物。所以这类刊物在读者市场、办刊人才、广告客户等方面的竞争十分激烈。这类刊物不局限于正式刊物之间的竞争,同时也要面对来自违规刊物的竞争压力,同时还面临来自有国外背景期刊的竞争,而后者的优势很大。所以,培育民族品牌期刊的道路曲折而漫长,艰辛而坎坷。针对这些问题,张泽青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首先,一定要做期刊精品,从内容选择、出版规范、出版质量和广告质量上严格把关。最近,第三届国家期刊奖工作组对第二届期刊奖检查发现,上届获一等奖的一种刊物,差错率竟然高达万分之二十二。因此,要提高编校质量。细节是反映办刊态度和对读者的负责,做精品各个都能想到,但真正做到的少。这类刊物市场很好,但离精品还有差距。

其次,期刊工作者一定要研究市场。市场还有空白点,有增长点,特别是去年报刊整顿后留出一些空白都可以去填补。另外,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发生了改变,比如吉林的《春风·意林》杂志抓住读者阅读的新乐趣,取得了成功。今年动漫类刊物、心理类刊物都比较热。通过研究市场和把握市场,善于发现新的市场空间和增长点。

再次,期刊工作者要善于学习,把压力转化为动力。研究国外成功期刊的成功之道、办刊理念、办刊模式,它们的成功给我们打开了一扇认识国外期刊业的窗口。作为本土刊物,我们植根于本土文化,更应该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最后,任何时候都要谨记“发展是硬道理”。不管有多少困难也要将刊物做大做强,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期刊:出版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副司长艾立民在会议闭幕式上,做了总结性发言,他指出:根据目前我们所处的时代,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种文化(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两种思想的矛盾和冲突比较激烈,并且长期存在。作为期刊出版人始终坚持职业道德,坚持职业操守是非常重要的,要时刻谨记历史责任和政治责任。这次会议以“期刊应该把什么样的精神花朵奉献给读者”为主题很有现实意义。他呼吁,期刊界应该大力推广办刊经验。在陕西召开这次会议,是期刊界旗帜鲜明地坚持办刊方针,不断树立职业风范,抵制低俗出版之风的表现。

艾立民强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在世界文化融合、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坚持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为我所用,对我有利,以我为主的原则。在借鉴先进文化的同时,提升期刊的品位。中国期刊要发挥创新的民族精神,这样才能有自己的出路。必须走出模仿之路,以自己的创新内容参与市场竞争,才能拥有持久的竞争力。目前大家都在强调竞争力,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是不一样的,竞争力可以通过市场垄断获得;核心竞争力是不可模仿、不能替代的能力。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期刊是内容产业,主要靠内容,而内容是别人不太好模仿的。文化生活类期刊是期刊业重要的门类和组成部分。文化期刊发展到今天不容易,没有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没有加入世贸组织的整体环境,文化期刊就不能发展到今天。所以,文化期刊要充分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绩,同时也要看到差距以及未来的内容创新。未来3~5年,中国出版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是期刊,今后几年是中国期刊发展、上升的好时期。

艾立民还介绍了去年进行的报刊治理工作取得的成果。他指出,到目前为止报刊治理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次报刊治理是最大的一次,最深刻的一次。取得的成果如下:减轻了经济负担;推动了报刊结构的调整,进一步优化了市场的供应结构,减少了不公平竞争的因素,为期刊的市场化操作奠定了基础。下一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还要做进一步调整。调整的主要方向是:首先,推进品牌期刊、期刊品牌、优势期刊的做大做强;其次,整合结构重复的期刊,对内容质量不高,甚至违规操作的期刊进行整合;最后,推进并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法令政策,推进期刊的全面发展。

艾立民最后指出,一种新刊进入市场的成本非常高,进地铁、进报刊亭、进超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代价很高。期刊社要充分考虑到自己的优势,不断研究经营战略、经营技巧,才能站得住,才能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中国期刊的机遇和挑战

研讨会上,来自文化生活期刊和妇女报刊的代表纷纷发言,发言普遍围绕两个主题,一是在期刊发展过程中如何坚持高品位出版;二是面对来自国内国外期刊力量的竞争压力,如何获得突破。与会者分别从自身杂志出发介绍了各自如何坚持精品出版和高质量的经验。《知音》主编关前介绍说,在知音杂志社,总编辑全面介入杂志的编辑工作,确保杂志出版的质量和品位。另外,《知音》坚持创新的观念,最直接最真实地反映生活,这类稿件也是最受读者欢迎的;《读者》杂志自创刊以来一直坚持“人文关怀”路线,坚持高品位、高质量出版;《好主妇》主编高博燕提出,女性杂志在对女性的报道中,应该抱着对女性理解和女性权益保护的角度出发。人要有人格,期刊也要有品格。《好主妇》不再强调炫目,而是通过读者的忠诚度赢得市场,特别强调被高档时尚刊物忽视的高品质精神关怀;《故事会》社长何承伟认为,做编辑以及做杂志主编的人,文化追求、人性的追求是最关键的,要在读者中间塑造精神的殿堂;《家庭》坚持格调,坚持品质,坚持主题的健康向上,坚持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从而保证杂志的品质和品牌发展。

研讨中,我们还听到一个共同的声音,那就是在文化生活和女性刊物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强者更强,弱者渐弱。张泽青提出,文化生活类期刊发展不平衡,十年前,两头小,中间大,大部分期刊处于中间状态。现在这种格局正在改变,由于领头刊物通过系列出版逐渐增强,正在占领原来中间状态的市场,而原来处于中间状态的杂志面临挑战,还有可能被挤出市场。《婚姻与家庭》杂志社社长樊爱国指出,女性期刊的两极分化日益明显,高端杂志层出不群,传统黑白刊物有领军杂志,使得像《婚姻与家庭》这样的中流杂志压力重重。《现代家庭》杂志社副社长郗选认为,中国期刊界目前存在着一种“马太效应”,大刊越来越强大,小刊举步维艰。为了解决这些压力,作为期刊经营者的代表们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如争取期刊发展的经济政策,寻找差异化定位,以广告定位为主的杂志应该慎办新刊等。

在会议闭幕式上,张伯海谈到了中国期刊业今天面对的现实。他认为,从大环境来说,2001年美国“9·11”事件使国际期刊业受到很大打击,到现在都没有完全复苏。国际期刊联盟主席最近表示:“我们期刊业受到的打击很大,我们期待复苏,复苏的到来比我们的预期要慢。”从中国期刊业的现状来看,相当多的期刊发展很窘迫,面对各种竞争,我们要善于调动期刊媒体的自身特点和优势,立足本土,塑造民族的期刊品牌。

本次会议还特别邀请法国桦榭菲力柏契出版集团副总裁、国际总裁何树豪和国际事务秘书长阿兰·沙斯塔尼先生与会。他们分别以“杂志的使命”和“法律范围内的杂志发展”在会上做了精彩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