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单向街的品牌在于已经形成的文化、阅读、公益讲座的品牌,因此,搬迁后的单向街书店会保持原有的特色不变,包括公益的文化沙龙,都会坚持做下去,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它的核心(品牌特点)是不变的。
○吴修书(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首先,读者的热情是好的,从读者对单向街的认可和资金支持可以看出读者对书店有感情,想支持书店发展下去,读者对阅读和文化的热情还在。
其次,从书店方面考虑,书店是为了生存下去,为了给城市留下一道文化的风景,也无可厚非。
但是,这种形式是否合适,还有待商榷。而且个人感觉政策界限不是很明确。因为这个事情目前业内关注度较高,中国发协方面正考虑针对民营实体书店的生存与发展召开专门的深入研讨与座谈会。
在社会上发起公益性的救援行动,虽然可以,但无法普遍化,从而不具备样本的意义。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只能说明整个实体书店行业的困窘。希望这两件事所表现出的公众对实体书店这道城市不可或缺的文化风景的热情与关注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也希望主管部门能从中明白一些什么,尽早出台国家层面的相关扶持政策。
公众愿意为有价值的书店买单
○鲍红(中国出版科学研究院)
从表面上来看,尽管这两件事情都属于经营性的企业寻求公众支持,但单向街成立以来做了很多公益性的事情,比如免费的文化沙龙,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公众对他有较强的信任度和认可度,因此,无论是预售产品、会员卡、服务,还是作为一种企业宣传唤起大众对书店的重视,都是可以理解的。
另一家书店则是读者和业内人士都不熟悉的,甚至很多人质疑其并未注册成立。同样的,如果行动书店也做出一些为读者提供文化、阅读等服务得到大家认可的事情,读者可能会更信任,但现在看来,企业炒作的可能性比较大,更多的应该是用这样的说辞来吸引眼球。而业内人士担心的非法集资等,一则需要相关条款来具体比对,二则真相揭晓时也许仅仅是一种企业经营炒作的行为和手段。这件事情之所以在书业引起诸多争论也是因为整个书业是踏踏实实、本本分分做文化的行业,这种在别的行业常见的作秀、炒作方式在书业比较少见。
不管这两件事有无政策障碍,都只能是一种公众行为,不足以推广和鼓励。继上海、杭州之后,政府目前也
单向街书店招募的是会员,且作为一个已长期存在的品牌书店,大家都知道它做的事情,自愿成为它的会员。这种行为也就成了一种通过预售会员收取会费的方式来寻求其书店发展的模式。这种行为可以看作是书店店主与读者之间的买卖邀约,读者成为书店的主人,书店提供给读者各种服务,读者在了解其书店经营的情况下自愿加入把钱预存进来,以期在未来享受这些预存的服务。
另一个则是在创业之初就在网络上公开招募股东,在公众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在没有任何文件说明及相关书店资质的情况下所进行的公开招募股东的行为。读者对书店的这种行为有所质疑是难免的。这家书店在其成立初期就以类似股票发行的模式来征集1万个股东,我觉得这种做法需要得到相关机构的认同。目前我尚不知道这家书店是否已经开始接受款项,但有些问题作为店主是必须要向社会明确的,比如他们这种募集资金的方式有没有取得合理合法的手续?有没有得到工商、税务等相关机构的认可和取得证监会的核准资料?若没有这些机构的批准,该书店自行在社会上募集资金是否要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很多读者在微博上提出了质疑并询问这笔资金如何花法,希望这家书店能够给予满意的回答,目前本人尚未收到该书店的任何一份招股说明材料。
书店集资是书店的头等大事,不可过于随意。相关资料没有准备齐全或无法给读者满意解答的时候,不应急于发布消息,以免造成读者的误解。同时也有可能对独立书店系统的其他书店造成伤害。作为实体书店的一员,发布消息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应该告知读者你的规划和读者需要为怎样的一个书店买单。读者对书店有很深的感情,很多读者参与或支持都是当作一种公益行为,如果有一天将这份信任和爱心透支完了,会是什么样?因此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利用读者的这份感情。如果这种事情处理不好,将来某些书店真的遇到问题时,可能读者就不会再愿意给独立书店一份帮助。这种事情在其他行业已经有很多,但是在目前实体书店生存困难的大环境下,还是希望有关筹备者能妥善地处理这种事情。
用公益活动赢得公众支持
○魏红建(陕西万邦图书城总经理)
我觉得单向街这种模式挺好,有些公益性质,给了我们一些启发,如果有一天万邦书城也遇到困难了,我会借鉴这种模式,读者给我钱,我给读者一种文化和内容上的回报。单向街从成立之日起就凭借一系列的公益文化活动开创了今天的品牌,几个热爱文化的创办者就没想着赚钱,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读书、享受文化的地方,打造了这个公共阅读平台。每个城市都应该有这样一个公益的阅读、文化场所,支持这种有公益心的文化书店是好事。现在这种行为可以让更多的人投入到这份支持文化的公益事业中,唤起更多的人对文化的支持。
然而,行动书店这种模式似乎并没有明确的定位,在
要亏损得太厉害。而目前行动书店在微博中透露出的顶级书店、建在上海外滩等字眼,都让业界同仁感觉到了这个书店在选址和定位上的一些问题,建在外滩,不管盈利模式有多好,但毕竟是书店,房租、成本、支出的比对大家都会很清楚。选在最繁华的商业区,寸土寸金的地段,即便能集资2000万,对于这样的房租和成本来说,能坚持多久?到时候1万个股东的权益怎么保护?希望他们更慎重一点,书店不一定要开在最繁华的地段。2000元钱并不多,读者在支持时更多的是出于对实体书店的关怀和保护,因此,不希望有人利用公众对实体书店近况的担忧,利用当前人文环境的缺失下读者对书店产生的特有关怀和同情。
单向街不同,毕竟品牌已经有了,之前做的各种讲座、活动都是在推广文化,很多读者包括业内人士都希望他继续做下去,所以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当然,也应该思考一下,单向街遇到的问题所透露出的生存和理想的碰撞。做书店是生存和理想两条腿都要走路,既要怀揣对文化的理想,又要考虑迈出去的每一步路子都要很踏实,有理想。比如4年前单向街搬到蓝色港湾时曾得到很优惠的租金条件,而合同到期后租金的上涨是4年前就预料到的,蓝色港湾给了单向街足够的时间来调整和转变,我觉得独立书店要自力更生,而不是将自己放到对租金上涨等毫无预期的尴尬境地。书店与很多实体店面是一个性质,作为一个经济体,不管卖的是什么,首先要考虑如何生存,这一点,我觉得大陆独立书店需要学习我国台湾的诚品书店在围绕图书以及书店经营上所做的产业链的开发。
行动书店的事情我看到了,我对这种行为既不支持,也不鼓励。同时,更不清楚这样面向公众征集资金的行为究竟是想体现怎样的一种营销作用或者达到怎样的一种商业目的。书店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微利行业,选择外滩那样的繁华地段将用怎样的方式来经营才能保证收益?而且这样一件希望得到公众支持的事情没有一定的透明性,难免引起大家的质疑和猜测,不管事情的真相是怎样的,希望发起者能给公众一个更清晰的解释,否则对于整个实体书店行业的影响都将是深远的。
单向街的事情还是有些不同,毕竟它开了很长时间,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品牌和影响力,读者愿意它继续走下去。从这种网络预售会员服务、产品的行为,看到的是单向街在努力寻找走下去的路径。未来的实体书店在经营方式上是需要多元化的,我们也在探索,比如尝试做藏品书等,已经与出版社合作出版了一些经典图书,现在还在不断推出各种精装本,未来还将在此方面下功夫。
对于这些网络征集主人、微博招股的形式目前并不看好,对于单向街而言,以这样一种模式维持做书店的理想究竟能否成功,还需要实施一段时间后才能看出效果,不宜过早下结论。我很希望单向街能够继续走下去,而且能做好做强,但也对这种通过网络让读者出钱的方法表示一些质疑,怎样回报投资者?读者是捐赠还是没有利息的借?即便可以享受会员服务,但与主人的身份还有所不同。
关于行动书店则是太不靠谱,书店首先要有自己的盈利模式和商业计划,在没有清晰规划的情况下,让读者为经营者的理想买单,哪怕这个理想是文化的、美好的,也是有待商榷的。对于这种通过网络集资的方式,存在质疑,但合法性问题还需要专业的律师来解答。至于这些新出现的形式能否解决实体书店的问题,只能说,存在即是合理,只要有人这样做,必然有其合理性,证明了独立书店在读者、在社会中有其重要的意义,至于模式能否成功,得看后期的实施与发展的情况。
■商报记者及烁实习记者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