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数字出版:六大变化 四大挑战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2/7/20 作者:


2011年,中国数字出版营业收入达1377.88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31%,占当年新闻出版业营业收入1.46万亿元的近10%。这样一组数据的背后,折射出数字出版产业哪些变化,给业界带来了哪些思考,又预示着怎样的发展趋势?

■商报记者金霞田丽丽马雪芬

7月19日~20日,以“新发展新举措新期待”为主题的2012年中国数字出版年会在京召开。主论坛、分论坛、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圆桌会议、出版集团数字传媒公司发展圆桌会议、首批全国新闻出版单位数字出版部门主任联盟成员会议、贸易签约、成果展览展示等多场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新闻出版局、新闻出版企业、信息技术企业、大中专院校、图书馆等官产学研各方800多人参会。记者强烈地感受到,与几年前业界谈及“数字出版产业”时的兴奋、质疑、观望、迷茫等复杂的情绪相比,如今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考和前行的坚定。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刘建生,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司长张毅君,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李朋义,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柳建尧,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潘凯雄,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主任薛松岩,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魏玉山、范军、张立等出席开幕式。

“平台年”“标准年”加速产业转型

正如孙寿山指出,距离2006年召开首届数字出版年会已过去了6年,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也由“小学生”成长为“大学生”。而2011~2012年,数字出版产业的蓬勃生机,在六个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数字出版集群化初具规模,形成了点-线-面立体化发展格局,数字出版产业链日趋健全和完善。2011年,天津、湖北、广东、陕西、江苏5家数字出版产业基地获批建立,加上之前的上海张江、杭州、重庆、湖南4家,国家级数字出版产业基地已达到9家。2011年,这9家基地共实现营业收入419.71亿元,占数字出版营业收入的30.5%,产业集聚效益明显。从基地的发展情况来看,发展战略及重点措施更加务实,定位更趋清晰明朗,差异化、特色化程度有所加强,如上

海张江的网络游戏和超算服务、天津和重庆的云计算技术服务、杭州的移动阅读和网游动漫、江苏扬州园区的数字教育(电子书包)和电子(纸)阅读器等等,各地的优势领域已经基本形成。

数字出版产值再创新高,数字出版内容产业获得较快增长。据郝振省在会上发布的《2011~2012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11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收入中:互联网广告、网络游戏与手机出版(含手机彩铃、铃音、手机游戏等)占据收入前三位,分别为512.9、428.5亿元、367.34亿元,其余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为28.34亿元,在数字出版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为2.06%,说明单纯将纸质出版物数字化而缺乏原创内容,难以在市场中立足。

数字出版平台纷纷涌现,传播渠道日渐完善。目前国内数字内容投送平台已经形成了电信运营商型、技术服务

型、文学创作型、互联网门户(信息服务型)、电子商务型五大类型。平台用户数量增长迅速,读者对数字内容需求不断提高,数字内容不断扩充,平台规模不断扩张;重体验,个性化、社区化成为平台发展的新趋势。

数字化阅读方式渐成主流,数字产品消费增长迅速。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九次国民阅读调查》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38.6%,比2010年的32.8%上升了5.8个百分点。

数字出版技术不断升级,数字阅读终端推陈出新。过去一年里,跨平台阅读技术、结构化版式技术、MPR技术、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内容结构加工技术、云出版服务技术等数字出版关键技术均取得突破性进展,对产业升级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数字终端销量的不断攀升,进一步加速数字化阅读的普及。

数字出版标准进一步规范,数字版权保护全面提升。2011年被业界称为“数字出版标准建设年”。《数字出版标准体系研究报告》的发布,意味着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化的整体框架基本形成。(下转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