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无围墙 零距离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2/9/4 作者:


通透的展台聚拢了大量的人气

■商报记者 刘海颖

作为国际版权贸易的大型平台,北京国际博览会的一大特质就是开放性——以开放的视角、开放的态度、开放的模式为国际版贸乃至更深层次合作创造可能性。这种开放性在第19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有一个突出的外在体现——布展“无围墙”。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在用“通透”的展台来消除“障碍”——视野上的,与交流上的。

现场可以看到,很多展台都不再用大大小小的面板圈占出四面有“墙”的展区,而是尽可能地创造一览无余的视觉空间,在保持相对独立性的基础上充分与外界共融。这一点在数字展区体现得尤为突出。天翼阅读、中国知网、英捷特、江西数字出版展台、中国移动通信、外研社数字展台等都采用“无围墙”的布展方式,其中天翼阅读整个展台只用了一块标有“天翼阅读——看法改变世界”的小面积背景板,其他三面没有任何遮拦,大屏幕和中央体验区远远地就可映入参观者的眼帘,最大程度地“招揽”了眼球。名为“外研社iZone外语学习专区的外研社数字展台,作为外研社给大学图书馆搭建的外语学习专区缩影,以色彩鲜明的地毯代替高高的面板巧妙地划定整个展区,并且每个不同颜色的地毯代表听说读写产品的分区。以主题阅读区为例,深蓝色地毯的展区地带安置了一个长条桌子,上面镶嵌了4个装有电子书、绘本、歌谣等外研社产品的iPad。桌子就“随意”地放在外研社数字展区的最边上,甚至一些本无意驻足的参观者从展区旁边走过时也会停下来边休息边体验,与现场服务人员问问感兴趣的问题,这就大大拉近了交流的距离。

这种开放式的格局和态度在集团展区也有鲜明表现。这次不少集团的布展既凸显了“通透”设计又完全不失“整体”效果。中国出版集团中心地带凸显集团名称,成员单位像太阳光线一样在四周辐射开来,给参观者一种“向心”的感觉,使其转圈走下来基本上也不会疏漏掉哪家成员社的产品。吉林出版集团的展位设计则利用三组对称的方型立柱构建出一个极具现代感的开放、通透的展示格局,每个立柱由四面开放式展架构成,6个立柱代表吉林出版集团毗邻的东北亚6国,共形成24个开放式展架,蕴含吉林出版集团立足吉林、面向东北亚的寓意。江西出版集团则将成员单位收纳在巨大的波浪“屋顶”下而不是“墙壁”中,这样就使得整个展台没有阻隔感。河北出版集团等集团展台也充分体现了开阔性。

在集团之外,一些单体社的展台也充分注意与周边环境、参观者的“零距离”。例如,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展台的一面有一个镂空设计的低矮面板,其他三面再没任何遮挡。人民邮电出版社尚漫展台、人民军医出版社的展台等也都只安置了一面宣传墙。国外展商的展台也体现了开放性的特点,例如俄罗斯、德国展台都是以立柱的“线”型设计来创造空间感。

当然,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活动区、作家交流区、数字活动区等几个活动区的开放性就更不用说了,参观者走过时都可以随意听上一耳朵、看上几眼。

总体而言,这种通透的布展不仅彰显简约的设计风格,给人现代感和开放感,甚至部分在成本上都有所缩减,而它所带来的空间上的无障碍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交流与互通的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