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数字出版改变文化传播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2/9/4 作者:


■商报记者 晓雪

8月30日,2012数字出版与文化传播国际学术论坛暨第八届全国电子网络编辑年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作为2012年BIBF的专业论坛活动之一,以“促进我国出版传媒业的数字化发展、增进数字出版及新媒体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推进网络编辑及数字出版的专业研究”为宗旨,吸引了来自全球业界、学界代表及全国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共150余人参与。

论坛由北京印刷学院、中国编辑学会、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联合举办,由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承办。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

邬书林首先回顾了十多年来数字化已经给出版业带来的革命性变革。他认为,这场数字革命对出版业的技术手段、传播方式、载体形式、运营模式都产生了革命性改变,出版人在数字化转型中应该把出版做得更好。邬书林介绍了全球范围内专业出版、教育出版和大众出版三大领域发生的数字变革和取得的进展。

邬书林说,数字革命带来的不仅是技术的进步,而且传播范围更广了,新技术的革命对出版而言是一场幸运的革命,绝不是灾难。他认为,在这场数字革命中,出版的地位、功能更加重要,出版业在文化产业中发挥的作用也将更大。

在本次论坛的“实践者的声音”环节,剑桥大学出版社全球首席执行官彼得·菲利浦斯以“数字出版与文化产业的发展”为题,从英国及剑桥大学出版社建设与发展的角度阐述了数字出版与文化产业互相促进的关系。菲利浦斯以其自身经历介绍了过去15年数字技术如何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方式,并总结了数字出版的4点教训:首先要了解你的客户,而不是只关心技术带来的各种可能,客户的深层需要是最重要的。第二,克服不确定因素。不管你多聪明,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场数字革命到底会将我们带向何方。作为出版商,我们只能发挥我们的长处以适应更多的平台,抓住机会。我们必须持续地实验和尝试,更广泛地合作,降低风险,以寻求更广泛的利益。第三个教训是,我们不要轻易做出传统出版将终结的论断。虽然数字出版在快速发展,但我们必须意识到,传统出版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就像刚刚结束的2012年伦敦奥运会,即便有很多全新的传播方式,但大多数观众还是通过电视观看比赛。最后一个教训是,在数字化背景下,机构的组织革新和人员的技术提高才是最根本的挑战。所有的人都需要学习新的技术,编辑要学会如何打造互动内容,销售要按照解决方案去销售,市场人员要学会用社交网络去营销。

德国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全球营销副总裁茱丽安·瑞特以“数字出版的发展——施普林格变身为电子出版商“为题,向大家全面展示和介绍了施普林格在数字化时代的华丽转身。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总经理刘伯根站在图书版权的角度,详细讲述了“数字出版与国际传播“的关系及发展前景。他提出:数字出版在国际传播的影响和特点一是跨地域,二是即时阅读,呈现出存储海量化、需求专业化、渠道多元化、客户多样化,向专业化服务转变等特点。数字化极大地改变了社会文化生产方式,正在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和传统出版行业;数字出版不是出版的终结,而是新的开始,因为它更便于国际传播,并产生国际影响。

在论坛第二个环节——“理论者的思考”中,英国出版商协会CEO理查德·莫里特以“版权贸易及其在数字时代的发展”为题,介绍了版权贸易的历史演变与今日现状。

中国韬奋基金会理事长、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院长聂震宁以“数字化转型与阅读文化重建”为题,生动论述了阅读与文化在数字化转型中重建的重要性。他提到数字化给大众阅读带来很大变化,包括阅读方式,既有快阅读,也要提倡慢阅读,要有深层思考、独立选择、价值取向。北京大学现代出版研究所所长肖东发教授详细论述了“传统出版的数字转型之路”,他认为数字出版不仅仅是对传统出版的模仿、扫描,数字出版的本质在于对内容的深度加工、精细分类、广泛传播、对口服务,而不是简单的电子化和屏幕化;未来的数字出版将呈现大投入、大整合、大平台的态势,而“云出版”将成为数字出版变革的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