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师大社以集约融合寻变身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3/8/13 作者:刘海颖


《蒂姆·库克:苹果改变了世界,他改变了苹果》[韩]金大源著关启锐译/红旗出版社2013年7月版/32.00元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刘海颖

近年来,在大盘整、大融合的产业背景下,当各类出版群体纷纷通过全新的发展布局确立产业地位时,曾经以“师范集团”这个组合称谓风光于出版界的师大社群体经历了新课标教材、教辅引发的变局之痛之后,正在通过企业化、集团化、数字化、多元化等各种途径实现融合发展,在出版业转型升级中寻求发展空间。

集约化发展带来跨越增长

作为大学社的一个分支,师大社与理工类大学社、综合类大学社一样,面临着在资本和资源上都占有绝对优势的集团、上市公司的冲击,需要在出版业市场化深度推进的形势下针对发展道路作出理性抉择,为发展搭建有效的转折点。

这其中,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为代表的“集团化”成为一种选择,而这种集团化无论在形成方式还是发展方式上都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出版发行集团。事实表明,这种特色集团化为两家出版企业带来了跨越式的增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在2007年北京师大社完成转企改制的基础上组建形成,该集团摈弃了仅靠行政力量把子公司捆绑在一起的模式,通过业务对接、资本拉动和市场化运作,使集团各子公司之间业务互动、优势互补、相互支撑,已经形成了资源有效整合的文化产业格局。如合资重组后的安徽大学出版社的销售码洋从重组前的4700万元增长至2012年的1.7亿元。经过股份制改造和技术性改造的京师印务公司以及进行人员重组、技术性改造的北师大音像社均在改组后成功扭亏为盈,2012年完成加工值分别为4000万元和3446万元,生产产值均破亿元大关。2012年,出版集团生产总值突破20亿元,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大型国有企业。日前,北师大出版集团所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与北京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建设“京版集团人才培养基地”,为推动跨越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链接:相关内容详见本期3版)。

广西师大社则通过“自我裂变、内涵式发展”以及实行跨地域发展,依靠内生性力量建立起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这种集团组建的模式适合该社的实际发展情况,有利于保证集团的凝聚力和协调性,能有效降低集团的运营管理成本,并且带来强劲的发展动力。如2009年成立桂林独秀金图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完全根据员工要求而设,内部全员持股,采取市场化运作机制,2012年总有效发货码洋比2011年提升60%。

(下转第8版)


“千米级斜拉桥建设关键技术丛书”(共七册)/游庆仲等主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12月版/590.00元

(上接第1版)

随后,广西师大社在原来美编室的基础上又成立了一家股份制公司——桂林广大迅风艺术有限责任公司,使其由传统的书刊装帧设计扩展到广告制作、装潢设计、动漫开发等领域,2012年公司全年实现销售收入翻番,利润增长70%。前不久,广西师范大学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揭牌成立,使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的发展构架更加羽翼丰满。

目前,部分师大社虽未成立集团,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呈现出集团化运作的特点。华东师大社社长王焰表示,改制以来,华东师大社对组织架构进行了根本性的改变,整合专业优势,在总社之下按照产品线划分分社,并根据市场规律和出版社发展的需要几经调整,这种分社制度正是该社模拟集团化而尝试的道路。该社实现超常规发展,2012年销售收入3.03亿元。

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陕西师范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合并成立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也呈现出企业发展的历史性转折,总社整合资源,对部门职能、岗位设置进行细化,特别是对经营实体部门,下放权限,赋予更大的经营自主权。

与集团化意义下规模性增长和扩张相对,一些师大社选择坚持特色化下的科学、适度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范军表示,转企改制引起或者推动出版社思考发展定位,思考构建与市场相适应的运营机制,对企业今后发展具有实质性意义。与大型出版集团和出版社相比,华中师大社无论在经营还是人员规模上都有一定差距,但在师范教育领域有着丰富的出版资源和较强的出版能力,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明确提出将打造教育特色鲜明的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中等规模强社作为发展目标。近几年,该社一直处于良性的稳步发展态势,2013年预计发行码洋有望突破2亿。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胡越认为,师大社需要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而不应片面地追求大而强。

业态融合推动发展转变

“在新的产业形势和市场背景下,陕西师大社正努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和提升做优做强的条件,激发内在驱动,壮大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陕西师大总社的总体发展思想,该社董事长高经纬作了如是描述。实现这一描述的重要途径,就是坚定融合发展观,加快推进出版转型:强化对出版、传媒、创意三大产业融合的研究,转变对传统出版的依赖和局限。这一思考已具有普遍色彩,多家师大社正在自觉成为转变者、实践者。

广西师大社集团“在一定是在原有资源基础上的增长、多元发展不能危及传统出版主业的安全、多元发展的利润要回馈出版主业”三大原则的基础上推进跨行业、跨媒体、跨领域发展。仅2012年,该集团就成立桂林阅秀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和广西状元红艺术馆,从事文化旅游、桂林珍品鸡血玉原石及相关产品销售等。目前集团拥有22个法人实体和6个非独立法人经营实体。

北师大出版集团目前形成包括纸质图书、音像、电子、印刷、期刊在内的多种介质的产品格局,该社已从一个以教辅出版为主营业务的传统出版社转变为以教育出版为主体的综合性现代出版社。同时积极开拓数字出版,探索产业转型升级新模式,数字出版业务从一开始就实现了盈利,2012年净收益343万元。2012年1月,集团与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数字印刷示范基地,延伸数字出版产业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与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合资组建了曲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数字动漫等文化创意产业。该社还以基础教育数字产品为中心,与当地主流媒体(陕西卫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打通产业链条。此外,依托“中学教学参考”期刊方阵,由经营期刊向经营学科资源转变,实现由单一出版向教育培训、综合服务延伸。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董事长、社长米加德自上任以来坚持“围绕主业开展多元经营,延伸产业链,促进、带动甚至加快主业发展”。2013年该社成立重庆大雅数码印刷有限公司,与之前成立的两家股份公司一起将业务范围拓展至纸张销售、数字印刷、数字出版,在地产领域也进行了适度规模的投资。

首师大社近年关注全媒体融合发展,力求从纸质出版物的内容提供商发展成为全媒体的信息服务商。2012年与民营计算机软件和数据库公司成立了出版社控股的学师银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针对幼儿教育的数字信息服务平台上月上线,已在北京30家幼儿园开始试用,到今年年底力争达到300家。

联合意识再燃希望

同所有大学社一样,转企改制不彻底的局限,决策、管理仍受大学事业体制制约,谋划发展的重大决策推进缓慢,难以快速作出选择,尤其是在实施股份制改造、吸引社会资本、引进战略投资等重大企业运营方面,难以有所突破,较之各出版集团和民营公司,明显活力不足。米加德认为,出版集团化仍是师大社面临的最大挑战,出版资源、资本、渠道等越来越高度集中会使师大社的发展压力越来越大。

如范军所言,目前师大出版社大多具备一定实力,在教育出版领域有自己的特色优势。但除少数几家具备一定的规模,大多数仍只能称为中小型出版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抗风险的实力有待增强。高经纬认为,在目前产业大环境中,师大社的走势将进一步凸显分化特点。今后的发展首先取决于体制改革能否深化,大学母体的事业性体制约束能否突破。其次取决于各自的战略目标选择。其群体性的特点则取决于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服务方面相互合作的推进和提升。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师大社的“师范集团”这一群体性特点虽然明显弱化,但是其联合发展的意识仍很强。大学社原有的各种联合体中,目前只剩下师大联合体在持续开展各种活动。具有共同特色基础的师大社群体需要整合和联合,共同迎接产业变局引发的种种挑战,比如可以针对教师教育、基础教育的数字化平台和产品有所作为,以抱团的方式降低发展风险,开拓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