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四维”论述首份“不可行性论证” 《草业科学论纲》守住草业底线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3/11/22 作者:


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获奖作品

○任继周(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教授)

草业,是草地农业的简称,是个古老而又新兴的产业。说它古老,从人类文明第一缕曙光,伏羲-女娲时代起,逐水草而居的原始草地农业就积累了草业的元素,绵延发展直到今天。说它是新兴产业,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钱学森提出“草产业”,作为第六次产业革命的内容之一,草业一词的现代内涵才逐步发展、丰富,并为社会所认知。草业科学也随同衍发,近三十年来获得较大进展,大有春色满园、新笋勃发之势。

更重要的,还不只是草业从业人员和科教单位数量的增加,而是科学内涵的巨大跨越。从草原科学到草业科学,是草业科学发展史的重大步骤。由原来的以草地和家畜为主要研究内容的草原学,发展为包含三个因子群、三个界面和四个生产层的草业科学。三个因子群是:生物因子群、非生物自然因子群和社会因子群;三个界面是:草丛-地境界面、草地-家畜界面和草畜-市场界面;四个生产层是:前植物生产层、植物生产层、动物生产层和后生物生产层。无论从科学框架来看还是就其学科实质内涵来看,都已达到当今世界先进水平。

笔者回顾多年来亲历的草业从业历程,深感惶惑和忧虑。在这整整一个甲子还多一点的历史片段中,我亲眼看着我们的草原,一天一天衰败下去,直达历史的谷底。直到今天,天然草原局部改善总体变坏的基本状态并未扭转,90%的草原仍然没有脱离退化轨迹;栽培草地刚在萌芽状态。“三农”问题和“三牧”问题联袂登场,并列为国人的重大隐忧。这是草原的重大危机,更深层地看,也是草业和农业整体的重大危机。

任何危机总是与机遇并存。我们草业正是在这种严重危机中,与大好时代带来的机遇迎头相撞。当然,国家对草原的投资成几何级数增加,但与草业所承担的历史使命相比,这样的投入仍然处于很低的水平。与此同时,广大农牧地区的群众和基层干部,手里钱多了,也萌发了许多新设想,积极投入这样或那样项目的建设和改革之中。何况,还有本文开头所说的,草业文教事业闻风而动的大好形势。我国草业正在走出谷底,草业新时代已经来临。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迎接草业新时代的到来,面临两大课题。一为对草业科学技术的理解与使用;二为由耕地农业到草地农业的转型。前者涉及草业科技的基本理论,后者则为对时代转型期的基本认知。

关于对草业科学技术的理解与使用,具体地说,就是用在草业上的钱怎么花?这使我联想到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挟石化与机械的巨大威力,傲视一切,视自然界为奴仆而任意掠夺,虽然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工业革命,但对生态系统造成的严重后果,现在已经摆在大家面前,留下的问题足够我们几代人来收拾、补偿。由此联想到,目前我们国家已经初步摆脱贫困,国家手里钱多了,某些职能部门的雄心壮志,不亚于当年资本家投入工业革命的气派。往往未做充分论证,动辄投以百千亿元,举办巨型项目。这样巨大的投入,无疑是草业的巨大驱动力。但把草业引向何方?将对我国生态安全造成怎样的后果?目前已经暴露的种种问题,令人深感忧虑。目前我们面对着大好机遇,同时也面对大好机遇引出风险,我们不能不有所思考。

关于从耕地农业到草地农业的转型,更是一个涉及农业结构和农耕文化的深刻转型。而我们面对的是延续几千年的,超稳定的耕地农业和由此衍生的农耕文化。它的阴影,无时不在我们头上游荡。笔者曾写过几篇陋文,对此有所探讨,深知这是一道绕不过的门槛,它妨碍了草业的历史性大跨越——转型,我们需要寻找新视角。

为此,笔者一直想写一本书来回答这个时代命题。经过几年的思考,编写大纲数易其稿,编写的内容也屡经增删精炼,终于定位于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草业科学论纲》。

《草业科学论纲》的编著宗旨,就是给草业科学做纲要式阐述,在此基础上,希望为拨正草业航向,绕过航程中可能遇到的暗礁略尽绵薄之力。

该书以最简约的方式,将草业科学集中于三个因子群、三个界面和四个生产层的基本结构。关于草业科学,该书就说到这里为止,止于纲要式阐述,不再多涉繁冗。但回顾草业以往的坎坷,展望前程的艰巨,笔者总觉得对于生产者,尤其对于管理者和决策者来说,出于我的一片拳拳诚心,还觉言不尽意,有话要说。于是研究了草业科学的多维结构,将草业问题再加凝练,提出草业的“四维”。即草业的类型维、营养维、系统维和信息维。

概略地说,该书就是围绕草业“四维”要求编写的。它主要目的不是教人做什么、如何去做,而是教人不去做什么。教人如何去做的草业书刊很多,各类教科书、刊物、参考书等,已经说得不少了。而教人不去做什么,却远远说得不够,而这正是当前问题迭出、触礁翻船的地方。该书虽也正面阐述了一些科技问题,如第一、第二、第三篇,都是对草业的纲要阐述,其目的只在给读者提供否定判断问题的依据,兼及某些实际问题的警示,而不是教给读者怎么去做。而第四篇——《心忧篇》,是笔者就重大时弊的肺腑之言。因此,不妨把该书比作一份草业的“不可行性论证”。

我们通常看多了“可行性论证”,现在看到“不可行性论证”总觉得不那么习惯。但草业工作中“不可行”的事物颇多,其中包含教训和失败。这仍然是我们知识宝库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澳大利亚友人BobClements退休前与我谈心时说过一句话:“像我这样的年龄,我知道不能做什么。”“我知道不能做什么”,颇富智慧,不妨作为“不可行性”的诠释。值得我们草业工作者,尤其是决策者深思。这样,我们将减少一些鲁莽,增加一些稳妥。

“不可行性”弄明白了,我们的事业就守住了不可逾越的“底线”。这个“底线”就是新型草地农业系统的原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