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2014出版业数字转型破旧题立新规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4/1/17 作者: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张攀/整理

以互联网平台发展网络文化产业

○王亚非(安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互联网是促进文化发展最好的桥梁,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如今,传统出版业面临从信息传播者到信息服务者的角色转变,而互联网是一个很好的切口,切入信息消费的巨大商机。以于丹为例,在她之前,《论语》这些古书很少有人读,但经于丹一解释,很多人就去读了。好比椰子,都知道是好东西,但硬邦邦的需要一个下口的地方,于丹做的事情就是打个洞,然后你自己控制吸的量的多少,自己决定吸表面还是吸深度。互联网也是如此。

出版业数字转型的3个问题

○万智(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面临三个问题。首先是观念比较陈旧。目前出版业的编辑思维与互联网思维相距较远,存在片面的以内容为王,片面的以眼球经济作为互联网经济两种思维误区。这要求对版权形式、数字储存有更深认识,对大数据更为敏感。其次是传统出版业在内容考核机制、薪酬体制等方面的架构跟不上数字出版的节奏。最后是人才,这不仅是引进一个、两个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问题,而是需要成建制地引进一批人才,打造团队。

经营产品尤为重要

○王勤(中国音像和数字出版协会副会长):现在消费者强调的是对产品的认知度和消费力,出版社或者集团的集群并不能等同一个出版品牌,要以线上、线下一体的多元化经营体系来经营具体产品。在大量产品生产出来以后,不能简单地搁在互联网、手机、阅读基地上就算完事,而是要分析产品如何被消费、被什么人消费;在什么场景下,出于何种目的与动机;与同类产品相比的优势和差距等等。

走多渠道、全网营销之路

○杨超(文轩网销售总监):新华书店的优势是品种,传统渠道是以多样的渠道形式,譬如针对大众人群的连锁门店、针对学校的教材教辅渠道、针对图书馆的馆配渠道等,来覆盖全部消费人群。这种经验也可用到互联网。建网容易,但要宣传出去、传播出去,让别人来你这买东西,成本很高。于是文轩网在天猫、亚马逊这些成熟平台上开店,也给他们供货,同时组织其他网店来帮我们卖书,后台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来实现。这种多渠道、全网营销的理念,收效颇佳。

精准定位满足用户

○张金(科学普及出版社副总编辑):做网站首先要有一个定位,定位好了以后再全面策划,考虑用户、强调内容,整体规划、长期运营,最后要挖掘大数据提供增值服务,核心不是卖书。光有战略还不够,要有细节,强调用户,用户围绕着细分人群。在一般意义的用户之外,要注意移动互联时代、碎片化时代、4G时代的用户,这些用户依靠搜索引擎主动寻找个性信息,那出版社就要精准内容定位,有满足刚性需求的能力。

数据库、标准化仍是难题

○侯强(阿里巴巴集团数字阅读事业部战略合作总监):阅读非常复杂,并不是单靠一家公司投入多少资金、投入多少人力就可以做好的,我们希望在整个产业链上专注于把淘宝能做好的事情做好,其他的事情交给合作方来做。整个行业从出版物来说有几个问题,一是缺乏源数据库;二是生产加工,2014年开始所有的CP合作方加工好的文件可直接上传,没有加工好的,淘宝会提供一个免费的标准工具;三是文件格式标准化的问题,这需要整个行业来一起解决。

云阅读要接地气

○胡鑫(网易云阅读运营编辑):一站式阅读APP要满足读者关于阅读的一切需求,无论是何种类型(有声、图片、富媒体等),无论是碎片化阅读还是深度阅读。网易云阅读旨在为读者打造一个最为稳定、最为开放、最为便捷的优质阅读平台。这要非常接地气,不断降低阅读门槛和成本,同时将内容提供商与读者进行直接精准的对接,并且避免让内容商赔本赚吆喝。

出版社做信息服务注意3点

○张亚斌(知网出版传媒公司总经理):出版社若想做好信息服务、知识服务,有3点建议。第一是整合出版社的内外资源,面要全、要广,但要注意突出行业特色。第二是做深度的知识挖掘,做知识检索、增值对比等核心的、应用级的功能。第三则是要面向具体行业提供信息服务,以用户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