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历史读物的庸俗化不可取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4/1/17 作者:


○汪朝光(中国社会科学院)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文化的不断繁荣,历史学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兴旺年代。只要看看各大都市的书店陈设,那些摆放在显著位置而又琳琅满目的历史读物,便可以切身感知史学的大繁荣和广大读者对历史读物的喜好。然而,毋庸讳言的是,在史学的繁荣中也夹杂着一些脱离历史本真的趋向,即史学研究和表述的庸俗化趋向。早先流行于一些电视剧中的“戏说”主题,有向史学界蔓延的趋势,并且影响到一些史学著作和通俗历史读物。其表现有各种形式,既有随意编造杜撰历史事实、脱离具体的历史场域、任意臧否乃至颠覆历史以及历史人物者;也有将历史中的专制君权、暴力权谋等合法化,并以卑劣为高尚、以玩弄阴谋为成功;还有对文明理性、公道正义、人文价值、高尚情怀的任意解构,从而混淆历史上的进步与落后、正义与非正义、文明和野蛮者;更有极不严肃地解读历史,危言耸听,哗众取宠,使历史读物沦为流行语汇乃至粗俗下作语汇的集合者。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可见历史及其叙述在国家、民族、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然历史之所以能够为后世鉴者,正在于历史著述者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过往的历史,以事实为依据,对历史有后人应有的敬意,而非凭空想象,随意为之,并使其庸俗化。那样的话,非但起不到以史为鉴的作用,反而可能扭曲历史,使后来者通过一面扭曲夸张的“哈哈镜”观察过往的历史,其后果诚可以知者。近些年来一些历史读物的庸俗化倾向,已经在读者尤其是那些并不专门研究历史的非专业读者中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后果,影响到他们对中国数千年灿烂文明悠久传承的认知,影响到他们对中国从古至今绵延不绝的那些优秀价值观的认知,影响到他们对深藏于广大民众内心世界中那些真善美情感的认知,同时也影响到他们对于人类文明进步历程的认知。总而言之,历史读物的庸俗化,如果任其发展,不仅有违于学术的本真,而且误导读者,影响大众心理,尤其是成长中的青年一代,不利于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不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

历史读物的庸俗化,原因较为复杂。在当下的改革开放时代,市场化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术的商业化,追求利润的商业思潮渗入学界,视著述为商品,以利益为目的,以赚钱为至上法则,“跟着感觉走”,迎合某些读者的不良趣味,唯利是图的结果将导致史学读物的庸俗化倾向。同时,在社会思潮和学术思潮走向多元化的背景下,少数论者缺乏自信心和主体意识,讲求跟风造势,以怪为新,以庸俗为有趣,视历史为可以“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甚而凭空编造历史,庸俗化的历史读物便因此而得以登堂入室,影响读者。

既然历史读物的庸俗化有违于历史的本真,危害不小,严肃的历史研究者便负有一份不可回避的责任,回到历史的现场,以历史事实为叙述历史的基础,以历史唯物论为研究历史的指南,以发挥自己的“史德、史识、史才”为不懈的追求,确立历史真实的本来面目,尤其是阐发中华文明史的主体意义和创造意义,传扬中华民族自古至今的爱国、大义、善恶、正气观,从而更好地发挥历史科学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作用,为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传承担当起历史学应尽的责任,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事业中,为中华民族确立自信自强的历史本源。